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幻小說總愛講物理?作為為人類貢獻最大的化學很土麼?

2020-12-05 科幻相對論

在科幻小說或者電影中,經常能夠看見主角駕駛著光速飛船穿梭於絢爛的宇宙空間之中,在進行星際航行的過程中,大多會提到其中的物理原理:或許是相對論或許是蟲洞,在或者是現在熱度很高的量子理論。總之,科幻已經漸漸的離不開物理學了。

著名科幻雜誌

其實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講,人類學到的第一門科學應該是生物學,因為我們本身就存在於生物圈之中,自然界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然而幫助我們從眾多靈長類動物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上擁有最高等智慧的智慧生命的科學,還要屬化學。

所以,為什麼幾乎沒有關於化學的科幻作品呢?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化學描述起來不夠有趣。化學並不像物理學那樣,可以用一些有趣或者極度燒腦的內容來勾起讀者的興趣。

我們可以用推敲,想像,甚至是簡單的討論,就把一個龐大的物理學世界展現在讀者面前,而化學不能。化學,除了不斷的實驗,就是不斷的計算,所以看起來要枯燥的多。

化學shiyanqicai

相對於文學作品中的表現,化學和物理在現實中的表現恰恰是相反的。雖然我們可以用「世界的本質就是物理的。」來強調物理學的重要性,但是化學的進步卻一直推動著人類的前進,這種推動大約要從人類第一次使用火焰開始。

然後人類冶鍊金屬,製造炸藥,提鍊石油。我們現在隨便買一盒藥,都能看見非常正統的化學名稱。

也許人們更感興趣的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未來科學,但是化學卻是腳踏實地的實幹派。不知道有哪些科幻作品是以化學為主題的呢?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更多科學資訊,更好的科幻故事。請點擊屏幕頂端的「關注」進入我的百家號主頁查看。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幻小說排名第一 為什麼是《雙宇》系列
    網上流傳一句話,科幻小說只有兩種,一種叫做《雙宇》,一種叫做其他科幻小說。今天,我們就這句話來深入探討一下,為什麼網友會有如此評價。用作者龍齒刀自己書中的話來說,這就是「形於道中,神於道外。」意思是一件事物的本質絕對是在這件事物之內,但要想更加出彩,就必需要跳出它的框架。換言之,如果一本科幻小說跳出了科幻小說的傳統模式,那它就具備了「神於道外。」
  • 對話鄭軍:國內外的科幻作家為什麼總愛反科學?
    如果我們不做揭露的工作,後人會以為今天反科學是科幻的主流。我給你發個資料,我曾經寫過長文,論述科幻中的反科學。這是《反樸歸真之夢——科幻中的反科學思潮》。這篇寫在十幾年前了,現在會有一些修改補充,不過大體上梳理了一下反科學科幻的歷史。「在一般的觀念中,科幻小說應該是為科學唱讚歌的,但這只是中國科學主義語境下的科幻小說給人造成的印象。
  • 為兩個女兒寫科幻小說的清華生物學家,榮獲了銀河獎中篇小說銀獎
    作為科普譯者,他翻譯了榮獲「普立茲獎」的《大滅絕時代》,該書獲得了國家圖書館頒發的「文津獎」推薦圖書獎;作為科幻作家,他創作的科幻小說《二時代》獲得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中篇小說銀獎,而科幻小說《畫骨》則剛剛獲得了「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獎。
  • 科幻小說都講些什麼?給科幻小白的入門指南
    常看科幻小說的人對於科幻小說該怎麼分類都有自己的認識,雖然有時不能準確地說出這些類別的名稱、涵義,但潛意識裡時時刻刻都在使用這套分類標準:挑選科幻書時、關注科幻作家時、跟人聊天時、下載科幻電影時……無不受自己心中分類的影響。最愛的科幻類別總是第一時間關注,不喜歡的類別基本不予理睬。總而言之,就跟大家看異性時一樣,是不是你的「菜」,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 美國人都在看什麼樣的科幻小說?
    相信不少科幻迷們都已經為大劉激動不已,而也有很多科幻小白感到一頭霧水:「三體」是啥玩意兒?硬科幻又是啥?美國人也看《三體》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三體》的方方面面,並附上國外的硬科幻小說神作強力推薦!
  • 科幻原創小說《粒子人》是對人類靈體意識的解讀嗎?
    明湖孤月 2019-06-12 16:46《粒子人》科幻小說,已經在公眾號連載100篇了。同步在閱文集團旗下的起點小說和創世小說網上連載。人們總是疑惑大腦是由什麼構成的,但權威的科學家,已經認同是由「粒子物質」組成的。而粒子物質量子波化的能量,能夠使人的大腦產生意識。這就是為什麼粒子人以粒子物理學和量子論為科學基礎,所做的科幻構思。
  • 中國科幻小說創作中的科普問題
    由於當時能夠進行科幻小說創作的作家,大多為兒童文學家或科普創作者,他們習慣了用簡單活潑的語言講清晰易懂的道理,不擅長開掘個人情感來書寫人性,而是更注重響應時代號召,將科學知識傳達給青少年讀者,幫助小讀者樹立對科學的興趣和學習的信心。
  • 作為科幻小說的《三體3》,開頭為什麼要寫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作為科幻小說的《三體3》,開頭為什麼要寫拜佔庭帝國的滅亡?《三體》小說概念圖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所著的《三體》是國內科幻讀者心中的一座豐碑,《三體》系列小說的成功使得中國科幻小說愛好者的這個群體更為壯大
  • 《三體》小說人物吐槽:程心替人類背了最大的黑鍋
    但其實冷靜下來想想,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程心所做的大多數決定,幾乎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正常選擇,符合普世價值觀和人類的道德取向。第一次的錯誤決定,是沒有阻止送出雲天明的大腦。其實很容易看出,程心在整個作品中沒有表現出很多私人感情,她的愛與善,總是站在一種集體的高度,輻射出很大的範圍。她心繫地球,心繫人類文明,儘管雲天明很愛她,但是他對雲天明的愛是普通的。
  • 讓你震驚的那些短篇科幻小說
    柳文揚寫過大量賽博朋克小說,但國內最好的兩篇賽博朋克小說卻不是他寫的...空間站連續發生太空人死亡事故,死因都是被一條逃出籠子的實驗用毒蛇叮咬致死。但是最後一名登上空間站的太空人卻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賽博朋克融合推理類型。綠楊,《黑洞之吻》。銀河獎特等獎。綠楊的「魯文基教授」系列最好的一篇。「魯文基教授」最大的貢獻是塑造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死傲嬌(大霧)。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流浪地球》一開播註定就是一個轟動《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歐巴馬、雷軍紛紛推薦的《三體》憑什麼被譽為最偉大科幻小說?
    有人說《流浪地球》的出現,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而劉慈欣可以託大地稱他為當代中國科幻小說的第一人,而《三體》就是劉慈欣的成名之作。《流浪地球》火爆上映之後,劉欣慈又再度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書店紛紛把他的小說從積滿灰塵的書架上又再次擺放道現眼的位置,而他曾經一度暢銷的小說《三體》也再一次的迎來了售賣高峰。
  • 看完《星際穿越》,再來拜讀高階科幻小說 對宇宙的探索上 小說比...
    其實,按捺住想要跪拜的激動,去拜讀一些經典的科幻小說,你就會發現你的好奇心將被極大激發,一部《星際穿越》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你對宇宙的探索欲望。而且由於文字不受技術限制,你會發覺科幻電影比科幻小說落後了幾十年。  什麼是高維空間?
  • 作家星河帶你入門科幻創作,細講科幻文本類型
    主要從事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創作,著有科幻作品《網路遊戲聯軍》《殘缺的磁痕》等數十部,著有科幻電影評述「視覺的衝擊」叢書,主編《中國科幻新生代精品集》、「年度科幻小說」(灕江版)等作品集,已出版和發表作品數百萬字。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宋慶齡獎、冰心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銀河獎等諸多獎勵。2007年被授予「在科普編創工作方面有突出貢獻的科普作家」稱號。
  • 聽說你有點喪,那不如看本科幻小說
    曾經問過的「為什麼」,你找到答案了嗎?看過的第一本科普書,第一部科幻作品,你還記得嗎?那些屬於你的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有沒有成為某本書、某部電影裡的「科學幻想」?說到國內的優秀科幻作品,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三體》,甚至有人說,「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劉慈欣再獲國際科幻大獎,卻對當今科幻小說很失望
    當晚,劉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所以我只有讓想像力前進到更為遙遠的時間和空間中去尋找科幻的神奇,科幻小說將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變成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們的責任就是在事情變得平淡之前把它們寫出來。
  • 在這些科幻小說中,瘟疫是人類文明的B面
    網上有人發了關於瘟疫的小說書單,但不是太長,主要也就是笛福的《瘟疫年紀事》,加繆的《鼠疫》,當然還有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小說情節和霍亂本身關係不大,只是常被望文生義地理解為霍亂造成的愛情悲劇。至於大名鼎鼎的《十日談》,雖然以黑死病為背景,但絕大部分故事卻與疫病毫無關係。 一個有點尷尬的事實是,主流文學很少以瘟疫為故事主題。
  • 今年讀了6部國產科幻小說,軟、硬科幻各具特色,腦洞獨具匠心
    2020年已經過了大半了,今年又出版了什麼好看科幻小說呢,尤其是本土創作方面的。跟隨小編梳理一番吧,說不定會有你喜歡的哦!《詭秘之主》 愛潛水的烏賊 著蒸汽朋克的奇幻克蘇魯世界!魔女的滋味真不錯~《詭秘之主》作為近期最熱門的網文,創作出了一個龐大的世界觀,其設定完整、多樣和新奇,相信會對未來的西幻題材有很大影響。克蘇魯和蒸汽朋克,是原本就小眾的科幻裡更小眾的元素,能如此大放光彩,真是令科幻迷激動啊。《廚房裡的海派少女》梁清散 著梁清散帶著他的晚清科幻又回來了。這次居然開飯館了!
  • 《三體》科幻小說中最大的漏洞是什麼?
    總是聽到各種各樣的談論《三體》小說BUG、漏洞的文章,其實大劉在某次訪談中曾說過,他不懂物理學、也不懂天文學,只是希望給一些普通的讀者去看,啟發他們的想像力,從而使他們對真正的物理學、真正的科學產生興趣。
  • 科幻電影中的物質與反物質反應堆,能作為現實宇宙飛船的動力源麼
    《星際迷航》電影系列的粉絲們對星際飛船「企業號(StarshipEnterprise)」使用一種叫做曲速驅動(Warp Drive)技術記憶猶新,該飛船動力來自以反物質為核心的動力源。當然,這樣的「發電廠」目前僅存在於科幻小說的作品中。難道以反物質為核心的動力源不能用於現實的星際飛船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