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自然規律的負折射率材料 - 等離子超材料將光線反向折射

2020-12-05 孜然實驗室

近幾年來,負折射率材料由於其獨特新穎的物理性質和誘人的應用前景而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當前國際電磁學界和光電子學界非常前沿和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當光波從傳統的正折射率介質入射到負折射介質的界面時將發生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位於界面法線的同側的負折射現象。這意味著負折射介質的出現將改變光波在兩不同介質界面處的傳統折射規律和常規透鏡的基本成像特性。利用這類特殊介質材料,我們可以設計出相比於傳統透鏡來說具有特殊的成像性能或更小像差的負折射率透鏡及其成像系統。由於電磁波在負折射率介質中傳播時其能流方向與相速度方向相反,利用這種介質構造的平行平板透鏡能夠放大隱失波(evanescent wave),從而可以突破衍射極限對近物進行亞波長成像,極大地提高了透鏡的成像解析度。

負折射(英語:Negative refraction)指的是光束在界面處的折射方向與正常折射方向(正常的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法線異側)相反,即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於法線同側的電動力學現象。用同時具備負介電常數ε和負磁導率μ的超材料可以得到這一現象。此時超材料具負折射率。 這樣的材料也被稱作負折射率材料。

用納米天線圖案化的薄膜表現出負的光折射,這是亞波長成像的有用功能。

使用「錯誤方式」折射光的材料來製作光學透鏡,該透鏡可以成像小於可見波長的物體。一種薄膜已經證明了存在所謂的負折射,在該薄膜中,表面等離子體激元(集體電荷振蕩)被強大的雷射激發。現在,一支由普渡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和倫敦帝國學院組成的國際團隊表明,通過在薄膜上放置一系列納米級天線,可以更有效地達到相同的效果。

該團隊完成的裝置的基礎層是厚度為40nm的銦錫氧化物(ITO)膜,這是一種用於許多光電應用的透明導體。將雷射照射到ITO膜上會在材料的等離子體頻率處激發等離子體振蕩-特別是「近零ε」(epsilon-near-zero,ENZ)模式。這些振蕩會產生非線性光學效應,但觸發它們通常需要強光束。

為了用更弱、更廣泛使用的光源激發這種現象,研究小組在ITO的頂部製作了一個方格圖案,該圖案由30納米高的金納米天線組成。這些天線更容易捕獲入射的雷射能量。當天線的等離子頻率與ITO膜的ENZ模式相匹配時,天線中產生的等離子體與ITO膜中的等離子體耦合,從而形成一個單一的,兩成分的等離激元器件。

為了測量設備的光學性能,研究人員在受到激發的同時向其傾斜發射了第二束雷射。第二束光束的反射分量完全反轉,沿其初始路徑回溯。同時,折射分量繼續沿著穿過ITO膜的偏轉軌跡,以與傳統光學系統中的折射射線相反的方向彎曲。

這項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相關焦點

  • 負折射率超材料實現光線增強
    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
  • 新型負折射率超材料讓隱形更接近現實
    原標題:新型負折射率超材料讓隱形更接近現實  科技日報訊 (記者華凌)自本世紀初以來,科學家設計出各種人工超材料,這些材料可以自然中不可能的方式彎曲電磁、聲學和其他類型的波。現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最新製造出的這類材料,可用來構建具有超透鏡的顯微鏡,以觀察分子水平的細節,或者用來隱蔽軍事飛機甚至人。
  • 美國物理學家研製出負折射率等離子納米天線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表示,他們的實驗證明,纖細的等離子體納米天線陣列能採用新奇的方式對光進行精確地操控,改變光的相位,創造出負折射現象,最新研究有望使科學家們研製出功能更強大的光子計算機等新式光學設備。相關研究發表在12月2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超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而超材料可以理解為人們通過各種層次的有序結構實現對各種物理量的調製,從而獲得自然界中在該層次上無序或無結構的材料所不具備的物理性質。超材料一詞在1999年被 Rodger 首次提出,其範圍主要包括左手材料、光子晶體、電磁晶體、超磁性材料、頻率選擇表面、人工磁導體、基於傳輸線結構的超材料、等離子結構的超材料等。負折射率材料。
  • 負折射率材料是什麼?伴隨這首物理Disco來告訴你答案
    在近期結束的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適應性測試中,就出現了一道關於負折射率材料的成像問題,引發不少物理老師和學生的討論。圖1. 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適應性測試14題我們依據題意和圖1左圖的示例,可判斷出3、4為可能的折射光線。
  • 美國研製出可增強光線負折射率超材料
    本報訊 (劉文)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新研究預示著,研究人員能據此研發出功能超強的顯微鏡、計算機甚至隱形鬥篷。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
  • 超材料:超越自然的極限
    在描述折射現象時, 介質的折射率n 是最關鍵的參數。根據折射定律,發生折射時,入射光和折射光分居法線的兩側,並且入射角的正弦值與入射介質折射率的乘積等於折射角的正弦值與折射介質折射率的乘積,即n isinθ i = n tsinθ t。因此, 如果入射介質的折射率小於折射介質,即所謂從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那麼折射光將會靠近法線,反之則會偏離法線。
  • 科學家研製零折射率「超材料」
  • 超材料:超越自然的極限(下)
    從負折射的定義不難看出,處於常規介質中的一個點光源發出的光線在進入一塊具有一定厚度的負折射率材料後,會首先在材料內部匯聚,然後在射出負折射率材料回到常規介質後,再次聚焦成一點。也就是說,一塊負折射率材料的平板就可以代替常規的凸透鏡,完成對光線的聚焦。
  • 超材料簡介及超材料在天線中的應用
    超材料已經成為熱門研究課題,尤其在涉及現代天線結構的領域更是如此。但是,對於什麼是超材料以及超材料在天線研發中的作用大家仍不甚了解。簡而言之,超材料是指能夠實現自然界中未知特性的材料和結構的組合。例如,塗敷在物體表面的結構化材料可以使光沿銳角折射,從而有效地隱藏該表面下的物體,使其在某些波長的光下隱身。由於射頻、微波、毫米波通信和雷達中的電磁輻射(僅高頻輻射)遵循與光相同的物理定律,因此採用適用于波長較長電磁輻射的結構也可以實現類似的效果。如納米級超材料可以用於製造負折射率材料,那麼毫米級超材料也可以用於實現各種效果,包括負磁導率或介電常數。
  • 決定材料折射率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無機材料這樣的電介質中,故有。說明介質的折射率隨其介電常數的增大而增大。而介電常數則與介質極化有關。由於光(電磁輻射)和原子內部電子體系的相互作用,光速被減慢了。當離子半徑增大時,其介電常數也增大,因而n也隨之增大。因此,可以用大離子得到高折射率的材料。如硫化鉛的n=3.912,用小離子得到低折射率的材料,如四氯化矽的n=1.412。
  • 神奇的超材料——人工電磁結構材料
    人工電磁結構材料特性及其應用   2001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史密斯教授等人在實驗室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負折射率的超材料樣品,並實驗證明了負折射現象與負折射率。《Materials Today》雜誌在2008年將超材料評為材料科學50年中的10項重要突破之一。2010年,《科學》雜誌又將超材料列入本世紀前十年的10項重要科學進展之一。
  • 折射率(概述)
    這兩條折射光線,平行於入射面的光線的折射率,稱為常光折射率  ,不論入射光的入射角如何變化,它始終為一常數,服從折射定律。另一條垂直於入射面的光線所構成的折射率,隨入射光的方向而變化,稱為非常光折射率  ,它不遵守折射定律。
  • 折射率的手性
    然而,這只是在右手材料中得出的結論。在左手材料中,理論分析和實驗觀測表明,當介電常數和磁導率都是負值的時候,只有取折射率為負值才是合理的。這是左手材料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所以左手材料又稱為負折射率材料。這樣,右手材料的折射率是正值,左手材料的折射率是負值,這就是折射率的手性。下面,讓我們比較一下光在兩種材料界面上發生反射和折射時的異同。
  •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隱身衣可3D列印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想像一根稻草插在一杯水裡,在正常折射率條件下,你觀察到的水下面的稻草會彎曲,如果這杯水具有負折射的特性,你看到的稻草就會消失不見,這一原理是製作隱身衣的基礎。辛皓說:「理論上說,能夠認為設計任何折射率的材料,當人穿上能夠彎曲他們周圍光的衣服後,身體的一部分自然就隱形了。」
  • 科學家發現負折射材料可製作光開關
    負折射超材料(negative-index metamaterial, NIM)是一種人造系統,具有負的等效折射率,因此衍生出許多新奇的光學特性。NIM的缺點之一是吸收問題,不過最近美國科學家利用這個缺點設計出新型的光開關或稱調製器,在操作上不僅比現行組件速度更快,體積也更輕巧。
  • ...視效驚豔用途廣泛,東超科技成功發明DCT-plate等效負折射率平板...
    中國企業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超科技)就成功發明了這樣一塊「玻璃」——DCT-plate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和傳統意義上憑藉水霧、全息膜等介質在空中成像不同,該面板不需要通過任何承載介質,即可將畫面直接呈現在空氣中。此前,全球範圍內只有日本Asukanet公司掌握了該技術。
  • 光學隱形材料獲得重大突破
    根據BBC報導,科學家宣布他們距離製成可使人類隱身的材料僅有一步之遙。據稱,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可使3D物體周圍的光線折射後繞過物體,從而達到隱形的效果,研究團隊表示今後將有足夠大的這種材料出現,可使人類隱身。
  • 想要一件隱身衣沒問題 3D列印將成新材料製造利器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想像一根稻草插在一杯水裡,在正常折射率條件下,你觀察到的水下面的稻草會彎曲,如果這杯水具有負折射的特性,你看到的稻草就會消失不見,這一原理是製作隱身衣的基礎。辛皓說:「理論上說,能夠認為設計任何折射率的材料,當人穿上能夠彎曲他們周圍光的衣服後,身體的一部分自然就隱形了。」
  • Advanced Photonics | 各向異性材料中的鬼共振:無損介質中的負折射率和倏逝場增強
    約二十年前,John Pendry教授證明了負折射率材料平板可以不受傳統衍射極限的限制,成為完美的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