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如何製作「能力地圖」談談能力的狹義與廣義定義

2020-12-05 職海領航

(2019.09.22/mutualhunter/author:季超)

最近有HR的朋友在企業內部開展培訓的時候,希望通過繪製員工的「能力地圖」來構建培訓課程體系,過程中他遇到一個問題,前來和我討論:

「你有沒有考慮過知識、技能、經驗、能力之間的定義和聯繫?我們在梳理「能力地圖」的時候,發現很難清晰界定他們之間的區別,比如技能和能力怎麼定義和區分?」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心理學和管理學不同角度都會有不同的認知。但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名詞解釋」,而是為了解決企業內構建「能力地圖」這個問題,所以不妨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先想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職海領航配圖

一、企業為什麼需要「能力地圖"或者「素質模型」?

在企業內,對人才的管理,很大一部分是管理人才的工作表現。為了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發揮最大化的價值,就需要將人和崗位的能力進行匹配,從而形成了一個「能力地圖」或者「素質模型」的概念,具體的應用一般有以下3種:

1、成為一把尺子,比如崗位說明書、職責說明書、JD等,在企業招聘和選拔人才時作為衡量的依據,找出符合崗位需求和具備勝任力的人。

2、當作一面鏡子,比如績效考評表、任職資格評定等,用標準和人員現狀之間的差距,評價目前人員所處的能力水平,以及在哪些地方存在知識短板和技能缺陷;

3、做成一把梯子,比如個人學習計劃、日常培訓規劃等,幫助當前崗位員工看到需要提升的方向和內容,成為人才發展的依據和路徑。

要能達到以上應用的目的,都需要可描述可衡量的「能力地圖」,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給所謂的知識、技能、經驗和能力給出一個定義。

二、能力=知識*技能*經驗

能力是在完成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體現的,所以它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包含了知識、技能和經驗。

以學車為例。

科目一的內容是交規考試,這部分內容就是知識。不懂交通規則,不能看懂指示燈、告示牌,就不能拿到駕駛證,這是開車的基礎。

簡單定義,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並且可以記錄存儲,通過記憶力和理解力即可掌握的內容,叫做知識。

從定義可以衍生出,知識學習的最好形式,是自學+考試。

原則上這部分內容不應該佔用企業過多的內訓資源,通過資料收集,讓員工以自學的方式通過視頻、音頻、文章、書本等載體就能達到知識學習的效果,然後通過考試對員工進行督促和檢驗。

同樣,因為知識培養成本很低,所以不應作為人員招聘的主要依據。但是知識學習的能力很難被培養,應該在人員招聘的時候重點考察。

當然,僅有知識還不能完成開車這一具體任務,還需要掌握開車的操作技能。

科目二小路模擬學習的內容就是操作技能的學習。通過講解和實操,掌握汽車基本操作,比如加速、減速、轉彎、剎車等,以及一些常用技巧,比如倒車入庫、S過彎等。

技能培養的階段,主要通過要領講解+重複練習+指點糾正的方式來進行。所謂的「1萬小時」、「刻意練習」和「學習路勁圖」等原則,都在印證著這句老話,熟能生巧。

簡單定義,在知識掌握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反覆練習可以掌握的身體動作或者工具操作,叫做技能。

技能部分的培養,應該是企業培訓的主要投入,無論是虛擬的練習還是仿真的練習,不保證一定的練習時間,都無法真正提升技能的水平。

這裡延展一下,除了技術工作外,管理的大部分內容,也屬於技能的範疇,所以僅僅參加管理培訓、EMBA,而沒有真正管過人、帶過團隊,在管理的水平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知識+技能的掌握,只是擁有了相應的上崗執照,但距離成功還有很大的差距。就像剛拿到駕照的新手司機與十年駕齡的計程車司機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一樣,究其原因,還在於實踐經驗的積累。

企業培訓的更高價值,就是通過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縮短員工從合格到優秀的時間,提高員工自身經驗累計過程的效率。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經驗分成「顯性經驗」和「隱性經驗」,其中的區別一言以概之,「顯性經驗」是可以直接複製的,而「隱性經驗」是不容易直接複製的。

比如老司機知道某條道路, 「每天早上8點到9點,特別擁堵堵,需要繞行」,這就是「顯性經驗」,直接告訴新手司機,就能節省他的時間。

又比如老司機在過急彎時,不夠速度如何,都能保持車輛穩定和安全,但這部分操作「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無法直接告知他人。

所以企業培訓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體現在如何能儘可能準確的提取隱性經驗中的關鍵點,給予顯性化,來提高學習的效果。

目前在經驗學習層面,已經有很多成熟的工具,比如有知識管理、行動學習、經驗萃取、業務復盤等。工具之間並沒有好壞之分,找準一個工具,然後用到極致,都能有巨大的效用。

總結:通過公式:能力=知識*技能*經驗,將工作要求進行拆解,有針對性地設置培訓和培養的方法,能力提升將不會是空中樓閣,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前行!

相關焦點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到底有啥區別?
    之前的所有文章,我們多次談到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概念,其實這裡所說的相對論僅僅是狹義相對論,其中長度收縮僅僅是一種相對效應,也就是地面人看運動的物體,長度變短了,但是運動物體自己看自身,長度依然是沒變的,這就是長度的相對性,如果不理解這個,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看下。
  •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1
    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宇宙解碼公眾平臺即將推出科幻故事連載活動,將會在每周六或周日發布一篇精選科幻故事,覺得好看就分享給朋友吧!這些參考物體對於表述自然界定律應該與K完全等效;所有這些參考物體都應認為是伽利略參考物體,以往我們假定相對性原理只是對於這些參考物體才是有效的,而對於其他參考物體(例如具有另一種運動狀態的參考物體)則是無效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它是狹義相對性原理或狹義相對論。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就是因為沒有實驗驗證,直到愛丁頓在1919年觀測到了和廣義相對論相符的日食現象,愛因斯坦和相對論才開始慢慢被大家接受,而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那一年是1905年,足足過去了14年。我甚至不記得,我在寫關於這個問題的第一篇論文(1905年狹義相對論的那篇)的時候,我究竟是否知道它。對此的解釋是:根據一般的理由,我堅信絕對運動是不存在的,而我所考慮的問題僅僅是這種情況如何能夠同電動力學的知識協調起來。」愛因斯坦在很多場合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 「網際網路+」學術解釋,劃分狹義和廣義!
    而王恩華在《學術越軌批判》一書中,對學術進行了狹義和廣義的劃分。他認為狹義的學術是「在各種不同的場所進行各種不同的創造性工作,其完整性的標準是思維、交流和研究的能力」,而廣義的學術則包括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前主席博耶提出的四種形式的學術:發現的學術、綜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和教學的學術, 縱觀所有關於學術的定義。
  • 揭秘:廣義和狹義和田玉的定義和鑑別!
    要解決以上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和田玉,然後再學習如何鑑別和田玉。一、狹義和田玉狹義和田玉特指出產於新疆和田地區的玉石。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廣義和田玉的由來。二、廣義和田玉2013年底,中國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批准發布了國家標準GSB16-3061-2013《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從物質結構等方面而非產地,確立了和田玉的新標準,以透閃石成分超過96%的多晶質集合體,摩氏硬度在6-6.5的軟玉,稱為和田玉
  • 從狹義到廣義「測不準原理」
    我們不能判斷一個粒子的運動軌跡,這是由「狹義測不準原理」決定的,同樣不能判斷一個行星的運動軌跡,這是由「廣義測不準原理」決定的。可以定義兩種類型的「測不準原理」,一種是物理學家發現和解釋的量子疊加性、或粒子行為量子態的不確定性;另一種是從物理哲學角度定義的非疊加態、或單一態粒子的不確定性。物理學家發現的」測不準原理」適用於疊加態的粒子;而我們引入的「狹義測不準原理」適用於單重態的粒子。
  • 【達睿原創】狹義與廣義產銷協同論
    因為要做好產銷協同絕非僅限於做好大家常說的最佳實踐的那5個經典流程和會議 –我把它比作為「狹義產銷協同」,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做好「廣義產銷協同」。下面我就向大家詳述廣義產銷協同。 1.
  • 如何識別廣義,狹義的動量守恆?
    4.狹義的碰撞①狹義的彈性碰撞:題目中給出是彈性碰撞的,不需要我們去識別和分析。請記住公式及二級結論。狹義的彈性碰撞>②狹義的(完全)非彈性碰撞:題目中給出是非彈性碰撞的,不需要我們去識別和分析。>③狹義的非完全彈性碰撞:題目中給出是非完全彈性碰撞的,不需要我們去識別和分析。
  • 廣義的民法與狹義的民法
    廣義的民法與傳統上的私法的範圍相似,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係、人身關係以及婚姻家庭關係的法律,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債與合同法、智慧財產權法、親屬法、繼承法以及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票據法、破產法等商事法律。
  • 廣義「債轉股」和狹義「債轉股」
    【財新網】(專欄作家 趙幼力)在債轉股中,股權的持有人和原有債權的持有人是否是同一實體,是區分廣義債轉股和狹義債轉股的關鍵所在。廣義債轉股指的是在全社會範圍內債權和股權的置換,債權人和股權人並無關聯;狹義的債轉股就是將特定債權人的債權置換為其股權,通過讓渡一部分經營權,降低債務水平,釋放抵押物。
  •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此文說的明白。狹義相對論建立在狹義相對性原理【即在所有慣性系中,物理定律有相同的表達形式。這是力學相對性原理的推廣,它適用於一切物理定律,其本質是所有慣性系平權。】和光速不變原理【任何光線在「靜止的」坐標系中都是以確定的速度c運動著,與光源和觀測者運動無關。】之上。
  • 歐盟:基於主要能力和科學學科定義人工智慧
    歐盟人工智慧高級別專家組(AI HLEG)近日發布《人工智慧定義:主要能力和科學學科》,簡要描述了高級專家組對其交付的成果中所使用的對該學科的共同理解。文件主要從AI系統的能力和學科角度出發,釐清並擴展了其中的部分概念,並且闡述了AI的其他重要概念和問題,繼而更新了人工智慧的定義。
  • 廣義和狹義的工業網際網路
    工業網際網路分為廣義的工業網際網路和狹義的工業網際網路。廣義的工業網際網路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代名詞。和德國工業4.0以及中國製造2025類同,都是工業體系轉型的國家發展規劃。我們首先論述狹義的工業網際網路,狹義的工業網際網路僅僅指的是設備的聯網。
  • 陳勁:使財富管理從狹義到廣義
    我們更願意把對傳統高淨值人群的財富管理,稱為狹義的財務管理;面對更多人群的財富管理,稱為廣義的財富管理。   6月26日消息,2015陸家嘴論壇今日在上海舉行。
  • 如何自學廣義相對論,這裡有一份秘籍
    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這樣總結廣義相對論的:「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前半句概括了愛因斯坦場方程,而後半句則概括了運動方程。它還有個獨特之處,利用場方程能推導出運動方程,這在其它場都是沒有的。這句話也是普通大眾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解:物質會導致時空彎曲。事實上,我們的學習欲望不止於此,我們還想學會如何進行廣義相對論計算。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區別是什麼?
    要了解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區別,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兩個理論大概說了什麼?狹義相對論我們先從狹義相對論說起,其實狹義相對論解決了一個物理學的重大矛盾。廣義相對論其實狹義相對論還有質能等價的部分,說的是運動也會影響到質量和能量,不過這並不是我們這次的重點。我們先來說說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被很多人認為是描述引力的一個理論。說的是引力的本質是時空的彎曲。地球之所以會繞著太陽轉,就是因為太陽彎曲了周圍的時空。
  • 幼兒教師資格證廣義的教育與狹義的教育有什麼區別
    幼兒教師資格證廣義的教育與狹義的教育有什麼區別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24 09:58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廣義流動性不松 狹義流動性不緊
    我們認為,該文的正式實施,將使得年初以來「廣義流動性不松,狹義流動性不緊」的趨勢延續。  非標業務受限後,全社會的信用擴張速度可能放緩,部分企業的融資難度將增加,社融增速短期內或繼續下滑。在非標業務受到限制後,市場普遍預期非標業務將向標準業務轉變,但是,這一過程將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首先,部分非標業務達不到標準業務的要求。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狹義相對論的主要內容是狹義相對性(狹義協變性)原理(所有物理定律在慣性參考系中都是平權的,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空間),和光速不變原理,表達式為:S(R,ηαβ)。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先來說狹義相對論。簡單來說,狹義相對論是一種新的時空觀,在這種時空觀中,物體的運動速度會影響其質量,空間,以及時間。這個看似古怪的理論其實已經經過無數實驗的證明。舉兩個🌰: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著名的時間膨脹效應,就是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假如李老師現在被派去外太空出差,幾十年後回來,到時候海洋裡的其他小老師已經白髮蒼蒼,滿臉皺紋,但是李老師還保持著年輕的容顏。因為李老師的速度比較快,她的時間相對流逝的慢了。再舉一個例子,假如你拿著一個時鐘瘋跑,時鐘不僅變慢了,它的質量也變大了。假如你以80%光速狂奔,時鐘的質量會增加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