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塑之路,黔西南已布局!黔西南首家可降解塑膠袋生產型企業落地

2021-01-09 騰訊網

曾經,塑膠袋、塑料餐具、塑料吸管等塑料製品因便利、廉價等優點受到商家與市民的喜愛,但近些年來因為隨意丟棄、過度使用等造成的「白色汙染」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加強塑料汙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7年12月31日發布的通知,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限塑令」。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意味著「限塑令」將升級成為「禁塑令」。

緊接著,貴州省發展改革委、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將被禁止、限制使用。

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已悄然上線,影響每一家企業、商家與每一位市民的生活。

「限塑令」的落地,必須從源頭抓起,這是對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的要求,包括切實落實好相關制度,從源頭上控制一次性塑膠袋、塑料吸管等的生產,同時在流通環節加強對商超、餐飲企業的監管,如此從根本上切斷塑料製品流通的渠道。

降塑之路,黔西南已布局

減少塑料垃圾汙染,黔西南已開始布局。據知情人透露,一個能完成生物降解並且成本可控的生產型企業已經在黔西南州晴隆縣成立!

黔西南州瑞力恆塑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壹飛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貴州瑞力恆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

公司落地黔西南州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三寶產業園區。項目分兩期投資建設,總投資10.3億元,其中一期投資0.3億元,新建生物降解塑料加工廠一座,投產30條生產線;二期投資10億元,開發建設低碳塑製品產業園,佔地350畝。

項目一期於2020年12月底前啟動,2021年2月1日前建成投產,全面投產後,年產值可達1.5億元;項目二期於2021年12月1日前啟動,全面投產後,年產值約100億元。

早前,瑞力恆集團已在遵義、安順、黔南3地實現投產。黔西南州瑞力恆塑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全省網絡布局的第四站落地晴隆三寶產業園區,主要生產、經營和銷售可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及其相關製品。

企業所產出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母粒在添加進塑料製品後可實現完全生物降解,對環境無汙染,這一研究成果解決了人類百年來對"白色汙染"無解的難題。目前公司生物可降解塑料母粒及相關一次性塑料製品榮獲國家發明專利,並獲得塑檢、歐盟HORS認證等國外第三方機構認證。

相關焦點

  • 「最嚴」禁塑令落地,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佔千億市場
    進入2021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正式落地實施。這份「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最嚴」禁塑令落地 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佔千億市場
    這份「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釋放千億可降解塑料市場  據央視報導,目前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換成了紙質吸管,也有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還有一部分用可直接飲用的杯蓋來代替。  這一禁塑令的落地實施,以及即將到來的2022年冬奧會也宣布採用生物可降解餐具,將加速釋放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利好。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企業和公眾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企業和公眾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 2020-12-04 08:30:53 來源:法治日報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12月
  • 可降解塑膠袋2020限制塑令會成為環保降解新商機嗎?
    2020限塑令帶來的商機,可降解塑膠袋的魅力所在!第一:史上最強禁塑令來襲。國家對未來環保問題看的很重,每年使用的包裝袋不可計數,從當下塑膠袋行業目前的整體趨勢來看:傳統塑膠袋已不能滿足當下節能環保的發展要求,而可降解塑膠袋正代替傳統塑膠袋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因為最嚴「禁塑令」,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正式走進人們的生活,目前已有各類商場來投入使用。
  • 中國博旅國際聯盟千家旅行社走進黔西南「深呼吸」
    中國博旅國際聯盟千家旅行社走進黔西南「深呼吸」 發布時間:2020-12-01 11:24:56      來源:黔西南日報   10月28日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用紙袋拎咖啡、裝漢堡和薯條環保又方便,我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合肥市民鮑先生說。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經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
  • 「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
    這裡集中了十餘家塑膠袋的經銷大戶,它們大多面向商超企業等客戶。商戶劉斯正忙著將數十種大小、厚薄、色彩各異的塑膠袋樣品擺放到店鋪門口,記者以採購的名義諮詢是否出售可降解塑膠袋。「暫時沒做這個業務,已經很久沒人來問這類塑膠袋了。」劉斯頭也不抬,繼續擺弄手裡的常規塑膠袋樣品。記者走訪該批發中心8家經銷商發現,市場對廣東施行「禁塑」新政的反響平平。
  • 限塑令丨記者探訪:個別商家已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原標題:商家在行動  記者探訪:個別商家已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硬槓槓」要起作用,更需要「軟配套」。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 多隻概念股漲停
    來源:數據寶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漲停(附股)原創 郭潔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據悉,北京某連鎖超市的普通塑膠袋已全部替換成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
  • 北京治塑五年計劃發布:可降解塑料賽道前景愈發明朗 關注龍頭企業
    根據「行動計劃」,到今年(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簡稱《意見》)。
  • ...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滿負荷...
    原標題:實探限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滿負荷生產   史上最嚴「限塑令」已經落地!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
  • 商務部發文大力倡導使用非塑製品和可降解塑膠袋
    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引導商場、超市等場所,通過積分獎勵等激勵手段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塑膠袋,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加強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推廣可降解替代產品。
  • 黔西南重樓多少價格-禾晟農業利潤豐厚
    黔西南重樓多少價格,那麼,關於重樓多少價格還有哪些知識點呢? 隨著中醫藥產業的需求量增加,以重樓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大幅度增加,長期掠奪性採挖使***重樓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人工種植成為解決重樓資源匱乏的必然選擇。那麼新手種植重樓,注意事項有哪些?
  • ...嚴「限塑令」:六大領域「減塑」,快遞、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目前,這些工作方向有很多落地措施。北京提出,重點對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其中,針對餐飲,《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底,北京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黔西南:縱深推進產業革命 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在產業革命中,黔西南向山地要潛力,調結構發展特色山地農業,帶動群眾增收。2013年以來,安龍縣搶抓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和貴州省大力發展刺梨產業的機遇,通過引進實力企業,依託貴州大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刺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撐,利用安龍的野生品種成功培育出適宜安龍地理氣候的優質新品種——「貴農5」號,並通過示範帶動推進規模化人工種植。
  • 鎮海送出5萬個可降解塑膠袋
    「ST代表澱粉、PBAT、PLA代表生物可降解材料,這塑膠袋上的內容,我要好好學習學習了。」昨天上午,一藥店店主陳先生從鎮海市場監管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贈送的可降解塑膠袋時,戴上老花鏡,按著工作人員的指示,認真看起了印在袋子上的「常用可降解材質代號」。
  • 和塑料說再見 禁塑令落地掀起風暴 紙質和可降解哪種替代更得你心
    進入2021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正式落地實施。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禁塑令」來了,記者探訪我國最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
    從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格「禁塑令」正式生效。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目前,武漢市部分商超已開始投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那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替代產品,未來是否能保障充足供應呢?
  • 全面限塑令倒計時,上市公司搶灘百億可降解塑料市場
    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意味著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當日,A股可降解塑料板塊全面走強,金丹科技大漲13.55%、丹化科技封板。我國實施全面限塑令已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