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療時可以補硒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1-01-15 感染和肝病科龍醫生

有一段時間,很多B肝患者問我:補硒的保健品能不能治療B肝?或者問:補硒對B肝有沒有好處?

我猜那段時間,生產硒保健品的廠家宣傳的勢頭可能比較猛;直到現在,偶爾還是有B肝患者關心、詢問這個問題。

那麼,吃B肝抗病毒藥的時候,到底可不可以補硒呢?這取決於以下幾點:

第一、補硒是否能夠幫助抗病毒?

第二、補硒是否能夠幫助保護肝臟?

第三、補硒是否能夠幫助防止B肝向肝硬化和肝癌方向發展?

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就得知道硒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以及它具有什麼樣的生理或藥理作用。

01礦物質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個人每天的飲食中,不但要包括糖、蛋白質和脂肪等三大營養素,還需要一定量的礦物質。不過,礦物質在健康成人的飲食中,僅僅佔5%的分量。

雖然它們比重比較小,但對於人體正常功能的維護,卻是必不可少的。

02礦物質的需求量

每一種礦物質的人體需求量,都是不一樣的。根據這種需求量,可將礦物質大致分為三大類: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和超微量元素。雖然這種分類有爭議,但對我們了解礦物質的作用,還是有所幫助的。

宏量元素

宏量元素是指人體需求量每天大於100毫克的礦物質,主要指鉀、鈉、氯、鈣、鎂和磷。這些元素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會不斷地接觸到,比如,補鈣的藥物裡,含有鈣;日常飲食中要加入一定量的鹽,裡面含有鈉,等等。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通常是指健康成年人的需求量每天在1到100毫克之間的那些元素,包括銅、氟、碘(有爭議,有人把碘列為超微量元素)、錳和鋅。

超微量元素

超微量元素,是指成人每天的需求量小於1毫克的那些礦物質,我們今天要說的硒,就屬於這一類,除此以外,還有鉻、砷、硼和鉬等元素。

03硒的來源

含硒比較豐富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海產品,比如海鮮之類的。動物的腎臟、肝臟,菌類食物,以及肉類也含有硒;有些飲用礦泉水中,也含有非常少量的硒。

在穀類主食,或者一些動物的種子中,也可能含有比較豐富的硒;但是,含量的多少,取決於這些植物所生長的土壤中的硒含量;這麼看來,水土有時真的也挺重要的。

硒食入之後,在人體內主要以兩種含硒胺基酸的形式存在:即硒半胱氨酸和硒蛋氨酸;而在食物或者補充劑當中,使用的是硒的無機鹽形式。

04硒的生理需求

硒屬於一種必需的微量元素,所謂必須微量元素,是指人的一生中都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不過,硒的最佳攝入量範圍其實是很窄的。也就是說,在潛在有毒性的劑量和推薦膳食攝入量之間的差距,是比較近的,很難掌握。

在幼兒期,硒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20μg,而成人的需求量會更大一些,每天的需要量達到了55μg。補硒對於硒攝入量低的個體,可能是有益的;而對於攝入量正常或者偏高的個體,則可能有害。

05硒在體內的代謝和作用

硒的英文為Selenium,簡寫成Se,屬於超微量元素,在人體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最早是在缺乏維生素E的大鼠實驗模型中發現,伴有硒缺乏的這種動物,其發生的肝損傷,可以通過補硒來預防。

飲食中硒的生物利用度是比較高的,而一些硒的補充劑,在十二指腸內也很容易被吸收。其吸收可能不受體內硒的飽和度所調節。也就是說,即使體內的硒已經飽和了,如果攝入硒補充劑,依然可能會被吸收,從而造成硒過量,對人體可能產生損害。

在體內,硒以硒蛋白的形式發揮作用。

人體內有超過三十種硒蛋白,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碘化甲狀腺原氨酸脫碘酶2。這兩種硒蛋白,前者在具有抗氧化和多種損傷的防護作用;而後者,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催化劑。

06硒缺乏與疾病

嚴重的硒缺乏,可能會影響骨骼肌的功能,會導致骨骼肌功能障礙和心肌病,還可能會損傷免疫功能,導致大紅細胞症和甲床變白。

硒缺乏引起的疾病,最為人所知的叫克山病,這是一種累及兒童和育齡期女性的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發病率比較高的地區,其當地的飲食中幾乎不含硒,所以,補硒對預防克山病是有效的。

07硒和B肝

B肝是由B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B肝和硒兩者之間,可能有一定的關係。除了前面說到的硒缺乏可能和某些原因的肝損害有關之外,硒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可能是人們更加關注的問題。

研究發現,在一些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的組織,比如肝、脾、淋巴結中,發現了相對大量的硒,推測硒可能具有免疫功能。在一些愛滋病感染者中,CD4+T淋巴細胞計數的減少和硒缺乏有一定的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有硒缺乏的B肝患者中,補充硒後,可能能夠增強患者免疫細胞的活性;加上硒還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不過,目前還沒有發現硒能幫助抗B肝病毒,也沒證據表明硒能防治B肝相關的肝硬化和肝癌。

08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雖然中國很多地方缺硒,但是在目前,通過正常的、豐富的飲食一般都能預防硒缺乏。只有在個別地區,如在黑龍江(克山病發生的克山縣)、內蒙、河北、陝西、吉林、甘肅、四川、雲南等地的偏僻的地區,仍有缺硒引起的克山病流行,需要補充硒,其他地方實在是沒有必要去專門補硒。

不過,對於一些食慾嚴重減退,或者有嘔吐、腹瀉的慢性B肝患者,可以考慮適當的補充一點點硒。

有些人盲目的補硒,反而可能會導致硒中毒,因此補硒的人應該注意預防硒中毒。硒中毒的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脫髮、指甲改變、精神狀態改變、視力受到影響、周圍神經病變、齲齒、皮膚病變等等,如在補硒的過程中,出現以上表現,是要引起注意的。

我是一位感染科醫生,看肝病,聊感染,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您有什麼想說的,請留言、評論、點讚,歡迎收藏並關注!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慢性B肝患者,什麼情況下可以停藥?看完醫生的回答,你就明白了
    所以,何時能夠停藥就成為了很多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那麼,慢性B肝患者,什麼情況下可以停藥呢?就讓我們來看看醫生怎麼說吧。首先我們要知道自作主張的隨便停藥肯定是不可取的,那麼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停藥呢?B肝其實並非沒有治療終點的,只不過這個終點很難到達。治療的終點分為三種:理想的終點、滿意的終點、基本的終點。
  • B肝抗病毒治療,一定要轉氨酶升高2倍?看國際肝病學會怎麼說
    慢性B肝患者,開始抗病毒治療的指徵,一直存在爭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說起來似乎都有道理。縣醫院的醫生笑著說,沒有關係,定期複查流就可以了;中醫院的醫生說,抵抗力不好,建議喝中藥調理一下;私人的「肝病醫院」裡的大夫說,用他們的儀器治幾個療程,同時吃中藥和西藥,可能治癒;一個「專家門診」的醫生,則直接說病情很嚴重,不抗病毒不行……醫生們說的都不一樣,患者難免很糾結。
  • 慢性B肝用藥時,避免這些誤區,身體會「再三感激」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特效藥物能徹底治療慢性B肝,但只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以及保肝藥物治療,就能控制病情發展,以免發展成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但患者使用藥物時切不可盲目。慢性B肝用藥時不能犯哪些錯誤?
  • 慢性B型肝炎患者:我為什麼要抗病毒?讓醫生告訴你實情
    目前,我國B型肝炎患者已達到幾千萬,其中有四成患者由於沒有經過正規的治療最終發展成肝癌,慢性B肝患者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生命周期,平安度過一生十分關鍵。 在慢性B型肝炎治療中,抗病毒治療十分重要,以下是對慢性B型肝炎為何需要抗病毒治療進行簡要介紹,希望對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提供合理參考。
  • 聽聽康安途專家怎麼說
    先來聽聽康安途就醫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摘要:   得了B肝不等於死亡!日前,近十年來首個B肝新藥TAF獲批。陸續在美日、歐盟、寮國等國家上市!據說B肝新藥TAF治癒率90%?先來聽聽康安途就醫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新藥徹底治癒B肝不可能,但能實現臨床治癒。
  • 聽聽醫生怎麼說
    聽聽醫生怎麼說,下面醫生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B肝DNA結果小於參考值,代表體內沒B肝病毒了?醫生表示,如果單憑B肝DNA結果小於參考值的結果,就判定人體內沒有B肝病毒,這是不嚴謹的,作為醫生,要為病人的健康著想,不能斷然下結論。
  • B肝患者在吃抗病毒藥,表面抗原定量為何時高時低?醫生幫你分析
    對於正在治療的慢性B肝患者來說,定期複查是很重要的,能幫助了解抗病毒治療的效果,病情有沒有進展,並根據結果指導下一步的治療。有很多正在抗病毒治療的慢性B肝患者朋友,在定期複查的過程中,會發現這樣的問題:B肝病毒DNA(HBV DNA)載量在逐漸下降,甚至到低於檢測下限的地步,但是查B肝兩對半卻發現了問題,B肝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也叫滴度)變化不定。
  • B肝小三陽,停止抗病毒一定更糟糕?研究顯示部分患者或有好結果
    所以,很多醫生都試圖找到可以停藥的依據。2012年,亞太地區各國和地區的B肝專家一起開了一個會,制定了一部「慢性B肝管理指南」,就曾經建議某些e抗原陰性的慢性B肝患者,符合以下條件可以考慮停藥:1.治療至少滿兩年;2.B肝病毒DNA連續3次檢測不到;3.這3檢測中,每兩次檢查的間隔時間要大於6個月。也就是說,治療滿兩年以後,還要連續檢測3次,每次間隔的時間大於6個月。
  • 從這次疫情,我們看到補硒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冠狀病毒肆虐期間,有人問到張文宏「哪個藥有效」時,張文宏答:「最有效的藥就是你的免疫力。醫生除了隔離之外,就是在陪著病人熬啊,幫他挺過這倆禮拜,他自身的抗體就起來啦,他自身對這個病毒就有強大的力量。疫苗就算出來也要到年底了。
  • 補硒可遠離糖尿病?相對而言,這3個好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實際
    經過研究發現,大部分糖尿病病人體內缺硒,血液中硒含量比健康人低很多,因此有的學者認為補硒能預防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症狀,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機率。補硒能遠離糖尿病嗎?經過研究發現,糖尿病跟脂質過氧化息息相關。硒屬於強抗氧化物質,能清除自由基,在體內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 慢性B肝患者如何選擇檢查項目?|總膽紅素|血常規|肝功能|-健康界
    當懷疑肝纖維化、肝硬化時,應加做血常規、肝臟彈性(硬度)檢測、胃鏡和肝臟穿刺活檢。如果經常出現鼻腔、牙齦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容易止住或身上有青紫,應檢查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如有可疑佔位,應及早做增強CT或MRI等。抗病毒治療前最好先查基線HBV DNA,腎功能和血磷,以便後續療效和安全性監測時可以與基線程度相比對。
  • 今天,您補硒了嗎?
    今天,您補硒了嗎?市面上出現的許多富硒產品,如富硒大米、富硒蔬菜等,往往價格令人望塵莫及,人體每天需要補充的硒如果從富硒牛肉中攝取,則每天需要吃5公斤以上,既不科學,也不現實。    中國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提出要像補碘一樣抓補硒,並向全社會發出倡議——全民補硒,刻不容緩。眾所周知的是無機硒是有毒的,只有補充有機硒,才是補充硒元素最有效的方法。
  • 醫生:5年的抗病毒治療後,74%肝硬化患者可以發生逆轉
    最常見的有以下幾個系統會受肝硬化影響:1、消化系統,根據調查肝硬化患者膽石症的發病率會增高,為20%~30%,肝硬化還會帶來門靜脈高壓性腸病,發病率為30%~40%,有部分的患者可能會有腹瀉、便血的症狀。2、呼吸系統,肝硬化可能會導致呼吸系統發生病變大約有五成的肝硬化患者會出現明顯的低氧血症和肺功能的改變,在臨床上的表現為口唇發紺、忤狀指等。
  • B肝孕婦一定要抗病毒治療?若病毒載量低於這個指標,可暫不考慮
    慢性B肝孕婦可以抗病毒嗎?慢性B肝孕婦是可以抗病毒治療的,並且孕婦出現B肝病毒的活動也需要積極的治療,不然患者可能會出現病情的加重,甚至會引起重型肝炎的。建議B肝病毒載量在10的6次方以上的孕媽,在分娩前3個月進行抗病毒治療,這樣分娩時就能有效降低傳播風險。那麼孕媽在抗病毒時,應該選擇哪種抗病毒藥物?
  • 治療B肝的藥物太貴,吃不起該怎麼辦?請你看看醫生的回答
    很多人認為治療B肝的抗病毒藥太貴,擔心萬一吃不起該怎麼辦,這種觀點其實已經過時了,目前慢性B肝患者吃的某些國產抗病毒藥,已經不再貴了。
  • 這類B肝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要抗病毒治療
    存在肝硬化的客觀依據時,無論ALT和HBeAg情況,均建議積極抗病毒治療;2、ALT持續處於1×ULN至2 ×ULN之間,特別是年齡大於40歲者,建議行肝穿或無創性檢查明確肝臟纖維化情況後給予抗病毒治療;3、ALT持續正常(每3個月檢查一次,持續12個月),年齡大於30歲,伴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建議行肝穿或無創性檢查明確肝臟纖維化情況後給予抗病毒治療
  • 癌症到了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
    癌症到了晚期,治療怕遭罪,不治又怕死,這就是多數癌症晚期患者糾結的根本原因。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還是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吧!首先強調一點,癌症到了中晚期,基本上都無法治癒。但是,如果不治療就徹底喪失了生的希望。
  • 慢性B肝期望值方向,短期適當降低,首先確保HBV-DNA抑制
    核苷類藥物(NAs)已成為慢性B肝抗病毒治療的主要方向。慢性B肝治療應該由近及遠,即長期治療目標暫時難以攀登,但短期能夠通過核苷類藥物(NAs)強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阻止肝炎繼續進展下去。慢性B肝期望值方向,短期適當降低,首先確保HBV-DNA抑制新藥三期臨床實驗十分重視轉氨酶復常率和HBV-DNA陰轉率。以當前的核苷類藥物(NAs)恩替卡韋(ETV)和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就可以短期實現以上兩個指標要求。
  • 30%女性的腳都有這種病,快聽聽醫生怎麼說...
    30%女性的腳都有這種病,快聽聽醫生怎麼說...真的是經常穿高跟鞋才導致的嗎?男性就一定不會患病?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綜上所述高跟鞋、尖頭鞋可能加重拇外翻但並不是根本病因拇外翻首選保守治療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她就問我:「你去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嗎?這比測微量元素要準呢。」我姐姐知道,微量元素測量早已被叫停,所以又開始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有關骨密度檢查,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這一點,我專門諮詢過一位專業的兒科醫生朋友,我們還是聽聽醫生怎麼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