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寫秋月,篆刀琢印魂
——有感於《韓煥峰皕齋印集》的出版
郝永偉
在篆刻藝術創作和市場繁榮的當下,真正能夠走入讀者視野和內心的作品越來越少,大浪淘沙,滾滾兮多少只是為稻粱謀的商業炒作篇什,缺少大化周流不止的生命意味!然而,當代藝術的理性構建需要真金白銀的篆刻文本的回歸。著名作家魯敏在《無愛時代的流浪者》一文中講道:「一位忠實的作家,他的筆就如閃電般照亮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讓讀者看到這個平時被熟視無睹,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世界的荒謬性。」無獨有偶,篆刻藝術何嘗不是如此。換句話說,真正打動心靈的篆刻藝術作品是讀者和時代的福音,亦是藝術之所以稱之為藝術的最原始的動力和底氣。在當代篆刻藝術創作群體中,韓煥峰先生以把篆刻藝術雅化而著稱,息機隨性,養拙抱樸,為篆刻的發展注入現代美學理念,開創篆刻造型和藝術相結合的新境界付出心血。刀石乾坤大,長歌暖浮生。這次《韓煥峰皕齋印集》的出版正是韓先生以齋名為切入點的篆刻藝術的一次集中展示,文人涵養,盡薈其間;嘉惠藝林,意義非凡。
關注韓煥峰先生的篆刻藝術,已有一段時間。無論是線條技法的錘鍊還是審美理念的追求,韓煥峰先生的篆刻情懷無疑充滿了傳統文化浸染過的脈絡。他的篆刻藝術學習和創作,來自於自身的人格修養和豐富的學識經歷,那錯落有致的線條語言,那略帶回音的情感波瀾,是屬於韓煥峰先生自己的人生足跡,鏘鏘然邁出藝道並進之境。韓煥峰先生一九四八年生於河北黃驊,屬於四〇後。出生於草根農家,且幼經生活磨難,父母雙亡,早年輟學,卻對藝術有著一份難得的痴迷,始終保持著以篆刻藝術家之眼看篆刻的可貴姿態。他曾拜入滄州名宿馮書楷門下,後受教於我國著名古文字學家、金石篆刻藝術家康殷先生。成名後,他依舊躬耕前行,數十年飽覽歷代篆刻精品並深入鑽研,骨子裡滿是詩性,創新與活力永不落幕。近年來,在篆刻創作之餘,更是追求技道並進,將篆刻當成問道演繹人生的天地,獻身藝術,不忘初心。有幸與韓煥峰先生的篆刻藝術作品相識,「傾談」之下,難免感慨莫名。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無論個人經歷多少波折,篆刻藝術始終與他「相依為命」彼此溫暖。
好的篆刻藝術作品能夠顛倒時光,讓你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處。篆刻參與了韓煥峰先生的人生成長,塑造了他的情感構成。他的篆刻藝術法乳深厚的傳統文化藝術,師古人,師自然,並在名家歷史經典中深受啟發,循序漸進,刻苦砥礪,追求線條的高潔素雅,冶煉性情,石上煙雲,界破時空,漸有自己的面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韓煥峰先生的篆刻美感追求,簡直奏響了他生命中的快樂曲歌。正如侯緒章先生點評的:「韓煥峰先生在秦漢印、明清流派印的研究學習上下了很大功夫,把握傳統篆刻的規律,打牢了基礎。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知其源流正變』,提高了眼力,磨礪了技法,以至終身受用。循規矩守法度,知難而進。他的從藝之路雖然艱苦,但藝術創作基於他的人生之中,他不僅有著獨立思考的治學方法,在創作中也著眼於高起點。所作之印善於繼承,勇於變化,樸實無華,新意迭出。」我想,用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的觀點來詮釋侯先生對韓煥峰先生的點評洵為恰當:「美與美術的特點是在形式、在節奏,而它所表現的是生命的內核,是生命內部最深的動,是至動而有條理的生命的情調。」篆刻之美,美在賦予了生命的情調。這正是韓煥峰先生的篆刻藝術廣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有志者,事竟成。韓煥峰先生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讀書和進行篆刻創作,深具書齋式的人文素養,又有熬得過歲月滄桑、裝得下藝術奇想的人生胸襟在,所以,古稀之年後,刀下漸有歸去來兮之嘆。他的篆刻藝術世界裡有內容,有形式,有歲月,有人生,有無可替代的人文追求和鮮活的書寫語境,散發出蓊鬱蓬勃的東方藝術特色,譬如新時代的感動,譬如舊時光的痕跡。他的篆刻作品,讀來自有一種「老友不相見,相邀話當年。小雪臨夜靜,大雪滿空山」的詩情,可以抵禦這個時代的浮躁,舒適身心,澡雪精神。項穆《書法雅言》云:「人之手書,形質法度,端厚和平,參差錯綜,玲瓏飛逸,誠能語神矣。」同樣講求「誠能語神」,用來形容韓煥峰先生的篆刻藝術也不為過。他的篆刻作品不但有來自於傳統經典造型面目以及線條師承淵源,還有滄州地域風情和民俗文化的浸潤,更有著執刀而落時,心中的審美訴求和人生願景表達。它們整體縫合成韓煥峰先生的篆刻藝術語言,反映時代精神和現實生活,或歌頌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文化,或言志寄懷寫景抒情,尤見其刀外功的造詣之深。
沈尹默先生說過,心手一致,心胸豁然,略無凝滯,才能最終達到入妙通靈的境界。而流傳至今的古人妙跡,之所以耐人尋味,也多是因了這「入妙通靈」。也許距離這樣「入妙通靈」的境界還有一段距離,但有竹杖芒鞋的胸襟在,有對篆刻藝術的摯愛在,韓煥峰先生無疑給了我們無盡的期待。誠然,不同歷史時期的篆刻藝術家風格相近者在在皆是,然而要真正的有所成,必然在深入傳統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時代面貌。韓煥峰先生屬於有悟性和情懷的篆刻藝術家,深諳此理,努力踐行。所以,他的篆刻藝術創作,既符合他的學識修養,又與他的性情和審美追求暗和,充分發揮了他的藝術潛能。如此成就,令人感佩。
泰戈爾說:「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韓煥峰先生的懷揣夢想敢於到膽量之外去冒險,以及現實的種種艱辛,在泰戈爾的話中得到了應有的安慰和詮釋。可以說,他的篆刻藝術造型與審美表達,深刻而雋永。掩卷之際,回味起來,恰如燈下故人。《韓煥峰皕齋印集》,值得收藏。
郝永偉:文學學士,歷史學碩士,編審,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編輯學會會員。出版人,文化學者,武俠小說創作者。中國書法出版傳媒(出版社、報社、雜誌社)審校室主任。懂策劃,精校勘(偏古籍整理),愛收藏,喜遠足。曾在河北省出版總社報刊中心、江西出版集團(讀研期間,特約編輯)從事編輯工作,出版專著《南船北馬總關情:元代江西籍文人詩集序文整理與研究》。在《中國藝術報》《圖書與情報》《圖書館雜誌》《中國書法報》《中國書畫》《書法報》《中國篆刻》《書法導報》《藏書報》等報刊發表書畫印藝術評論、圖書評論70餘篇,近30萬字。在《中華傳奇》《武俠故事》《上海故事》《小小說月刊》《短小說》發表中短篇武俠小說10餘篇,20餘萬字。在《詩刊》《詩潮》《陽光》《遼寧青年》等雜誌發表詩歌近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