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在細胞層面上傳播的速度有多快?

2020-11-07 意識三磅的宇宙


死亡!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

對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它發生了不止一次。而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能夠弄清楚(細胞凋亡作為觸發波在細胞質中傳播)它在細胞水平上發生的速度有多快。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從青蛙卵中提取了細胞質,並將其放在一個管子裡。

細胞質被挑選出來,因為其充滿了蛋白質,可見其為鮮綠色的小球。然後,研究人員將最近發生程序性細胞死亡的細胞的提取物放在管子的最末端,並測量它的擴散速度。

細胞基本上是由 "觸發波 "開始自我毀滅的,然後大致以每小時2毫米或每分鐘30微釐米的速度擴散。

隨著死亡的蔓延,綠色的小球也隨之消亡。

有趣的是,根據《新科學家》的報導,自我毀滅的部分發生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提取物本身的移動速度。

程序化細胞死亡比你想像中的 "瞬間死亡 "要複雜一些,也就是把生命當成一個光開關,它發生的頻率比你想像的要高得多。

看看你的手,你看到的其實是很久以前在子宮裡發生的細胞程序化死亡的結果。

在第一個三個月結束的時候,將手握在一起的細胞就會分離--否則,我們就會變成網狀手。它也可能發生在癌症中(程序性細胞死亡和癌症)。

我完全承認,為了簡潔起見,我對整個研究進行了大規模的解讀...

在一個細胞裡。

死亡就像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一個致死分子

激活另一個,以此類推

直到整個單元關閉

史丹福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

在牢房裡,死亡常常像棒球比賽中的波浪一樣發生。一開始是兩隻手向天空甩去,促使另一隻手,再另一隻手,直到波浪在整個體育場上掀起很遠很遠的波浪。這種由一件或幾件事情的活動所刺激的滾滾湧動,被稱為觸發波。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凋亡通過細胞質作為觸發波傳播)發現,這種現象引導了一種最著名、最廣泛的細胞死亡形式。

細胞凋亡。

這不是第一次在生命的微觀世界中發現觸發波。

細胞周期是細胞生物學的基石,細胞在其中分裂製造新的細胞,也是通過觸發波來調節生產的。神經元動作電位也是如此,它讓神經元通過電脈衝傳遞信號。

而且很可能並沒有結束。"這項工作是自然界如何利用這些觸發波的另一個例子--大多數生物學家從未聽說過的東西--一遍又一遍,"史丹福大學化學與系統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教授詹姆斯-費雷爾博士說。

"這是細胞調控中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我打賭我們很快就會開始在教科書中看到它。"

作為較好理解的細胞死亡形式之一,細胞凋亡仍然設法讓科學家感到神秘。

"有時我們的細胞在我們真的不希望它們死亡的時候--比如說,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而有時我們的細胞在我們真的希望它們死亡時也不會死亡--比如說,在癌症中,"費雷爾說。

"而如果我們想要幹預,我們需要了解如何調節細胞凋亡。"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費雷爾和合著者鄭賢瑞 看載有青蛙蛋的幻燈片。

費雷爾是史丹福大學癌症研究所的教授。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 (撥款R01GM110564和P50GM107615)。 史丹福大學化學與生物學系

像野火一樣蔓延

觸發波需要兩個主要元素:一個正反饋環路和一個閾值¾想想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一個骨牌倒塌在另一個骨牌上,並觸發該骨牌倒塌在下一個骨牌上。閾值是將瓷磚完全撞倒所需的力量;一個剛剛接近閾值的多米諾骨牌會搖搖晃晃地回到垂直位置,而一個已經達到閾值的骨牌則會倒下。凋亡細胞中的觸發波也受這種現象的支配。一旦細胞死亡被啟動,通過疾病或其他方式,細胞中特定的殺手蛋白,稱為酪氨酸酶(caspase),就會激活。這些蛋白就會漂浮到其他的酪氨酸酶上,並激活它們;那些酪氨酸酶也會效仿,直到整個細胞不得不收拾它。

"它以這種方式傳播,永遠不會放緩,永遠不會平息,"費雷爾說。

"它的振幅不會變低,因為每一步它都在通過將更多的非活性分子轉化為活性分子來產生自己的動力,直到細胞凋亡已經蔓延到細胞的每一個角落和縫隙。"

為了了解死亡是如何接管單個細胞的,費雷爾使用了非洲爪蟾蛙卵。

一個卵是一個單一的細胞,作為細胞,這些細胞是巨大的,使它們成為觀察死亡如何從細胞的一端蔓延到另一端的主要候選人,這可以用肉眼來完成。

首先,兩位科學家從雞蛋中抽取液體,並將其插入幾毫米長的特氟隆管中,通過分子 "死亡信號 "啟動細胞凋亡。

通過使用與激活細胞凋亡有關的螢光技術,費雷爾和程可以觀察到亮綠色的光芒以恆定的速度沿著管子向下移動,這說明細胞凋亡是通過觸發波擴散的,而不是其他一些更初級的機制,比如擴散,隨著移動速度的減慢。

問題是:

細胞凋亡也像它們自然發生的那樣在細胞中傳播嗎?

這裡求助於螢光顯微鏡被證明比較困難,因為完整的蛙卵是相當不透明的。

然而,費雷爾注意到,當蛙卵死亡時,卵的表面會出現一種色素的波紋。

科學家們看到,在死亡過程中,一種黑色的波紋像一條彎曲的線一樣,以恆定的速度從一側向另一側移動。這種表面波紋的速度是恆定的,並沒有減慢,這讓他們覺得這裡也會觸發波紋。

於是為了進一步確認,他們對各個垂死的蛋進行了分析。

每個經歷過表面波的卵子都含有活化的酪氨酸酶, 而沒有經歷過波浪的卵子則沒有¾更多的證據表明觸發波也會在完整的細胞中傳播細胞死亡.

一波波的觸發波

到目前為止,細胞凋亡是唯一一種被確定為觸發波的細胞死亡形式,但Ferrell正在研究生物學中的其他過程,看看持續的波是否可能發揮作用。

現在,他們正在研究觸發波是否可能是我們的先天免疫反應如何從細胞傳播到細胞的原因。

病毒通過觸發波從細胞傳播到細胞,所以我們最初的免疫防線可能採用同樣的策略是有道理的。

"我們擁有所有這些關於各種生物體中蛋白質和基因的信息,我們正試圖了解反覆出現的主題是什麼,"費雷爾說。

"我們表明,長距離通信可以通過觸發波來完成,而觸發波取決於正反饋迴路、閾值和空間耦合機制等因素。

這些成分在生物調控中到處都有。現在我們想知道觸發波還在哪裡被發現。"

相關焦點

  • 死亡有多快?每分鐘以30微米的速度在細胞中傳播
    ,現在我們知道了死亡的速度。8月10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的一項新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們發現,死亡在細胞內以一分鐘30微米(千分之一英寸)的速度持續傳播。這意味著,例如一個體積可以達到100微米大小的神經細胞,可能需要3分20秒才能死掉。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病態,但正是這種「死亡波」讓我們得以生存和健康。細胞凋亡——或程序性細胞死亡——是清除體內不必要或有害細胞(如那些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所必需的。
  • 人體內細胞死亡速度有多快?平均每分鐘死亡30微米
    北京時間8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身體裡的細胞一直在死亡,但死亡速度有多快呢?   在發表於8月10日《科學》(Science)雜誌的論文中,科學家指出,死亡在細胞內就像一股持續不斷的波動,其「移動速度」大約為每分鐘30微米(1微米等於1毫米的千分之一)。舉例來說,神經細胞的長度可達100微米,因此需要長達3分鐘20秒的時間才能死亡。
  • 電的傳播速度有多快?
    電的傳播速度有多快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電流是怎樣形成的。金屬導線中一般都有大量的自由電子,在電路未接通以前,導線內並無電場,自由電子只做無規則的熱運動而沒有定向運動,當然導線中也沒有電流。當電路一接通,電場就會把場源變化的信息,以和光速相當的速度傳播出去,使電路各處的導線中迅速建立起電場,電場推動當地的自由電子做漂移運動,形成電流。所以,電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呢?「電的速度」大約是30萬公裡/秒。
  • 人體的細胞死亡速度有多快,一個小時差不多就死完了?
    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科學家們發現死亡以不間斷的波浪穿過細胞,每分鐘以30微米(千分之一英寸)的速度移動。這意味著,例如,身體可以達到100微米大小的神經細胞可能需要3分20秒才能死亡。
  • 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有多快_引力波傳播是瞬時的嗎_引力波的傳播方向
    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有多快   引力波如何傳播的   以地球如何感受太陽引力為例。   目前測量引力傳播速度的實驗,通常是觀測太陽、地球、月亮系統的重力變化,實際上只是觀測牛頓引力勢的作用時間。當然,因為牛頓引力勢總是坐在在引力波這輛跑車上,所以也算是間接測量了引力真正的傳播速度。
  • 【IBE】電的傳播速度有多快?
    「電的速度」大約是30萬公裡/秒。電傳播10000公裡也就只要花大約0.03秒。其實,電的傳輸中還存在另外一種速度:電路接通後,導線的周圍各處會形成電場推動電子有序流動,從而形成電流,而形成電場的信息會很快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在導體周圍傳播出去,這個電磁波傳遞的速度接近光速。這才是真正的「電的速度」。
  • 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有多快?英國研究:10小時遍布欄杆和把手
    《生命時報》 結合一項英國的新研究採訪專家告訴你,新冠病毒傳播速度為什麼如此之快。病毒 在什麼環境傳播快? 楊佔秋介紹,常見的病毒傳播方式有四大類,即空氣傳播、經水傳播、食物傳播和接觸傳播。低溫環境傳播速度更快多數病毒的傳播速度都會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包括光照及紫外線強弱、溫度、酸鹼度、空氣溼潤度等。
  • 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有多快?在餐廳的這個實驗太直觀了!
    新冠病毒在餐廳的傳播速度有多快?近日,日本NHK電視臺發布了一個模擬病毒傳播視頻,展示了新冠病毒在餐廳中的傳播速度。十名志願者參與實驗,其中一位是「感染者」,他的手上塗了螢光材料,試圖模擬新冠病毒是如何在室內傳播的。
  • 研究發現細胞凋亡會傳染,傳播速度每分鐘約 30 微米
    IT之家8月10日消息 細胞凋亡作為細胞死亡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對於新細胞的生長和組織的維持至關重要。近日一項研究返現,細胞凋亡可能通過細胞質以自生性觸發波進行傳播,從而能在不喪失速度或強度的情況下進行長距離傳播。
  • 數學計算:新冠狀病毒傳播速度有多快?將有多少人會感染?
    新冠狀病毒傳播速度多快?將有多少人會感染?這是當前流行病學專家和許多人所面臨著的令人不安的未知數。這樣的重大問題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明確的直覺。問題是,我們的人腦傾向於直線延伸的線性思維,但事實證明新冠病毒不是呈線性增長而是呈指數級傳播感染,特別是在缺乏有效個人防止與治療措施的國家與地區。指數級的概念是什麼?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解釋。
  • 生物細胞無時無刻不在自殺?以每分鐘30微米的速度傳播死亡波
    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試圖深入研究基因和細胞等重要部分,以此來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以及延長人類的壽命。但是在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死亡波。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死亡不可避免,生命的長短也並不一樣,我們身體裡每時每刻都會有新陳代謝發生,這是生命能夠抵抗熵增的重要方式。
  • 實驗告訴你,新冠病毒在餐館中傳播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近來全球新冠病毒傳播仍處於上升趨勢,但相較於之前的狀態增速有所放緩,各個國家也紛紛針對病毒的各項機能展開實驗。據《鏡報》5月22日最新消息,日本最近在一個黑光實驗中完美地向我們展示了新冠病毒在餐館的傳播速度有多快。日本的這項實驗在日本公共廣播機構NHK的協助下展開。
  • 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專家:無直接關係
    日前,有媒體報導,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聲稱新冠病毒D614G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一石激起千層浪。
  • 別對速度一無所知,人類發展達到的最快速度有多快了?
    音速音速,是介質中微弱壓強擾動的傳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性質和狀態而異。空氣中的音速在1個標準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s(1224 千米/小時)。馬赫馬赫數是飛行的速度和當時飛行的音速之比值,大於1表示比音速快,同理,小於1是比音速慢。
  • 你知道電流速度有多快嗎
    因為「電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基本上接近目前發現的「最能跑」的物質——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了,大約是30萬公裡/秒。電傳播10000公裡也就只要花大約0.03秒。這個你連眨下眼(0.2~0.4秒)都來不及的時間。電為什麼可以跑那麼快呢?
  • YOUTHSHOTS:在細胞層面上的真正年輕化
    真正的衰老不是從皮膚表面開始,而是從內在開始的——確切的說是從DNA上。衰老過程發生在儲藏人類所有遺傳信息的地方。隨著細胞的每次分裂,DNA末端(也稱為端粒)的長度會變短,直到細胞最終失去活性。這一開創性的發現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獎。
  • 科普:有4種宇宙現象的傳播速度比光速還快,你知道嗎?
    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第一次預測到光在我們的宇宙中到處傳播時,他實際上是在速度上限速:299792公裡/秒——足夠快,每秒鐘繞地球八圈。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事實上,這僅僅是個開始。在愛因斯坦之前,構成你我的原子以及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和能量被視為獨立的實體。但是在1905年,愛因斯坦永遠改變了物理學家看待宇宙的方式。
  • 死亡細胞全關卡怪物總匯 死亡細胞有哪些怪物
    所以要了解你的對手是很重要的,至少在死亡細胞中必須這樣。本期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死亡細胞死亡細胞全關卡怪物總匯,希望還不了解死亡細胞中有哪些怪物的玩家都快來看看吧。 死亡細胞全關卡怪物總匯   死亡細胞中的正統地圖有:被囚者的房間、有罪者的大道、舊下水道、黑色大橋、霧縈港口、墓地、作嘔墓穴。
  • 那麼電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那麼電的速度到底有多快?我們都知道,有電就有光!在這個「國際光日」,我們必須來說說電的傳播速度有多快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電流是怎樣形成的。金屬導線中一般都有大量的自由電子,在電路未接通以前,導線內並無電場,自由電子只做無規則的熱運動而沒有定向運動,當然導線中也沒有電流。
  • 光的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每秒,那「黑暗」有速度嗎?有多快?
    提到光,不得不說它的一個強大本領,即傳播速度非常快,快到超乎想像。光的傳播速度簡稱光速,是人類目前認知中最快的速度,數值約為30萬公裡每秒(真空中),自然界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世間萬物,很多東西都有與之對立的一面,光亦如此,與光相對立的是「黑暗」,這應該很好理解,因為有光的地方是「光明」,無光的地方則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