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育齡女性每個月都會排卵一次,但排卵後卵子在體內存活時間僅12~24小時。而精子在女性體內維持受精能力也僅20小時左右,超過這個時間即喪失受精能力。
對於那些想儘快懷孕的女性來說,準確推算自己的排卵期,無疑能大大提高受孕機率。所以,只有準確測算出排卵日,才能更快的受孕。
排卵日的5種測算方法
第一種:基礎體溫監測法
人體在較長時間(6小時)的睡眠醒來後,尚未進行任何活動之前,所測量到的體溫我們稱之為「基礎體溫」。正常育齡女性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
監測方法如下:
1、從月經來潮到排卵日,低溫期約持續兩周;
2、從排卵日至下一個月經來潮,體溫升高約0.3℃~0.5℃,高溫期也持續兩周。
這種前低後高的體溫曲線,稱之為雙相型體溫曲線,表示卵巢有正常的排卵功能,而且排卵一般發生在體溫上升前,或有低向高上升的過程中。無排卵者的體溫,沒有低溫期和高溫期的區別,稱為單相型體溫曲線。
第二種:月經周期推算法
對於月經規律的女性來說,可以根據月經周期來推算排卵日,排卵就發生在兩次月經的中間。
推算方法如下:
1、如果月經周期是28天,排卵日正好是在周期的中點;
2、月經周期較長或較短的女性,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算起,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
3、對於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排卵計算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期間的時間就是排卵期。
第三種:黏液監測法
女性在排卵期,隨著體內激素水平的周期變化,身體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比如宮頸粘液在排卵期的變化不僅為精子與卵子結合創造合適環境,也為臨床監測排卵提供可能。
在排卵日前一天、當天、後一天,下體會分泌黏液,分泌物呈清澈透明蛋清狀,拉絲度最長的一天即為排卵日。不易受孕女性,黏液分泌較少,易受孕女性,黏液分泌較多,這個需要個人自己體會。
第四種:激素水平測定法
在排卵日前後,女性體內的激素會發生明顯改變,用排卵試紙可以監測出來。
1、當是指浸入尿液中後,很快顯色,試紙一般能準確預測在20~44個小時內的排卵情況;
2、這種方法比通過測量基礎體溫、觀察宮頸粘液來預測排卵的方法更精確,因為試紙會逐漸顯示出弱陽、強陽的特性;
3、雖然排卵試紙操作簡單,但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而且為了推算結果準確,最好能夠保留一個周期內所有試紙,進行顏色深淺的對比,以便確定準確時間。
第五種:B超顯像監測
通過B超可以監測到卵巢、卵泡的生長及排卵情況,一般從月經開始的第8~10天起做B超監測排卵最好。
1、排卵前,卵泡成熟直徑約17~25毫米,排卵後卵泡消失,連續監測可見排卵前卵泡不斷增長及排卵情況;
2、當卵泡直徑≥18毫米表示卵泡已經成熟,隨時有排卵的可能,此時醫生會根據卵泡的發育情況,來確定下一次監測的時間。B超可以監測卵泡發育排卵的全過程,通常需要連續監測4~6次,此方法是唯一一種無創性,最為準確的方法。
總結:如果你特別著急想要一個寶寶,請認真學習以上5種推測排卵的方法,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認真去操作,相信很快就能懷上一個健康的寶寶。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