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很累?
白天犯困,晚上睡不好。
做事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幹卻幹不動了
明明人還未到中年,精力還不如廣場跳舞的大媽,不如公園裡下棋的大爺。
為什麼別人幹什麼都仿佛是擁有三頭六臂和無窮的精力,甚至能同時做好很多事情?一輪到自己身上,簡直是懶癌症發作。
可想想自己的生活挺自律的呀,怎麼一做起事來就無精打採了呢?那股拼搏的勁頭怎麼消失了呢?我的精力哪去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哪些精力旺盛的人的狀態究竟是怎樣的呢?每天總是精神煥發,目光如炬,走起路來健步如飛做起事來聚精會神,效率過人,事業發展非常順利。
所以,當一個人心態樂觀豁達,那麼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焦慮了。
焦慮也是影響精力的一個因素。
張遇升在《掌控精力:不疲憊的身心管理術》中說到:美國精力管理專家託尼·施瓦茨曾經在一次面向一家大銀行160位高管的演講中,做過一項關於「精力審核」調查。
結果是,77%的人表示,自己很難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分心。80%的人表示,自己很少把時間花在思考戰略性和創造性的事物上,而是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處理即時需求上。54%的人表示,自己常常會在工作中感到不耐煩、受挫或暴躁,特別是在力不從心的時候更會如此。
由此可知,精力容易受到情緒的波動而大量消耗。
想要掌控精力,首先要知道精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由哪些幾部分構成,我們才能從根本上科學管理精力。
《掌控精力》一書中,就有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人的精力由4個部分構成:體能,情緒,注意力,以及意義感,因為體能是我們保持精力充沛的基礎;情緒的正面負面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精力是否旺盛;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精力的優劣;意義感能讓精力充沛更快速完成某件事。
金字塔模型,科學掌控精力
構成人精力的4個部分「體能」,「情緒」,「注意力」和「意義感」,就像一個金字塔,從下往上看。
第一層體能:
因為體能是我們保持精力充沛的基礎,所以,可以將他理解成是汽車發動機的氣缸。
試想,體能好的人,是不是就像汽車的氣缸數多,能輸出的功率就大,那麼在需要加速或超車或爬坡時非常容易做到,是一個道理呢。
既然體能與精力息息相關,所以想要保證精力滿滿,就必須把體能搞好,可是影響體能的是什麼呢?是與我們的飲食、睡眠、運動和疾病狀態都有關。
所以保持運動習慣,因為人是有可能保持很強的記憶力的。聰明的人都會選擇在繁忙的工作中養成隨時隨地運動的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設定具體的目標並建立反饋機制;學會利用碎片時間見縫插針地進行運動。
飲食方面,現代人的很多病其實都是吃出來的,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病不少。比如吃太多,那麼會有過剩的營養素會堆積在身體裡,容易讓人患上慢性病。「攝入過多的油脂,人就容易患上高血脂;攝入過多的鹽,人就容易患上高血壓;攝入過多的嘌呤,人就容易患上痛風。」想想都覺得害怕。還有飲食不規律,得胃病的人少嗎?胃痛一上來,體能就差,精力自然跟不上了。
睡眠方面,如果睡眠質量沒有保證,必定會影響精力。晚上睡不著,早上鬧鈴一響,就往公司趕,到公司了,眼睛都完全沒精神起來,幹起活來,精力可真是大打折扣。
想要保障睡眠質量,首先要確保睡覺環境的輕鬆、舒適、安靜,然後睡前有刷手機的習慣,建議躺床上前看完,並放下手機,不然,你會發現刷著刷著,時間沒了,變成了熬夜,第二天一早哪有什麼精神呀。
健康方面,上班的職場人士,最容易得的就是職場病,像什麼腰頸肩疼痛、胃病、脫髮等,一定要做好疾病管理,預防職場病。常規體檢一定要每年都做,保證身體的健康。
腰頸肩疼痛、胃病、脫髮這些問題,可不是小事,一定要重視。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工作也是責任。
第二層情緒:
情緒學中,將情緒分為正面和負面兩類,正面情緒如感恩、樂觀、興奮、寧靜、快樂等;負面情緒如憤怒、悲傷、焦慮、抑鬱、不安等。
因為正面情緒能使精力更充沛,所以要減少負面情緒。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情緒,有三條重要的定律:
第一,人的大腦在同一時段只能存在一種主要的情緒。第二,相比正面的情緒,人的大腦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第三,我們可以通過訓練來控制情緒。
因為負面的情緒比正面的情緒更容易產生,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訓練控制情緒來管理精力。
快速管理切換情緒的辦法有兩種:
1.改變身體姿勢。
因為身體姿勢不僅可以反映人的情緒,還會影響人的大腦,改變人的情緒,所以當你不愉快的時候,你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姿勢。
2.熱啟動練習。
熱啟動練習是美國著名的人生教練安東尼羅賓自創的一套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稀飯,自己的正面情緒,讓你的情緒感動,快樂、興奮、堅定、感恩等等。
熱啟動練習主要包括5個部分:呼吸練習、感受心跳、回憶值得感恩的事、想一想值得改善和慶祝的事、想一想三個目標。完整地練習「熱啟動」,僅需要15分鐘的時間。
所以當你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這兩種辦法。
第三層注意力:
你有沒有留意過自己的注意力能多長時間地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能力?當注意力專注、聚焦的時候,它能讓你獲得投入感和滿足感。
當在做某件事情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聚焦,很顯然,結果是不滿意的。
為什麼注意力那麼容易分散了?主要是因為缺乏刺激和過度刺激,都會使注意力分散。一定程度的大腦刺激,才能使人集中注意力。
那麼如何在工作的時候集中威力呢?主要也是有兩個方法:
1.對於簡單、重複的事,大腦容易覺得無聊,因此要提高刺激的強度。
提高挑戰的難度的最好方式,就是人為的設定目標,或者及時給予反饋,形成PDCA循環。PDCA循環就是形成P(計劃)D(執行)C(檢查)A(改進)的循環。
2.對於太難或者太混亂的事,所以要降低刺激的強度。
因為在較難的事刺激強度太高,會降低人的注意力水平,這時就需要降低刺激的強度。
想要降低刺激強度,可以把複雜的任務拆解開,讓每一個小的任務的難度適中,還可以隔絕幹擾信息,讓大腦保持專注,也可以把最好的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第四層意義感:
為什麼說意義感也能對掌控精力也有影響呢?是因為意義感是我們自身的目標和使命,來自我們對自身及世界的認知。
意義感就像是前行的燈塔,黑暗中沒有燈塔的照亮,我們如何能向準確的方向邁進呢?
既然預感那麼重要,我們怎麼找到和發現意義感呢?
1.工作,其實工作本身無意義,工作只是實現意義的手段。因為工作讓我們負有責任,通過做有意義的事來創造價值,服務別人。
2.愛,愛讓我們感受幸福。可以通過體驗自然、文化或者另一個人的獨特性,來完善自己的生命。
3.面對苦難時的態度,苦難賦予生命更深刻的意義。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的態度很關鍵,比如:「成功的人,會從失敗中發現對他有意義的正面信息,同時願意承擔失敗的後果,進而整裝待發,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因此,意義感是航行的燈塔,是旅行的目的地,是持久精力的終極源泉。
總結:
當我們從《掌控精力:不疲憊的身心管理術》中理解了精力構成的金字塔模型後,我們也就可以知道有針對性地去著力改善自己的精力了。
如果你也在追求健康、快樂和有意義的人生,那麼我們一起來科學管理精力吧。
行動起來!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