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員在給皇帝的奏狀中寫錯人名,大理寺這樣判刑

2020-12-03 北晚新視覺網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石,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電腦再發達,也無法完全取代手工書寫。書寫漢字必須按照漢字約定俗成的結構規律,聯綴成詞句篇章,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國粹,把漢字寫好,是每個中國人的本分與天職,應該從自身做起。會寫漢字,寫好漢字,才是一個正宗的炎黃子孫。錯別字對於書法家來說,很難完全避免,但要盡全力降至最低。往大處說,見證了一個人文化觀念的嚴謹與否;往小處說,錯別字會影響到最終意思的表達,無疑也是書法作品的硬傷。為了漢字的純潔性,時時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作者 興舒

在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手機、電腦空前普及,動筆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錯別字的概率不斷上升。錯別字自古皆有,在古代稱作「白字」。所謂「白字先生」,就是經常讀錯字或寫錯字的人。錯字的原因不外兩方面:一是書家的原因,只要是人,都難免走神兒,更主要的是主觀原因,個人不重視,認字不細心,不會寫也不查字典,粗枝大葉,草率從事;一是漢字的原因,漢字文化博大精深,異體字和形近字比比皆是,民間俗字、冷僻字不勝枚舉,加上各種書體歷經數千年,紛繁多元,難認、難寫、難記,造成失誤。

錯別字的不良影響和危害不容忽視。通常所說的錯別字,其實包含錯字和別字兩類,以後者居多。錯字是生造出來的,添加或減少了筆畫,部首移位不合法度等等。不管任何人,名人或者普通人,錯了就是錯了,有錯必糾是必須遵守的宗旨。《全唐書》記載,唐代一位給事中楊珍,在給皇帝的奏狀中把一個人名「崔牛」錯寫成「崔午」,為此被大理寺判刑「笞三十,徵銅四斤」。寫錯一個字,就罰銅四斤,還打三十大板,似乎未免太重。相比而言,今人隨便寫錯別字,亂寫字毫無懲戒,未免過寬?

錯別字就如同書家乃至諸多文字工作者的影子,時時相伴。提筆忘字也是目前一大問題,致使有時人名出現錯誤,地名出現錯誤,讓人啼笑皆非。而像一份經濟合同中如果關鍵處出現錯字,可能會造成直接的損失,不可等閒視之。其實問題往往源於自身,發現沒有百分百把握寫正確的字,不願查字典,隨便處理。相同的錯字,一次又一次重複出現。所以,不時可以見到驚呼書法家沒文化。但要記住一句話,「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認真到位,相信這種錯誤會降到最低。相反,不管你是誰,只要不認真對待,沒有足夠的細心,錯字就會來光顧。

當然,最可怕的是:字典錯了。

(原標題:誤人子弟是錯書)

來源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焦點

  • 年羹堯寫錯了一個四字成語,被雍正帝賜自盡,寫錯了什麼?何意?
    天降異象,官員們自然要大拍皇帝馬屁。不管是否相信天降祥瑞與君主治理國家有關係,為了討好最大的boss,就必須說感謝皇帝陛下用心治理國家,所以上天有感降下祥瑞的話來。雖然年羹堯權勢滔天,但到底也只是一介臣子,自然也要上表拍雍正帝馬屁了。而他的馬屁,最後卻給自己惹來了禍事。
  • 唐代正史野史都記載過的一位女道士白日飛升傳奇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唐代一位被正史野史都記載過的白日飛升女道士——世號為「東極真人」的謝自然。(影視劇中唐代女道士形象)謝自然 , 唐代女道士,今四川南充人,祖籍兗州(今屬山東),《唐書》有載:「貞元十年,謝真人名自然,於縣界金泉紫極宮白日上升。郡郭是夕有虹霓雲氣,萬目共睹」。
  • 《大理寺日誌》:泛娛樂化下的一部神作,或將翻開國漫新篇章!
    但是《大理寺日誌》的出發點根本就不是為了迎合觀眾,因為動畫的背景設置在唐朝,也就是和歷史相關。對於大部分的觀眾來說,課堂上背歷史算得上很折磨人了,要是動畫還是這麼無聊的內容,大家基本都會選擇丟棄一旁,這也側面反映了像《漢化日記》這樣的泛娛樂化作品是大勢所趨。雖說這一些年國漫已有很多崛起代表之作,比如《鬥羅大陸》、《刺客伍六七》、《魁拔》等等,但是關於古代歷史的動漫卻少之又少。
  • 大理寺日誌第六話,新角色一枝花初登場,貓爺犯病人設崩塌!
    《大理寺日誌》在四月新番中算是一匹黑馬,給了觀眾很大的驚喜。剛放送時在B站有9.9的高分,然而卻有人因為對貓毛過敏而給了《大理寺日誌》一星差評,這讓喜歡這部番的小夥伴很是不解,隔著屏幕也能過敏?這幾年,國漫發展的越來越好,打破了許多觀眾對於國產動畫都是比較幼稚,低年齡向的概念。
  • 起於唐代的「鹿鳴宴」,是為什麼事而設置的宴會?
    由於科舉制度自唐代以來,分設文武兩科,故宴請中鹿鳴宴、瓊林宴為文科宴,鷹揚宴、會武宴為武科宴。至於宴請費用,很多時候是由朝廷負責的,還有實行AA制的。 「鹿鳴宴」是為鄉試後新科舉人而設的宴會,起於唐代,明清沿用。據《新唐書·選舉志》記載,「鹿鳴宴」是唐代地方官員為本地新科舉人舉辦的一種宴請,時間一般放在發榜的次日。
  • 佛教飲食符號:素食與齋戒,漫談唐代佛教文化中的特殊元素
    在如今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素食的比例是相對比較少的,人們往往將素食當作一種飲食的調劑,偶爾才會去專門的素食餐廳中嘗試一次。然而,在唐代時,素食是許多普通百姓日常飲食中的一種常態。之所以如此,與佛教在唐代的巨大影響是分不開的。唐代的人們,無論是最高的統治者皇帝,還是普通的百姓,都常常食用素食和進行齋戒。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整個早起過程,皇帝是不需要親自動手的,真正的實現了「衣來伸手」。皇帝穿什麼也不都能憑藉著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如果這一天是上朝日,皇帝就需要穿吉服上朝,也就是龍袍。平時的時候皇帝穿常服就可以了。常服比較輕便,對於皇帝來說也比較舒適。皇帝洗漱完畢之後就需要前往乾清宮去上朝。上朝時間大約有兩個小時。
  • 大理寺日記,一枝花專場,淺析這樣的反派為什麼不被討厭?
    在《大理寺日誌》中有這麼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你初看可能覺得他的形象和這樣一部古風畫風格格不入,甚至可能會產生一些厭惡,每當看到彈幕刷著各種為一枝花激動的彈幕,你也可能會疑問,一枝花他到底有怎麼樣的魅力值得大家這樣對待?作為動漫主角,往往可以從片頭看到該角色的地位以及窺伺到該角色的重要性,而一枝花在片頭開始就和我們的貓爺一起出現,足以見得該人物在動漫中的重要性。
  • 卓妻火葬場被建造成小娘子vs大理寺少慶娘子
    介紹率直的女性作品vs真香打臉大理寺少卿內容概述:法醫紀燦,穿越了古代,脫離了原來的生活圈子。他做了一件傑作。憑藉高超的屍檢技術,他被皇帝提升為六年級大理寺。他進入大理寺與男首席秘書一起解決這個案子。他發現紀嬋是他被遺棄的妻子。
  • 唐朝官員一年有將近一小半時間都在休息
    除了例行法定假日外,還有一些休假叫:皇帝想過節咱們就休假,例如「開元十七年,丞相張說奏:以八月端午降誕日為千秋節,又改為天長節。肅宗因之誕日,為地平天成節。(《唐語林》卷八「補遺」,《說庫》上冊)從唐玄宗開始的「千秋節」,規定了唐朝皇帝生日也都要放假。新君登基、冊封皇后等一些大典也按此例。有時候雖然是在放假,但是官員要和皇帝一起過節,這種官方假期官員依舊需要上朝,甚至衣著和儀式比平時更為隆重。如每年元日的朝廷大典即如此。柳公權因為領班祝賀時說錯一個字被罰三個月的俸祿,便是在元日上朝時的事。
  • 《大理寺日誌》:一枝花屍體離奇失蹤,七娘挽手崔倍夫妻相十足
    《大理寺日誌》更新了第十一集,在上集的結尾一枝花因崔倍的喪吊臨門腳底一滑,被自己的刀戳死,然而屍體卻離奇失蹤。這一集的開篇大理寺眾人與郎將軍、徐尚書共同探查討論一枝花的屍體是如何消失不見的。徐尚書這個角色也大家印象中那些一板一眼的官員很不一樣,他可以說是個十分不正經的人,之前被怪盜盯上他的第一反應是自己也是名官才會被盯上。在七娘被裹成粽子假扮尚書千金的時候,他也是在一旁捂嘴偷笑。但是徐大人還是一個正直的好官的,而這些不正經的設定卻讓他多了幾分可愛。眾人探查討論一枝花為何失蹤是,七娘像小媳婦一樣挽著崔倍,乍一看還真像是一對夫妻。
  • 皇帝重賞殺害公主兇手,丞相呈「菜如禾七」四字謎,真相水落石出
    話說明朝有一個很昏庸的皇帝,他是個暴君,視王法於兒戲,常用酷刑在犯人身上找快感。這一天,心血來潮的他,下了一道驚世駭俗的聖旨:凡判充軍十年以上的犯人,可當他的面摸生死卷,摸到「生」字立刻免罪釋放,摸到「死」字者當即處斬。眾囚犯聽到這個消息後,無不膽顫心驚,不寒而粟。
  • 「陛下」最早並非稱呼皇帝,古人稱呼中的各種「下」,來歷滿有趣
    不知道您注意過沒有,在很多稱謂中,往往都會有「下」這個字,其實按現代人的理解,「下」最主要的意思是代表方位,按說與人的身份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可是古人卻偏偏能把這麼八竿子打不著的字,用到人的稱呼上面,想想也真是怪有意思的,所以今天,咱們就專門找幾個這樣有趣的稱呼來聊一聊。
  • 同樣是和皇帝直言不諱,為什麼有人加官進爵,有人卻命喪黃泉?
    要說到「懟」皇帝的大臣中最有名者,肯定是初唐重臣魏徵了。史書記載,魏徵在朝堂上的公開廷諫就有200多次!其中一多半都是直接揭唐太宗李世民的傷疤,不客氣的點評他的過失,讓這位皇帝很沒面子。可到底是有前朝隋煬帝拒諫亡國的例子在,魏徵的每條建議又都頗有道理,他只能「忍著火」去採納其中合理的部分。
  • 講座︱王貞平:實像與虛像之間——唐代的賓禮與國際秩序
    王教授著述頗豐,代表作品有《漢唐中日關係論》(文津出版社,1997),《不死島來的使者:漢唐中日關係》(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05),《多極化亞洲中的唐朝:外交與戰爭史》(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13)以及《唐代賓禮研究:亞洲視域中的外交信息傳遞》(中西書局,2017年)。
  • 歷史謎語100題,包羅萬象含地名、人名,猜一猜,試試自己的智慧
    1、孔雀收屏(猜一歷史人物) 關羽2、紅牆(打古代地名一) 赤壁3、千載太平 歷史地名一) 長安4、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 長安5、秀才當兵(猜一成語) 投筆從戎6、夕陽西下(猜一古代地名) 洛陽7、厲害的僕人(打一古代少數民族名) 匈奴8、只會打仗的皇帝
  • 北京的冬天氣候反常 鹹豐皇帝是用什麼方式應對的?
    天氣的反常變化,讓剛過完登基後第一個春節的鹹豐皇帝心中感到些許寒意。在連日陰鬱天氣後放晴的一個日子,鹹豐命令內閣給禮部下發諭旨,首先談到今年氣候反常,或許是上天對大清新一屆領導人施政不當發出的警告:「上年冬至以後,雪澤稀少,氣候頗形乾暵(乾旱),入春來冷暖不時。昨已節過春分,密霰凝寒,本日始於暄霽。
  • 皇宮中最神秘的一個機構,能夠預測天意預知未來,皇帝都敬讓三分
    到了明初,天文學組織中有兩個分支,即「司天監」和「回回司天監」,司天監之後改為了欽天監,設天文、漏刻、大統歷和回回曆四科,而回回曆科只負責將觀測計算結果提供給大統歷。都知道,中國古代的天文機構是皇家性質的,太史令等官員往往是由皇帝親自任命的。曆法編撰和佔星術,是天文學機構的兩大任務,而天文學家和佔星家有時又是一回事,因此,天文官員享有許多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