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龍」高空逃逸測試18日進行 飛船將摧毀獵鷹9號功勳火箭

2020-08-29 深空探索者1969

從去年12月底一直拖到今年1月11日,最終NASA和SpaceX共同確認了C205號「載人龍」飛船高空逃逸測試的時間為1月18日,而11日這天SpaceX也沒閒著,順利完成了該任務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的靜態點火試驗。這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測試,模擬火箭在飛行中達到最大動態壓力(Max Q)出現意外時,飛船能夠自動點火飛離火箭,並將太空人帶到安全的位置著陸。該演示的成功與否將直接決定「載人龍」飛船能否立即獲得運送太空人上天的資格。遺憾的是,根據馬斯克的介紹,用於進行這次飛船發射的B1046號獵鷹9火箭會被摧毀,無法回收。

B1046獵鷹9號靜態點火

國內對於SpaceX的相關發展方向也有兩個明顯的陣營,其中就有人說,這次高空逃逸測試是一次主動的「爆炸」測試,仿佛未審先判。他們認為為了模擬火箭飛行中的故障,SpaceX會主動在10公裡的高度引爆火箭,然後激活載人龍飛船的逃逸模式,並半帶調侃的語氣說,「準備迎接空叉的下一炸吧」。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馬斯克已經給出了完整的說明。B1046號獵鷹9火箭(只包含芯級,無二級)點火後會快速拉升高度,當達到Max Q時,會觸發一個火箭故障的代碼,載人龍飛船上的4臺超級天龍座發動機將迅速點火。

載人龍飛船

由於飛船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脫離火箭,因此會噴出非常「致命」的火焰,足以摧毀這個獵鷹9號芯級火箭。同時由於此時火箭內尚有部分未燃燒完畢的推進劑,在飛船脫離火箭時確實有可能引爆火箭,但這絕對不是所謂的「主動引爆」。至於這個飛船脫離和火箭被摧毀的事件究竟會發生在哪個高度,馬斯克也給出了明確的答覆——Max Q時。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發現一般情況下獵鷹9號火箭在到達最大動態壓力(Max Q)時的飛行高度大約在13公裡左右,如果用稍微好一點的望遠鏡加攝影機完全可以拍到震撼的大片。

載人龍飛船和獵鷹9火箭(File)

馬斯克說,B1046號火箭會被飛船噴出的火焰摧毀,但並非SpaceX沒努力。團隊曾經試圖設計一種方案保住這枚獵鷹9號芯級火箭,但最終發現無法實現,不得不忍痛割愛。那這枚編號未B1046的獵鷹火箭為何讓人如此難以割捨?原來這枚火箭是SpaceX歷史上首臺B5版本的火箭(即最終穩定版),原本以為該火箭完成4次飛行退役後會進入博物館,現在看是完全不可能了。因此有網友給馬斯克留言說想收藏一片該火箭的殘骸,但問題是殘骸回落到大西洋上,找到它們恐怕比登天還難。

準備發射的載人龍飛船

完成本次測試後,SpaceX就完成了獲得載人飛行許可的所有先決條件。馬斯克曾信誓旦旦的說用於發射太空人的飛船和火箭在一個月內就會部署到甘迺迪航天中心,但飛行前還需要通過NASA幾個月的繁瑣審查,不過5年都等了還差這幾個月嗎?

相關焦點

  • 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
    用自家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龍2載人飛船,成功運送兩名太空人(Douglas Hurley和Robert Behnken)進入太空,前往國際空間站,他們將在1天後抵達。一、傳奇運載火箭:獵鷹9號此次任務使用的運載火箭是SpaceX近期服役的獵鷹9號-Block 5型,它是SpaceX在2008年突破運載火箭技術後的第四代主力火箭。
  • 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03時22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用自家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龍2載人飛船,成功運送兩名太空人(Douglas Hurley和Robert Behnken)進入太空,前往國際空間站,他們將在1天後抵達。火箭一級也實現了成功回收。
  • SpaceX擬發射兩次獵鷹9號火箭 並進行星際飛船試飛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在當地時間8月29日到31日三天內進行三次發射,包括使用獵鷹9號火箭發射第11批星鏈衛星和阿根廷地球觀測衛星SAOCOM 1B,以及對全尺寸星際飛船原型進行第二次短程低空試飛
  • 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出現狀況,首次商業載人飛行推遲
    馬斯克一手建立起了SpaceX,在短短十幾年間成為了引領火箭技術發展的領先企業。它的主力火箭獵鷹9號,已經經過了90多次的飛行,是一款成熟的商業火箭。在今年5月份,更是利用獵鷹9號進行了第一次利用私人公司研發的火箭及飛船進行載人飛行的任務,任務獲得成功。因此NASA肯定了SpaceX的技術實力,開始執行與SpaceX的商業載人合同。合同籤訂於2014年9月,總金額為26億美元。
  • 載人龍飛船別飄!獵鷹9號火箭才是SpaceX最大功臣
    對於首枚獵鷹9號火箭來說,暴風雨似乎是個不好的預兆,SpaceX發射團隊剛剛在1天前將其安裝在發射臺上。在2010年春季完成了一系列靜態點火和加油測試後,SpaceX終於獲得了空軍的發射批准,最早於6月4日進行發射。在過去四年裡,SpaceX曾五次嘗試從熱帶島嶼上發射體型更小的獵鷹1號火箭,其中三次發射失敗。
  • SpaceX首次載人航天圓滿成功:今夜,我們只談「功臣」獵鷹9號
    北京時間 5 月 31 日 3 時 22 分,搭載兩名太空人的SpaceX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並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這標誌著美國在時隔9年之後終於恢復了將人類送上太空的能力,也揭開了私營航空進行載人航天的歷史序幕。SpaceX的成功,離不開NASA多年的財政支持,但使得SpaceX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最大功臣,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獵鷹9號運載火箭。
  • SpaceX首次載人航天圓滿成功:今天,我們只談「功臣」獵鷹9號
    北京時間5月31日3時22 分,搭載兩名太空人的SpaceX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並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這標誌著美國在時隔9年之後終於恢復了將人類送上太空的能力,也揭開了私營航空進行載人航天的歷史序幕。SpaceX的成功,離不開NASA多年的財政支持,但使得SpaceX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最大功臣,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獵鷹9號運載火箭。
  • SpaceX 首次發射載人火箭成功,這次發射任務有哪些意義與亮點?
    一句話: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03時22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用自家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龍2載人飛船,成功運送兩名太空人(Douglas Hurley和Robert Behnken)進入太空,前往國際空間站,他們將在1天後抵達。
  • 瘋狂的火箭項目,SpaceX將發射「星際飛船」至20千米高空
    星際飛船SN8將是第一個測試的全尺寸原型機,它看起來更像一艘宇宙飛船,它將嘗試在大約20公裡的高空進行測試飛行,並在空中「翻轉俯衝」後垂直著陸。·布萊克莫爾(Lars Blackmore)因開發SpaceX公司革命性的獵鷹9號火箭著陸系統而聞名。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人類航天史上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SpaceX載人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2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乘坐著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12分鐘後飛船順利進入近地軌道,朝國際空間站進發。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2011年太空梭退役後美國本土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第一飛●全球私營太空公司載人航天第一飛●全世界第9款載人飛船發射(蘇聯東方號飛船、美國水星號飛船、蘇聯上升號飛船、美國雙子座飛船、蘇聯聯盟號飛船、美國阿波羅飛船、美國太空梭、中國神舟飛船之後)●美國第5款載人飛船發射(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之後)●SpaceX第94次航天發射成功●獵鷹9號火箭第85次航天發射成功
  • 獵鷹9號火箭騰空而起,再次實現載人發射,美國打破中俄壟斷地位
    在美國當地時間11與15日晚上7時左右,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再次升空,當天進行的是載人龍飛船的第二次發射,與之前5月份的發射不同,在11月15日的發射中載人龍飛船搭載了4名太空人,其中還包括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其餘的是3名美國太空人。
  • SpaceX 利用回收獵鷹 9 號火箭,貨運龍飛船 2 號飛往空間站
    12 月 7 日,當地時間周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利用回收的獵鷹 9 號火箭助推器將首艘經過升級的貨運龍飛船 2 號(Cargo Dragon 2)安全送入軌道,開啟了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在軌道上同時停留兩艘龍飛船的新模式。
  • SpaceX 龍飛船正式載人首飛,馬斯克填補美國載人飛行近十年空白
    美東時間 2020 年 11 月 15 日 19 時 27 分(北京時間 16 日 8 時 27 分),佛羅裡達州 NASA 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搭載著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升空。
  • 近10年來美國本土首次載人發射 「獵鷹9」號將2名太空人送入太空
    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月30日用「獵鷹9」號火箭將兩名太空人乘坐的「龍」飛船送入軌道,這是近10年來美國土地上的首次載人發射。據美媒報導,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當地時間5月30日用「獵鷹9」號火箭將兩名太空人送入軌道,這是近10年來美國土地上的首次載人發射,標誌著美國業界與政府為重振美國太空雄心而建立的新夥伴關係。
  • 獵鷹重型首飛成功,獵鷹重型火箭結構大揭秘!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4:45,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獵鷹重型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拉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功勳的39A發射平臺上發射升空整流罩殘骸其中貨運飛船已經過多次飛行,載人飛船還處於研發試驗中,未經過飛行驗證。目前生產裝配一個龍飛船的時間為3個月左右,目前正在優化工藝,縮短製造時間。
  • 馬斯克: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8計劃下周進行首次高空試飛
    【TechWeb】11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透露,其星際飛船原型SN8計劃下周進行首次高空試飛。當地時間周二晚上,SpaceX的星際飛船原型SN8完成了靜態點火測試,這很可能為SN8下周進行首次高空試飛鋪平了道路。該公司似乎已經準備好將其星際飛船開發項目推進到下一個重要階段,即在15公裡(5萬英尺)的高空試飛,這一高度將遠超之前任何星際飛船原型所達到的最大高度(500英尺)。
  • 長徵九號下課—國產版獵鷹火箭將實現可回收重複使用
    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開幕。會議期間展出了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長徵五號、快舟等火箭的模型。但這些模型都不是重點,本次會議公開了我國載人登月的最新設想。原先被寄予眾望的長徵九號已經消失在最新版方案中,而921火箭直接擔當起登月的重任。所謂921火箭,就是新一代載人火箭,因為它還沒有拿到正式的長徵火箭編號,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代號叫921工程,所以新一代載人火箭就被叫做921火箭。
  • SpaceX星際飛船8月中旬前不會進行高空跳躍測試
    事實證明,該公司的 "獵鷹9號 "火箭對於降低向在軌空間實驗室發射有效載荷的成本,以及從美國本土恢復超越地球引力的載人飛行都是不可或缺的。不過,雖然獵鷹9號確保了SpaceX能夠在業內打響名號,但該運載火箭家族只是該公司多個運載火箭陣容中的一個,其目的不僅僅是將人類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 美載人龍飛船試驗:離不開NASA幫助,在近地軌道任務執行拔得頭籌
    ;右:船箭分離)IFA試驗由於之前分系統測試不合格等而推遲了至少6年,原定於2020年1月18日進行,但因發射場和飛船回收海域天氣惡劣而推遲24h,最終於2020年1月19日順利進行。試驗中,獵鷹9號(Falcon 9)火箭一級發動機在發射後約84s主動關機以模擬意外故障,此時船箭組合體在約19km高空且速度約為2Ma(馬赫),並在約10s後因空氣動力載荷過大而爆炸;而載人龍飛船啟動發射中止/逃逸系統(LAS),與火箭主動分離並利用SuperDraco發動機將自身推離火箭,隨後利用降落傘安全降落到指定海域,最後由回收船回收加壓乘員與貨物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