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2020-07-28 腫瘤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插入基因;諾比爾獎;Luc Montagnie


寫作前面


最近收到很多很多朋友詢問,因為一位法國科學家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聲稱「新型冠狀病毒中被插入了HIV序列」

朋友們提供了如下信息:這是位法國 科學家,專門從事HIV研究;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最關鍵的是,他受聘於中國一所知名大學擔任講席教授


看看上面對於這位科學家的標籤,你敢輕易說不信他的話?這些話包括:

「這個病毒是根據一個來自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製作的,之後,可能是無意中洩漏到實驗室外。所謂來自海鮮市場的說法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我有許多中國朋友,疫情爆發之前幾周我就在中國。


一聽從事病毒研究的諾貝爾獎得主都質疑了,好擔心啊。不過,看了清華大學的學友撰寫的材料,我又將這顆心放下來了。

為避免這位仁兄的言論對朋友們造成困擾,我們特發此文。


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事件:


4月17日,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法國病毒學家Luc Montagnier在法國CNews電視臺採訪上新冠病毒是人工插入了HIV序列,並援引了已被撤稿的「新冠病毒含有HIV序列」的論文。


儘管Montagnier確實因首先從愛滋病人樣品中鑑定出HIV而於2008年獲得了諾獎,但他近些年的表現堪稱科學界「神棍」。


此兄行徑:


2009年,他在自己主辦的雜誌上發表論文,聲稱「稀釋細菌和病毒的DNA可以釋放電磁波」。(一位病毒學家的物理學發現)這個發現一經提出,立刻被科學界判為偽科學。同時至今為止沒有其它實驗室可以重複他的結果


2010年,他稱讚Jacques Benveniste是當代伽利略。Benveniste的一個重要「發現」是水分子有記憶(water memory)。


2012年,他基本為自己的歐美科學界地位畫上了句號,他參加了反疫苗大會,也就是去支持「接種麻風腮疫苗會導致兒童自閉症」。這是科學界公認的當代科學謠言之一。(還有一個曾公開反疫苗的人,就是Trump…)。


2010年,Luc Montagnier離開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加入中國SJTU。

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圖源:http://en.sjtu.edu.cn/)


獲諾貝爾獎的簡述


1983年,Luc Montagnier的實驗室與美國科學家Robert Gallo實驗室分別獨立鑑定出HIV病毒,發表在了同一期Science雜誌上。他們都從當時病因不明的免疫缺陷病人體內分到了一種新的逆轉錄病毒。但Gallo分離的病毒裡還混有另一種逆轉錄病毒HTLV。以及這裡他們還都沒有證明確實是這種病毒導致了AIDS。之後是由Gallo實驗室完成這項證明。
誰先發現病毒的爭論持續了二十年。2002年,他們最終和解,一起在Science上聲明HIV是他們共同發現的。但始料未及的是2008年諾獎委員會只把獎發給Montagnier和他們文章的第一作者Francoise,未帶上Gallo。Montagnier本人也說「very sorry for Rebort Gallo」。
Montagnier的貢獻有這樣幾個局限性:①沒有「不可替代性」。簡而言之,即便他沒有發現HIV,Gallo也會獨立發現、培養出這個病毒。② Montagnier對之後HIV的治癒研究貢獻非常有限。之後的齊多夫定、雞尾酒療法的問世等,他並沒有參與。
再加上他近些年的偽科學發言,即便他是諾獎得主,任何正規的HIV學術會議都不會邀請他。(諾獎 不等於 此時此刻的權威)


個人觀點:


在歐美,不能再有新研究成果的科學家是不吃香的,即使是諾貝爾獎得主。

Luc Montagnier在40年前依靠非凡的工作獲得諾貝爾獎,令人敬佩。

但其後,Luc Montagnier其科研成果了了,尤其是近十年更是滑向了「偽科學」,以至於不得不離開原來的實驗室;而他現在一面在中國撈金,一面卻接受採訪公開造謠。


對於Luc Montagnier的評價,饒毅教授在2011年,評審SHJT大學為引進Luc Montagnier而申請3.6億科研經費的審批中,有準確描述。我們特意從饒議科學中引來。

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圖源:饒議科學公眾號)


附Luc Montagnier的相關文獻和治療來源:

1). 從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愛滋病人血液內檢測HIV病毒DNA的電磁波

Montagnier L, Aïssa J, Lavallée C, et al.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of HIV DNA in the blood of AIDS patients treatedby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terdiscip Sci. 2009; 1(4): 245-53. doi:10.1007/s12539-009-0059-0.

2). 細菌DNA序列誘導的水分子納米結構產生了電磁波信號

Montagnier L, Aïssa J, Ferris S, et al. Electromagneticsignals are produced by aqueous nanostructures derived from bacterial DNAsequences. Interdiscip Sci. 2009; 1(2):81-90. doi: 10.1007/s12539-009-0036-7.

3). DNA波和水

DNA waves and water

前兩篇系由其主編(2009年創刊)的雜誌發表,第三篇只見於arXiv.org這個預印版網站,至今尚未見正式發表。

4). http://en.sjtu.edu.cn/news/sjtu-appointed-luc-montagnier-university-chair-professor/


Hanson解讀:


作為一貫堅持「循證」的公眾號,我們發這篇質疑Luc Montagnier的文章,不是因為他在科學上的斑斑劣跡,而是因為他這次的言論中,說了很多結論,卻沒有提供任何證據。

不提供具體細節就給結論的科學家,都是在耍流氓。

對於這類文章或者言論,看都不需要看。因為科學家受到的最基本的培訓就是:唯據是從。有原始材料、有細節數據,才能給出結論;言之有據才是科學。


Shared Destiny.

Shared Responsibility.


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歡迎關注精準醫學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方法1:微信查找(精準醫學)。方法2:加微信公眾號(precismed)。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本庶佑稱新冠病毒系「人造」?本人親自澄清怒斥假信息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一則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帖子在美國社交媒體廣泛流傳。帖子稱,曾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訪問研究員的日本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爆料說,新冠病毒是「中國研製」的。
  • 法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饒毅回應:胡說八道!
    新冠病毒來源問題繼續引發爭議,近期,法國著名病毒學專家因發現愛滋病毒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呂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 教授周四在接受法國的一個醫學專業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用數學模式對病毒基因研究得出的結果,確認了之前印度學者提出的新冠病毒帶有愛滋病基因的發現。
  • 日本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稱新冠病毒「中國研製」?
    流傳內容:美國社交媒體有傳言稱,曾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訪問研究員的日本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爆料說,自己曾在武漢研究所工作,並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研製」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稱新冠病毒系「人造」?
  • 史衛峰團隊《細胞》子刊發表論文:為駁斥「新冠病毒人造」陰謀論...
    外界一直在爭論導致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SARS-CoV-2病毒的來源,儘管研究人員認為蝙蝠最有可能是SARS-CoV-2的自然宿主,但這種病毒的起源仍不清楚。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它不是SARS-CoV-2的直接進化前體,但這種名為RmYN02的新病毒表明,這些看似不尋常的插入事件可以在冠狀病毒進化過程中自然發生。「自從SARS-CoV-2被發現以來,許多毫無根據的言論聲稱該病毒來源於實驗室。」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資深作者史衛峰說,「特別是,有人提出S1/S2插入是非常不尋常的,可能是實驗室操縱的跡象。
  • CCTV:所謂新冠病毒是人造的錯誤言論助長了極端政治人物的甩鍋
    德國專家再次駁斥了新冠病毒人造論。德國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病毒學教授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12日再次駁斥了「新冠病毒人造論」。法國病毒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耶有關人造病毒的說法「純屬一派胡言」。以及我們在歐洲所做的研究均表明蝙蝠攜帶的毒和現在的新冠病毒
  • 諾獎得主親身澄清怒斥假信息
    近日,一則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帖子在美國社交媒體廣泛流傳。帖子稱,曾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訪問研究員的日本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爆料說,新冠病毒是「中國研製」的。然而,帖子出來沒兩天,本庶佑教授就親自發表聲明予以澄清,怒斥這些帖子都是假信息。
  • 新冠病毒並非人造,而是在自然界的進化過程中偶然產生的
    新華社柏林5月12日電(記者任珂 田穎)德國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病毒學教授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12日再次駁斥了「新冠病毒人造論」,認為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強化了帶有政治目的的危險陰謀論。德羅斯滕當天接受北德意志廣播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中國和歐洲科學家均在蝙蝠攜帶的病毒中發現與新冠病毒略有不同,但是「非常非常相似」的某種特徵。因此,新冠病毒並非人造,而是在自然界的進化過程中偶然產生的。
  • 諾貝爾獎得主闢謠「新冠病毒系人工製造」言論
    近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日本著名免疫學家本庶佑的名字,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被借用甚至傳播了大量虛假信息。對此,日本學者本庶佑本人於近日通過其所在的京都大學官方網站發表聲明文章予以澄清。據日本媒體報導,有人假借本庶佑之名通過英語、印地語等語言傳播「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的」等虛假消息,甚至惡意杜撰本庶佑具有曾在武漢工作的經歷。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人造 世衛澄清:COVID-19非人為或實驗室合成
    最近法國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稱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出來的,考慮到他本身就是知名的病毒學家,這一論調引發全球譁然,人為合成新冠病毒的陰謀論又活躍起來了。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並不認同,今天他們也作出了回應,稱目前所有可得證據都顯示新冠病毒來源於動物,並非人為操縱或者實驗室合成的。這幾個月來,不說民間的各種無腦猜測,從印度學者的論文到現在法國諾獎得主,專業人員也發出了不少混亂信息,呂克·蒙塔尼就認為,這個病毒是根據一個來自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製作的,之後,可能是無意中洩漏到實驗室外。
  •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是「中國製造」?
    網傳消息: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稱新冠病毒是「中國製造」的消息在海外社交媒體廣泛散播。他說,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帶來了痛苦和經濟損失,在全世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之時,「我和京都大學的名字被用於擴散虛假指控和錯誤信息,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蒙塔尼曾在 2008 年獲得諾貝爾獎,在病毒學研究領域已經是全球頂尖的學者,但這一背景也並沒有讓他的爭議言論在學界獲得廣泛的支持。中國知名生物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發表文章《對某校引進諾貝爾獎得主的意見》批駁了 「病毒來源實驗室」 的說法,稱以蒙塔尼的身份,他的這番言論有很強的欺騙性。蒙塔尼錯在了哪裡?
  • 諾獎得主蒙塔尼耶「人造病毒」這一炮
    4月18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著名生物學家饒毅教授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撰文指出:以蒙塔尼耶是諾獎得主的身份,不僅是病毒學專家而且是病毒學頂尖學者,聲稱新冠病毒的來源和新冠病毒含愛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有很強的欺騙性。饒毅說,蒙塔尼耶曾經任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他說「我有許多中國朋友,疫情爆發之前幾周就在中國」這句話可能沒有錯。
  • 新冠病毒人工製造?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澄清虛假消息
    新冠病毒人工製造?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澄清虛假消息 編輯:劉佳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05-03 11:21     審核:劉佳旎
  • 加拿大大學專家榮獲諾貝爾獎!拯救千萬人 如今研究新冠疫苗
    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霍頓收到了一筆75萬加幣的聯邦撥款,用於新冠疫苗的研究,希望研究團隊能夠早日完成開發。班廷醫生那一年班廷只有32歲,一直到今天,他都還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為了紀念他的所作所為,目前100加元的鈔票背面就印著一瓶人造胰島素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但實際上日本諾貝爾物理、化學和醫學這三獎的得主22人中,有17人是進入本世紀拿的獎,本世紀初的時候日本人對諾獎的態度可沒有這麼淡定,那時候諾貝爾獎是天大的事,從文部省到各大學研究所以及各大傳媒都有一份「有可能得獎人名單」,上面有人名、家鄉、單位、所做工作甚至畢業的小中大學的各種信息,做好了全部準備,只等瑞典那邊一發表,日本這邊臨時特別節目就出來了,內容還特別充實。
  • 疫情籠罩下的諾貝爾獎
    不僅如此,或許我們還可以從諾貝爾獎的歷史中找到戰勝新冠病毒的靈感。從各種公開報導中,我們可以看到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發言和努力。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就直言不諱,認為人類社會的經濟不平等使得不同人群在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時,無法做到步調統一,進而造成健康的不平等。
  • 特殊之年,曾經的得主也投身新冠研究
    步履不停,諾獎得主投身新冠研究多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對抗疾病和死亡。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他們亦未停下「戰鬥」。早在新冠疫情初期,2019年諾獎得主、美國科學家羅斯巴什就與多名科學家成立研究小組,並發布建議報告,內容涉及安全恢復經濟等。
  • 多少諾貝爾獎得主晚節不保|大象公會
    最近,持「人造病毒」言論的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被國際學術界群嘲,揭開了這種亂象的冰山一角。在中文搜尋引擎裡搜這個名字,不難發現他早在幾年前,就已成了中醫保健品企業的座上賓。這件事上鮑林功不可沒。另一個著名的案例是凱利·穆利斯(Kary Mullis),1993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之父,貢獻不可謂不巨大,可以說沒有這項技術就沒有整個現代生物工程。但隨著年齡增長,這個幽默的老頭幾乎將所有偽科學領域、陰謀論和不受主流社會認可的瘋法都嘗試了一遍。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攻克新冠也...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攻克新冠也能拿獎!和平獎最受關注?全世界都在期待一種針對在全球範圍內改變人們生活的新冠病毒的疫苗、療法或緩解症狀的措施。在沒有經過科學實證的情況下,不能指望為其研發者頒獎,但是我們可以期待出現「希望的跡象或信號」,特別是在獻身科研的諾貝爾獎得主身上。
  • 諾貝爾獎明天開始陸續公布,今年的和平獎將成「新冠和平獎」?
    /圖片來自諾貝爾獎官網由於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今年的諾貝爾獎顯得大不一樣:一方面,由於疫情影響,斯德哥爾摩傳統的頒獎典禮取消、改為線上舉行,奧斯陸的和平獎頒獎典禮也改為小範圍舉行;另一方面,有分析認為,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或將成為「新冠和平獎」。諾貝爾基金會執行董事拉爾斯·海肯斯滕此前曾表示,新冠疫情是全人類的危機,「它也證明了科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