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商飛要想取得商業成功,不僅僅要把ARJ21支線客機賣出去,同時要讓航空公司在運營ARJ21的過程中獲得贏利。航空公司提出,對ARJ21的定位要像別克賽歐一樣,「10萬元以下家用轎車」,只有這樣才有市場前景。
當時,上海通用率先提出「10萬元家轎」,用賽歐在市場上投下一顆「重磅炸彈」,打破了捷達、富康等老車型佔據市場的局面。而現在,中航商飛要用ARJ21打破龐巴迪、巴西航空等老牌公司壟斷支線客機市場的局面,還真有點難。
為此,中航商飛開展了大量的調研,聽取航空公司的意見。而航空公司提出的意見除了價格和售後,還有大量具體的建議,有些建議甚至是飛行員提的,非常專業,甚至非常摳門。
國內的航空貨運還不成熟,很難盈利,客機一般採用客貨混裝,希望ARJ21的貨艙更大一些。
發動機加反推力裝置意義不大,也不要加裝縫翼,這會增加航空公司的維護成本。
ARJ21的設計要更細緻一些,不僅要考慮客艙,也要考慮駕駛艙的舒適性。
要充分考慮設備的可拆裝性,有些設備不是用壞的而是拆壞的。我國曾經從蘇聯進口過圖154客機,該機型的發動機外殼就非常難拆,清洗比較麻煩,除非有明顯的故障,最好能不拆就可檢查和維護。
ARJ21在設計時就要模擬維護,要像波音飛機那樣有自動檢測系統,維護資料如部件、故障、排故、結構和放飛等手冊應齊全,出現什麼故障,查手冊對照即可排除,以求達到維護的簡便化。
機載設備希望有多種選裝件,機體要考慮通用性,中央構型控制系統、資料存貯系統應能時時進行人機交流。
機上的易消耗品應容易採購,例如清洗劑要標明成分,這樣航空公司可購買同樣成分的替代品使用。
ARJ21必須配置模擬機,以便更好地培訓空勤人員。
以往購買ERJ-145飛機,巴西航空公司為航空公司免費培訓5個機組,商飛能不能做到免費培訓。
要像ERJ-145那樣,具有自動駕駛系統,兩名飛行員操作很輕鬆。
飛機出現故障時,航電系統能不能及時提出告警,所有的故障是否容易排除,ERJ-145飛機分別設有幾個等級的告警,缺點就是都是英文的而沒有中文。
產品的售後服務非常重要,是航空公司採購飛機的重要因素,也有非常大的利潤空間,國內的運7飛機改進型,雖然採用了普惠公司的發動機,但是售後服務與國外供應商相比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ARJ21飛機應在北京和上海的國際機場附近建設航材備件庫,確保緊急訂購。
當然,國外飛機並非百分百完美,航空公司也提出了不少意見,希望ARJ21飛機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ERJ-145飛機的駕駛杆有點靠前,操縱起來不舒服,而A320飛機駕駛艙的設計就非常完美;CRJ-200飛機是從公務機改過來的,飛行維護、飛行操縱很麻煩,飛行員很疲勞;某型飛機的設計有缺陷,要在後貨艙加300千克鋼板的配重;某型飛機的廚房使重量增加了200多千克。還有,某些航空公司提出的發動機加反推力裝置問題,也有飛行員認為:雖然反推裝置增加了維護費用,但在下雨時對減速有很大貢獻,甚至不用踩剎車,可以增加飛機起降時的安全性並減輕飛行員的勞動強度。
綜上可知,航空公司購買飛機主要從價格、性能、技術支持、後勤維護等方面考慮,而飛行員提出的細節問題則直接與飛機安全相關。最後,ARJ21項目團隊的1000名工程師將徵集到的意見建議綜合到一起,在無數次探討與思考之後,決定憑藉ARJ21-700飛機的座級數、舒適度以及西部適應性這些特點,來贏得市場競爭的青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