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普遍感覺「夏天最熱,冬天最冷」?

2020-10-18 地理沙龍

地球是一個球體,而太陽距離我們又十分遙遠,所以太陽輻射對於我們來說就相當於是一組平行光。當平行光照射在球面上,只有一個點是直射的,我們稱為太陽直射點,當然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不斷的來回移動,總體而言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由低緯往高緯遞減。

我國「冬冷夏熱」最明顯地區

地球上各緯度地區,由於緯度高低的不同,四季狀況也不盡相同,低緯度地區終年高溫,四季如夏;而高緯度地區終年寒冷,四季如冬,都是屬於四季不分明的地區。而中緯度地區,也可以看成是回歸線(23.5°)到極圈(66.5°)之間的區域是氣候最為「四季分明」的。

近期全國高溫分布圖

我國的絕大多數地區都位於北回歸線至北極圈之間範圍內,所以我國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加上我國的季風氣候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使得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和南部沿海地區之外,其他地區的氣候都表現出「冬冷夏熱」的特徵,包括長江中下遊地區、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等地。

長江中下遊地區八大火爐城市

現在正值酷暑季節,全國南北幾乎都是高溫天氣,那麼,到底什麼地方人們感覺最熱呢?是不是夏季溫度最高的西北吐魯番盆地呢?其實不然,就我們人體而言位於我國長江流域地區的各城市,人們更覺得「酷熱難當」,是「火爐城市」的集中地。最近,網易讀數做了一個數據研究,從1973年至2018年間7-9月室外體感極端高溫天數位居前列的省會和直轄市城市分別是:重慶、武漢、杭州、合肥、長沙、南昌、上海和南京。

近期全國降水量預報圖

我們發現,位居前八的城市幾乎都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看來是名副其實的「火爐」集中地。究其原因,每年夏季,由於西北太平洋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勢力增強,高壓脊往往會往西延伸,影響我國長江流域,帶來伏旱天氣,同時也帶來高溫天氣。再加上,長江流域地區是南方水鄉,河湖眾多,空氣溼度大,潮溼悶熱,更加使人難受,所以就覺得特別熱。

中國7月等溫線分布圖

長江中下遊地區不僅夏季「酷暑難當」,到了冬季往往也是「寒冷凍人」,這又是為什麼呢?很明顯,如果從絕對的溫度值來看,比長江中下遊地區更靠近冬季冷空氣源地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氣溫更低,但是由於北方地區冬季降水偏少,屬於乾冷,而長江流域地區,由於水汽多,屬於溼冷,人體感覺更加寒冷。

中國1月等溫線分布圖

另一方面,北方地區到了冬季有集中暖氣供應,而長江流域地區基本上沒有暖氣供應,室內外溫差小,人體感覺寒冷。綜上,雖然長江中下遊地區,並不是我國冬夏季節溫差最大的地區,但是由於空氣溼度大,加上夏季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冬季又沒有集中供暖,從而成為了我國冬夏季節體感反差最大的地區。

中國南北供暖示意圖

相關焦點

  • 冬天最冷的南方城市,在哪裡
    就算裝了有制熱功能的空調,體驗也比不了暖氣,心裡只能想著:希望這個冬天可以快點過去。沒有暖氣,南方的冬天很難過都說南方冬季的溼冷是魔法增傷,氣溫看著不低,人卻感覺冷得徹骨。空氣中久散不去的水汽,不僅讓人們夏天排汗困難,在冬天更是隨時隨地都像在冰水裡泡著。
  • 「冬天冷夏天熱」,那為什麼夏天會下冰雹?
    冗長且沉悶的梅雨季節就這樣悄然到來,在炎熱的五月,我們不時會對如此多變的天氣感嘆道:夏天來得真快。事實的確如此,由於季風氣候的特殊性,我國的春夏之交、秋冬之交顯得尤為短暫,特別是一些南方的朋友們可能體會更加深切:很多時候明明感覺冬天才過去不久,夏天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來了。
  • 南方溼冷「魔法攻擊」 為什麼溼度大會感覺冷?
    南方溼冷「魔法攻擊」 為什麼溼度大會感覺冷?對於很多南方朋友來說,一年中都會有幾段天氣異常難受的時候,比如江淮江南的梅雨天、華南的回南天、長江中下遊盛夏的桑拿天等,而冬天裡持續陰雨溼冷的天氣也是非常難熬的。網上常有段子提到,東北朋友冬天到了江淮地區,在沒有暖氣的室內,抗寒能力減為0。跟乾冷比起來,溼冷仿佛是「魔法攻擊」——多穿衣服也沒用,從內而外刺骨的溼冷仿佛能穿透一切防護。
  • 夏天哪兒最熱?「炎熱指數」給城市排行
    如果做個調查,問你感覺哪個城市夏天最熱,相信會有很多網友吐槽,說自己居住的地方這個夏天有多熱多熱。的確,最近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對近31年的氣象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高溫天氣日數明顯增多,其中,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炎熱城市最多。
  • 室溫同為20℃,為何夏天感覺「涼」而冬天感覺「冷」?
    夏天在20℃的空調房間中,身體感到的是「涼」。而冬天採暖期間,還是在這個房間內,室溫也是20℃,穿同樣的衣服,身體感到的卻是「冷」。很多人有疑惑,同樣是20℃,為什麼人體感覺差別這麼大?其實,這主要是室內空氣溫度和體感溫度的區別。
  • 為什麼三十攝氏度的夏天我們感覺到熱,而三十度的水溫卻感覺冷?
    如今正值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從上午的八點多開始,太陽就已經高高掛起,氣溫也隨即猛升。而全國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每天最熱的溫度已經達到了30℃以上,讓人們根本不敢走出家門。然而, 在洗澡的時候,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洗澡水溫度,基本上都在30℃以上,對於有些喜歡熱水澡的人來說可能還需要更高的溫度,可是明明我們在30℃的夏天就已經很熱了,為什麼洗澡的時候連30℃的熱水都感覺冷呢?這個問題,其實如果明白原理,就會非常簡單。
  • 為什麼冬天冷夏天熱
    地球的核心很熱,但是這熱量很難傳遞到地表。地表的溫度基本上都是由太陽光的照射帶來的。我國大部分領土都在溫帶地區,一年四季分明。四季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這條旋轉的軌道是固定的,但是它不是標準的圓,而是橢圓形。地球離太陽最近的近日點大約14710萬公裡,遠日點大約15210萬公裡,相差500萬公裡。作為參考,地球直徑1.2742萬公裡。
  • 人們對冷和熱的感覺,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
    人們對冷和熱的感覺,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轉眼間,就快到了五月,我們還沒有來及好好感受一下春的溫暖與愜意,夏天就匆匆的來了,氣溫越來越高,天氣越來越炎熱。人們對於冷熱的感覺,僅僅只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溫度的高低只是一個方面。人們對於冷熱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我們還忽視了另外一個重要指標——相對溼度。空氣的溼度,嚴格來說應該是空氣的相對溼度,對人的生活有很大影響,尤其對人們冷和熱的感覺,有很大的影響。
  • 國內「最宜居」的城市,空調根本賣不掉,冬天不冷夏天不熱
    在國內部分城市,冬天的寒冷程度達到了一年到頭的「嚴寒」程度,而夏天則設置了充足的火爐,國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空調賣不出去,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羨慕住在其他城市的人,春城昆明,之所以得到這樣的名稱,是因為四季如春,溫度適宜,一個四季的平均氣溫保持在20度以上,冬天最低15度以下,夏天最高
  • 2020冬天是60年最冷嗎 2020年冬天是不是最冷的一年
    導語:冬天就要來了,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今年貌似冷得比較早,尤其國慶節那會兒,比往年要冷許多。於是有人開始擔憂,是不是冷冬要來了?另外,網上還有人說,將會是60年來最冷的一年,那麼,實際上2020冬天是60年最冷嗎?到底2020年冬天是不是最冷的一年?一起來了解。
  • 國慶後溫度驟降,2020年冬天成60年來最冷?專家站出來說話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同樣是中秋節,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有人分析稱2020年的可能會迎來非常寒冷的冬天,就像是2008年的雪災一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是這樣流傳的,今年將迎來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降雪程度與2008年的雪災有一拼,
  • 我國歷史上最強寒潮記錄 我國史上最冷寒潮是哪一年
    導語: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極寒的冬天,而一般造成這樣的天氣主要與拉尼娜現象有關。而今年又是拉尼娜現象的一年的,所以大家都在預測今年是不是最冷的一年。不管怎麼樣,現在下定論還太早,切勿輕信謠言。那麼,你知道我國史上最冷寒潮是哪一年嗎?一起來看看我國歷史上最強寒潮記錄。
  • 夏至是夏天結束還是夏天來了最熱開始 與入伏什麼關係
    ­  6月21號就是今年的夏至節氣, 緊接著問題出現了,「夏至」是夏天來了嗎?還是夏天結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先被確立的節氣,大家都知道立夏的意思是夏天的開始,很多人就把夏至認為是夏天的結束,真的是這樣嗎?­  夏至不是夏天開始的意思,也不代表夏天的結束。「夏」代表夏天這是沒錯的,但是「至」不是到來的意思,至,乃極也。
  • 夏天熱死,冬天冷死,熱死和冷死到底哪個更難受?
    每到夏天,只要不是呆在有空調的房間裡,就總是會有一個念頭在腦中徘徊:「熱死啦」。而到了冬天,就完全換了一種死法,在北方還沒有開始供暖的時間裡以及南方的整個冬天中,人們總是會在心中不斷地念叨:「冷死啦」。
  • 地球上有沒有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地方呢?真相令人震驚!
    地球上有沒有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地方呢?真相令人震驚!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依靠卓爾金星來地球的原瑪雅人對天文學和地理學的超現代知識。最初的瑪雅人是什麼時候來到地球的?花了多長時間後,才在他們認為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中美洲定居下來?目前還沒有人指出。
  • 2020年將成為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從何而來?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還沒進入十一月份,就陸續有地區出現大雪和氣溫跌破零下的情況。各種說法紛至沓來:今年冬天將出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的降雪;2020-2021年這個冬天,將成為「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而這一切都與「拉尼娜」現象有關。
  • 【吉網獨家】為什麼人們感覺2016的冬天沒有往年冷?
    很多市民在微博上熱議:感覺今年氣溫不正常,到今天最低氣溫才零下20攝氏度,往年最冷的時候都要零下30攝氏度左右。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半球回歸線,北極地區為極夜,因此北半球接受陽光面積最小,全國氣溫在這時候達到最低點,所以最低氣溫出現的時間還算正常。然而今年的氣溫約比前幾年高了10℃左右,這才讓許多市民感覺今年入冬以來氣溫異常。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吉林網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專門從事全球變化研究的氣象專家楊學祥教授。  為什麼今年冬天比往年暖和?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真相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解釋,當海溫異常偏暖時,就會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當海溫異常偏冷時,就會形成拉尼娜現象。" 但是具體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並不同。 不同的季節拉尼娜的影響也會不同。 我國南方,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氣溫較常年偏低,降水反而較常年偏少。東南部可能也會出現比往年更加嚴重的乾燥天氣。
  • 今年是60年最冷的冬天?今年啥時候最冷?春節會冷嗎?答案來了
    理論上,我們北半球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冬至日,因為太陽直接照在北回歸線上,是北半球光照最短的一天。冬至過後,太陽的直射點緩慢北移,溫度也會隨之上升。然而現實中卻不是這樣。會有一個升溫降溫的過程。就像夏天一樣,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而是七八月。冬天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冬天最冷的時候是3949。過了這段時間,溫度會慢慢升高。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在今年,第29次是最冷的。
  • 南方氣候最差城市 一年只有2季 夏天是火爐冬天是冰窖 不是武漢!
    大部人北方人,在沒有來南方之前,對於南方城市的印象,普遍比較好,總覺得南方的城市,都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小橋流水,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但當他們真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大呼上當,才發現,南方的城市並不都比北方的城市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