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沼蝦是目前世界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 你了解它的特徵嗎

2021-01-15 農村情緣

分類地位: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也稱金錢蝦、白腳蝦、長臂蝦、萬氏羅氏沼蝦,是一種大型長臂淡水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之一,素有淡水蝦王之稱。羅氏沼奸在分類上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長臂奸科、沼奸屬。沼奸屬是真奸派中包含的品種最多的屬,目前已經發現有130多種,其中大部分品種可以供給人們食用,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養殖推廣價值。原始分布:羅氏沼蝦原產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東南亞各國的淡水和鹹淡水區域的湖泊、河流中,主要棲息於河川,以受到潮汐影響的下遊較多。羅氏沼蝦的生長發育有個顯著的特點,它的幼體需要生活在有一定鹽度的鹹淡水中,在變態成幼蝦後,就逐漸溯河上遊,棲息於江湖、河道的淡水水域中。從養殖角度來說,羅氏沼蝦具有生長快、個體大,食性廣、易飼養管理以及養殖周期短、離水存活時間長等特點,因此深受世界各地養殖場歡迎。

羅氏沼蝦

是目前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羅氏沼蝦以來,發展迅速,先後移養於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以及非洲等一些氣候溫暖的國家和地區。1961年,美籍華人駐聯合國官員、著名的生物學家林紹文博士在馬來西亞的檳榔嶼海洋漁業研究所研究羅氏沼蝦育苗的課題時,發現羅氏沼蝦的幼體必須在一定的鹽度環境條件下,才能生存和發育,他在實驗室裡首次完成了羅氏沼蝦全部生活史的養殖試驗,取得了羅氏沼蝦育苗成功,當時引起了國際上的重視。緊接著,他又進行了池塘養殖羅氏沼蝦的試驗,並於1963年取得了突破性成功,這種由實驗室到池塘養殖的全面成功,標誌著從此結束了養殖羅氏沼蝦時必須依賴天然蝦苗的被動局面,由此拉開了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人工養殖羅氏沼蝦的大幕。從此,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先後引進羅氏沼蝦,開展苗種培育和養殖的進一步研究。

羅氏沼蝦

1965年,美國夏威夷首先從馬來西亞引進了羅氏沼蝦,日本於1971年從泰國引進羅氏沼蝦,後來英國、以色列等國陸續從泰國引進羅氏沼蝦,而美洲諸國則相繼從美國的夏威夷引進羅氏沼蝦。我國引進並養殖的歷史不長,1967年臺灣省首引成功。而大陸則於1976年從日本引進,當年9月,日本駐華大使贈送給中國國家水產總局40尾親蝦,其中雌蝦39尾,雄蝦1尾。中國國家水產總局交由中國科學院進行研究,而中科院則將這些親蝦放在了溫度更適宜羅氏沼蝦養殖的廣東省,由廣東省水產研究所芳村淡水養殖試驗場飼養,於1977年繁殖出種苗76600隻,以後便在全省推廣養殖。目前主要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上海、江蘇、安徽、福建、河南等南方10多個省(市、區)大面積推廣養殖,以廣東發展最快,一般畝產可達100200千克,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羅氏沼蝦

總之,通過各國間相互引進飼養,目前羅氏沼蝦這種優質蝦種已經遍布世界五大洲,成為世界性的優質養殖淡水蝦品種。羅氏沼蝦的形態特徵。體節:羅氏沼蝦的形態同我國南方各省分布的青蝦相似,但個體遠比青蝦大,原產地雄蝦最大個體體長可達40釐米,體重600克,雌蝦體長2S釐米,體重200克。羅氏沼蝦的軀體肥大、比海水對蝦粗短,由於它的頭部和胸部一起構成頭胸部,因此整個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大部分,頭胸部粗大,腹部自前向後逐漸變小,末端尖細。整個身體由20個體節組成。其中頭部5節、胸部8節、腹部有6節、尾部1節。羅氏沼蝦的附肢與其體節是相對應的,除了尾節之外,羅氏沼蝦的20節體節共對應有19對附肢,是一個體節上著生一對附肢,只是腹部第六節附肢比較寬大,它張開後和尾節配合成扇狀,合稱為尾扇,這兩節體節共用一對附肢。

羅氏沼蝦

就附肢本身的結構來說,羅氏沼蝦的第十對附肢均由匠肢、內肢和外肢組成。頭部有5個體節,對應的有5對附肢,分別為第一觸角、第二觸角、大顎、第一小顎和第二小顎。其中第一觸角和第二觸角這兩對附肢主要起嗅覺和觸角的作用,而大顎、第一小顎和第二小顎這三對附肢是羅氏沼蝦口器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是保證羅氏沼蝦能順利進行攝食。胸部的8對附肢依照體節的順序分別稱為第一顎足、第二顎足、第三顎足、第一步足、第二步足、第三步足、第四步足、第五步足。其中第一到第三對顎足與頭部的大顎和兩對小顎共同組成口器,這就是羅氏沼蝦的攝食器官。第一對、第二對步足的末端則壯大發展成為螯,我們稱之為螯足,是羅氏沼蝦攝影食和防禦的工具,第三對到第五對步足的末端則特化成為爪狀,為爬行運動器官。羅氏沼蝦的腹部共有6節體節,從前至後逐漸變小,末端尖細,後半部常常朝下稍稍彎曲。

羅氏沼蝦

與6節體節相對應的是有6對腹肢,除第六對腹肢與尾節組成尾扇外,第一至第五對腹肢稱為腹足或遊泳足,是羅氏沼蝦的遊泳器官。而尾扇的乳不能小瞧,它是用於控制羅氏沼蝦在水中的平衡、升降以及向後彈跳等活動,另外對運動的速度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羅氏沼蝦身軀成雄蝦一般個體比雌蝦大,它的體色呈淡青藍色,間有棕黃色斑紋。雄蝦的第二步足特別發達,多呈蔚藍色(圖1-2)。雌蝦的體色則有一定差異,是呈灰藍色,幼蝦則呈無色透明狀。由於在蝦類的真皮層中分布著具有各種顏色的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的共同點就是遇到高溫時便分解成為一種叫蝦紅素的紅色物質和蛋白質一同沉澱,因而煮熟後的蝦類往往變成紅色。最常見的是含有一種屬於胡蘿蔔素的衍生物,常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各種結構,反映出各種不同的顏色。

羅氏沼蝦

所以體色也常隨棲息的環境而變化,如在水體透明度較大的水庫、深水型湖泊等地,它們的體色就會變得較淡;而在水體透明度小或水草繁茂的水體,如池塘、淺水型湖泊等地,它們的體色往往較深,這是因為羅氏沼蝦體色中的色素細胞隨著環境中光線的強弱而擴散或集中所致。

相關焦點

  • 自然筆記 | 淡水蝦王——羅氏沼蝦
    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是一種大型淡水蝦,原產於東南亞。它具有生長快、食性廣、肉質營養成份好,以及養殖周期短等優點。體肥大,青褐色。
  • 羅氏沼蝦養殖過程中「鐵殼蝦」的原因及綜合防控措施
    二、原因分析  到目前為止,造成羅氏沼蝦「生長緩慢」症狀的直接原因尚不清楚。多數專家認為是用於繁殖的親蝦感染了一種導致生長緩慢的病毒;也有專家認為是羅氏沼蝦育苗過程中存在的「育苗場無保種措施、選種時對種質要求不嚴格、育苗溫度過高、育苗過程中大量使用藥物」等問題都是導致苗種質量下降而造成生長緩慢的重要因素;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是羅氏沼蝦養殖過程中長期投餵高蛋白的飼料和日常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生長緩慢。
  • 高郵湖羅氏沼蝦開捕!大的比小龍蝦還大,6隻就有一斤重!
    ,已成為湖區的特產產業之一。捕撈時,羅氏沼蝦平均體重超過了100克,平均每隻增重了近90克,試驗取得了顯著效果。」湖區不少養殖戶看到試驗效果後,也紛紛效仿。高寶邵伯湖漁業公司經理吳光聖說,截至目前,湖區羅氏沼蝦養殖面積已有數千畝。
  • 羅氏蝦稱為淡水蝦王,而在湄公河大蝦,體長最大1米,讓吃貨畏懼
    但不是任何地方生產的羅氏蝦,都是有人敢食用的,其中湄公河的羅氏大蝦,當地人不喜歡吃,同時在國內吃貨畏懼這種大蝦體型巨大,是不敢食用。羅氏蝦原產地集中在厄瓜多沿岸,但由於羅氏蝦繁殖能力強,容易飼養,很快成為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全世界多個地方都有養殖,已分布很廣。
  • 繼白蝦、虎蝦後,亞洲淡水蝦養殖新星——羅氏沼蝦
    巨型河蝦(羅氏沼蝦)在亞洲海鮮市場上賣得很好。積極的市場營銷加上親蝦、蝦苗培育的最新發展可能很快會使它像南美白對蝦一樣受歡迎。當人們想到蝦時,通常會想到什麼?大多數人會想到南美白對蝦或黑虎蝦,這兩者都刺激了數十億美元的產業。但是有一種新的蝦——它可能很快就會從亞洲的河流爬上世界各地的海鮮市場和餐館。
  • 小龍蝦地位越發飄搖 羅氏沼蝦伺機上位補缺
    杭州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的技術人員謝楠說,本地的沼蝦,在品種上屬於羅氏沼蝦,原產於印度太平洋地區。它不耐低溫,生長適宜水溫為20-34℃,對水體溶氧量要求較高。其可食用部分中,蛋白質含量佔20.5%,是一種高蛋白的營養水產品,營養價值與海養對蝦相當。但就是這樣一種高營養價值的蝦類,在過去卻一直不太受杭州人喜歡。「與沼蝦相比,杭州人更喜歡河蝦、基圍蝦和明蝦。」
  • 羅氏沼蝦可能入侵,體長最大可達一米,有人擔憂泛濫,網友笑了
    這種「巨蝦」是一種羅氏沼蝦,原產於東南亞的蠻荒溼地中,體長可達1米(包括巨鉗),體重最大能超過1公斤。羅氏沼蝦原本是作為養殖品種,被引入國內養殖,可是近年來因為大水、放生原因,許多巨蝦逃入自然江河水域中
  • 我國長江現越南蝦王蹤跡,個大肥美,會是下一個「小龍蝦」嗎?
    這種蝦的個頭一般都比較大,隨便長長都能長都一斤左右重,在很多國家都屬於比較珍貴的水產品之一。之所以叫它越南蝦王,主要還是其在越南生存能力特別強,基本越南河流到處都是,隱隱有了泛濫成災的趨勢。而且羅氏沼蝦屬於雜食性動物,繁衍能力也非常強,一隻蝦一次產卵能有幾百顆,這也是羅氏沼蝦能在越南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
  • 見識下世界最大的淡水蝦王!最長可達60釐米,不懂的以為是小龍蝦
    說到小龍蝦,它的口味就非常的多了,有五香的、麻辣的、蒜香的等等,你最喜歡吃什麼口味的小龍蝦呢?見識一下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王!這種淡水蝦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王,體長最長可達60釐米,足足有一個小孩的身高那麼大。那小妖也不賣關子了,其實這種淡水蝦就叫做羅氏沼蝦。羅氏沼蝦也叫做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原產於東南亞,在中國也是有養殖羅氏沼蝦。
  • 世界的最大的淡水蝦是什麼蝦?這種蝦如何養殖?
    世界的最大的淡水蝦是什麼蝦?答案是羅氏沼蝦,又稱馬來西亞大蝦,原產於熱帶、亞熱帶的水域。它以體大而聞名於世。一般雄蝦的平均體長可達15釐以上,最大的個體約重50克左右。它的前額箭顎微微向上翹起,其上下都有鋸齒,猶如一把鋒利的鋸齒尖刀;在眼睛後面的兩側甲殼上,各有一條細長似畫眉一樣的深青色色素線;前額的兩根觸鬚也呈深青色;每節甲殼的兩側均有一個深青色的小斑點。
  • 吃了這麼多年蝦,你認得清對蝦、河蝦、甜蝦、草蝦、基圍蝦嗎
    這世界上的蝦少說有幾千種,經常登上中國人餐桌的,也有十幾種。圖/臺灣生命大百科 與前幾種蝦相比,日本沼蝦的特點一是小,一盤清炒蝦仁常常就有上百隻蝦;二是長臂,胳膊的長度和身子相當。 江南地區特別喜歡吃河蝦,最著名的就是清炒河蝦仁。
  • 吃了這麼多年的蝦,你認得清對蝦、河蝦、甜蝦、草蝦、基圍蝦嗎?
    這世界上的蝦少說有幾千種,經常登上中國人餐桌的,也有十幾種。 圖/臺灣生命大百科 與前幾種蝦相比,日本沼蝦的特點一是小,一盤清炒蝦仁常常就有上百隻蝦;二是長臂,胳膊的長度和身子相當。 江南地區特別喜歡吃河蝦,最著名的就是清炒河蝦仁。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足足有手臂那麼粗,湄公河裡已有泛濫之勢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蝦——羅氏沼蝦。羅氏沼蝦原產於東南亞,亦稱白腳蝦、淡水長臂大蝦等,它最大的特點是有著一個與身體極不協調的大頭。羅氏沼蝦的食譜廣,生長速度快,不同發育階段的羅氏沼蝦棲息習性和食物都會有所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 江湖中最牛逼的42隻蝦,你吃過幾種?
    至於那隻碩大的龍蝦頭,也千萬不可浪費,它可以用來熬製龍蝦粥,那種香濃的滋味會讓你恨不得連舌頭也吞進肚裡去。南非龍具有鮮嫩的口感,和澳龍一樣,也是目前比較堅挺的主流食材之一。原產地集中在厄瓜多沿岸,是目前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其殼薄體肥,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富有一般淡水蝦類的風味之外,成熟的羅氏沼蝦頭胸甲內充滿了生殖腺,具有近似於蟹黃的特殊鮮美之味。羅氏蝦被稱為淡水蝦之王。
  • 「蝦王」入侵我國,最大可達一米,網友:它有望取代小龍蝦
    「蝦王」入侵我國,最大可達一米,網友:它有望取代小龍蝦。眾所周知,蝦是一種十分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所謂蝦王,其實是羅氏沼蝦,這種蝦體型較大,適應能力較強,繁殖較快,在越南等一些地區已經泛濫成災了,正是因為較大的體格,人們才把它稱為蝦王,因為越南人是不太喜歡吃這種蝦類的,所以它的泛濫讓當地的人們非常的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