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見到小丑魚時還是在一部動畫片中,想必大家也知道這部動畫片吧,對,就是海底總動員。相信很多人認識小丑魚都是和我一樣,從這部動畫裡知道的。甚至現在還有很多人只知道它叫尼莫,並不知道它叫小丑魚。
小丑魚有幾十種之多,常見的品種有公子小丑,番茄小丑,雙帶小丑,奧黑小丑,黑背心小丑,鞍背小丑,銀線小丑等,而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公子小丑,這篇文章我只介紹一下它們獨特的習性,有喜歡的想養一缸小丑魚的,可以找一下我以前的教程,當然那個教程是一個基礎的教程,老手們就別來砸場子啦!
蔚藍的海水,豔麗的珊瑚,繽紛的魚群在珊瑚礁中自在的戲耍,而我們的主人公就居住在一個叫做公主葵的珊瑚裡面,這就是海底總動員開場的情景,其實小丑魚都是喜歡居住在有毒的海葵當中,帶毒的海葵可以很好的保護著小丑魚的安全,使其它魚不敢傷害它們。不過小丑魚可不是天生不怕海葵的毒刺,只是它有一門獨門絕技,當小丑魚們發現了一個心愛的海葵時,它也不敢直接進入海葵的懷抱,它會先圍著海葵轉啊,在邊緣蹭啊,慢慢的它的身體就塗滿了海葵的液體,這樣小丑魚才趕鑽進海葵中,而海葵也會認為小丑魚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了,就不會在攻擊它了。
小丑魚應該屬於母系社會,在一群小丑魚中只有一個最牛的老大,是個母的,第二大的是條公魚,剩下的是沒有性別的,當這條母魚如果被撈走的話,那條公魚會變成母魚,是自動變的哦,不用去泰國就可以變哦。而在這一群魚裡還會有一隻變成公魚,但是變性只能一次,公魚變成母魚後就不能在變回公魚了。是不是很好玩啊,是不是第一次聽說啊。
小丑魚爭奪地位很有意思,它們會經常出現抖動的現象,強勢的那條魚會倒立著頭向下抖動,向一條魚示威,而弱勢的那條要頭向上的抖動。如果兩條魚勢均力敵,那麼一場大戰就在所難免了。打贏的一方會慢慢的變成母魚,而另一條就會成為公魚,當它們確定了關係後,就可以共享同一個海葵,也不再相互驅趕了。所以看到小丑魚打架不用擔心,它們是在確立關係,不過番茄小丑和雙帶小丑天生厲害,有時在打對的時候會把弱勢的一方打死,所以它們成對不太容易。
再多的文字,再漂亮的圖片也不如自己養兩條活的過癮,不要被海水嚇倒,它飼養起來並不難,而且很簡單,鼓足勇氣,開一缸海水,把可愛的小丑魚搬進去,和朋友炫耀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