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38度高溫或釋放古病毒,第6次物種滅絕已開始,地球面臨重啟

2020-08-28 華箋流香

俄羅斯北極圈內的小鎮上揚斯克(Verkhoyansk)6月20日測得38度高溫。

●上揚斯克,北緯67.3度,北極圈之內。

該鎮是俄羅斯人口第三少的村鎮,建於1638年,沙皇俄國時代為犯人流放地。

●在最冷的時候,上揚斯克絕對低溫可以達到零下71度。

1724年,沙皇彼得大帝命令維塔斯.白令探索一條穿越北極,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道。

這條航路的探索非常艱難,無數探險家在此折戟,或喪命於北極冰原的嚴寒,或喪命白熊的利爪之下。

●在那個年代,北極大量漂浮著永遠不化的冰蓋。

這就是所謂的多年冰!只有在最熱的季節,在這些冰的縫隙中才有一條蜿蜒曲折的狹窄航道。

●白令最終完成了這個任務,但是他自己也死在了返回的路上。

現在隨著溫室效應的增強,北極高溫已經創下了記錄。1984年測得的數據,多年冰至少有310萬平方公裡!但是2019年,這些冰已經縮減到11萬平方公裡。

》北極嚴寒凍結的不僅僅是海水,還封印了遠古病毒。

這些病毒原本藏身在堅硬的凍土層之下,由於北極升溫,可能會被從土壤中釋放。

●因為凍土融化,北極圈已變綠。

地球整個生態圈或因此而重啟!物種大滅絕可能已經開始了!

開車的朋友是否發現,撞在汽車風擋玻璃上的昆蟲越來越少;夏天的蟬鳴聲也越來越推遲,即使盛夏季節,原本熱鬧的蟬鳴喧囂聲,也變得越來越稀稀落落。

因為,科學家發現30年的時間裡,昆蟲的數量已減少了40%!

●昆蟲是地球上的第一大動物物種,已經發現的就有上百萬種。

昆蟲不僅給植物授粉幫助植物繁殖,還控制有害植物的數量,同時還是更多高等動物的食物。

由於昆蟲數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某些鳥類數量的下降。

》地球上昆蟲種類最多的地方,是熱帶雨林裡。

昆蟲沒有體溫調節系統,而且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沒有結合在一起,氧氣的擴散依靠深入身體內部的微氣管。

●天氣越熱,昆蟲理應發育的越好,數量越多。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昆蟲數量的急劇下降,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也許是受到病毒感染。

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意味著地球的生態正面臨著巨變的節點。

●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類生命體。

它們自身的結構相對簡單,沒有完整細胞所具有的各種細胞器。

》病毒要表現出活力,必須接管宿主細胞的生化器官,才能夠自我複製。

病毒分為2大類:第1類,有RNA或者是DNA的核酸類病毒;第2類,純粹由蛋白質構成的朊病毒

RNA或者是DNA構成的病毒又分成兩大類,有蛋白質外殼的病毒,和沒有蛋白質外殼的病毒。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人體的基因組中被插入的病毒片段高達8%。

這種病毒對人類基因的修改,很可能從幾十億年前就開始了,那時候人類的祖先還是單細胞動物。

地球上的生命誕生於35億年前,並且經歷了數次繁榮之後,又突然經歷了物種大滅絕。

明確地質年代記錄的物種大滅絕一共有5次。

第1次,4.4億年前,奧陶紀大滅絕, 85%物種消失。

第2次,3.6億年前,泥盆紀大滅絕, 78%海洋生物消失。

第3次,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90%物種消失。

第4次,2億年前, 三疊紀大滅絕,70%的物種滅絕。

第5次,1.37億年前, 白堊紀大滅絕, 恐龍被滅絕,哺乳動物崛起。

●每一次物種大滅絕,或由超級火山噴發引起,或有小行星撞擊引起。

但直接起作用的,都是因由此帶來的環境巨變,包括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化,以及大氣中含氧量的劇烈波動。

本世紀全球氣溫升高,雖然是由於人類工業活動增加,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所引起的,但其影響範圍與力度,已經向引起物種大滅絕的自然環境災變靠攏。

全球升溫的後果,不僅僅是讓我們感到炎熱。由於空氣的熱動力效應加強,大氣運動加劇,水蒸發加劇,各種極端天氣更加頻繁出現。

●6月15號,合肥出現暴雨黑晝現象。

最近這幾天武漢長江水位暴漲5、6米,都是大氣對流現象增強,帶來的天氣效應。

這些因素,都有助於病毒在全球擴散。

本次新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大爆發,即使先進如美國的醫療體制,也慘遭重創。

可見,人類在病毒肆虐面前是多麼無助。

雖然人類已經能夠合成幹擾素、以及核酸類似物這樣的抗病毒新藥,但是只能干擾病毒複製。

》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在體內殺滅病毒。

人體能夠戰勝病毒,只是在藥物的幫助下自愈而已。在對付病毒這件事上,人類完全處於守勢。

●上揚斯克遭遇創記錄高溫,也許是第6次物種大滅絕開始的信號。

地球將面臨重啟,重啟後的地球人類還會不會存在,我們還不知道。

相關焦點

  • 北極38度高溫,或釋放遠古病毒,物種滅絕已開始,地球面臨重啟
    俄羅斯北極圈內的小鎮上揚斯克(Verkhoyansk)6月20日測得38度高溫。●上揚斯克,北緯67.3度,北極圈之內。該鎮是俄羅斯人口第三少的村鎮,建於1638年,沙皇俄國時代為犯人流放地。》北極嚴寒凍結的不僅僅是海水,還封印了遠古病毒。這些病毒原本藏身在堅硬的凍土層之下,由於北極升溫,可能會被從土壤中釋放。●因為凍土融化,北極圈已變綠。地球整個生態圈或因此而重啟!物種大滅絕可能已經開始了!
  • 北極罕見38度高溫,遠古病毒正在釋放中,科學家:比預期早了80年
    ,出現了38度的異常高溫,這對北極地區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噩夢。很明顯,除了我們說的冰川融化之外,其實這都是全球變暖帶來的結果,全球變暖也是全球化的,而科學家們今年已經不是第1次在北極地區記錄到異常的天氣,這次38度已經超過了前面的30度了。英國南極調查局的高級氣候學家Gareth Marshall博士說,6月份的高溫表明,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環境變化的速度有多快。
  • 北極史無前例38度高溫!除遠古病毒外,還有多少災難等著我們?
    北極的高溫似乎都在刷新紀錄,剛進入初夏的北極圈內小鎮:俄羅斯西伯利亞維科揚斯克小鎮在6月20日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溫38℃,同時這個記錄也是全世界緯度最北的高溫紀錄!網上都已經開始瘋傳,高溫將釋放北極凍土帶內的遠古病毒,人類將會受到其嚴重威脅!
  • 38度高溫引科學家恐慌,向全球發出一道警告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北極地區的「山」火後知後覺發生在新冠疫情下,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和經濟的衰退,而壞消息一樁接一樁,眼下北極圈開始著火了,人們大可以和以往一樣對此「見怪不怪」,但罕見的北極圈高溫不得不引起警惕,科學家們對此的擔憂也不再局限於氣候變暖等影響地球的「慢性病」了。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科學家始終致力於研究二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的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長,研究結果卻令人類大吃一驚,因為他們發現這次的物種大滅絕並非循序漸進的,反而是突然引發的,畢竟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直接導致了地球上90%的物種突然消失,其中海洋物種的滅絕情況最為嚴重,似乎一夜之間地球上穩定的海洋系統就被土崩瓦解,甚至導致了96%的海洋生物的滅絕,顯然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物種大滅絕令地球上的生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打擊
  • 北極出大事了!溫度高達38度!網友:這是北極?
    根據NASA(美國宇航局)最新消息,它們在對北極地區超過360萬個湖泊監測數據發現,北極範圍內大量的湖泊已經出現了異常!由於全球變暖的原因,沉積在冰層下的古生物已經甦醒,並且分解了大量沉積物,同時釋放出了大量的甲烷氣體!
  • 第6次生物大滅絕已開始?這3種情況的出現,或關乎人類的生存!
    第6次生物大滅絕已開始?這3種情況的出現,或關乎人類的生存!近日,有不少的新聞報導稱,地球目前正處於第6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影響,現在正在遭到反噬。最新的研究表明,出現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
  • 北極現38度高溫!大規模甲烷釋放中,地球會變成金星一樣的火球?
    ,在進行對北極地區超過360萬個湖泊監測發現,大量的湖泊已經出現了異常情況,沉積物正在被古細菌微生物所分解,同時它們釋放了大量的甲烷氣體,這在加速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因為甲烷是地球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並且甲烷的吸熱能力比二氧化碳強30倍,所以這還會間接的加速了北極地區氣溫的偏高模式。
  • 地球氣候或大變!7月再現30度高溫,「封印」病毒可能大規模釋放
    同時高溫現象還在導致更多的海冰出現融化,從而引發整個地球的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之中。如今的北極圈已經是什麼狀態?上面我們也說了,北極圈在6月創下了罕見的高溫天氣,號稱北極圈「最寒冷的村莊」,突然飆升出來一個38度的極端性高溫,創下了北極地區的歷史紀錄。
  • 地球氣候或在大變!北極熊可能提前滅絕,「超級病毒」正在釋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以來,北極圈出現了氣候的異常,引發了大家對北極地區未來的擔憂,例如北極出現極端性的38度高溫,森林大火不斷燃燒,甲烷爆發等等,這說明氣候正在將北極推向
  • 「超級病毒」正在釋放?北極熊可能提前滅絕,地球氣候或在大變
    因此,北極地區難免成為了大家關注以及擔憂的焦點。在北極地區,像極端38度高溫、森林頻發大火,甲烷瀰漫這一系列現象,也說明了北極的氣候確實是不太好,甚至在惡化的邊緣一直徘徊。如果北極的海平面一直在上升,那麼北極的氣候也將面臨重大變化。當氣候發生變化時,第一時間禍害的就是該地區的生物了。相關氣候研究雜誌也曾指出,北極地區的所有生物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 北極38 度了,我們可能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北極 38 度了,今年到底有多熱?6 月 20 日,北半球剛踏入夏至,俄羅斯西伯利亞的維爾霍揚斯克就錄得逼近 38 度的高溫,打破了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紀錄。這有多不正常?就連以陽光海灘比基尼而聞名的美國邁阿密,近 124 年來也只有一次錄得這樣的高溫。
  • 北極史無前例38度高溫!除遠古病毒外,還有哪些影響等著我們?
    6月20日Verkhoyansk小鎮迎來了38攝氏度的異常高溫,打破了曾經37.2攝氏度的記錄。西伯利亞的這個小鎮位於北緯67.5度,如果對地理稍微了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剛剛好位於北極圈之內。但即使冰天雪地的極地也同樣會迎來夏季,恰好6月21日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直射地球北回歸線之上,這個時候北極圈內迎來了極晝現象,太陽24小時不落山掛在空中,這也是北極地區的夏季,因此溫度相對會高一些。在地球兩極的夏季冰川同樣會融化,但是38攝氏度的確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了。
  • 38攝氏度!北極圈內出現罕見高溫,人類擔憂的事情或要發生
    據相關媒體報導6月20日,位於北緯67.5度的Verkhoyansk小鎮達到了38攝氏度的高溫,這個緯度已經在北極圈之內。印象中冰天雪地的極地竟然出現如此高溫,令人非常擔憂,正因為罕見的高溫又帶來了森林火災。
  • 北極大火肆虐,已釋放244兆噸二氧化碳,會加速地球二次變暖?
    在2020年我們也看到了,北極創下歷史性的38度極端性高溫,這也對冰川融化加速了不少,雖然這個高溫很短暫,但是它的影響已經出現了所以人類在意北極的變化是合理的。北極升溫,正在加速二次地球變暖?確實除了我們上面說的北極地區問題之外,北極還有最令人擔心的泥炭地或是永久凍土的區域,在升溫之後,這些區域也會隨之加速融化,導致地球出現「二次」變暖。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全球近一半泥炭地儲存的碳位於沿著北極圈的北緯60°~70°之間。
  • 第6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
    事實擺在眼前,NASA和英國、日本氣象單位都在一月發布數據,證實2016是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表均溫飆升1.2度,全球高溫連三年打破新紀錄。所有生態學教授就警告,人類如果再不覺醒,繼續依循現在的模式運作下去,未來恐怕有高達60%的生物都無法再活下去,而地球也即將面臨第六次的物種大滅絕!
  • 北極出現了數萬年難得一見的高溫,這是怎麼回事?地球生病了嗎?
    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猛烈的暴雨,其實根源還是地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引起的,尤其是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更是影響巨大。說起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2020年又是一次次刷新人們的認知。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有兩個最寒冷的地方,它們就是南極和北極,代表著地球最極端寒冷的氣候區域。如果是其它的地方出現高溫現象,比如我國很多地方出現38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這是在當下全球變暖背景下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 北極最高溫38℃、南極驚現紅雪,這個世界會好一點嗎?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38℃高溫,北極熊正面臨著滅絕……1北極最高溫飆升至38℃,南極雪地變「血紅」!由於永久凍土的消失,北極現在甚至開始變得綠意盎然,看起來很美,但這種趨勢卻十分的危險。
  • 38度高溫!8個月244兆噸二氧化碳,北極在打開潘多拉魔盒?
    年的高溫特別的強,例如:38度的極端性高溫在以前是看不到的,而它的出現直接打破了氣候的常規思維。當然,氣候的異常糟糕並不意外,今年上半年除了全球變暖的直接影響之外,還有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同時大氣環流在北極地區確實也出現了異常,北極的38度創新高的氣溫就是因為高壓持續「困擾」帶來的結果,所以2020年的多種氣候模式也在上演,包括如今又在醞釀之中的「拉尼娜」現象,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 地球扛不住了?6月北極排放5900萬噸二氧化碳,永凍層面臨融化危機
    例如在今年的二月份,南極地區出現了罕見高溫20.75攝氏度,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在南極測的最高溫度,不久之後北極被發現存在大量的甲烷熱點,總數量超過200萬個,這意味著碳元素不斷地向大氣層中釋放,而這些原因的產生就是因為溫室效應全球氣溫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