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位於地球最南端,四周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陸地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裡,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左右。相當於我國國土面積的1.5倍。由於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所以也被稱為「第七大陸。」
南極洲純淨、空曠,遙遠而神秘。暴風雪過去以後,太陽出來了,一片銀白的冰雪世界,你不會在地球任何地方感受到那麼純淨的空氣。
南極雖然純淨、美麗,但卻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溫和、友善。南極素有「寒極」之稱,僅有冬、夏兩季之分。每年4月~10月為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為夏季。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5℃左右;而在東南極,南極高原海拔3500米的地方,年平均氣溫大致為-55℃~-60℃。1983年7月20日,前蘇聯的「東方」站記錄到的南極最低氣溫為-89.2℃。這樣的溫度能使一杯滾燙的開水潑向天空,落下來就是冰碴。
氣象專家效存德說,南極是海洋環繞的大陸,從邊緣到定點最高點是一個饅頭狀,所以在冰蓋上沿海常年刮著下降風,在冰蓋的腹地氣溫非常低,domeA的年平均氣溫是零下58.5度,是地球最冷的地點。
南極的低溫現象,除了緯度高,太陽不能直射外,根本原因在於南極冰蓋將80%的太陽輻射反射掉了,致使南極熱量入不敷出,成為永久性冰封雪覆的大陸。
除了低溫、寒冷,南極還可稱之為「風極」,我們常說的12級颱風的風速是32.6米/秒,而南極最大風速達可達80~100米/秒,能輕而易舉地把200多公斤的大油桶拋到幾千米以外。由於南極大陸常年覆蓋著厚厚的積雪,所以暴風和雪暴常常會相伴而行。
南極是個冰雪覆蓋的高原大陸,四周被大洋環繞,常年受極地高壓控制,陸地氣溫比四周海洋低得多,尤其在冬季,陸上氣壓與海洋氣壓的差值也隨之加大。風速的快慢,與氣壓大小的差別密切相關,氣壓差別越大,風速也越快。南極冰蓋上堆積的冷空氣在到達南極高原邊緣的陡坡地帶時,隨地勢迅速下降而迅猛下瀉,這樣就形成了南極大陸沿岸的特有風暴。
別看南極大陸到處是冰雪覆蓋,大陸周圍是遼闊的海洋,南極內陸還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南極內陸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降水僅幾毫米,並不比撒哈拉沙漠中多;因此,南極大陸還有「白色沙漠」之稱。
由此可見,「寒極」、「風極」、「白色沙漠」和「冰雪世界」是南極氣候的四大特點。南極作為地球上兩個最大的冷源之一在不斷地調節我們整個地球的氣候,特別是工業化社會後的全球氣候變暖現象使得南極的科學考察和保護南極變得更加迫切。
南極被稱為地球上的最後一塊淨土,善待南極其實就是善待人類的生存環境、善待我們自己。 (來源於2007年03月03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