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國際空間站又發生了漏氣,上面的漏氣孔是外星人轉的嗎?

2020-09-03 稱馨茹意I

昨天晚上國際空間站(ISS)響起了警報,俄羅斯的儀器記錄到壓力下降。在加油站的美國部分檢測到漏氣。為了找到微裂紋的確切位置,全體人員被迫轉移到俄羅斯Zvezda內三天。

為尋找裂紋來源,計劃在不遠的將來通過關閉它們之間的艙門來隔離該站美國部分的模塊。&39;

專家說,該站大氣洩漏的可能原因之一是隕石或空間碎片碎片撞入ISS船體。

上一次國際空間站(ISS)發生漏氣是在2018年。洩漏是由於聯盟號MS-09太空飛行器中直徑為1.5毫米的微裂紋引起的。用餐巾紙和密封劑將孔密封,孔的起源仍是未知的。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 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 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和美國艙段示意圖 | 國際空間站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執行駐站任務,開展科研活動並對空間站進行維護。作為國際空間站的第63批科考組的成員,三人將在國際空間站駐守196天。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3人將在國際空間站駐守196天,如今駐守進入下半程,卻意外發生了漏氣事件。在對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進行閉艙壓力檢查後,結果顯示俄羅斯艙段沒有漏氣。
  • 國際空間站再次發生漏氣事件,看來距報廢不遠了,坐等天宮空間站
    「星辰」艙再次發現漏氣現象,據稱目前他們已經將故障排除。這已經不是國際空間站第一次出現漏氣事件了,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就已經檢測到了有氣體洩漏,最終經過排查他們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2毫米的洞。無獨有偶,在大約一個月之前,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國際空間站上發現了輕微的空氣洩露,而洩露的艙段很可能就在美國艙段,只不過還沒有威脅到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 國際空間站將查漏氣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陳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美國航天局在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露率略高於標準。」美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俄羅斯太空人伊萬·華格納和阿納託利·伊萬尼申本周末將關閉艙門,監控氣壓,以找到漏氣源頭。
  • 國際空間站漏氣 一天漏220克空氣
    本報訊 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目前,太空人已轉移到俄羅斯艙段,本周將進行詳細排查。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執行駐站任務。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據路透社莫斯科8月20日報導,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表示,國際空間站的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度過,以尋找空間站內的漏氣源頭。
  • NASA: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 但不會對太空人構成危險
    據外媒BGR報導,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這促使太空人在尋找源頭時對空間站的一半進行封鎖。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這次洩漏不會對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構成危險。國際空間站的各個模塊將被封鎖,而美國宇航局將測量每個區域的壓力,以確定洩漏的來源。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太空人被隔離
    IT之家8月22日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日報導,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的源頭,空間站內太空人須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以隔離檢查。8 月 20 日,國際空間站疑似失密,而俄羅斯航天集團當日晚些時候宣布,漏氣」不對國際空間站和太空人安全構成威脅,站上太空人 8 月 21 日將集中到俄羅斯艙段三天。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每天損失220克空氣,後果嚴重嗎?
    在今年8月份時,NASA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正在發生輕微漏氣,每天大約流失220克空氣,但他們也表示此次漏氣的地方較小,對艙內的太空人或者國際空間站沒有構成威脅。,這是因為國際空間站非常龐大,一共有十幾個艙段,重約400噸,然而發生漏氣的點可能僅僅只有一個針孔大小。
  • 國際空間站正在漏氣!NASA想修復卻發現這太難了
    據報導,前段時間,3名太空人所處的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發生了漏氣現象,這導致他們不得不進入俄羅斯艙段隔離。NASA方面也著手進行漏氣點的尋找,不過卻至今為止,都沒有找到漏氣點。國際空間站正在漏氣!國際空間站作為太空中屬於人類的「小房子」,普通人是不能隨便前往的,只有太空人、科學家等才有機會去上面。太空中是沒有氧氣的,所以,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密封的結構,上面的人員在其中也都是通過人工製造氧氣來保障呼吸。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或許這也是NASA自2019年9月就發現空間站漏氣,卻時隔一年才開始查漏的原因吧。不過,雖然不會危及空間站安全,但計劃外的漏氣卻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畢竟,漏出去的氣總是得補回來的,而要補給只能從地面運輸。楊宇光說,國際空間站內始終要維持將近1個大氣壓的壓力,隨著空氣消耗,每天都需要補充氧氣和氮氣,這些補給都需要從地面運過去。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或許這也是NASA自2019年9月就發現空間站漏氣,卻時隔一年才開始查漏的原因吧。不過,雖然不會危及空間站安全,但計劃外的漏氣卻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畢竟,漏出去的氣總是得補回來的,而要補給只能從地面運輸。楊宇光說,國際空間站內始終要維持將近1個大氣壓的壓力,隨著空氣消耗,每天都需要補充氧氣和氮氣,這些補給都需要從地面運過去。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太空人結束了在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生活。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 國際空間站再度漏氣,已鎖定位置
    視頻截圖最近,國際空間站再度出現漏氣問題。據俄媒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發言人表示,9月30日太空人將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的漏氣位置鎖定在中轉隔艙,目前正用超聲波測漏儀尋找準確漏氣位置。2018年,國際空間站就發生過氣體洩漏,在對接的「聯盟」飛船上發現了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