認識一下跟油氣緊密相關的沉積巖

2020-12-01 天地格調

眾所周知,通常我們所知道的石油是儲存在像小房子一樣的巖石孔隙當中,而這些儲存原油的小房子都是礦物顆粒的集合體。通常在石油鑽井中遇到的多數巖石是沉積巖,有時也會碰到一些變質巖。這些巖石很少由一種單一礦物組成,多數是由兩種以上不同礦物所組成。這些巖石小房子按其結構特點可以區分為晶質巖石和碎屑巖石兩類,前者多屬於變質巖,而後者多為我們所說的跟油氣有關的沉積巖。

巖石主要是由礦物組成的,對於巖石當中礦物來說,礦物是均勻的,通常是由無機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特定的原子排列(結構)的均勻固體,不能用物理的方法把它分成在化學上互不相同的物質。此外,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按一定方式結構而成的天然集合體。

對於油氣主要的儲存者沉積巖來說,沉積巖在地殼表層分布最廣泛,沉積巖覆蓋了大陸面積的75%(平均厚度為2km)和幾乎全部的海洋地殼(平均厚度為1km)面積一樣大。沉積巖是成層堆積的鬆散沉積物固結而成的巖石。也就是說,它是早先形成的巖石破壞後,又通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在地球表面(大陸和海洋)的低凹部位沉積,經過壓實,膠結再次硬化,形成的具有層狀構造特徵的巖石。沉積巖的種類很多,但若考慮到礦物顆粒的大小以及礦物成分等方面的因素,大的種類上可以將沉積巖分為砂巖,頁巖和石灰巖巖三類。這些巖石分別都有什麼特徵?他們和油氣又有什麼關係呢?請看下次分解。

相關焦點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沉積巖
    沉積巖是古代沉積環境的產物。古代的沉積環境和古地理面貌現在已不能直接的觀察到,但是通過保存於地層的信息可以分析和恢復當時的樣式。在不同的沉積環境下,沉積巖在成分和結構、構造上有明顯的差別。地質學家發現,一定的沉積環境可產生一定的沉積巖和古生物組合。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沉積巖
    沉積巖是古代沉積環境的產物。古代的沉積環境和古地理面貌現在已不能直接的觀察到,但是通過保存於地層的信息可以分析和恢復當時的樣式。在不同的沉積環境下,沉積巖在成分和結構、構造上有明顯的差別。地質學家發現,一定的沉積環境可產生一定的沉積巖和古生物組合。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旭——柴西北區新近系湖相細粒沉積巖油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3研究背景國內外對細粒沉積物一直有相關研究,但究其具體定義還比較模糊,一般是指巖石粒徑<62.5μm的黏土、粉砂級沉積物,主要包括黏土礦物、粉砂、碳酸鹽、有機質等。隨著頁巖油氣、緻密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研究的迅速發展,中國學者針對細粒沉積巖油氣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 旭——柴西北區新近系湖相細粒沉積巖油氣富集條件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典型的中新生代陸相盆地,目前所發現的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柴北緣(侏羅系)、三湖坳陷( 第四系) 及柴西地區( 古近系—新近系)。柴西地區在古近紀—新近紀為鹹化湖盆沉積,其烴源巖形成、生烴演化及油氣藏形成均與鹹化湖盆的演化有著緊密聯繫。
  • 地球的日記 | 沉積巖
    沉積巖是母巖在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下破碎或分解,被風、流水、冰川等介質搬運下再次沉積成巖而形成的,可以看作原有巖石的「拆卸重組」沉積巖,和巖漿巖、變質巖一起構成了巖石的三大家族在地球表面,大約70%的巖石都是沉積巖但從整個巖石圈厚度來看,沉積巖僅佔約5%的體積在現代,沉積巖應用廣泛
  • 油氣是有機生成還是無機生成?「死亡線」被擊穿了就向深層進軍?
    圖1 石油有機成因理論認為:海洋和湖泊中的動、植物包括水生的浮遊生物(魚類、藻類)和各種微生物(有孔蟲、介形蟲)等的遺體中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有機物質部分被埋藏在封閉的沉積巖中而這些封閉的沉積巖就是生油巖,即沉積巖中的碳酸鹽巖和泥巖、頁巖、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比較成熟的理論有乾酪根熱降解油、低熟油、煤成油。
  • 深部油氣資源將成勘探新領域
    有機成因理論因其可以較為準確地指導油氣生產,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但隨著現代觀測及實驗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近年來眾多新型油氣藏的湧現,無機成因學說和無機油氣資源再次得到科學家的關注。無機油氣主要是指地幔捕獲的地球早期原始氣體或水巖反應(費託合成)形成的油氣,以無機烷烴氣、氫氣、二氧化碳以及稀有氣體為主。
  • 三大巖標本圖集——沉積巖
    中文名稱:白雲巖英文名稱:Dolomite特性:一種白雲石礦物含量超過50%的碳酸鹽巖,可以作為油氣儲層。中文名稱:石灰巖英文名稱:Limestone特性:一種主要由碳酸鈣組成的沉積巖,其成因主要有水動力成因和生物成因,也有部分經化學沉澱形成,如鈣華。有鮞粒灰巖、白堊、介殼灰巖等多種。
  • 地球奧秘 沉積巖
    沉積巖沉積巖是地表風化物經過風或水的搬運後在新的地點沉積形成的巖石,隨著搬運介質和沉積條件的不同,巖石呈現不同特點。大多數沉積巖有著明顯的水平層理。3)礫巖是含有粗大礫石的沉積巖,其中礫石含量佔50%以上,礫石直徑可從2—1000mm。過於粗大的礫巖層理可能不夠清晰,但是根據其中種類繁雜的礫石,就很容易判定。 河床搬運和堆積形成的礫巖,其中的礫石會有不同程度的磨圓,越圓的礫石說明在河床中走得越遠。
  • 沉積巖知識講座
    沉積巖沉積巖曾經有過另一個名稱,叫水成巖。
  • 沉積巖有哪些構造?
    ①層理構造  層理是沉積巖在形成過程中,由於沉積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沉積物質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或顏色在垂直方向發生變化而顯示成層的現象。層理是沉積巖最重要的一種構造特徵,是沉積巖區別於巖漿巖和變質巖的最主要標誌。分為:水平層理、交錯層理等。
  • 中國眉山沉積巖或有證據
    物種滅絕與地球碳循環的重大變化相關。有科學家認為,人為造成的環境變化——包括我們向大氣中排放巨量二氧化碳——可能很快就會導致第六次大滅絕。這究竟是臨危預警還是聳人聽聞?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認識到地球物理環境和其上生命之間不斷地相互作用成為緊密耦合的系統。生命與非生命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核心即是碳循環。
  • 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發現簡要歷程
    這一成果獲得中國石油2019年度油氣勘探重大發現特等獎。這裡三疊紀以來長期處於沉降狀態,很少發生沉積間斷,沉積巖最大厚度超過12000米。受上新世以來天山強烈抬升和向北擠壓作用的影響,準噶爾盆地南緣以礫石層為主的第四系沉積物最厚可達2000米,背斜構造的長軸多呈近東西向,斷層多為南傾逆斷層。準噶爾盆地南緣的油氣鑽探可追溯至清宣統元年(1909年)。
  • 沉積巖知識與精美圖片欣賞(珍藏版)
    沉積巖分布在地殼的表層。露出地面的面積約佔75%。沉積巖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頁巖、砂巖和石灰巖,它們佔沉積巖總數的95%。這三種巖石的分布隨沉積區的地質構造和古代地理位置不同而不一樣。總的說,頁巖最多,其次是砂巖,石灰巖數量最少。沉積巖地層中蘊藏著絕大部分礦產,如煤、石油、非金屬、金屬和稀有元素礦產等。
  • 石油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玉柱談油氣勘探艱苦歷程
    當時校領導跟我談:地質部要成立第一普查勘探大隊,而且要10名畢業生必須黨員帶隊,你是最合適了。我聽了校領導講話後說:只要是黨的需要,就是我的志願。因此,我高興地服從了分配,到第一普查勘探大隊報到。當時這個大隊正好是組隊期間,到那之後,我才知道,不是找礦的,而是石油勘探。但是,在學校裡學石油的課程學的很少,因此,我借這個機會,加班加點學了三門課程,自修了石油地質、石油物探和石油測井。
  • 油氣門限控藏:探尋地下油氣的新鑰匙
    龐雄奇認識到,源巖生烴總量只有在滿足了「生排」「運聚」「成藏」過程中的所有損耗後的剩餘烴量才能構成有效常規資源,藉此建立了油氣聚散平衡方程並創立了油氣運聚門限聯合成藏模式,修改了長期以來將源巖殘留有機質豐度作為有效源巖和常規油氣資源潛力正向評價指標的認識錯誤。  其次,發現了4個分布門限並揭示了組合控藏機制。
  • 火山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
    隨著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火山巖(含火山碎屑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並展現出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已在20多個國家336個盆地中發現火山巖油氣藏或油氣顯示。
  • 2019年油氣地球物理學術年會在南京成功召開
    2019年油氣地球物理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隆重召開。金之鈞院士從華為先進的研發管理體系(IPD)核心價值點出發,概述了在學術科研中應以核心科學家為中心,各團體緊密合作,堅持不懈、艱苦奮鬥,才能使中國的創新技術達到新高度,並將華為的IPD理念引入到勘探開發中取得了顯著成果。李陽院士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對油藏地球物理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歸納總結。陳曉非院士介紹了高階面波成像及如何利用高階頻散曲線改進反演結果的新方法。
  • 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限制放開,油氣和頁巖油氣產業鏈企業將受益
    業內專家提醒,石油企業應以此為契機,提前謀劃,持續推動我國油氣開放合作,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加大對外合作,放寬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的門檻和限制,有利於創新能源合作方式,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採的技術水平和開採質量,減少對於國際能源的依賴度,形成能源的多元化供給體系,對於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 攻克超深層海相油氣勘探難題
    海相油氣勘探理論認為,臺地邊緣礁灘相帶是存儲油氣的優質倉庫,找到了它們就可以說找到了海相油氣的孕育和藏身之所。這些初步的發現,給南方勘探人以極大的鼓舞。    南方勘探科研人員通過加強科研攻關,進一步深化了對四川盆地及周緣地區的油氣地質認識,通過結合地震資料對龍門山至米蒼山露頭區的研究,發現從龍門山經元壩地區到米倉山一帶發育二三疊系臺地邊緣礁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