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系四大廠商約克(江森自控旗下品牌)、開利、特靈、麥克維爾,在中央空調離心機組領域,以技術瓶頸構築的堡壘,正被以美的、海爾、格力等為代表的國內廠商所衝擊。
美系四大廠商約克(江森自控旗下品牌)、開利、特靈、麥克維爾,在中央空調離心機組領域,以技術瓶頸構築的堡壘,正被以美的、海爾、格力等為代表的國內廠商所衝擊。
儘管四大廠商的離心機組市場佔有率仍具有絕對優勢,不可迴避的是,原本的低競爭市場,出現了強勁的對手,這些對手不再是當年的小弟。這直接促使了近年來四大廠商市場佔有率的持續下降。
國內廠商突破了技術的限制,與四大廠商平起平坐。這個市場,也將有更多的玩家進入,其行業歸屬充滿想像。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廠商要扭轉市場格局,「5年之內很難有變化」。該人士解釋,大冷量的離心機,工業項目用的比商業樓宇多,「對於工業企業,機械穩定性是最重要的,它們會傾向於使用四大廠商的產品。國內廠商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型製冷設備方面,而是進入全新領域的產品試水。」
最後的堡壘
今年4月,一年一度的中國製冷展在上海開幕,齊聚國內外廠商。以約克、開利、麥克維爾、特靈為首的外資廠商,以美的、海爾、格力等為首的國內廠商,均拿出了自己的拳頭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廠商推出的明星產品,均有離心機組,並經過權威檢測,且擁有實際工程案例。這個市場,似乎不再是四大廠商的「狩獵場」。
美的、海爾、格力推出的離心機組,其關鍵指標不差於四大廠商。2013年,開利主推雙級壓縮離心機,其定頻機組IPLV值可達到7.4,變頻機組IPLV值可達到10.5;美的推出雙級壓縮降膜式離心機IPLV值11.6;格力推出直流變頻離心機IPLV值達到11.68;海爾推出磁懸浮離心機這一差異化產品,其IPLV值達到12.0。IPLV是綜合部分負荷值,考察中央空調實際運轉的「綜合能效比」,該指標的重要性甚於能效比COP、EER。
離心機在業內堪稱中央空調產品中的「巨無霸」,一直處在金字塔的頂端。企業是否擁有離心機,如同冷戰時期一國是否擁有原子彈,是硬實力的代表。由於技術集成的高門檻,把眾多廠商拒之門外,四大廠商一度成為離心機的代名詞。與離心機組同屬於蒸汽壓縮式製冷循環的系統,還包括渦旋式、螺杆式、活塞式、轉子式,另一種相變製冷方式是吸收式製冷循環,它主要是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離心機是蒸汽壓縮式機組中效率最高的機組,技術集成度也最高。
如今,最後的堡壘被撼動了。國內廠商如美的、海爾、格力、盾安、格瑞德、恆星、柯茂、世紀東元等企業均已有離心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盾安在展會上推出的產品,「無論是圖紙還是生產」都自行設計。即便以多聯機技術見長的日韓系品牌,也希望加大在中國離心機市場的推廣力度。由於離心機市場長期被四大廠商壟斷,競爭不充分,利潤率是其他中央空調產品所無法比擬的,「它是最貴的產品」。
競爭加劇
美的自2010年啟動雙級壓縮降膜式離心機組研發項目,研發小組由多名外籍專家、國內資深工程師組成。上述機組在國標工況下,綜合能效比高達7.11,超過國家一級能效水平17%。在此之前,美的與具有30多年製造離心機歷史的重慶通用工業集團合作,掌握了離心式冷水機組技術。
格力則為突破交流異步變頻離心機組、磁懸浮離心機組、降膜式離心機的技術及應用瓶頸,將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變頻調速技術應用於離心機組,取代傳統齒輪增速方案,直接驅動雙級葉輪做功,研發出直流變頻離心機組,實現COP和IPLV雙高效。
統計顯示,2009年至2011年國內品牌離心機組的市場佔有率分別是8.0%、7.6%、7.8%,市場容量分別是27.5億元、32億元、42億元。2011年,美的離心機組以2.5億元居國內廠商之首。也是在那一年,中國中央空調容量首次突破500億元,接近600億元。美的集團中央空調事業部副總經理夏倫熹,以涉及「商業秘密」為由,不願透露未來發展計劃。
現在,離心機如同核武器般擴展到眾多企業,擁有製造能力的企業數量瞬間倍增,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到離心機市場的爭奪中。同時,其技術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有變頻、磁懸浮、降膜式、滿液式、雙工況等。
有一組數據,可說明離心機組的市場格局。2007年到2010年,四大廠商在中國離心機市場的佔有率分別為96.1%、94.3%、90.2%、87.5%。四大廠商一直保持高集中度,新對手的出現,使它們的市場佔有率下降。2010年到2011年,約克市場佔有率從30.7%降至30.1%,開利從21.3%降至19.5%,特靈從22.9%降至19.5%,麥克維爾從10.8%提高到12%,美的從3.4%提升到3.9%,格力從2.6%提高到3.5%,其他為廣州日立、頓漢布希、LG等分食。2008年到2010年,約克、開利以及特靈的離心機銷售額佔總營業額的30%。
還在追趕?
對於四大廠商市場佔有率的下降,上述人士並不感到意外,「過去很多企業做不了離心機組,現在這些廠商產品線越來越完善,開始覆蓋全產品。」四大廠商擁有完整的產品線,關注點在於研發特殊行業的製冷設備,提升控制系統的集成度,匹配業主需求和設計方案。四大廠商在技術研發、銷售渠道、品牌認知度已成熟,「5年之內,仍能保持較高的市場佔有率」。
記者獲悉,離心機全球市場規模在1萬臺/年,其中40%銷售在中國。其主要用於大型製冷領域,如工廠項目、大型賣場或商業樓,這意味著離心機的裝機容量可能保持固定的份額。據悉,離心機最小在450冷噸,低於450冷噸採用離心機,能效會下降,一般會選用螺杆機,100冷噸以下選用渦旋機或風冷機。
國內廠商在離心機領域的突破,帶動了其他產品的銷售。如國內的海爾專注於磁懸浮中央空調,雖然國外的麥克維爾、約克、克萊門特也少量地做,但海爾在磁懸浮中央空調的市場佔比已超過70%。得益於該技術帶來的整體品牌效應提升,海爾的中央空調水機、多聯機系列產品銷售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
廠商們爭相刷新COP值和IPLV值,並不是終點。沒有技術的變革,機械部分的提升空間是有限的。「中央空調要發揮最好的作用,不單要有好的COP和製冷量,整個末端要良性循環,系統集成和設計運行是中央空調行業的發展方向。」該人士解釋,中央空調系統除了主機,還有末端、水泵、管路、閥門、控制系統等,是集成系統。
特靈的離心機技術就沒有太大變化,而著力於控制系統和特殊行業的產品線。一位前特靈的工程師告訴記者,對於需要成熟產品的樓宇或工廠來說,重點在於選型。該人士舉例,一個項目需要1000冷噸的冷量,選擇3臺350冷噸的螺杆機還是1臺500冷噸的離心機加2臺250冷噸的螺杆機,不同搭配對於業主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