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倫貢大學ISEM高級研究員榮獲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研究獎!

2021-01-20 常州立思辰留學

在以科研力量推動領域發展的實踐探索之路上,擁有頂尖研究實力的伍倫貢大學也不斷地輸出著重要創新突破。

近日,來自超導與電子材料研究所(Institute for Superconducting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簡稱ISEM)的Wei Kong Pang博士憑藉在電池科技方面取得的傑出成果榮獲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研究獎。

頂級科研設施,助力尖端科技發展

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位於墨爾本,每年為超過5000名科學家提供加速器相關領域研究所需的的全球頂級設備支持。

同步加速器能夠使電子在長達216米的圓形軌道上加速至光速,產生比太陽光兩百萬倍的強烈光束。而將這些光束運用到實驗設備中,就可以用來檢測各種材料的分子和原子細節。

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的先進技術已在諸多重要研究領域得到應用,為醫療衛生、環境能源、生物納米、先進材料等相關行業帶來了強大的科研助力。

從伍倫貢出發,實現領域前沿突破

此次獎項由澳大利亞核科學與技術組織(Australi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sation,簡稱 ANSTO)頒發授予,旨在鼓勵同步加速器研究領域中的傑出新興科學家。

Pang博士在伍倫貢大學超導與電子材料研究所(ISEM)擔任高級研究員,主攻可充電金屬離子電池技術、電極材料原子尺度特性等相關科研項目。身為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成員(ARC Future Fellow),Pang博士以優秀科研實力做出了諸多領域貢獻。

「伍倫貢大學ISEM和ANSTO為我提供了強大的科研支持,此次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研究獎絕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表現的認可。在未來的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科研人員將通過機械學相關研究對電池材料進行更多探索和改善。同步加速器技術的應用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新一代儲能科技的發展。」

 攜手全球夥伴,探索未來嶄新格局

作為伍倫貢的頂尖科研機構,超導與電子材料研究所(ISEM)以高質量的科研項目和雄厚的研究實力吸引了全球眾多領域學者及行業合作夥伴。

自1994年成立至今,ISEM的研究團隊和合作網絡不斷壯大,現已有150多名科研學者和研究生加入,更與澳洲及全球70多家社會企業、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合作。

除了項目合作之外,ISEM的研究人員和學生團隊通過研究成果發表出版與相關領域分享了諸多創新突破進展。目前ISEM團隊已有1350多篇科研論文受到引用,出版物引用次數更高達11000多次。

相關焦點

  • [視頻]澳大利亞發布新一代同步加速器
    [視頻]澳大利亞發布新一代同步加速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7日 00:23 來源:CCTV.com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澳大利亞新建成的同步加速器日前在墨爾本與公眾見面。
  • 裴元吉研究員捐贈支持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加速器人才隊伍建設
    2018年我校建校60周年之際,我校59級校友、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老一輩科學家裴元吉研究員向我校捐贈資金,指定用於支持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加速器技術人才隊伍發展。為了充分尊重捐贈人意願,最大發揮捐贈效益,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與裴元吉反覆協商醞釀,最終決定利用捐贈資金設立「青年加速器技術研究獎」,用以表彰鼓勵實驗室在加速器工程技術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年輕科學技術人員和團隊。近日,裴元吉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籤署了捐款備忘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陸亞林教授、校友總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朱洪超等參加了籤署儀式。
  • 澳大利亞科學家用同步加速器幫助拯救袋獾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將利用新的同步加速器作為「拯救塔斯馬尼亞惡魔(袋獾)」的研究武器。     Church博士是上百名應用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的科學家之一,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於8月1日在墨爾本正式開放。
  • 材料科學系青年研究員夏廣林國際合作研究 成功研製出高能量密度雙...
    近日,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青年研究員夏廣林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等國內外研究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在高能量密度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日前,相關研究成果以「Designing a hybrid electrode toward high energy density with a staged Li+ and PF6− deintercalation/intercalation mechanism」為題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 諾獎風向標!19位科學家榮獲2019年度「引文桂冠獎」—新聞—科學網
    根據科睿唯安旗下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對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中獲得極高引用的論文進行的分析,獲獎者的研究成果普遍被認為是達到「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工作,因此該獎項通常被譽為諾獎風向標。
  • 伍倫貢大學在法學及工程學領域最新排名中傳來捷報!
    以領先實力開啟2021,伍倫貢大學憑藉卓越的專業學科表現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脫穎而出,在法學及工程學相關領域持續強勢躋身全球前100的頂尖行列!此外,為了以更廣泛的校區網絡為更多學生帶來優質的學習體驗,伍倫貢大學已正式確定從今年起在雪梨CBD校區開展法律學士相關課程授課。全球Top 100的法學及工程學在最新揭曉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專業學科排行榜中,伍倫貢大學法學院以黑馬表現躍居全球第74名的頂尖位置,工程與信息科學學院也憑藉一貫穩定實力收穫全球第92名的卓越佳績。
  • 數學院研究員戴彧虹榮獲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
    數學院研究員戴彧虹榮獲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 2017-10-23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
  • 王愛勤研究員榮獲2020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王愛勤研究員長期致力於凹凸棒石等黏土礦物功能材料自主創新研究與成果轉化
  • 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歐欣榮獲2016 IBMM Prize
    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歐欣榮獲2016 IBMM Prize 2016-11-07 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墨爾本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屆國際離子束與材料改性大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on Beam Modification of Materials)在紐西蘭首都惠靈頓舉行。
  • 河北省賈振華院長榮獲何梁何利獎
    本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分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由省科技廳提名的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西醫結合醫藥研究院院長賈振華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產業創新獎」。
  • 向極限挑戰的近庫侖勢壘重離子核反應機制研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原標題:向極限挑戰的近庫侖勢壘重離子核反應機制研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原子能院林承鍵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串列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完成的「近庫侖勢壘重離子核反應機制研究」項目,榮獲201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主要完成人林承鍵、賈會明、
  • UTS研究人員榮獲澳大利亞科學屆最高榮譽尤裡卡獎
    近日,被譽為澳大利亞科學屆的「奧斯卡」,澳大利亞最高榮譽的科學獎—2020年澳大利亞尤裡卡獎(Australian Museum Eureka Prize)揭曉。雪梨科技大學的王啟林博士(Dr Qilin Wang) —新興廢水創新者,獲得這一殊榮!
  • 北京大學許智宏院士榮獲「CSPB終身貢獻獎」
    2020年「CSPB終身貢獻獎」。為獎勵植物生物學領域優秀科技工作者,激勵中國植物生物學科技工作者不斷創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貢獻,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Biology,簡稱CSPB)於2020年設立「CSPB終身貢獻獎」,授予在植物生物學學科發展、科學研究、教育普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貢獻巨大的中國科技工作者。
  • 西澳大學榮譽教授榮獲2020年澳大利亞總理科學獎
    近日,西澳大學榮譽教授David Blair因首次探測引力波做出的突出貢獻而被授予2020年澳大利亞總理科學獎。  引力波探測器能夠讓科學家們探索了解那些用其他探測方法觀測不到的宇宙部分。OzGrav研究團隊的工作確保了探測器中高功率雷射束的穩定性及反射鏡的光學完善性,並為黑洞碰撞模型提供了理論基礎,使探測到的信號得以明確識別。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抗風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原標題: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抗風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圖為:「中國尊」風洞試驗照片   課題名稱:重大建築工程抗風設計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金新陽,陳凱
  • 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許立坤榮獲國際標準化組織卓越獎
    近日,在國際標準化組織金屬和合金腐蝕技術委員會第31屆年會上,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七二五所許立坤研究員榮獲(ISO Excellence
  • 澳大利亞各個城市頂尖大學一覽表
    和小編一起繼續往下看吧,探索發現今年澳大利亞哪些大學佔據了主導地位。 此外,就體育相關學科來說,它是世界上第二好的大學。 在它之後:昆士蘭科技大學(QUT),在澳大利亞排名第12位,在世界排名第224位。它在傳播和媒體研究的學科排名中也並列第16位。
  • 我所魏勇研究員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魏勇研究員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共50位青年科學家進入榜單。我所魏勇研究員獲此殊榮。「科學探索獎」(XPLORER PRIZE)由騰訊基金委聯合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科學家家於2018
  • 中國科大王青松研究員榮獲第十一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我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青松研究員在鋰離子電池火災安全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榮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王青松研究員針對鋰離子電池的火災安全問題,經過近>16年的系統研究和實踐探索,在鋰離子電池「本質安全、過程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聘請餘理華為客座研究員
    3月29日,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舉行聘請美籍華裔科學家餘理華博士為客座研究員儀式,上海應用物理所所長徐洪傑向餘理華博士頒發了聘請證書。出席聘請儀式的還有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陳森玉院士、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陸曉峰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同步輻射裝置工程副總經理趙振堂等其他科技人員6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