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穎材料應用前景廣闊:可吸收光線能量產生振蕩

2021-01-15 IntelligentThings

一種光學驅動的機械振蕩器,使用等離子力學材料。

(圖片來源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


引言


最近,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使用光線改變自身機械性質的設備。它使用等離子力學材料,通過耦合光學和機械共振的獨特機制,從光線中吸收能量產生持續振蕩。


研究簡介


這項研究展示了一種基於新材料的方案,開發了一種光學驅動的機械振蕩器。研究人員稱,該設備可以作為一種新型頻率設備,保持GPS,計算機,手錶和其他設備的時間精準性。這種基於新材料的平臺,還存在其他潛在應用,包括高精度傳感器和量子換能器。研究發表在10月10日的《自然光電》雜誌上。


研究人員將

吸收光線的微小納米天線集成到納米機械振蕩器中,從而構成了這種超穎材料設備。研究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納米工程和電氣工程專業的教授,Ertugrul Cubukcu 領導。這項研究在 Cubukcu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做教員時就開始了,並且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後繼續開展。它顯示光和物質交互,可應用於新型納米設備。


超穎材料簡介


超穎材料,是一種人工材料,可以展示在自然中尚未發現的特異屬性。例如,超穎材料可以操縱光線、聲音和熱量的波 , 而完成傳統材料則無法完成的功能。


超穎材料,被普遍認為是「有損的」,因為它們的金屬成分吸收光線十分有效。「超穎材料的有損特徵,在光電應用和通信系統中是一種麻煩因素,在那裡你必須傳輸許多能量。我們展示了一種超穎材料方案,利用了這種有損特性。」Cubukcu 說。


設備的結構


這項研究涉及的設備,類似於一個超級電容,尺寸差不多是它的四分之一,由兩個500微米乘500微米的方盤構成。頂部的盤是雙分子金/氮化矽膜,含有一列十字形的狹縫(納米天線 ) 蝕刻在金層中。頂部的盤是金屬反光片,由三微米寬的空氣間隔與雙分子金/氮化矽薄膜分開。


設備的原理


當光線照射到設備上的時候,納米天線吸收所有來自光線的入射輻射,並且將光線能量轉化成熱量。因為在加熱的時候金比氮化矽的膨脹程度更高,所以作為響應,雙分子金/氮化矽膜發生彎曲。雙分子膜的彎曲,改變了隔離金屬反射片的空氣間隔寬度。這個空間變化,讓雙分子膜吸收更少的光線,導致雙分子膜返回原始位置。雙分子膜可以再次吸收所有的入射光線,並且往復循環以上過程。


設備的優勢


設備依賴於獨特的混合光學共振, 被稱為「Fano共振」,它展現了超穎材料的兩種獨特光學共振之間的耦合。通過應用電壓,可對這種光學共振「任意」調諧。


研究人員同時也指出,因為表面等離子體可以有效地吸收光線,它能在普通的光線共振下運行。這意味著它可以對於例如類似LED的光源做出反應,而不需要強大雷射能量。


Cubukcu 實驗室之前的畢業生,研究的第一作者 Hai Zhu 認為:


「我們能夠使用等離子體超穎材料,設計和製造這種設備,利用光線放大或者抑制微觀機械運動,比其他具有這種效果的設備更加有效。甚至,非雷射光源都可以在這種設備上有效。」


Cubukcu 的博士後研究員 Fei Yi 認為:


「光學超穎材料,在晶片級集成了光線聚焦、光譜選擇性、偏振控制等功能,這些功能一般都在傳統的光學組件例如鏡頭、光學過濾器、偏振器上實現。我們實現了特殊超穎材料方案,通過電磁頻譜拓展這些效果。」


參考資料


【1】http://phys.org/news/2016-10-metamaterial-motion.html

【2】Hai Zhu,Fei Yi, Ertugrul Cubukcu. Plasmonic metamaterial absorber for broadband manipulation of mechanical resonances, Nature Photonics, nature.com/articles/doi:10.1038/nphoton.2016.183


相關焦點

  • 新型紅外線發射器:由超穎材料製成,可利用廢熱!
    之前,John在《新型超穎材料:有效助推太赫茲技術發展》、《新型超穎材料應用前景廣闊:可吸收光線能量產生振蕩》、《科學家研發超穎材料設備 全息技術從科幻走向現實》這幾篇文章中,都有提及超穎材料的一些具體應用。負折射率幾乎所有的天然材料,在碰到光學介質例如玻璃或者水的時候,都會具有正的介電常數和磁導率,所以它們都是正折射率材料。
  • 新型超穎材料:帶來無需半導體的微電子設備
    (圖片來源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應用電磁學小組)引言最近,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工程師們製造了首個無需半導體、光學控制的微電子設備。他們使用了超穎材料構造了一種微型設備,通過低電壓和低功率雷射器激活後,該設備的導電率會增加10倍。
  • 科學家研發超穎材料設備 全息技術從科幻走向現實
    所謂全息技術,就是利用光線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首先,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被攝物體在雷射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然後,另一部分雷射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幹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完全不同於傳統矽繫結太陽能電池的裝置,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吸收和電荷分離傳輸分別是由不同的物質完成的,光吸收是靠吸附在納米半導體表面的染料來完成,半導體僅起電荷分離和傳輸載體的作用,它的載流子不是由半導體產生而是由染料產生的。
  • 熱電薄膜材料產業化前景廣闊
    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熱電材料在很多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危機趨於嚴重的今天,進行新型熱電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熱電材料薄膜不僅能夠通過低維結構調控其熱電特性,且能與目前的微半導體器件工藝兼容,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通常而言,熱電材料的應用主要通過熱電器件來實現。
  • 科學網—美科學家研製超黑材料 可吸收99%光線
    據開發這一技術的10人戈達德工程師小組負責人約翰·哈戈皮恩(John Hagopian)表示,他們隨後還對這種新型材料的吸收性能進行了額外的驗證性測試,以檢驗其有效性。 他說:「反射測試顯示我們開發的材料已經成功地將材料的吸收性能提升了50倍以上。
  • 可3D列印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備軍事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希望將新型材料嵌入智能系統中,從而讓這種材料能夠自動適應環境。據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8日消息稱,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首席研究員、航空工程師Frank Gardea博士帶領的研發團隊日前在《先進功能材料》雜誌中宣布,他們打造出一種可3-D列印的、刺激響應性高分子材料——特種環氧樹脂。該材料有望重構未來軍事平臺,並為變形無人飛行器和機器人技術帶來新的可能性。
  • 新型超材料:可用於太陽能電池和納米光學器件!
    背景   超材料(metamaterial),又稱超穎材料,一般是指通過人工設計結構實現,具有天然材料無法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的複合材料。舉例來說,超材料可以操控光波、聲波、電磁波等,實現普通材料所無法實現的功能。
  • 趙成龍:新型複合錳酸鋰技術在電動自行車上應用前景廣闊
    導讀新國標疊加共享/換電行業的迅猛發展,鋰電池在電動輕型車市場應用前景廣闊。星恆電源基於多年來對輕型車用鋰電池的探索,經過壽命、重量、溫度、安全、成本等多方面考量後,得出複合三元的錳酸鋰電池綜合性能最符合電動自行車的需求,新型複合錳酸鋰技術在電動自行車上應用前景廣闊。10月13日,2020首屆「新國標」鋰電出行生態千人武林大會暨2020高工鋰電輕型電動車產業峰會在浙江義烏皇冠酒店隆重舉行。
  • 碳化矽可制3D列印及隱形材料 三大概念股爆發在即
    隨著科研究的不斷突破,碳化矽應用有望呈現空前增長。  碳化矽可制隱形材料  本周,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系官網頭條刊登文章,介紹該學院對超穎材料最新研究所取得的突破。  據該文介紹,每一種自然物質都有一個正的光反射比值,然而通過對碳化矽製成的超穎材料添加類似凹面鏡的新月型納米級人工原子,科學家們便可以調節光的反射值,如果能將這個值調整為零,那物體吸收的光線將不被反射,做到了真正的「隱形」。項目組成員阿特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能通過調整納米原子的大小,以及新月凹面的角度,讓我們的超穎材料對所有人類可見的光隱身。」
  • 雷射雷達新軍 Lumotive 玩上了超穎材料
    」(LCM),其核心是超穎材料。所謂的超穎材料其實就是「人工合成材料,具有許多自然材料不具備的特性」,而它的強大之處在於可控性。在這裡,超穎材料並不特指哪種物質,它其實是一種「設計方法」,目的是找到控制光線運動的新方法。杜克大學物理學教授 David Smith 指出,超穎材料並非什麼新概念,Kymeta 公司在平面天線技術中就已經實現了超穎材料的商業應用。
  • 科學家研發黑科技材料:可吸收99.8%光線
    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研究人員近日研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黑的材料,可以用噴槍進行噴塗,這種名叫Vantablack S-VIS的材料能夠吸收99.8%的光線,反射能力比哈勃望遠鏡上使用的超黑噴漆還要弱17倍。
  • 可3D列印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備廣泛的軍事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希望將新型材料嵌入智能系統中,從而讓這種材料能夠自動適應環境。據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8日消息稱,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首席研究員、航空工程師Frank Gardea博士帶領的研發團隊日前在《先進功能材料》雜誌中宣布,他們打造出一種可3D列印的、刺激響應性高分子材料——特種環氧樹脂。
  • 超穎材料助VR、AR價格更親民
    作者:DIGITIMES謝明珊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逐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只可惜成本向來極為高昂,所幸韓國研究團隊最近研發出全新超穎材料(Metamaterial)和列印技術,可望催生價格更親民的VR/AR技術。
  • 用「超穎材料」實現多設備同時充電,Metaboards獲500萬美元融資
    Metaboards是一家做新型無線充電技術的公司。Metaboards成立於2016年,由牛津大學的教授和研究人員創立,他們正在嘗試用一種「超穎材料」來提出更好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新方案可以解決目前無線充電的短板,比如需要設備和充電器對接,新科技還能用一個充電點給多個設備充電。廣泛來說,「超穎材料」是一種由塑料或者金屬這樣的化合物組成的新型材料。
  • 基於超材料的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天線隱身應用進展
    吸波材料是能有效吸收入射電磁波、降低目標回波強度的一類功能材料。傳統的吸波材料大多是基於Salisbury吸收屏原理設計,其典型不足是體積過大。隨著通信、隱身等領域對吸波材料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傳統吸波材料已不能滿足民用、尤其是軍事應用需求。
  • 化工行業:氘代化合物在OLED藍光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重點子行業信息跟蹤:煤化工產業鏈:尿素價格小幅上漲,醋酸價格小幅上漲,乙二醇市場重心下移;聚酯產業鏈:本周滌絲市場有所降溫;粘膠短纖:價格小幅上漲,開工率提升;氨綸:氨綸市場偏上堅挺;MDI產業鏈:貨源供應緊張,MDI價格上行;兩鹼:純鹼價格下跌,PVC價格上漲;有機矽:企業開工穩定,市場依舊堅挺;磷化工:黃磷價格上漲,湖北磷酸一銨價格上漲;草銨膦:實際成交價再次上行,港口FOB價格上調;鋰電材料
  • 違反自然規律的負折射率材料 - 等離子超材料將光線反向折射
    近幾年來,負折射率材料由於其獨特新穎的物理性質和誘人的應用前景而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當前國際電磁學界和光電子學界非常前沿和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當光波從傳統的正折射率介質入射到負折射介質的界面時將發生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位於界面法線的同側的負折射現象。
  • 2018年我國納米材料市場規模,納米材料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近年來,我國納米材料製造行業發展迅速,在國家戰略的指引下,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在能源、環境、資源和水處理等產業應用出現了良好的開端,例如納米淨化劑、納米助燃劑、納米固硫劑、用於水處理的納米絮凝劑等新型產品相繼開發成功,納米材料的應用範圍正在逐步擴大
  • 石墨烯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與前景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納米材料,以其特殊的二維單層延伸碳結構、出色的導電性、導熱性、韌性及強度等優異性能,在功能材料、能源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其中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優化改進方面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將石墨烯材料用作電極材料或與其他材料的複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優勢,對電池性能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