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磁性是指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稱為磁性。磁體兩端磁性最強的區域稱為磁極,一端稱為北極(N極),一端稱為南極(S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常見的磁鐵隨時間,溫度,輻射,振動等會有一些變化。尤其是溫度接近居裡點時磁性下降是很多的,有些磁鐵開路後或與鐵摩擦也會下降。但正常的使用磁性的變化是很少的,否則就不是永磁體了。
(磁鐵原理製造的永動機)
目前認為氧化鈥(huo,三聲)是已知順磁性最強的物質。鈥的電子構型為[Xe]4f5d6s,氧化態為+3。室溫下,鈥在乾燥空氣中穩定,高溫時很快氧化生成氧化鈥HoO,為淡黃色,能生成一系列淡黃色的鹽,如氯化鈥Ho離子有強順磁性,其溶液在紫外和可見光譜區有不連續的吸收帶,可用於定量分析。氧化鈥是已知的順磁性最強的物質之一。
(淡黃色氧化鈥粉末)
直到2010年,人們發現更強的磁性由鐵和氮構成的Fe16N2,比前紀錄保持者的磁性還要高18%以上,它的磁性是如此強大,以至科學家們需要重新審視磁性的作用原理。發現該項物質的男子,反覆保證其他科學家都可以復現他的工作,因為1996年日本有發現類似化合物的報導,但是其他物理學家卻無法複製它,所以它從來沒有被正式承認。
(氮化鐵晶體結構)
如果它可以被複製,將帶來一個高效率的電子和磁性引擎的新時代。
(超強磁體永動機)
謝謝您關注化學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