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2020-11-2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開大學團隊人工血管支架研究獲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吳軍輝 通訊員 張博)人工血管支架現已廣泛應用於血管重建等重大外科手術之中。但常用材料——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am,簡稱PCL)製備的人工血管支架卻因其生物惰性高、細胞生長慢而極大影響了臨床效果。
-
2017血管、淋巴管新生與腫瘤研討會
2017血管、淋巴管新生與腫瘤研討會2017 Symposium on Angiogenesis,淋巴管新生是繼血管新生又一全新領域,隨著對腫瘤免疫以及腫瘤微環境的認識,對淋巴管新生的研究進行全新的「視界」;淋巴管新生「微環境」:腫瘤經血道還是淋巴管侵襲與轉移,不僅與腫瘤本身的特性有關,還是腫瘤的微環境有關,何種微環境有利於淋巴轉移
-
山東師範大學物電學院召開物理學一流學科(培育)戰略研討會—新聞...
>
-
快來圍觀曲師大新生「女神」輔導員
4日,曲阜師範大學官方微信發布2019級新生輔導員,其中不乏年輕的90後輔導員,青春靚麗的的外形讓不少網友留言直呼「女神輔導員。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自己的輔導員吧劉潤欣,女,漢族,中共黨員,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任歷史文化學院2019級新生輔導員。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2015屆新生人數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2015屆新生人數 UIC迎來1400多名新生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UIC)於8月29日迎來全國30個省市及香港地區1400多名新生。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學費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學費 2013-07-02 10:2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南開團隊揭示MERS-CoV、SARS-CoV主蛋白酶催化機制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近日,經過持續科研攻關,南開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尚魯慶副教授課題組揭示了冠狀病毒主蛋白酶的催化機制,討論了冠狀病毒MERS-CoV與SARS-CoV主蛋白酶在催化過程中的區別,進而優化了主蛋白酶抑制劑的生物活性。
-
李煒/劉剛團隊跨學科聯合開發角膜病治療新技術
該研究闡述了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用於治療角膜新生血管的應用前景。角膜是眼睛的窗戶,它的透明及無血管狀態是保持最佳視覺所必需的生理基礎。化學傷、穿通傷、感染等因素會導致角膜發生病理性改變,毛細血管從角膜緣入侵進而形成角膜新生血管(CNV),降低角膜透明度並影響視力。全世界每年約有140萬角膜疾病患者發生新生血管,其中約12%的患者喪失視力。
-
南開大學團隊揭示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新機制
HAT1調控HBV cccDNA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修飾模式圖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瑋光 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長期從事B肝、肝癌研究的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東教授團隊在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機制方面有了新突破。
-
南開101從「新」出發——曹雪濤校長在南開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南開101 從「新」出發——曹雪濤校長在南開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親愛的2020級新同學,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家長、各位老師: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南開大學新百年的第一屆開學典禮,首先 我謹代表全體師生員工,向2020級的每一位新生表示誠摯的歡迎和熱烈的祝賀
-
「可降解」人工血管能「再生」血管組織
是否可以植入一種神奇的「可降解」的人工血管,用它誘導體內組織再生,最終重建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血管組織,造福心血管病患者?記者12日獲悉,南開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聯合研究團隊,在上述設想的關鍵環節——人工血管再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山東師範大學·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聯合培養MBA項目
山東師範大學招收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赴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學習一年,成績合格者,將獲得中國教育部學位認證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和海外留學歸國人員身份。
-
最近,南開人又取得了哪些科研突破?
南開大學團隊研獲新型柔性製冷方式「扭熱製冷」更加高效、節能、綠色、便攜的製冷方式是人類不懈探索的方向。10月11日在線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誌刊文,報導了中國南開大學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達拉斯分校的一支國際聯合研究團隊研獲的一種柔性製冷新策略——「扭熱製冷」。他們發現,改變纖維內部的捻度可以實現降溫。
-
南開大學舉辦紀念著名植物生理學家崔澂先生活動暨學術研討會
崔澂(1911-1997),山東淄博人,植物生理學家,中國植物生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曾在植物激素和礦質營養等研究領域取得開創性成就,為南開大學植物學科和植物生理學科發展作出重要貢獻。1979年至1984年擔任南開大學生物系主任,併兼任分子生物學研究所首任所長。
-
成年期血管新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成年新血管形成通過血管發生、血管生成和動脈生成3種方式進行。血管發生是指骨髓內皮幹細胞遷移到血管形成部位,從頭形成毛細血管叢並最後形成成熟網絡的過程。中科博生。血管生成是指從已存在血管上出芽形成新血管的過程。動脈生成指的足動脈閉鎖時在可切力、巨噬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的作用下,經基質再第和平滑肌生悅形成代供性動脈的過程。中科博生。前面提到,機體血管網的形成分為兩個不同的過程:血管發牛.和血管生成。
-
與世界知名大學聯合培養,化學(國際聯合培養)專業不可錯過!
2019年,山東師範大學化學專業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時,化學專業也是山東師範大學實力最強的專業之一。學院科研實力雄厚,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省屬高校唯一);師資隊伍精良,分析化學教學團隊是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17年,化學專業2+2國際聯合培養雙學士學位項目正式啟動,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
中外聯合團隊揭開植物受精「一夫一妻制」的秘密
3月19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在線發表的山東農業大學段巧紅教授與美國麻薩諸塞州立大學阿默斯特分校Alice Y. Cheung教授聯合團隊的成果破解了上述謎團。該論文第一作者段巧紅教授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植物體內的機制確保著「一個胚珠只允許一個花粉管進入」,以防遺傳紊亂。
-
一信號通路影響缺血性血管新生
PNAS)上發表最新論文「Grb-2–associated binder 1 (Gab1) regulates postnatal ischemic and VEGF-induced angiogenesis through the protein kinase A–endothelial NOS pathway」,證實一條以前未見報導的「Gab1-PKA-eNOS」信號轉導通路在缺血性血管新生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
分子醫學研究所羅金才團隊首次揭示腦膜淋巴管在抗腫瘤的關鍵作用
>2020年2月24日,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羅金才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Cell Research發表了的題為「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regulate brain tumor drainage and immunity」的研究論文,開創性地證明腦膜淋巴管可以通過促進免疫細胞遷移增強抗腦瘤的免疫反應,顯著提升抗腦瘤免疫療效,從而不僅揭示了腦膜淋巴管的一個全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