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細胞凋亡會傳染,傳播速度每分鐘約 30 微米

2020-12-05 IT之家

IT之家8月10日消息 細胞凋亡作為細胞死亡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對於新細胞的生長和組織的維持至關重要。近日一項研究返現,細胞凋亡可能通過細胞質以自生性觸發波進行傳播,從而能在不喪失速度或強度的情況下進行長距離傳播。

一般來講,當一個細胞覺得自己大限將至的時候(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細胞不會思考),一個自行毀滅的信號會釋放出來,從而觸發細胞凋亡蛋白酶的活化,這種酶可以將細胞徹底裂解。不過這個過程在細胞內部如何傳播尚不清楚,先前的研究顯示,細胞凋亡可能通過細胞質以自生性觸發波進行傳播,從而能在不喪失速度或強度的情況下進行長距離傳播。

研究人員對試管中的非洲爪蟾卵中提取的細胞物質內進行了細胞凋亡信號的傳播,並用螢光探針來顯現細胞凋亡信號在細胞質中的傳播。他們發現,觸發波所推進的細胞凋亡的傳播距離大於 1 毫米,並以每分鐘近 30 微米的恆速傳播。

該論文目前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當然能揭示這是內容固然是好事,或許這樣我們就能通過某些手段促使癌細胞自動凋亡。

相關焦點

  • 每分鐘以30微米的速度在細胞中傳播
    8月10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的一項新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們發現,死亡在細胞內以一分鐘30微米(千分之一英寸)的速度持續傳播。這意味著,例如一個體積可以達到100微米大小的神經細胞,可能需要3分20秒才能死掉。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病態,但正是這種「死亡波」讓我們得以生存和健康。細胞凋亡——或程序性細胞死亡——是清除體內不必要或有害細胞(如那些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所必需的。
  • 生物細胞無時無刻不在自殺?以每分鐘30微米的速度傳播死亡波
    筆者:三體-小遙眾所周知,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重要部分,由於各種各樣細胞的參與,我們才能夠順利地生存下去,然而細胞也會衰老和死亡,人類同樣難逃這個結局。但是人們並不了解死亡的速度,通過研究細胞的變化,科學家們從中發現了新的信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假如一個細胞的直徑有120微米,大概需要幾分鐘它就會完全死亡。並且死亡波是以類似於「漣漪」的形式由內向外不斷擴散的,這種過程無法避免。
  • 人體內細胞死亡速度有多快?平均每分鐘死亡30微米
    在發表於8月10日《科學》(Science)雜誌的論文中,科學家指出,死亡在細胞內就像一股持續不斷的波動,其「移動速度」大約為每分鐘30微米(1微米等於1毫米的千分之一)。舉例來說,神經細胞的長度可達100微米,因此需要長達3分鐘20秒的時間才能死亡。
  • 細胞自然凋亡的速度到底是多少?人體真的七年一次大換血嗎?
    8月10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科學家們發現,死亡在細胞內以一分鐘30微米(千分之一英寸)的速度持續傳播。這意味著,例如,一個大小可以達到100微米的神經細胞,可能需要3分20秒才能死亡。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病態,但正是這種致命的傳播蔓延讓我們得以生存和保持健康。
  • 細胞凋亡如何推進?以觸發波的「名義」
    距離很「長」,死亡信號要從細胞一端傳到另一端此前有研究發現,在細胞內的死亡信號分子,即激活的半胱天冬酶,總是從一個或幾個分散的發源點,傳遞到各個角落,使細胞達到全局一致的凋亡狀態。但具體的傳播過程,一直未有實驗能夠揭示。一個很自然的假設是擴散現象,即分子在某特定區域產生,並向低濃度區域轉移,直到均勻分布。
  • 死亡在細胞層面上傳播的速度有多快?
    而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能夠弄清楚(細胞凋亡作為觸發波在細胞質中傳播)它在細胞水平上發生的速度有多快。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從青蛙卵中提取了細胞質,並將其放在一個管子裡。 細胞質被挑選出來,因為其充滿了蛋白質,可見其為鮮綠色的小球。
  • 人體的細胞死亡速度有多快,一個小時差不多就死完了?
    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科學家們發現死亡以不間斷的波浪穿過細胞,每分鐘以30微米(千分之一英寸)的速度移動。這意味著,例如,身體可以達到100微米大小的神經細胞可能需要3分20秒才能死亡。
  • 生物物理所揭示細胞自噬活性在生殖腺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文中報導了細胞自噬活性在生殖腺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細胞自噬是溶酶體介導的降解過程。這一過程作為一種細胞生存機制參與清除細胞內廢棄物並為細胞提供能量。在哺乳動物細胞以及果蠅發育過程中,細胞自噬也參與細胞的死亡過程。線蟲細胞自噬對於細胞凋亡的影響一直不清楚。在線蟲發育過程中,共有131個體細胞和大量的生殖腺細胞發生凋亡。
  • 人體細胞真的每7年刷新一次?
    在組成人體的40萬億個細胞中,每天大約有500~700億個細胞會死掉【2】,這些細胞大多數是正常死亡的,整個過程由我們的基因控制,因此生物學家們稱之為細胞凋亡。700億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可怕,但將其與我們全部細胞數量相比卻僅佔0.1%多一點。這些凋亡的細胞大多會迅速分解,再被白細胞們吞噬分解,新的細胞也會再長出來,而我們也隨之一天天長大、一點點變老。
  • 研究發現酸環境中識別凋亡細胞的受體
    ,他們發現了能夠在酸性環境中特異性識別凋亡及壞死細胞的免疫受體,並揭示了相關分子機制。 生物體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凋亡壞死細胞,清理這些細胞對維持機體穩態和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否則會導致自免疫疾病等一系列問題。凋亡壞死細胞的清理是免疫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通常由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參與完成。吞噬細胞對凋亡壞死細胞的識別需要通過其表面受體分子來實現。
  • 細胞凋亡研究取得新進展
    程序性細胞死亡(細胞凋亡)對多細胞生物體的發育、組織和器官的動態穩定十分重要。細胞凋亡過程可分為細胞凋亡的特異性激活、執行,凋亡細胞的吞噬和降解等階段。其中凋亡細胞的吞噬和降解過程是整個細胞凋亡程序的必要環節。
  • 研究發現細胞凋亡、壞死和焦亡的分子開關
    研究發現細胞凋亡、壞死和焦亡的分子開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4:15:43 德國科隆大學Hamid Kashkar課題組研究發現Caspase-8是細胞凋亡、壞死和細胞焦亡的分子開關。
  • 細胞凋亡的概念及研究簡史
    細胞凋亡的概念及研究簡史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8-07 19:32 細胞凋亡,亦稱細胞程序性死亡,是細胞在一系列內源性基因的調控下發生的自然或生理性死亡的過程。
  • Cell:癌細胞逃避細胞凋亡的新機制被發現
    Jude(聖吉德兒童研究醫院)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異常細胞通過增加能量水平和修復損傷而逃避凋亡的機制,對研究癌細胞生存和繁衍的關鍵策略提供了參考。研究人員認為某種能夠破壞癌細胞阻止後備程序能力的藥物有助於細胞凋亡,並且這種藥物比標準化療更有效,毒性更低。
  • 解讀近期細胞凋亡研究領域重磅級成果!
    除此之外,胞葬作用還會增強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和白細胞的聚集,可以限制組織損傷,促進對凋亡細胞來源抗原的耐受性,維持正常的組織穩態。但是也有研究發現在對腫瘤進行毒性治療之後,對腫瘤細胞的胞葬作用會對腫瘤殘留病(tumor residual disease)產生惡劣結果。
  • 研究發現重離子束致腫瘤細胞凋亡機理—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 啟動變異細胞凋亡的酶被發現
    啟動變異細胞凋亡的酶被發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4日 17:23 來源:科技日報   新華社東京3月12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分子細胞》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找到能影響變異細胞凋亡進程的一種酶
  • 細胞凋亡和自噬研究獲進展
    中美學者日前在《細胞生物學期刊》在線發表論文,報導了自體吞噬基因在吞噬細胞中發揮作用,促進凋亡細胞的降解。
  • 細胞凋亡機制最新研究進展
    託馬斯傑弗遜大學Kimmel癌症研究所細胞凋亡研究中心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研究小組在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公布在1月22日《自然》(Nature)雜誌上。
  • DNA損傷與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當DNA損傷發生後,細胞通過一系列的應答反應,包括細胞周期停滯,DNA修復以及細胞凋亡等,使基因組的穩定性得以維持。這些應答反應需要多種調控因子的參與。蛋白質精氨酸甲基轉移酶(PRMT)通過甲基化修飾不同的蛋白質底物而參與調控細胞的多種重要生命活動,其中包括DNA修復等。但PRMT在細胞對DNA損傷的其它應激反應如細胞凋亡過程中是否發揮作用,目前尚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