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熱帶常見的天氣系統,狂暴的颱風中心反而非常平靜

2020-12-05 夜久萬籟息

氣象學上將南北緯30度以內的地區叫做熱帶,熱帶可是佔據了全球面積的一半但是大部分都是海洋,因為熱帶的氣溫非常高所以熱帶的大氣狀況非常的不穩定,會發生很多的天氣系統,像熱帶輻合帶、東風波、熱帶雲帶、熱帶氣旋這些天氣系統都是出現在熱帶地區的。

熱帶輻合帶就是南北球信風氣流匯合形成的狹窄氣流帶,因為在赤道附近所以也被叫做赤道輻合帶。這個熱帶輻合帶能夠繞著地球形成一圈雖然是不連續分布的,這個天氣系統夠大的吧,這也是熱帶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這個熱帶輻合帶的生成消失以及強弱、移動、變化都會對熱帶地區的天氣情況產生極大的影響。

熱帶複合帶就是兩種氣流相遇又是順路於是就合併在一起上路了,在北半球的夏季東北的信風正好遇到了方向差不多的赤道西風於是兩個氣流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氣流輻合帶,因為這個氣流帶活動在季風地區所以也被稱為季風輻合帶。還有一種就是南北半球的信風走到了一起形成了輻合帶就叫做信風輻合帶。雖然繞著整個赤道都有熱帶輻合帶但是每個地區的輻合帶脾氣還不一樣。主要活動在東太平洋、大西洋和西非的信風輻合帶,一年中大多數時候都待在北半球比較大穩定。活動在東非、亞洲、澳大利亞的季風輻合帶就相當的活躍了,冬季的時候就活動在南半球,夏季的時候又移動到北半球。熱帶輻合帶能帶來大量的降水而且會產生巨大的雲帶。

東風波也是熱帶常見的天氣系統,所謂東風波就是位於副高南側的東風氣流受到擾動產生的波動,一般產生東風波東風就會在東北風和東南風中切變。西太平洋的東風波會影響到我國的華南、長江中下遊和東亞地區,帶來大風大雨的天氣。

如果我們能看到衛星雲圖,就會發現熱帶的上空會有大量的雲團,雲團地區經常出現大風暴雨的天氣,東風波和熱帶氣旋等天氣系統往往都是在雲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同地區產生的雲團也會不一樣,在印度洋和東南亞地區產生的雲團叫做季風雲團,因為這個雲團和西南的季風活動聯繫非常的緊密也是地球上最大的雲團。它能覆蓋到南北緯10個緯距,東西方向能跨越20到40個緯距。夏天的時候這個雲團就會跟著季風來到孟加拉灣並在這裡形成風暴形成特大暴雨。在我國的華南、華東地區就會受到普通雲團的影響,經常帶來暴雨天氣。還有小尺度的雲團,這些小尺度雲團都是積雨雲群組成的多出現在南美大陸的熱帶地區和我國的西藏南部。

熱帶氣旋是海洋上面形成的暖心結構、強烈的氣旋性渦旋,熱帶氣旋會帶來狂風暴雨和驚濤駭浪,有很強大的迫壞性是一種災害性天氣。當然熱帶氣旋也有好處能帶來大量的降水緩解熱帶夏天的乾旱現象。常見的熱帶氣旋就是颱風,還有不為我們熟悉的熱帶風暴、熱帶低壓。一個成熟的颱風按照氣流的速度大小氛圍三個區域外圈、中圈和內圈。外圈的風速能達到6級以上特點就是向中間加速,半徑能有200到300千米,中圈的又叫做渦旋區,從外圈的邊緣到颱風的眼壁半徑大概100千米,這個區域的破壞力最強降雨也非常的大,內圈就是颱風眼區半徑有5到30千米左右,颱風的中心反而平靜下來了風速很小。

這些就是熱帶地區常見的天氣系統,我國的南方沿海地區在夏天的時候還是會遭遇這些天氣系統的。

相關焦點

  • 【地理視野】你看,你看,颱風的眼偷偷的在改變!
    在紅外與可見光雲圖中,同心眼區出現時颱風多具有高度對稱性特徵,眼壁間區域往往也是天氣相對平靜的區域。 典型特徵 發展成熟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級以上強度),在深厚雲區的中間,往往存在一個直徑為幾十公裡,近似圓形的晴空少雲區,稱為眼區。在衛星雲圖上,眼區表現為密蔽雲區中心附近的一個大黑點。
  • 颱風「山神」復活?南海熱帶低壓或加強成颱風!下周,佛山天氣將……
    颱風「安比」最新情況中央氣象臺22日12時30分發布:今年第10號颱風「安比」(強熱帶風暴級)的中心已於今天(22日)中午12時30分前後在上海市崇明島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2百帕。
  • 從太空看地球:我國風雲4號衛星高清雲圖帶你看今日天氣舞臺
    2018年7月30日14時15分,我國風雲4號衛星拍攝下了以我國為中心的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記錄下了亞洲天氣舞臺上今日發生的種種變化。風雲4號衛星雲圖顯示,在我國中東部多地,密密麻麻的雲團扎堆,這些雲團帶來的是雷暴、大風、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
  • 熱帶氣旋99P增強,新颱風胚胎90W可能要來了,是3號颱風聖帕麼?
    熱帶氣旋99P增強,新颱風胚胎90W可能要來了,是3號颱風聖帕麼?今天是4月15日,氣象界還是不平靜,大陸上我國南方地區還是白色雲系籠罩,新降雨正在進行。下午6時,中央氣象臺最新播報,我國廣西的柳州梧州局地依舊出現了暴雨,降水量達50到67毫米。
  • 熱帶氣旋生成預警,97W或是11號颱風,新胚胎99W誕生,靠近江浙滬
    熱帶氣旋生成預警,97W或是11號颱風,新胚胎99W誕生,靠近江浙滬 東北颱風雨結束的日子裡,大陸氣象依舊不消停。北方新一輪冷空氣南下,南方地區,西南華西秋雨大爆發,華南強降水再來,局地還出現了2場特大暴雨,由此可見大陸氣象的不平靜。
  • 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 一分鐘帶你了解颱風山竹的前世今生
    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 一分鐘帶你了解颱風山竹的前世今生時間:2018-09-17 16: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一分鐘帶你了解颱風山竹的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每年七八月份是颱風來襲最頻繁的時候,可是今年卻是在金秋九月迎來了今年颱風光顧,山竹颱風勢頭正猛,正侵擾各個地區,很多網友多好奇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颱風山竹   原標題: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
  • 為什麼在颱風眼裡反而沒有風?
    為什麼在颱風眼裡反而沒有風?颱風是熱帶海洋上的大風暴,它實際上是範圍很大的一團旋轉的空氣,邊轉邊走,四周圍的空氣繞著它的中心旋轉得很急。但是在颱風中心大約直徑為10公裡的圓面積內(稱為颱風眼),因為外圍的空氣旋轉得太厲害,外面的空氣不易進到裡面去,那裡好象一根孤立的大管子一樣。所以颱風眼區的空氣,幾乎是不旋轉的,因而也就沒有風。不但如此,由於颱風中心外圍的空氣,一方面環繞中心以反時針方向旋轉,另一方面還挾帶著大量的水蒸汽上升,形成大片灰黑色密布的雲層,下著傾盆般的暴雨。
  • 記者解讀颱風: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一般來說,颱風行進的右側,風會更加猛烈,而降雨強度受颱風結構、地形及外圍系統影響更大。事實上,歷史上不少颱風都擅長「隔山打牛」,甚至跨省作案。比如2005年的颱風「海棠」,在福建福州登陸,由於前進速度異常緩慢以及地形抬升的影響,其在溫州造成的損失,甚至大於對福建全省的影響。
  • 為什麼颱風眼裡反而沒有風?
    許多人都聽說過「颱風」,但是真正經歷過颱風的人並不多。在沿海城市,颱風的出現頻率比較高。而關於颱風,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呢?為什麼颱風眼裡是風平浪靜的呢?一般來說,颱風行進軌跡的右側,風會更加猛烈;而降雨強度受颱風結構、地形及外圍系統影響更大。颱風眼是颱風的中心。發展成熟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級以上強度)在深厚雲區的中間,往往存在一個直徑為幾十公裡,近似圓形的晴空少雲區,稱為眼區。
  • 常掛在嘴邊的「副熱帶高壓」,你真的了解嗎?
    副熱帶高壓仿佛一個神奇的存在,人人都知道它,但又不是很了解。那麼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響我國天氣的呢?副高大BOSS如何形成?而地轉偏向力使得氣流不斷發生偏移,隨著緯度的升高,地轉偏向力就越大,致使在副熱帶地區(北緯30度附近),氣流基本變成了自西向東流動,並對後續空氣進行阻礙。這一阻礙使得其他上空空氣聚集並且被迫下沉,於是便產生了副熱帶高壓。由於海陸和地形的差異,副熱帶海洋上存在著多個高壓中心,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有。
  • 考點18 常見天氣系統
    (1)高氣壓:中心氣壓高於四周氣壓。(2)低氣壓:中心氣壓低於四周氣壓。從低氣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為A低壓槽。(3)天氣:兩個鋒面附近氣流上升劇烈,往往產生陰雨天氣,甚至造成雷雨、暴雪、大風降溫等天氣。(4)常見地區:主要活動在中高緯度,更多見於溫帶地區,因而也稱溫帶氣旋。p.s.1 冷、暖氣團的溫度冷氣團和暖氣團都是一個相對概念,不能認為冷氣團溫度一定低,暖氣團溫度一定高。
  • 4號颱風木恩將上線 下周熱帶系統席捲華南地區
    今年第3號颱風「聖帕」28日下午已經在日本以東洋面變性溫帶氣旋,「聖帕」27日20時生成,28日17時停編,生命史甚至不到一天,很可能會成為今年最「短命」的颱風。「聖帕」來去匆匆,對我國海區也沒有影響,不過常年進入7月後颱風的活動會變得更加頻繁。
  • 颱風知識:什麼是熱帶氣旋?
    颱風知識:什麼是熱帶氣旋?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0-09 15:37:37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
  • 記者解讀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浙江在線07月10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段羅君)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  ●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  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  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
  • 11號颱風實時路徑發布系統雲圖今天 颱風紅霞升級為強熱帶風暴級
    天氣網訊,據中央氣象臺颱風預報消息,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已於今天(17日)上午由熱帶風暴升級為強熱帶風暴,目前中心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而且強度還在不斷增強中,颱風「紅霞」的到來給我國南海及華南沿海地區造成一定的影響,需注意防範。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9號颱風衛星雲圖 颱風美莎克未來發展雲圖更新
    天氣網訊  今年的颱風都集中在8月了,這不,8號颱風還在活動中,9號颱風就已經開始醞釀了,條件良好的話就可能生成命名。那麼,目前發展如何呢?我們可以通過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9號颱風衛星雲圖來分析預測,下面一起來看看颱風美莎克未來發展雲圖更新情況。
  • 颱風要來了?惠陽未來一周天氣將……
    均打破了同期的歷史紀錄 就問你怕不怕 但是! 02 颱風最新消息 【熱帶低壓生成消息】
  • 颱風天氣對飛行的影響
    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颱風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颱風?     颱風是產生於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常伴有狂風、暴雨、風暴潮,其多發於夏季。在氣象學上把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稱為颱風。 颱風的天氣符號表示為「」。
  • 中考地理知識點:熱帶氣旋結構
    這個特點和熱帶氣旋中心的暖心結構有關,所以熱帶氣旋需要垂直風切變微弱的環境維持暖心結構,才能延續輻散。 ▲ 地面低壓 熱帶氣旋的中心接近地面或海面部分是一個低壓區。地球海平面上所錄得最低的氣壓(870hPa)是在有紀錄以來最強的熱帶氣旋——颱風泰培(Tip)中心所錄得的 ▲暖心熱帶氣旋的暖溼空氣環繞著中心旋轉上升,過程中水汽凝結 釋放大量潛熱,熱能在中心附近垂直分布。熱帶氣旋內各高度(接近海面例外)的氣溫都比氣旋外為高。 ▲中心密集雲層區 圍繞熱帶氣旋中心旋轉的密集雲層區,通常是由雷暴產生的捲雲。
  • 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了?院士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
    院士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嶽冉冉、董瑞豐  大家都習慣了天氣預報帶來的便捷服務,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樣?未來的天氣預報會如何發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給大家做出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