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精建精美跑出「加速度」

2020-11-23 溫州市政府網

全區民間投資達到32.23億元,總投資20億元海特克高端裝備製造基地落地,五馬街禪街「重裝」崛起,甌江路閃亮「換裝」……走進鹿城,正在發生的一件件事、一個個變化,無不提示著人們:這個溫州的核心城區正在加速蝶變。

變化,不止體現在數字上。特別是今年以來,該區著力揚長避短、打出經濟發展組合拳,謀變圖強、不斷壯大發展新動能,精建精美、扮靚城市以及提高首位度所帶來的方方面面工作的推進與成效,讓生活其中的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古城躍動的強勁脈搏。

抓投資 好環境引來好項目

6月20日,由杭州湃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申請註冊的「溫州市巨賀商貿有限公司」,正式落戶鹿城區仰義街道。未來三年,該公司目標銷售1000萬雙女鞋,預計可產生銷售收入10億元。為什麼要到溫州來?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廖睿宏直言,是被鹿城「招商團」的誠意打動了。

「要像502膠水一樣全力服務企業。」該區第一批重大項目集體開工儀式上發出這樣的動員令。正是憑著這股執著和精氣神,鹿城成立招商引資工作談判專班,開展「三服務」,推出大力度的優惠政策,靈活運用「一事一議」,並以審批改革為著力點再優化營商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項目在鹿城順利落地、生根,也吸引了一大批民間資本到鹿城投資創業。

據統計,今年1-5月份,鹿城到位內資24.5億元;上報新引進總部項目7個;總部回歸項目的稅收額預估為1億元。其中全區民間投資(剔除房地產)完成32.23億元,同比增長53.6%,阿聯新型板材製造基地、新二代鞋智造基地兩個分別投資超10億元的項目成功落地並開工建設。

項目引進來,如何建設?組建實體化運作的大會戰辦公室,出臺土地出讓、謀大招強、未來社區等七個重點攻堅行動方案,全面開展「項目建設推進年」暨擴大有效投資攻堅大會戰行動,全力打好做地、出讓、建設組合拳。截至6月20日,全區出讓經營性用地17宗1027畝,出讓土地總量、出讓金總額均居全市第一,分別佔市區總量的54.3%和68.6%。

在此基礎上,今年,鹿城舉全區之力實施213個、總投資960億元的「大建大美」項目,目前在建工地202個,全力推動「大建大美」向「全域美」拓展。截至5月,鹿城的「大建大美」項目開工數、建成數、投資完成率,在全市11個縣(市、區)中均居第一。

大手筆項目值得一提——佔地252畝、預計總投資130億元的老港區地塊成功出讓,正在規劃的350米超高層項目即將刷新溫州城市天際線,成為浙南第一高樓;總投資14億元、總面積25萬平方米的溫州印象城MEGA項目加速推進,建成後有望成為溫州大都市區的「魅力都心」……

抓動力 「經濟地圖」撬動產業發展

「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鹿城區委書記姜景峰表示,鹿城正以奮鬥的姿態,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鹿城區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速為23.2%,這是近幾年首次高於全市平均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前。增速的背後,是該區對全市「六比」競賽中落後指標的系統分析、對可提升空間的深度挖掘,以及推進樓宇經濟發展一系列舉措的有效落地。

面對短板問題和指標滯後的現實,鹿城謀變圖強,創新推出了「智囊嘀咕團」、「身後裝馬達」、暗訪倒逼等機制。其中,經濟運行分析研判「8+X」機制,是以固定8個區級經濟口部門加其他相關部門街鎮的形式,每月分析比對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從而加強經濟運行情況的分析、研判和督查。

發展空間曾經是制約鹿城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為全域盤活城市資源,鹿城編制了全省首張「經濟地圖」,藉助最新衛星遙感影像圖、條線信息系統,「拍CT」式全面摸底低效工業項目、閒置商業用地、商務樓宇、國有企業閒置資產等城市資源,根據類型、成因、現狀逐個建立數據檔案。跳出鹿城缺土地、沒空間的思想誤區,拿出「擠牙膏」的勁,用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5G互聯」等先進技術,為城市經濟發展釋放更多空間資源,打造「最強城市經濟大腦」。

目前,全區累計梳理低效土地154處2969畝、低效工業項目1329畝、閒置商務樓宇111處43萬平方米。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是,今年1-5月,全區入庫省「152」項目4個,項目統計入庫落地率全市第一。

同時,著眼擦亮城市經濟名片,今年以來,鹿城搶抓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國家試點、服務業強區省級試點機遇,加速推進環貿港、市健康老齡創新產業基地等十大商貿平臺建設,全域布局外貿新業態,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爭取培育稅收「億元樓」6幢,市場採購貿易出口綜合施策求突破,全面催生爆發力,「1039」出口節節攀升。5月20日以來,24個工作日出口3.48億美元,超過之前6個月總和,日均出口量從不足200萬美元攀升到1450萬美元,6月21日達到3600萬美元,今年累計出口6.43億美元。打響「中國鞋都」金名片,開展鹿城鞋藝小鎮創建,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填補鹿城省級特色小鎮空白。

抓提升 展現城市深厚基底

獨特的山水鬥城格局、大規模原真保留的歷史文化街區、大量中西合璧的傳統建築……鹿城集聚著溫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許多核心要素。這是鹿城獨一份的榮耀,也是城市建設發展中必須解好的一道題。

「老城區和新城全面推進建設不同,要在保護中開發,需精雕細琢,全力以赴出精品、打造標杆工程。」鹿城區住建局局長周馳介紹,近年來,老城區的道路、排水、教育等基礎設施加快完善,「歷史欠帳」逐步消帳。

五馬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是鹿城端出的一道精品。「如今,老街大變樣,有了全新的體驗,更時尚更好玩。」這是市民普遍的反應。自重裝開放以來,五馬禪街已累計吸引各地遊客1103萬人次,接待省內外考察團132批次,日均遊客量是改造前的2.8倍。今年一季度,五馬商圈實現批零住餐貿易業銷售額44.5億元,同比增長17.2%。

今年,改造提升工作將向公園路延伸,有望再現公園路昔日曾為溫州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盛況,並將公園路、五馬街、禪街串連成歷史城區完整的東西商業軸、文化軸。另外,總投資5.89億元的名城廣場即將完工,計劃今年國慶投入運營,為五馬老商圈再添「新引擎」。

除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外,江心嶼也是全市「兩線三片」五大靚麗名片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江心嶼東園改造提升工程和英國領事館舊址項目修繕改造工程已全面進入施工階段,東園重點區塊國慶期間將建成向市民開放。與江心嶼一江之隔的望江路上,望江東路拓寬改造項目已初劃紅線範圍,作為古城「北埠」的朔門街區同步謀劃。

對歷史文化資源的高度重視和全面挖掘,來自鹿城區委區政府對城市發展的科學研判與全盤把握——「按照經營城市的理念,把握好城市開發、舊城改造的節奏,統籌好城市產業、居住、生態布局,進一步打好『精建精美』關鍵戰役,真正實現城市開發有序推進、功能品質全面提升。」

在這些努力之下,一個富有底蘊又活力四射的鹿城,正漸行漸近!(記者 金朝丹 報導組 宇慧 晴雯

相關焦點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法棟: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
    奮力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訪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1月9日,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就如何貫徹落實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精神,記者採訪了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三高四新」戰略,深入實施市委「對標提質、旅遊強市」 戰略,堅持「旅遊帶動、綠色崛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建設國內外知名旅遊勝地不動搖,推動「雙循環」相互促進,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舒適舒心的休閒城區、宜居宜業的智慧城區、通暢通達的便捷城區、精緻精美的生態城區
  • 復興號 跑出幸福「加速度」
    復興號,跑出中國「加速度」 2008年,首列國產「和諧號」CRH3型高速動車組在中車唐山公司下線,並在京津城際鐵路正式運營,標誌著中國正式步入「高鐵時代」。 2018年,河北製造的我國首列16輛長編組「復興號」在中車唐山公司下線並投運,成為全球最長高鐵列車。
  • 國家會展中心建設跑出「加速度」
    內容提要:從市住建委獲悉,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標誌性工程,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工程建設跑出「加速度」,目前已完成鋼結構、幕牆、屋面工程,正在進行室內精裝、設備安裝等收尾工作。其中,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一期展館將於今年6月24日投用。
  •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專訪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黃家傑「這次巡迴看變化看了這麼多園區,有這麼多好產業、好項目和好企業,令我們非常振奮。」黃家傑說,市商務局將堅決落實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十九次全會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三個城市」定位,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接續加力,奮力跑出九江發展加速度,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烈日燃激情 京唐鐵路唐山段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石家莊8月9日電(記者楊帆)為了確保工程進度,每天工作11個小時,平均喝下5升水——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建設者頂著高溫全力奮戰,力推京唐鐵路唐山段建設跑出「加速度」。  「京唐鐵路唐山段跑出了『加速度』。」京唐城際鐵路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及前期部副部長時家團說,多虧地方政府和各部門大力支持,疫情期間為外地返崗的員工開通了「綠色通道」,提供包車返崗和隔離等服務,並幫助解決防控物資不足等實際問題,建設工程才能快速推進。
  • 南通:奮力跑出加速度 確保實現「開門紅」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徐惠民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新年賀詞和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奮鬥」作為新一年關鍵詞,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弘揚務實作風,在新賽程開局之年奮力跑出「加速度」,確保實現「開門紅」,勇當全省「兩爭一前列」排頭兵,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項目招引跑出「加速度」
    項目招引跑出「大會」加速度,得益於桐鄉IP效應的持續放大。就在11月23日下午,網際網路之光博覽中心紅亭人頭攢動,「數字驅動桐鄉高能級產業創新發展」桐鄉發布專場活動在這裡舉行。桐鄉以東道主的身份,從政府政策與服務、商業合作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向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及國際網際網路企業家代表作自我介紹。
  • 林逢鎮:生豬產業跑出加速度
    林逢鎮:生豬產業跑出加速度 www.gxbszx.gov.cn  2020-11-19 09:08  閱讀:394次  作者:黃琴芳  編輯:吳黃蘭  來源:右江日報
  • 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原標題: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
  • 蘇評│砥礪前行 跑出交通強省 「加速度」
    滬蘇通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和鹽通高鐵等多條鐵路先後建成開通,全省高鐵初步成網,「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形成,交通強省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快馬加鞭,交通強省跑出「加速度」。「十三五」以來,江蘇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累計完成投資6217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60%,構建了公鐵水空融合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 打好新發展階段主動仗 跑出後發趕超加速度
    瞿海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十次全會精神,嚴肅認真開好民主生活會,打好新發展階段主動仗,跑出後發趕超加速度,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益陽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市領導李永軍、孫達良、楊愛雲出席座談會。
  • 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江潮訊(記者 張紅 通訊員 申雯)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 南通:奮力跑出加速度 確保實現「開門紅」_地方_中國西藏網
    原標題:奮力跑出「加速度」 確保實現「開門紅」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徐惠民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新年賀詞和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奮鬥」作為新一年關鍵詞,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弘揚務實作風,在新賽程開局之年奮力跑出「加速度」,
  • 卯足幹勁 跑出城鎮管理「加速度」
    浙江在線1月7日訊(通訊員 任雪琴)為進一步鞏固國衛鎮創建整治成果,切實加強對鎮區鎮容鎮貌長效管理,秀洲區綜合行政執法隊洪合分隊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紮實推進補齊城鎮精細管理的短板,推動城鎮精細化管理向縱橫發展,跑出「加速度」、守護洪合「高顏值」。
  • 助力「雙循環」,中歐班列跑出「湖南加速度」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省份湖南,中歐班列何以跑出全國領先速度?請聽觀潮君為你細細解說。化危為機,跑出「湖南加速度」▲長沙發往白俄羅斯明斯克的中歐班列。
  • 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優化審批助力提速增效不斷完善機制,簡化優化審批流程,探索創新,是確保重點項目攻堅、跑出「加速度」的關鍵。
  • 「一帶一路」帶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五股火
    (原標題:「一帶一路」帶動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一帶一路」帶動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比海運省時間,比空運省運費」。
  • 瀘州江陽:重點項目奏響最強音 跑出「加速度」
    2020年,江陽區始終堅持「以項目促投資穩增長」的理念,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以問題為導向,指導、協調、督促項目加快建設,項目建設奏響最強音、跑出「加速度」,全區實施區重點項目128個,計劃總投資2118.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8.3億元,完成投資290.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0.7%。
  •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站在2021年的起點回望2020年,縱有「陰霾」籠罩,但抵擋不住新區的發展熱潮,一系列重大項目在攻堅突破中「加速度」,一條條產業鏈在補齊補強中「強筋骨」,一個個重大籤約在貼心服務中吃下「定心丸」。各項經濟指標逆勢上揚,持續領跑省市,全年全域籤約項目284個,引資10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