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紅巨星」追月!
「紅巨星畢宿五距離地球65光年,呈橘紅色,是肉眼可見天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也是一顆典型的「紅巨星
-
7日天宇上演「紅巨星」追月
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憑藉肉眼或藉助雙筒望遠鏡,可在西南方天空欣賞到「紅巨星」追隨「月姑娘」漫步蒼穹的畫面。畢宿五距離地球65光年,呈橘紅色,是肉眼可見天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也是一顆典型的「紅巨星」,亮度0.9等左右。它的直徑約為太陽直徑的38倍。
-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天宇上演「紅超巨星」追月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天宇上演「紅超巨星」追月 2020-08-27 中國新聞網 楊顏慈 屆時,感興趣的公眾可在南天夜空欣賞到「紅超巨星」追隨「月姑娘」的美麗身影。 天文學家介紹,心宿二是夜空中平均第十五亮的恆星,也是天蠍座星區中最亮的星星。 同時,心宿二是一顆緩慢的不規則變星,其亮度從視星等+0.6到+1.6,當用肉眼觀測心宿二時發現其明顯略帶紅色。因此,心宿二經常被稱為「天蠍座的心臟」。
-
7日天宇上演"紅巨星"追月 專家建言如何欣賞
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憑藉肉眼或藉助雙筒望遠鏡,可在西南方天空欣賞到「紅巨星」追隨「月姑娘」漫步蒼穹的畫面。畢宿五距離地球65光年,呈橘紅色,是肉眼可見天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也是一顆典型的「紅巨星」,亮度0.9等左右。它的直徑約為太陽直徑的38倍。
-
什麼是宇宙當中的「紅巨星」?紅巨星又是如何產生的?
什麼是宇宙當中的「紅巨星」?紅巨星又是如何產生的?所謂紅巨星,顧名思義,也就是外表為紅色(發出紅色光芒),體積十分巨大的恆星。紅巨星是恆星的生命末期,演化成為的一種體積龐大,質量較小的發光巨星。紅巨星的質量通常在0.3~8個太陽左右,但是由於外部的大氣膨脹稀薄,紅巨星的體積常常是太陽的幾十倍上百倍。紅巨星表面的溫度約為5000K(K為開氏溫度,約為4700攝氏度)或者更低。當恆星將內核中的氫燃料消耗殆盡時,熱核反應不再繼續發生,那麼恆星的內核就會因為引力的原因開始向內部收縮,燃燒就會轉移到外部的氫氣層。
-
紅巨星,太陽的宿命!
紅巨星是巨星的一種,是恆星演化末期的一種垂死狀態。
-
宇宙中的「紅巨星」是什麼?太陽會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嗎?
紅巨星為什麼這麼紅一顆"紅巨星"的質量通常相當於0.8~40顆太陽,但是它的體積往往是太陽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這是由於恆星在發展成「紅巨星」時,外部的大氣膨脹到了很稀薄的程度。"紅巨星"看上去紅彤彤的,這是因為它外表面的溫度比太陽表面的溫度略低,大約是2000~4500攝氏度。
-
紅巨星年齡消失之謎
但伴隨而來的卻是一個悖論的誕生:儘管它們是由非常古老的恆星物質構成的,但它們的巨大質量卻清楚地表明它們的年齡很小。這幾顆紅巨星的年齡之謎究竟是怎麼來的?最近,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丹麥奧爾胡斯大學和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調查恆星從核心到表面的碳、氮和氧豐度,似乎解開了這一悖論。在主序星(如太陽)的生命末期,恆星會變成紅巨星。
-
紫金山天文臺:天宇上演「紅超巨星」追月
屆時,感興趣的公眾可在南天夜空欣賞到「紅超巨星」追隨「月姑娘」的美麗身影。天文學家介紹,心宿二是夜空中平均第十五亮的恆星,也是天蠍座星區中最亮的星星。同時,心宿二是一顆緩慢的不規則變星,其亮度從視星等+0.6到+1.6,當用肉眼觀測心宿二時發現其明顯略帶紅色。
-
紅巨星有一顆強大的磁心!是地球的1000萬倍
-
演化晚期的恆星——紅巨星
紅巨星到底是怎樣的?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紅巨星曆時只有數百萬年不等,紅巨星時期的恆星表面溫度相對很低,但極為明亮,之所以被稱為紅巨星是因為看起來的顏色是紅的,體積又很巨大的緣故。紅巨星的演化過程
-
【科技日報】神秘紅巨星多大?什麼結構?
記者4月27日從雲南天文臺獲悉,該臺恆星物理組近日通過星震學模型,精確測定了紅巨星KIC 9970396的氦核尺寸及其演化狀態。 通過星震學,天文學家可以探知星體氦的豐度以及對流區的深度,其原理就像地震學家通過研究地激波來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在脈動赫羅圖上,紅巨星屬於類太陽振動的脈動變星。
-
太陽變成紅巨星的時候人類將何去何從?
據了解,太陽在變成紅巨星的時候,它的半徑會變成現在太陽半徑的233倍,也即是它的半徑會達到1.62億千米。 這個1.62億千米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現在的地球距離太陽僅1.5億千米而已呢,這其實也就是說,到時候的太陽紅巨星會淹沒到現在的地球的軌道。
-
太陽或許將成為紅巨星,演化晚期的恆星——紅巨星
紅巨星是恆星燃燒到後期所經歷的一個較短的不穩定階段。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紅巨星曆時只有數百萬年不等,紅巨星時期的恆星表面溫度相對很低,但極為明亮,之所以被稱為紅巨星是因為看起來的顏色是紅的,體積又很巨大的緣故。
-
什麼是紅巨星?看赫-羅圖,詳解恆星的演化與恆星的最終歸宿
在我們身處的銀河系中,包含大約2000億~4000億顆恆星,它們數目龐大且種類繁多,包括類太陽恆星(也稱黃矮星)、紅矮星、白矮星、巨星、超巨星甚至特超巨星等等等等。白矮星是已經耗盡核能步入死亡的恆星,它的前身是紅巨星,也就是說,白矮星是紅巨星死亡後遺留下的殘骸。
-
人類眼睜睜地看到一顆紅巨星死亡ing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和匈牙利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就發表了他們對一顆紅巨星「死亡之痛」的觀測結果。這顆恆星名叫 T Ursae Minoris(T UMi),位於距離小熊星座大約 3000 光年遠的地方。類似 T UMi 的紅巨星脈衝,還會向宇宙播撒碳、氮、錫、鉛等豐富元素。現在看來,這顆恆星的「燈光秀」即將落下帷幕。研究團隊檢查了過去 30 年來收集到的 T UMi 觀測數據,發現這顆恆星似乎在縮小、變暗和冷卻。這表明它的脈衝期不會持續更長時間,這顆紅巨星將很快剝離外層,只剩下內核的白矮星。
-
人類如何在太陽演化成紅巨星之後生存下來?
這個問題目前還不用人類操心,因為太陽從主序階段演化到紅巨星階段大約還需要50億年的時間,人類能否延續到那個時候都是未知數。要知道,在地球上,能夠延續上億年的物種寥寥無幾。到了那時,人類完全有能力應對太陽演變成紅巨星的問題。第一種方法,建造人造太陽。太陽演變成紅巨星後,它將有可能直接把地球吞併掉。即便地球沒有被吞併,地球也會因為太陽變得過於炙熱而被烤焦。未來人類可以選擇離開地球移民太空,在太空中建造大型空間站,並通過可控核聚變建造人工太陽。第二種方法,降低太陽質量。
-
太陽的演化過程:從紅巨星到白矮星
同NGC 5307一樣,我們的太陽最終也會拋射出它外層的氣體,成為一顆紅巨星。 太陽不斷損失質量,使得質量可提供的內向重力不足以承載核聚變產生的向外壓力,最終太陽的平衡狀態將被打破,開始向外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 天文學家通過計算得出大約50億年後,太陽將成為紅巨星並膨脹到足以吞沒水星、金星甚至地球。
-
當太陽最終變成紅巨星時,地球會被太陽吞噬?
當太陽開始膨脹成為一個紅巨星時,它幾乎肯定會吞下水星,然後吞下金星,但地球的命運還遠未確定。再過40到50億年後,太陽將膨脹成一個紅巨星,進入其演化的下一階段。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水星和金星肯定會被吞噬,但地球呢?地球會僅僅是在太陽的外殼內運行,還是會被太陽吞噬?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問題,我們還不能完全確定h答案。這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
-
太陽變成紅巨星後,太陽系中哪顆星適合人類生存?
太陽是人類賴以生存需要的恆星,大約再過50億年,太陽就會進入紅巨星階段,那時太陽會膨脹到現在地球的軌道附近。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地球可能就會被太陽吞噬掉。今天人類的家園會變成一片火海,甚至被蒸發成氣體、等離子體。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呢?通過計算可以分析出,如果太陽變成了紅巨星,火星也會脫離現在的宜居帶,成為一顆炎熱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