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賀金剛報導:近日,煙臺機場貨檢工作人員在一票發往廣州的航空貨物中查出一套組合音響。該貨物填報的品名是服裝、配件、電子產品、體育用品等12件貨物,但其中夾帶的1套組合音響被機場貨檢發現,並移交至機場公安分局調查處理。
機場公安分局空防警衛大隊發現,音響中的音箱擴音器底部有磁鐵,屬於磁性物質,是民航規定的航空第九類危險品。該物質易幹擾飛機儀表和導航設備,造成飛行安全事故。
經調查,音響承運單位是煙臺某速運公司,公司業務員李某從託運人處接到該貨物後,對其進行了安全檢查,但因檢查不仔細,未檢查出其中裝有音箱。貨物到達速運公司後,抽檢時也未抽到該貨物,導致危險貨物流入煙臺機場。
機場公安分局向該速運公司負責人通報了案情,對其提出批評、警告,責成其做內部處理,下發了《空防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責令公司限期進行整改。速運公司給予李某1000元的經濟處罰,並將其調離了工作崗位。
說法
在自然課上我們都學過,磁鐵能吸引鐵磁性物質,如鐵、鈷、鎳等金屬。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飛機這隻大「鐵鳥」同樣害怕磁鐵。
5月9日,一名旅客在桂林機場貴賓通道經過安檢時,安檢人員在她隨身攜帶的包內發現疑似磁性物質。經過開包檢查,安檢人員發現該物品是3對磁鐵,形狀像一個梭子。安檢人員告知該旅客磁鐵不能帶上飛機,但旅客表示非常不理解,說磁鐵是在街邊買來準備帶回家給兒子玩耍的。經過安檢員多番耐心解釋,這位旅客終於將磁鐵作自棄處理。
為什麼民航禁止旅客隨身攜帶及託運磁鐵呢?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民航客機均採用電傳操控系統,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主要靠飛機駕駛杆等駕駛艙設備對飛機的飛行軌跡和姿態進行控制。下達某一指令時,飛行員會在駕駛艙選擇相應的動作對駕駛杆進行操作,之後飛機操控系統的傳感器會對飛行員的動作自動作出反應,將飛行員的指令轉化為電子信號,然後再通過電動或液壓作動筒來最終完成飛行動作的實施。而電子信號的傳遞主要是靠遍布機體的電線電纜來完成的。在工作狀態下,這些電線電纜會產生電磁場,如果此時有其他磁場幹擾,如磁鐵產生的磁場,將導致電子信號無法正常傳遞。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有關規定,在距離2.1米處使羅盤偏轉大於2度的物質即為磁性物質。為確保飛行安全和飛機設備信號的正常接收,空運磁性物質會受到限制,須接受磁性檢測,並對其包裝和裝載有特殊要求。因此,凡是含有磁性物質的物品,如各類音響、實驗磁鐵、玩具磁鐵以及磁鐵礦石等都不能攜帶登機或託運。(李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