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聲明的一點是,本人不是做理論研究的,所有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結合一些孩子實際的學習情況,所得到的一些學習體會與輔導經驗,當然還有一些新關於學習與教學的探索,希望有助於相關年級的同學、家長和老師,但並非適合所有人。
我們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是很懵懂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理論知識,因此很多數學思想、解題思維是我們老師、家長要慢慢滲透給孩子的,「潤物細無聲」,而非強行的衝灌填鴨,這樣做的好處,對於孩子以後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以及思維養成不可限量。如果本人的一些觀點和做法您能夠認同,能讓孩子得到長足的進步,也算是最有價值,最值得欣慰的事情了。今天說的是「對應思維」在六年級解分數應用題時的應用,希望能引起大家對它的重視。
「對應」二字在我們各科學習中隨處可見,語文上給你拼音讓你寫出對應的漢字,英語上給你英文單詞、短語讓你寫出它們的漢語意思,數學練習裡常見的把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填到對應的框裡,這都是一種「對應」現象,說這些,是告訴大家,「對應思維」其實很常見而且並不深奧。
不過,數學上關於「對應」的概念還是挺難理解的:「對應反映的是兩個集合的元素間的關係。」比方說:
①數與形的對應,最常見的就是根據刻度在數軸上標小數、分數、整數;
②量和量的對應,最常見的就是用字母表示數,各種公式、字母表達式的求證求解、計算化簡等,因此說「對應」是方程和函數思想的支柱;
③量和率的對應,分數應用題中,找準單位「1」的量,對應分率所對應的具體數量等情況,分數應用題是六年級數學的一個重點,主要來說一下。
分數應用題是整數應用題的延續和深化,數量關係較為複雜,有時「量」與「率」之間的對應關係並不能一眼看出來,這時候,最常用的就是畫線段圖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
要畫線段圖,通常先畫單位「1」的量,那麼就要先找出單位「1」的量,就要看題目中說的是誰的幾分之幾,這個「誰的」就可以看成單位「1」。一般是題設中比較語句中的表達「全長」、「全程」、「原來的」、「全部的」等意思的,以及誰「是」誰的、誰「比」誰的後面的那個量。
(還有就是,題目中物體數量每次都有變化,就把每次變化後的數量看成單位「1」的量;或者是看題目中,哪個數不變就把那個數看成看成「1」。)
畫出單位「1」的線段後,就可以根據條件,畫出其他數量的對應線段長短,就能清晰地看出各量、率間的對應關係求出想要的結果。
注意:①要學著用線段圖發現題目中隱含的對應分率,如果題目條件中出現「幾分之幾少幾」的說法時,找量率對應的時候要用減法,從雨下的數量中減去「少的」數量;反之,果題目條件中出現「幾分之幾多幾」的說法時,找量率對應的時候要用加法,從雨下的數量中減去「多的」數量即可。
②在遇到「運進」、「運出」一類題目,物體總數會發生變化、增減時,要能夠利用線段圖,找出增加或減少的量所對應的分率。
要想數學學得好,思維培養很重要。只有想得多,思路才能活;只有想得深,解題才能準;只有想得巧,方法才能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