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疫病,而獸藥的使用和保存等對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獸藥使用的基本常識,希望能夠為廣大的養殖戶和獸醫工作者提供參考,更好地預防和治療疫病,為人們提供安全的豬肉製品。
1獸藥的作用
獸藥能夠調節動物的生理機能,能夠預防診斷和治療動物疾病,能夠有效的減少動物疾病的發生。獸藥主要包括中藥、化藥、抗生素、生物製品等。按作用效果可以分為抗微生物藥、消毒防腐藥、抗寄生蟲藥、解熱鎮痛抗炎藥、消化系統用藥、呼吸系統平喘鎮咳藥、調解組織代謝和營養均衡類藥物、解毒藥等等。隨著生豬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獸藥的作用亦愈加重要。
2獸藥的選購
遵循的原則首先,預防為主。我國的養豬場開始向著集約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如果發生疫病的話,可能很快傳播,造成較大損失,採取科學的預防措施能夠降低疾病的發生。其次,對症用藥。豬只患病比較常見的為微生物感染,包括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對於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可使用青黴素或者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可以使用鏈黴素和四環素等進行治療。正確診斷病原和判斷病因是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的關鍵。
識別假劣獸藥有些獸藥的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有些成分含量不達規定的要求,或者有過期的偽劣藥品,這些藥物對動物疾病起不到任何的治療作用,反而會貽誤病情。可使用「國家獸藥查詢」APP,掃描獸藥包裝上的二維碼查詢信息以識別假劣獸藥。
1豬場獸藥的使用
常用獸藥養豬場一般情況下都會儲備一些常用的獸藥,比較常見的有抗寄生蟲類藥物,包括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等。呼吸系統藥物有氯化銨、氨茶鹼等。常用的消化系統藥物有胃蛋白酶、乾酵母片和鞣酸、止痢散等。豬圈舍、器具及環境的消毒可選藥物如複合酚、戊二醛溶液、含氯石灰、過氧化氫溶液等。
獸藥的劑型獸藥主要有固體劑型如片劑、粉散、顆粒劑等,液體劑型如注射劑、口服液等,半固體劑型等。
給藥途徑不同疾病的治療給藥途徑也存在差異,主要包括注射法、飲水給藥和混飼法。注射法效果好作用快。飲水法屬於群體給藥,是將藥物溶解於水中讓動物自由飲用。混飼法就是將藥物放在動物的飼料當中,該法主要特點是操作簡單,為確保藥物濃度適合併混合均勻,一般採用逐級稀釋法,經過多次逐級稀釋擴充,保證充分混均。
配伍禁忌配伍禁忌指的是在多種藥物配合使用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理化反應,進而影響藥物的效果或者產生毒性反應。在使用藥物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各個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比如,抗生素與吸附劑同時使用的話,抗菌素會被吸附,失去抗菌的作用。羅紅黴素和碳酸氫鈉、複方氯化鈉使用,會影響藥效。
適度劑量適度就是要按照藥物說明書的介紹結合動物體重使用適量藥物。劑量不足,不僅影響防治和預防的效果,還容易產生耐藥性。劑量過大,會造成藥物的浪費,增加生產成本,還可能使豬肉製品出現藥物殘留。
抗應激藥 對於豬只出現休克、食慾廢絕、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嚴重應激反應,要及時的給予地塞米松、安痛定、腎上腺素以及抗生素等抗應激藥物。預防因運輸、免疫、氣候變化引起的輕微應激反應,應備用電解質、微量元素、免疫增強劑和多種維生素等藥物,調節因應激反應造成的新陳代謝失衡和電解質紊亂,從而降低應激反應的危害。
長期給藥有些養豬場為了避免動物疾病的發生,習慣長期性給藥,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會導致豬只體內菌群失衡,還會產生耐藥性,適得其反。
獸藥保存條件為確保獸藥安全、有效使用,減少獸藥變質發生,應設置獸藥存儲間,配置必要的藥物貯藏設備。要避免受潮、光照。再就是要控制好室溫。一般對於生物製品,如疫苗等對貯藏溫度有很高要求。最後避免混合放置,做到內服外用藥物分開,抗炎、毒性藥物和生物製劑分開。同時要最大限度保留藥物原包裝和說明書,以便後續管理和使用。
4獸藥殘留與休藥期
動物長時間使用藥物後,可能因為代謝不完全,滯留蓄積在動物體內,就會產生藥物殘留。獸藥殘留不僅危害個人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影響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對獸藥殘留限量國家有明確的規定,目前抗生素和抗蟲類藥物殘留問題較嚴重。在養殖生產中為避免殘留的產生就要做到規範用藥,嚴格按照說明書劑量,不超量用藥,不重複用藥,不用違禁藥物,嚴格遵守休藥期的規定,對於環境消毒藥物也應規範使用,防止動物體內有害物質殘留。
5結束語
在生豬養殖業發展過程中,一些疾病會經常發生,通過藥物方式能夠有效的預防和防治疾病,在獸藥使用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獸藥的使用劑量,對症下藥,嚴格遵守說明書,避免盲目用藥,保證獸藥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促進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為人們提供安全的豬肉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