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彎道超車嗎?雷射雷達新軍 Lumotive 玩上了超穎材料

2020-11-26 手機鳳凰網

雷鋒網新智駕按:3 月 19 日,位於美國西雅圖的雷射雷達新創公司 Lumotive(2018 年才正式成立)公布了新的雷射雷達技術,他們將這一技術描述為「液晶超穎表面」(LCM),其核心是超穎材料。憑藉這項技術,Lumotive 有希望從競爭激烈的雷射雷達行業脫穎而出。

在 ADAS 和自動駕駛系統的傳感器「武器庫」中,雷射雷達毫無疑問是真正自帶流量的產品。過去幾年裡,全球誕生了六七十家雷射雷達新創公司,它們獲得風投的融資超過 8 億美元。

不過,光鮮的外表之下,雷射雷達行業又面臨著非常尷尬的現實,這項技術過於碎片化,而且整個市場還徘徊在起步階段。

Lumotive 敢於來這一市場分蛋糕是因為,Lumotive 相信藉助超穎材料公司就能在雷射雷達行業實現彎道超車。

在接受外媒 EE Times 採訪時,Lumotive 創始人兼 CEO Bill Colleran 稱超穎材料是公司的定海神針,有了它,固態雷射雷達才得以真正落地。得益於超穎材料能彎曲光線的特性,LCM 能直接導引雷射向不同方向發射,傳統機械雷射雷達必須不停旋轉的工作方式被徹底拋棄。

當然,Lumotive 並非第一個讓雷射雷達脫離傳統機械掃描結構的廠商,MEMS 反射鏡或光學相控陣技術都在助推固態雷射雷達快速發展,

作為 Lumotive 的競爭對手,採用這些技術的廠商也宣稱自家產品用了更少的零部件或實現了「無機械部件」。

不過,Colleran 還是強調「我們不一樣」,因為 Lumotive 的半導體晶片擁有更大的光學孔徑(25 x 25 mm)。這樣一來,雷射雷達的探測距離就能遠上不少,就像裝上瞭望遠鏡。再加上 120 度的視場和超快的隨機存取及光束控制,Lumotive 的系統性能就得到了加成。

除了成本和性能優勢,Lumotive 的 LCM 雷射雷達還能整合進小型系統中,因此非常適合工業甚至消費級產品。

法國 Yole 公司分析師 Debray 稱 Lumotive 的技術原創度相當高,而且非常有趣。不過,由於這家公司還沒拿出原型產品,因此一切還都是剛剛開始而已。

那麼,這麼牛的產品什麼時候開賣呢?

Lumotive CEO 稱今年第三季度就能拿出樣品。至於達到車規級別的時間點,Colleran 稱要等兩年以後了。雖然動作有點慢,但 Colleran 還是信心滿滿,因為這類雷射雷達不用吊死在汽車這一棵樹上,還可以應用在機器人、無人機和工業應用等場景。除此之外,Lumotive 的產品可能還會出現在售後市場(無需達到車規級別)。

顯然,Lumotive 玩的是放長線釣大魚,它想用最低的成本吃進最大的市場份額。

在 Debray 看來,現在的雷射雷達市場投資活動已經顯示出過熱的跡象,未來會按階段進化:

第一階段就是過去幾年,傳統機械雷射雷達廠商搭臺唱戲;

第二階段今年正式啟動,MEMS 唱主角,新一代 LiDAR 產品的體積和價格都會有所下降;

至於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Flash 雷射雷達和 Lumotive 這樣的 LCM 雷射雷達,則是第三階段的明星。

什麼是超穎材料?

要把 Lumotive 的故事說清楚,就不能不提超穎材料。

所謂的超穎材料其實就是「人工合成材料,具有許多自然材料不具備的特性」,而它的強大之處在於可控性。在這裡,超穎材料並不特指哪種物質,它其實是一種「設計方法」,目的是找到控制光線運動的新方法。

杜克大學物理學教授 David Smith 指出,超穎材料並非什麼新概念,Kymeta 公司在平面天線技術中就已經實現了超穎材料的商業應用。

在這裡,Kymeta 公司就利用了超穎材料的「特殊架構」,讓天線在沒有移相器、相關放大器和其它表面零部件的情況下靠電來移動,而省下的移相器和放大器可都是成本,別忘了它們功耗還不小,還需要相關冷卻設備支持。

應用了超穎材料的設計原則後,Kymeta 就能在平面天線中大幅增加天線單元密度,這樣一來傳統的相控陣天線瞬間就過時了。此外,這樣的設計還能通過激活或關閉天線單元輕鬆控制相位和振幅。

據悉,Lumotive 的雷射雷達也用上了 Kymeta 天線的超穎材料架構。兩者之間的不同在於 Lumotive 第一次用上了專為光學系統開發的動態超穎材料,這是技術上的巨大突破。

Lumotive 用超穎表面控制電磁波確實創新滿滿。「不過在光學系統上應用超穎材料還是有兩個函待解決的問題。」Smith 說道。首先,光學領域的競爭可要激烈多了,研發中的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就是攔路虎之一。「好在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也有自己的軟肋——密度和發熱問題,」他解釋。「這就給超穎表面留了機會。」

第二大問題就是如何將這項技術推向市場。

眼下,有關超穎材料的智慧財產權有很多都掌握在創造科學基金(ISF)中,而 ISF 旗下也有自己的新創公司和孵化器,它們是商業化該技術的主力軍。Lumotive 也是從 ISF 孵化器走出來的,因此它手上有許多超穎材料架構的獨家許可。

在哪造 LCM 晶片?

對於未來雷射雷達產品的製造,Lumotive 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它用的是半導體製造工藝,製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就拿 Keymeta 來說,它找了夏普幫忙。那麼 Lumotive 會找誰幫忙呢?

Colleran 表示:「過去一年半時間裡,我們用到了兩家鑄造廠」,而其中一家未來會成為主要供貨商。不過,現在他還不願透露合夥夥伴到底姓甚名誰。

Lumotive 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嗎?

眼下,主流的雷射雷達產品依然是機械結構設計。本月,Waymo 就宣布開賣自家雷射雷達,不過買家在自動駕駛領域不能和 Waymo 有競爭關係。雖然體積上比現有雷射雷達小了不少,但其基礎技術依然是機械式的。

福特旗下的 Argo AI 用的也是自家雷射雷達,它由 Princeton Lightwave(2017 年被 Argo AI 併購)打造,採用「蓋革模式 雷射雷達技術」(屬於 Flash 雷射雷達),能實時探測並處理數碼光子。

也就是說,除了雷射雷達市場上的老面孔,許多自動駕駛巨頭都有了自己的雷射雷達技術。那麼,Lumotive 這樣的新創公司該如何破局?

Colleran 倒是有自己的主意。

「首先,這是個好消息。巨頭們自研雷射雷達也說明市場供應確實無法滿足它們的需要。」當然,壞消息是,有了自己的技術,恐怕它們未來就當不成 Lumotive 的客戶。

所以,對許多雷射雷達新創公司來說,想活下來就必須與一級供應商打成一片。它們必須成為供應鏈上的一環,與一級供應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好在,機會多得是,因為 2018-2024 年間 ADAS 與自動駕駛系統對雷射雷達的需求可能分別會達到 7.21 億和 63 億美元。

眼下,Lumotive 還不願透露自己的種子輪融資,但消息顯示比爾蓋茨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不過 Colleran 表示,今年年末 Lumotive 的 A 輪融資可能就會敲定。

雷鋒網註:如想獲得峰會限時免費門票,掃描上方圖片二維碼報名,審核通過後即可獲取雷鋒網新智駕2019 AI+智能汽車創新峰會門票

相關焦點

  • 全球經濟下行,雷射企業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全球經濟大幅下滑不可避免,我國雷射企業也將度過復工復產漫長、交通物流管制、供應鏈停滯、市場需求嚴重萎縮、訂單大幅減少的困難局面。越是危險困難時期,越是有「彎道超車」機會我們知道,在同級別賽車中由於很難在直線賽道上建立起相對於其他車輛的超車優勢,所以很難見到有在直線賽道超車的情況,彎道超車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 不僅要彎道超車,還要勇於換道超車 | 長江評論
    而碳基晶圓、晶片將有可能革新晶片的設計製造等關鍵技術,甚至在材料、設備上也會進行革新,為矽基之後的碳基集成電路等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創新跨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專家評論說,能夠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兩則新聞不約而同地關注到了「換道超車」。後發者追趕先行者,最終是要超車,而超車就有彎道和換道之別。彎道超車是將別人走過的路重新更快地走一遍,用幾十年走完別人幾百年的路。
  • 新型超穎材料應用前景廣闊:可吸收光線能量產生振蕩
    這種基於新材料的平臺,還存在其他潛在應用,包括高精度傳感器和量子換能器。研究發表在10月10日的《自然光電》雜誌上。研究人員將吸收光線的微小納米天線集成到納米機械振蕩器中,從而構成了這種超穎材料設備。研究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納米工程和電氣工程專業的教授,Ertugrul Cubukcu 領導。
  • 科學家研發超穎材料設備 全息技術從科幻走向現實
    首先,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被攝物體在雷射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然後,另一部分雷射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幹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體驗,我從《星球大戰》相關系列電影和動畫題材中,分別選取了幾幅圖片,供大家參考。
  • 新型紅外線發射器:由超穎材料製成,可利用廢熱!
    超材料(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這些材料的應用領域包括光纖、醫療設備、航空航天、傳感器、基礎設施監控、智能太陽能管理、雷達罩、超材料雷達天線、聲學隱身技術、吸波材料、全息技術等等。之前,John在《新型超穎材料:有效助推太赫茲技術發展》、《新型超穎材料應用前景廣闊:可吸收光線能量產生振蕩》、《科學家研發超穎材料設備 全息技術從科幻走向現實》這幾篇文章中,都有提及超穎材料的一些具體應用。負折射率幾乎所有的天然材料,在碰到光學介質例如玻璃或者水的時候,都會具有正的介電常數和磁導率,所以它們都是正折射率材料。
  • 中科院研製「超穎表面膜」,讓各種雷達變「瞎子」,成果劃時代!
    正是在材料製造方面的新數學模型的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被稱為「超穎表面」的膜,它可以吸收迄今報導的最寬光譜的雷達波。  目前,各國隱形飛機主要依靠特殊的氣動外形幾何形狀,來偏轉雷達信號,但這些設計會影響戰機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為了保證一定空氣動力學性能,隱身戰機還使用雷達吸收塗料,這種塗料的密度很高,但只能對有限的頻譜起作用。
  • 碳基半導體、彎道超車與楚王失弓
    大家都知道,當代的信息技術是建立在矽(Si)材料上的。所以很多人腦洞大開地設想將來會出現「矽基生命」,也就是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或者人把意識上傳到網絡。或許,高等級的外星文明已經是矽基生命了。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美媒:中國擅長後發制人
    (天問一號模擬圖)今年七月份是每隔26月才會出現的太陽、地球和火星處於一條直線上的窗口期,趁此時機發射火星探測器能夠更加「經濟」,此前全球有多個國家都計劃在今年七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三國火星探測器角力,誰又能更勝一籌呢?分析認為,三國探測器中,「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更多是中東土豪阿聯的炫富行為,畢竟阿聯連發射火箭都要依靠日本的技術,「希望」號能夠帶給人的驚喜少之又少。剩下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才是此次火星探測的主力部隊。美國的航天實力是毋庸置疑的,過往NASA的5臺車都成功登陸並在火星運行,目前仍有「好奇」號和「洞察」號在執行任務。
  • 新型超穎材料:帶來無需半導體的微電子設備
    他們使用了超穎材料構造了一種微型設備,通過低電壓和低功率雷射器激活後,該設備的導電率會增加10倍。這項發現推進了高速、高性能的微電子設備和更高效的太陽能板的研究。研究發表在11月4日的《自然通信》雜誌上。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答案:拭目以待
    第二顆火星探測器天宮一號成功發射,是否說明我們已經實現彎道超車?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雖然我們沒有實現彎道超車,那此次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又為我們帶來了哪些航天技術的突破的突破?
  • 碳基晶片對比矽晶晶片,它有可能讓我們實現在晶片上彎道超車嗎
    但並是在機能的晉升上惟有一條路能夠走,換上更先進的質料仍舊能讓其完成機能上的衝破。而北京大學數年的鑽研即是如許的目標,他們鑽研的碳基晶片與當今市道上的矽晶晶片上機能上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如果能完成商用就能衝破咱們當今晶片行業的逆境。
  • 思嵐雷射雷達家族再添新軍 TOF雷達來了
    去年2月,思嵐科技對外發布了第三代雷射掃描測距雷達RPLIDAR A3,基於思嵐科技最新的RPVision 3.0測距引擎,可實現25米範圍的實用化距離探測,每秒16,000的採樣頻率,刷新了三角測距雷達的行業標準。而今年,就在4月17日下午,思嵐科技正式對外發布其最新一代雷射雷達產品——RPLIDAR S1。
  • Photonic Vision推新雷射雷達傳感器 可同時抓獲雷達和視頻數據
    Photonic Vision獲得了Innovate UK的一項Open Competition撥款,該筆資金將用於生產全固態雷射雷達和全景雷射雷達的原型,此兩種雷射雷達都採用了LidarVision探測器。此外,該公司還一直與矽鑄造廠合作製作模型,以生產完全定製的傳感器,滿足汽車OEM客戶的需求。
  • 超穎材料助VR、AR價格更親民
    作者:DIGITIMES謝明珊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逐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只可惜成本向來極為高昂,所幸韓國研究團隊最近研發出全新超穎材料(Metamaterial)和列印技術,可望催生價格更親民的VR/AR技術。
  • 彎道超車的企業戰略有一定範式嗎?碳基晶片,也許帶來新啟示
    彎道超車的企業戰略有一定範式嗎?11-21 15:54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彎道超車的企業戰略有一定範式嗎
  • 關鍵技術彎道超車,有望解決晶片的燃眉之急
    而前不久,中科院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我國的材料領域又獲得了新的突破,一種新型的石墨烯材料被我國的科研人員給發現了,而不少的國家都還在好奇我國是如何做到在這樣的領域上彎道超車的。而且現在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對於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不僅僅需要製造出高性能的產品,同時還要儘量的做到對環境的無害化,而這些要求我國中科院發現的新型石墨烯材料又都是滿足的。
  • 中國芯彎道超車的關鍵技術-碳基晶片
    最近國產八英寸石墨烯晶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似乎又給國產晶片換道超車打了一劑興奮劑。因為理論上來說,只要在石墨烯晶圓上繼續進行切片、刻蝕、離子注入等操作,就能夠繞過光刻機做出碳基晶片。 我們國產晶片終於不用再被別人卡脖子了,石墨烯會成為國產晶片換道超車的一張王牌嗎?
  • 天問一號出徵火星,中國要彎道超車嗎?美媒解釋令人意外
    (天問一號模擬圖)今年七月份是每隔26月才會出現的太陽、地球和火星處於一條直線上的窗口期,趁此時機發射火星探測器能夠更加「經濟」,此前全球有多個國家都計劃在今年七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俄羅斯和歐盟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因多重技術問題已經宣布將發射任務推遲到2022年。
  • 彎道超車,雲圖能成為智能家居界的蘋果?
    智能家居正在期待一個「新蘋果」說起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腳步與「智能家居」極其相近,首先在於時間,兩者都起步於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期;其次,智能化都是他們的重要表現;最後,他們都屬於能定義一個時代的革命性產品,但對比「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歷程,「智能家居」就要慢上很多。
  •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打開APP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海峽新資訊 發表於 2021-01-06 13:53:20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