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通過這套規則給子孫起的名很奇怪:和化學元素名稱扯上聯繫

2021-01-08 三叔小記

文/史小二記

朱元璋挺厲害的,他的這一項規定,竟讓後世宗室子孫的名字跟化學元素周期表裡的元素名重複了。

不可思議吧?

考慮到後代子孫不斷繁衍後的數量,朱元璋吸取漢、唐、宋的經驗教訓,特地製作出一套取名規則。

第一,名字的字數是三個字。不容置疑,順數第一個字乃姓氏,為「朱」;

第二,順數第二個字為世系,也就是輩分排行用字;

第三,最後一個字隨意取,但必須帶五行偏旁,而且符合五行相生的順序。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生有二十多個兒子,朱元璋為每個兒子各自擬定了二十字作為世系用字。舉個例子,到燕王朱棣家,便是: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第一代是朱棣,五行木;

第二代是高字輩,木生火,五行火:仁宗朱高熾;

第三代是瞻字輩,火生土,五行土:宣宗朱瞻基、朱瞻墉;

第四代是祁字輩,土生金,五行金:英宗朱祁鎮。

以此類推……然而,朱氏家族生育能力太強悍,依據史料文獻,永樂年間,宗室人口127年,到嘉靖八年,已是8203人,萬曆二年三萬餘,三十年後,到萬曆三十二年,發展到八萬人以上。

始終要明白,漢字數目固定!僧多粥少,已是供不應求,拿著朱元璋的命名規則去「網」漢字,五行偏旁的生僻字統統被找了出來。但,仍舊不夠用。

所以,要麼墨守成規,繼續找漢字,要麼發揚創新精神,創造漢字,要麼不拘泥於五行偏旁。

不管怎麼說,朱元璋這套取名的規定從誕生開始,便註定了這件事——朱氏子孫和化學元素能扯上聯繫。

1869年,德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誕生,我們也看不懂,還需要進行翻譯。

翻譯的人叫徐壽……1867年,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成立翻譯館。擁有傑出才華的徐壽挑起重擔,被曾國藩等人邀請來翻譯館,擔任總管。

至今,我們使用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名字,就是採用的他的翻譯命名。

翻譯元素周期表的過程,令徐壽非常苦惱的是漢字裡沒有現成的名稱來準確對應這種元素。徐壽採取的辦法是用代表該元素的第一個英文音節拼成漢字,以此作為元素名字。

說幹就幹,沒有恰當的字便創造,不過儘量根據發音,在字典中尋找類似讀音的文字,若適當,那就不需創造。

顯然,元素名稱肯定和朱元璋五行偏旁命的名有重複。至少五行金肯定的。

每天帶來精彩歷史內容,我是史小二記,歡迎您的關注!

參考資料:《明史》。

相關焦點

  •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有五分之一,都被朱元璋子孫的名字佔了
    六百多年前當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制訂了一套起名規範時,他決不會想到,許多年之後子孫的名字會和化學元素聯繫在一起。朱元璋在制訂的起名規範中,皇室後人名字第二個字是輩分,第三個字裡則要有一個五行偏旁的字,按照木、火、土、金、水依次代傳。
  • 元素周期表的命名為何跟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很相似,誰模仿了誰?
    不得不說朱元璋是一個合格的父母,為了讓兒子們省心,他對孫子、重孫、重重孫的名字都做了要求,而且這些要求也很有文化,因為是都是詩句,因為朱元璋的兒子們是在太多了,我們就挑出兩個最為之名的說下。影視中的朱元璋和大臣朱元璋的太子是朱標,而他這一脈起名字依靠的詩句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想要熟記這些化學元素的名稱要花費很多的功夫,因為這些「氫鋰鈉鉀銣銫鍅,鈹鎂鈣鍶鋇鐳」實在是太難記了。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
  • 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漢字一樣,他們到底誰抄誰?
    當我們在高中學習化學時,我們必須背誦的第一件事是化學元素周期表,「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我相信許多人會同時來。然而,對歷史有常識的人會發現這些元素的名字看起來如此熟悉。原來,經過查閱史書,人們發現這是明代王爺們的名字。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名稱卻是朱元璋定下的,誰抄襲誰?
    化學元素名稱是拉丁語,這嘰裡咕嚕的發音,如果按音譯的原理翻譯,肯定把人逼瘋,而且第一個被逼瘋的人估計就是翻譯家徐壽,所以他決定創造一套符合中國人習慣的元素周期表。 這徐壽翻譯的時候,為了方便人們理解記憶,除了要找發音相似和化學元素相近的中文字,同時還得讓人一眼就知道它的狀態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是誰抄襲?
    對於絕大部分學生來說,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都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想要熟記這些化學元素的名稱要花費很多的功夫,因為這些「氫鋰鈉鉀銣銫鍅,鈹鎂鈣鍶鋇鐳」實在是太難記了。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
  • 想不到600年前神秘的東方力量居然影響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除了第九子朱杞和幼子朱楠早夭外,為其餘24個兒子加上他的侄孫各擬了一首五絕,包含二十個排輩字,然後按照五行相生(按「火土金水木」順序,周而復始)的規則起名(侄孫那支可以不按五行起名)。朱元璋的所有兒子輩的名字都是木字旁的單名(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等),從孫輩開始按照各個兒子的排輩字和五行取雙名。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出現,為何朱元璋起的名能聯成周期表?誰抄誰?
    朱元璋一家人的名字起得特別有意思,他自己的名字叫朱重八,父親叫朱五四,爺爺叫朱初一,曾爺爺叫朱四九,都是以出生日期來命名的名字,在元朝,只有最底層的百姓才這樣起名。朱元璋強制要求他的子孫後代的名字的第二個字,必須按照詩的順序往下排輩分,他又發明了一套五行相生的起名規範,來規範他的子孫後代的名字的第三個字如何起,按照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原理,他的兒子輩是木,如朱標、朱棣等,木生火,那他的孫子輩的就必須是火字旁,如朱高熾,火生金,那第四代人就是金字旁,如朱祁鎮,金又生水,那他的第五代人就是水字旁,如朱見深,水又生木,他的第六世孫又回到了木字旁,以此類推,循環下去。
  • 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跨越數百年的奇妙聯繫
    參加起義後改名為朱元璋,這裡面有兩層意思,朱元其實就是「誅元」,代表著自己是誅元的利器。而璋是一種玉器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東西,寓意著後代向自己看齊。這些只是推測,沒有實際證據,但他多次改名何嘗沒有這種想法,由此可見他對取名的重視,他還特定製訂了後世取名規則。第一,自孫輩起取名必須是三個字。第二,第二個字按照輩分表循環使用。第三,第三個字要滿足五行相生的原理,帶有五行偏旁。
  •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舉一大波例子——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最後的字全部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抄」來的啊,這是為什麼?有人說,不是和化學元素重合率高,中文版化學元素表直接用了老朱家的發明創造。朱元璋給自己的每一個兒子都定下來二十字的家族輩分排序比如:長子朱標 嫡系:「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四子朱棣: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 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原因是這樣!
    至明代朱元璋,26子俱從「木」字派,並為每一子分別訂立20字字派(其中二子早喪,實際24子)。明中後期,宗族始在民間大規模出現,開始興建祠堂、修纂族譜,字派也被延續。而明朝皇子取名和元素周期表驚人相似?朱元璋堪稱「周期表之父」!大家心中會不會都有一個疑問,明朝皇子取名和元素周期表驚人的相似?
  • 化學元素起中文名 規則三度升級
    連結>>>  1932年,化學界已發現92種化學元素。
  • 明朝宗室起名規則:明朝皇子名字為什麼與元素中期表高度重合?
    由於明朝皇子的名字與元素周期表重合度極高,所以有人說,明朝皇子的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這種說法根本不值一駁——明朝1644年就滅亡了,元素周期表1869年才問世。那麼,明朝宗室起名到底遵循什麼規則?為什麼會與元素周期表高度重合呢?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不是清朝才發明嗎
    從元素周期表到朱元璋,這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說起來的話,我們現在能夠看見這樣一張元素周期表,還要依靠老朱家的功勞呢。正是由於明朝時期朱元璋後代們在取名字上的不懈努力,這才讓後代的翻譯家們能夠順利的將元素周期表翻譯成相對應的漢字,值得一提的是翻譯過來的漢字,在形音義上面也能夠做到一一對應,可以說是信達雅三者完全合格。
  • 氧為什麼用O來表示:化學元素進化史
    一個英國人,照樣要面對怎樣建立起iron(鐵)和Fe、gold(金)和Au、potassium(鉀)和K這種看似毫不相關的名稱之間聯繫的問題。       為何化學元素的名稱和符號會相差這麼大呢?       這就得從發現元素的歷史說起了。        什麼是化學元素?
  • 朱元璋後人按周期表起名,但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是誰抄襲誰?
    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了,因為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眾多兒子的名字可謂是基本一致。所以朱元璋又被稱之為「中國元素周期表之父」。 和元素周期表「重名」的朱家 在朱元璋出生的時候,由於家裡沒文化,又沒錢請人起名,於是只好按照家族輩分的排名,給他起了個朱重八的名字。
  • 他將明朝王爺名字連起來,意外創造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至今沿用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張「化學元素周期表」竟然是由我國明朝王爺們的名字演變而來的,可元素周期表不是俄國人門捷列夫總結出來的嗎?難道元素周期表是朱元璋發明的?咱接著看。
  • 史上驚人的巧合,把明朝皇子名字拼一起,能組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
    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是經歷多年的歷史沉澱而形成,無論是風俗文化,還是人文習俗,基本上都是可以通過史書看到前身的,比如咱們中國的文字就是從原來的甲骨文演變而來的,而咱們名字的來源也是有講究的。最近就有人發現,如果明朝皇子的名字組合起來,其實是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