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句被奉為經典,老實人不妨引以為戒

2020-12-05 葉三說

人心經不起推敲,人情更經不起打磨。人情世故,看起來非常複雜,好似為人處世一大難關,事實上,說來說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因為生活本就沒有太多新鮮事。

俗語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出自《增廣賢文》,原句是:「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道理雖然淺薄,但細細推敲,足可見人情之冷暖,人性之使然。

一、誰人背後無人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個人處事圓滑,我們就說:「他是個老江湖了」。「老江湖」是個中性詞,很多時候都像是在誇人,實際上是在暗自警惕,這個人不好惹,手段很多。

陽謀、陰謀,只要有「謀」,就要說、要做,「做」可能很難,「說」終歸是簡單的。一句話說出口,頂多費些口舌,不去論帶來的影響,只是說這個過程,就很簡單。

但老話又說:「禍從口出」、「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古往今來,因為亂說話,而慘遭殺身之禍的人不在少數。

北宋一小吏,負責看管庫銀,為人膽小,這一日從庫銀中偷了一文錢,時值新上任的縣令帶兵巡邏,縣令見小吏慌張,便讓人搜身,結果搜到一文錢。

縣令命人杖責小吏,小吏怒道:「偷一文錢算什麼,你竟然要這樣打我,你有本事就打死我啊」。

縣令聽後大怒,判詞改為:」一日一錢,千日千錢;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之後下令處死小吏。可見亂說話,真的會有生命危險。

二、被人說者,須知「看淡」

而背後說人是非,則又有不同,總透露著一種陰謀味道。與許多奸臣、賊子類似,朝堂之上不敢明說,怕人報復,私下裡偷偷見皇帝說人是非,說的多了,皇帝信了,難免就有忠臣遭殃。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背後說人者,向來非常厭惡,但若處於局中,作為聽者反而又不這麼想了。

「湊熱鬧」的心態,是很多人的通病。聽人言語,殊不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潛移默化中,自身的改變尤不自知。

但是,只要身居江湖之遠,就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誰人背後無人說」的情況,對於被說者,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大可隨他去。

鄭人曾經羞辱孔子,對孔子的學生子貢說:「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子貢將鄭人的原話告知孔子,孔子又是怎麼回復的呢?

孔子淡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不僅不在意,反而以此為樂,這才是境界。要真與人計較,反而拉低了自己的檔次。

三、哪個人前不說人

是非,終是因人而起。如何解決是非,便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人類的悲歡離合大多是不相通的,比如窮人無法理解富人,富人亦不會去小瞧窮人。

我們終究是生活在人與人的社會裡,工作、學習、做事都要與人相關。人前說人,是一種常態,但此處的「說人」,明顯帶有一種目的性。

四、「人前說人」,須知「氣量」和「技巧」

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逢陰雲漠漠,驟雨將至,曹操問劉備天下之大,誰可當得起「英雄」二字。

彼時劉備寄人籬下,倘若直接說:曹操您就是英雄,便失了氣節,若說自己是英雄,則又顯得倨傲,若是稍顯野心,恐怕又無法活著離開此地。

可見,「人前說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麼,劉備是如何答覆的呢?

劉備說了幾個人,分別是淮南袁術、河北袁紹、劉景升、江東孫伯符、益州劉季玉、張秀等,說了這麼多人,就是不提曹操和自己。

結果,曹操自己沒忍住,說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的劉備湯匙都掉了。這裡的「人前說人」,對曹操來說,是試探劉備;對劉備來說,則是保全性命。

毫無疑問,劉備成功了。不提自己和曹操,更讓曹操對其高看一眼,而後人讀三國,又覺得劉備極有氣量,說話很有技巧。

結語

古人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對人、對事需知要變,「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雖有偏見但也不無道理。

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怎麼說,總歸是有根據的,不能亂說,須知今日之因,乃是他日之果,望諸君謹記,老實人不妨引以為戒。

相關焦點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才是精華!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這樣的道理,在我們周圍充斥著太多太多的信息,我們應該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看人,而不是通過耳朵去看人,這個簡單的道理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總結出來了,那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是不是覺得這句俗語還挺現代的,尤其是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成為過別人在背後竊竊私語的對象。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直擊人心
    俗語,作為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農民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俗語,就像個民間萬花筒,有關於天氣氣象的;有關於人生百態的;有感嘆歲月蹉跎的;還有描寫人性的,就比如說這句「誰人背後無人說」,人們往往只聽說過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它的下半句更是堪稱經典,直擊人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話是精華,老實人不妨一看
    農村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話是精華,老實人不妨一看「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這首詩名為《風雨》是先秦時期一位未留下姓名的先人所做。
  •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講述了什麼道理?值得一看
    俗語和文人墨客書寫的唐詩宋詞不一樣,俗語的語言比較直白,不像唐詩宋詞那樣有內涵,因為俗語是直接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開來的。俗語反映著人們的生活,也指導著人們的應該如何生活。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俗語「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它又能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當我們給水杯盛水時,都不會將水杯盛滿,會留一部分空間出來,這樣水就不會溢出來,端杯子的時候也不會擔心開水撒在手上燙傷了,而月亮也是如此,當月亮特別圓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月蝕,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就是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後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講的也是人們對醜事樂此不彼議論的現象,不過要是事情不夠明朗,只是有一些關於這個人醜事的風聲,左鄰右舍更樂於背後議論,通常背後嚼舌根,讓許多人非常痛恨。 《增廣賢文》中:「誰人背後無人說」,意思是哪個人背後沒有人嚼點舌根,當面又受到誇讚?
  • 古人說「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關鍵,5個字送給心善的老實人
    生活在複雜的社會中,時常暴露出人性醜惡的一面,人們就說「狗是真的狗,但人有時候卻不是人」。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現實中這樣的人還真不少。有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自己有恩的人都能背叛。古人有一句俗語「餵狗別餵飽」,你知道是什麼道理嗎?後面還有一句話,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心地善良的老實人聽了很受用那就是「對人別太好」。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五字秘訣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誰人背後無人說!
    誰人背後無人說!古語有云,「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一個善於見風使舵喜歡嚼舌根以說別人壞話為樂的市井小人那天在大街與人激烈爭吵。吃瓜群眾也過去圍觀了,有的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情好奇八卦吵架的原因,有的人則是解恨地認為壞女人活該。吃瓜群眾各自抱著不同的心圍觀完又各自散去。並沒有人真正關心這小人發生了什麼事。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雖然說想要長生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但是通過養生的方法,同樣可以延長我們的壽命。其中,「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就道盡了一個長壽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03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有一句「少食壯火,自取其禍」,這句話很好理解,主要是說年少時候如果食用補品太多的話,往往會有很多的禍害。
  • 古人云「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才是經典所在,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上歷史進程中,炎黃子孫通過智慧和生活,總結出了很多生存經驗,這些經驗隨著不斷傳承,已經成了我國寶貴的文化財產,像我們平時閱讀的唐詩宋詞,農村人民口口相傳的俗語等等。除此之外,古人的思想也是一種文化。有些人受儒家學派的影響,信奉儒家思想,有的人受道家學派的影響,信奉道家思想。不管什麼思想,都是不可替代的,給後世的影響都頗為深遠。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
  • 俗語「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下半句是經典,道盡人情冷暖
    劉禹錫有句詩詞,說「長恨人心不如水」,意思是這人心啊,狡詐多變,縱然是在平坦的地面上,也能生出波濤,不能和水一般沒有爭勝心。從古至今,人心都是最難鑽研明白的東西,人與人的相處也總是充滿防備,話裡行間都要試探一二。
  • 誰人人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於是我下樓到市場去看個究竟。原來她是我們大市場做水產、海鮮、凍貨批發生意的大姐大陳胖子。她正站在市場裡邊一家賓館門前破口大罵。罵這個主做賓館住宿次做冷凍批發的張老闆罵張老闆的原因是亂傳話,說張老闆対在市場西頭做冷凍生意的權老闆說,陳胖子在向撤遷辦咬嚼為什麼叫她們的凍庫撤遷,而沒有叫權老闆撤遷。
  • 道成法師:誰人背後不說人 誰人背後無人說
    有一些人,因為這很正常: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如果你不是活著,又不是人,當然沒有人會說你,木頭誰說你幹什麼?如果怕別人說,而不敢面對良心、責任、信仰,如此良心、責任、信仰都不擔當的人,那麼,活著還有意義嗎?學佛不是讓我們變成「鄉愿」,而是一片悲心。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從而踐行破邪顯正的中道圓融,喚醒沉睡輪迴的人們。
  • 農村有句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是家裡的誰呢?
    農村有句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是家裡的誰呢? 這句農村俗語中的化骨龍是古代人對於農村有些人家孩子的稱呼,就好比現在的啃老族,是一個很無奈的稱呼。
  • 南懷瑾老師:誰人背後無人說,如何對待他人的批評?
    誰人背後無人說,如何對待他人的批評?【貉稽曰:「稽大不理於口。」】【孟子曰:「無傷也,士憎茲多口。《詩》云:『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孔子也。這句話是說,一個讀書人在社會上,沒有不被批評的。作為一個人,不要怕人批評。一般惹人厭的是一張嘴,吃飽飯專門挑人家的是非。中國人講修養,在兒童課外讀物中,有一本《昔時賢文》,這本書把許多詩句、格言編成韻文讀本,其中就有兩句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 「玩夠了,就嫁給老實人」把老實人當歸宿,是女人最大的錯覺
    長時間在感情裡遊戲的女人,她們大多抱著這樣的心理:等我哪天玩夠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如果被老實人知道女人的如此心思,只怕他們會滿肚子委屈,"我們老實人得罪誰了?這樣的鍋,我們可背不起。"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卻是精髓,更值得人深思
    俗語對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精彩語句。在生活中,工作中,交談中十分常見。特別是在農村,無論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都能隨口來上那麼一兩句,而俗語之所以被廣大的人民群眾所熟悉接受,關鍵在於它包含了許多智慧和人生哲理!
  • 馮小剛在功夫裡面的那句經典臺詞「還有誰」到底說的是誰?
    馮小剛的「還有誰」這句臺詞是出自周星馳導演的電影《功夫》,馮小剛扮演著鱷魚幫的老大一角,這是他殺了警察局局長之後即興發揮的一句臺詞,劇本中沒有設定。正因為馮小剛有著完美的演繹靈感,所以他隨口而出的一句話才造就了這經典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