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很累?看懂金字塔模型,科學「掌控精力」

2020-12-03 書書小達人

為什麼你總是很累?

白天犯困,晚上睡不好。

做事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幹卻幹不動了

明明人還未到中年,精力還不如廣場跳舞的大媽,不如公園裡下棋的大爺。

為什麼別人幹什麼都仿佛是擁有三頭六臂和無窮的精力,甚至能同時做好很多事情?一輪到自己身上,簡直是懶癌症發作。

可想想自己的生活挺自律的呀,怎麼一做起事來就無精打採了呢?那股拼搏的勁頭怎麼消失了呢?我的精力哪去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哪些精力旺盛的人的狀態究竟是怎樣的呢?每天總是精神煥發,目光如炬,走起路來健步如飛做起事來聚精會神,效率過人,事業發展非常順利。

所以,當一個人心態樂觀豁達,那麼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焦慮了。

焦慮也是影響精力的一個因素。

張遇升在《掌控精力:不疲憊的身心管理術》中說到:美國精力管理專家託尼·施瓦茨曾經在一次面向一家大銀行160位高管的演講中,做過一項關於「精力審核」調查。

結果是,77%的人表示,自己很難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分心。80%的人表示,自己很少把時間花在思考戰略性和創造性的事物上,而是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處理即時需求上。54%的人表示,自己常常會在工作中感到不耐煩、受挫或暴躁,特別是在力不從心的時候更會如此。

由此可知,精力容易受到情緒的波動而大量消耗。

想要掌控精力,首先要知道精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由哪些幾部分構成,我們才能從根本上科學管理精力。

《掌控精力》一書中,就有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人的精力由4個部分構成:體能,情緒,注意力,以及意義感,因為體能是我們保持精力充沛的基礎;情緒的正面負面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精力是否旺盛;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精力的優劣;意義感能讓精力充沛更快速完成某件事。

金字塔模型,科學掌控精力

構成人精力的4個部分「體能」,「情緒」,「注意力」和「意義感」,就像一個金字塔,從下往上看。

第一層體能:

因為體能是我們保持精力充沛的基礎,所以,可以將他理解成是汽車發動機的氣缸。

試想,體能好的人,是不是就像汽車的氣缸數多,能輸出的功率就大,那麼在需要加速或超車或爬坡時非常容易做到,是一個道理呢。

既然體能與精力息息相關,所以想要保證精力滿滿,就必須把體能搞好,可是影響體能的是什麼呢?是與我們的飲食、睡眠、運動和疾病狀態都有關。

所以保持運動習慣,因為人是有可能保持很強的記憶力的。聰明的人都會選擇在繁忙的工作中養成隨時隨地運動的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設定具體的目標並建立反饋機制;學會利用碎片時間見縫插針地進行運動。

飲食方面,現代人的很多病其實都是吃出來的,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病不少。比如吃太多,那麼會有過剩的營養素會堆積在身體裡,容易讓人患上慢性病。「攝入過多的油脂,人就容易患上高血脂;攝入過多的鹽,人就容易患上高血壓;攝入過多的嘌呤,人就容易患上痛風。」想想都覺得害怕。還有飲食不規律,得胃病的人少嗎?胃痛一上來,體能就差,精力自然跟不上了。

睡眠方面,如果睡眠質量沒有保證,必定會影響精力。晚上睡不著,早上鬧鈴一響,就往公司趕,到公司了,眼睛都完全沒精神起來,幹起活來,精力可真是大打折扣。

想要保障睡眠質量,首先要確保睡覺環境的輕鬆、舒適、安靜,然後睡前有刷手機的習慣,建議躺床上前看完,並放下手機,不然,你會發現刷著刷著,時間沒了,變成了熬夜,第二天一早哪有什麼精神呀。

健康方面,上班的職場人士,最容易得的就是職場病,像什麼腰頸肩疼痛、胃病、脫髮等,一定要做好疾病管理,預防職場病。常規體檢一定要每年都做,保證身體的健康。

腰頸肩疼痛、胃病、脫髮這些問題,可不是小事,一定要重視。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工作也是責任。

第二層情緒:

情緒學中,將情緒分為正面和負面兩類,正面情緒如感恩、樂觀、興奮、寧靜、快樂等;負面情緒如憤怒、悲傷、焦慮、抑鬱、不安等。

因為正面情緒能使精力更充沛,所以要減少負面情緒。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情緒,有三條重要的定律:

第一,人的大腦在同一時段只能存在一種主要的情緒。第二,相比正面的情緒,人的大腦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第三,我們可以通過訓練來控制情緒。

因為負面的情緒比正面的情緒更容易產生,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訓練控制情緒來管理精力。

快速管理切換情緒的辦法有兩種:

1.改變身體姿勢。

因為身體姿勢不僅可以反映人的情緒,還會影響人的大腦,改變人的情緒,所以當你不愉快的時候,你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姿勢。

2.熱啟動練習。

熱啟動練習是美國著名的人生教練安東尼羅賓自創的一套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稀飯,自己的正面情緒,讓你的情緒感動,快樂、興奮、堅定、感恩等等。

熱啟動練習主要包括5個部分:呼吸練習、感受心跳、回憶值得感恩的事、想一想值得改善和慶祝的事、想一想三個目標。完整地練習「熱啟動」,僅需要15分鐘的時間。

所以當你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這兩種辦法。

第三層注意力:

你有沒有留意過自己的注意力能多長時間地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能力?當注意力專注、聚焦的時候,它能讓你獲得投入感和滿足感。

當在做某件事情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聚焦,很顯然,結果是不滿意的。

為什麼注意力那麼容易分散了?主要是因為缺乏刺激和過度刺激,都會使注意力分散。一定程度的大腦刺激,才能使人集中注意力。

那麼如何在工作的時候集中威力呢?主要也是有兩個方法:

1.對於簡單、重複的事,大腦容易覺得無聊,因此要提高刺激的強度。

提高挑戰的難度的最好方式,就是人為的設定目標,或者及時給予反饋,形成PDCA循環。PDCA循環就是形成P(計劃)D(執行)C(檢查)A(改進)的循環。

2.對於太難或者太混亂的事,所以要降低刺激的強度。

因為在較難的事刺激強度太高,會降低人的注意力水平,這時就需要降低刺激的強度。

想要降低刺激強度,可以把複雜的任務拆解開,讓每一個小的任務的難度適中,還可以隔絕幹擾信息,讓大腦保持專注,也可以把最好的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第四層意義感:

為什麼說意義感也能對掌控精力也有影響呢?是因為意義感是我們自身的目標和使命,來自我們對自身及世界的認知。

意義感就像是前行的燈塔,黑暗中沒有燈塔的照亮,我們如何能向準確的方向邁進呢?

既然預感那麼重要,我們怎麼找到和發現意義感呢?

1.工作,其實工作本身無意義,工作只是實現意義的手段。因為工作讓我們負有責任,通過做有意義的事來創造價值,服務別人。

2.愛,愛讓我們感受幸福。可以通過體驗自然、文化或者另一個人的獨特性,來完善自己的生命。

3.面對苦難時的態度,苦難賦予生命更深刻的意義。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的態度很關鍵,比如:「成功的人,會從失敗中發現對他有意義的正面信息,同時願意承擔失敗的後果,進而整裝待發,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因此,意義感是航行的燈塔,是旅行的目的地,是持久精力的終極源泉。

總結:

當我們從《掌控精力:不疲憊的身心管理術》中理解了精力構成的金字塔模型後,我們也就可以知道有針對性地去著力改善自己的精力了。

如果你也在追求健康、快樂和有意義的人生,那麼我們一起來科學管理精力吧。

行動起來!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總是很累?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健康日曆
    一般來說,身體疲乏時,好好睡一覺就可恢復精力。 但如果你在第二天起床後,仍然疲憊不堪,並且這種「起床後很累的」情況持續半年以上,那就要注意一下了,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 年糕媽媽創始人全國巡講北京站:構建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
    在演講中,李丹陽提出了「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從理論層面對親子關係的內涵作了界定。李丹陽認為,親子關係的三個維度——生理需求的滿足、親子關係的濃度以及榜樣的力量共同支撐起了孩子的自驅力。  近百人內容團隊,四年厚積薄發要解答一個媽媽們的育兒困惑  「糕媽」李丹陽,是年糕媽媽創始人,畢業於浙江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 「用戶金字塔模型」在社區的產品和運營工作中的重要性,讀完你必有啟示!
    每天24小時,每年8760小時,時間總是有限的,你花的時間越多,影響的用戶也更多,多以人海戰術會奏效。但我們不能違背二八原則。用戶運營工作每天80%的時間,一定必須努力去圍繞社區裡最有價值的那些用戶做工作。很簡單,如果你做一個活動,滿足的是其他用戶的需求,那基本上效果都會很差,不足為奇!
  • 改變是精力自由的唯一解
    1 你為什麼精力不自由小田是一個忍不住抱怨的人,隔三岔五的要抱怨一下自己的環境太糟糕,周圍的人看起來也很傻,實在是活得心累。他常常問我:「劉老師,為什麼我的精力這麼不自由呢?」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其實原因很簡單,當你開始把一切都歸結為環境、不得不面對的人和看起來糟糕的命運的時候,一切都無法改變。無法改變這些,你就會放棄改變,精力也就被這些不可改變的因素束縛住了。於是抱怨一陣,然後又繼續維持現狀;受不了了,就再抱怨一陣,情緒發洩出來,又有心理容量去接納現狀。就這樣過完一生。2 精力不自由,是一種選擇精力不自由,是一種選擇。
  • 金字塔結構模型讓你目標清晰
    別著急,這還真有,今天我就來和你分享一個結構,專門是針對這方面的結構模型。 叫做: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結構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問題——原因——對策——結果」的結構模型。這種模型在公司會議、報告、發言上,非常實用。
  • 108金字塔模型
    108金字塔模型,不是物質層面的,是精神層面、思維層面的,以345原理為依據而生成。
  • 應用學習金字塔模型 優化醫院內部培訓模式
    一、學習金字塔模型學習金字塔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由美國學者、著名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 1946 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開始叫「經驗之塔」。   從工作角度,醫護人員多忙於各種醫療事務,整段時間、完整接受培訓不現實,哪些那麼多時間坐到那兒聽你培訓,即便做在那兒也是心不在焉,身在曹營心在漢。   從時間管理角度,現代管理學多提倡利用空暇時間、間隙時間來加強個人學習和提高。這也是很多高效能人士的成功習慣。   從科學管理角度,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技術,管理方法和技巧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取得的。
  • 霍金提出警告:不能再研究金字塔了!裡面的東西不是人能掌控的!
    霍金提出警告:不能再研究金字塔了!裡面的東西不是人能掌控的!想必只要一說到金字塔,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吧!要是說到我們人類的歷史上,最為神秘的東西或者是地方是哪裡的話!那麼,這可是非埃及的金字塔莫屬了!金字塔的裡面,那可都是各代法老的陵墓啊!
  • UGC社區用戶沉澱規律:金字塔模型助你理清運營思路
    現在團隊已經步入到運營部署階段,作為一枚運營喵,我已做好了累成狗的準備。。話休絮煩,下面我就把這段時間我們總結出的運營幹貨雙手奉上,希望能給各位產品、運營看官一點啟發,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更有價值的乾貨,小弟就權當拋磚引玉了。一、模型概念UGC社區產品用戶沉澱規律
  • 「金字塔思維模型」成功的另一種說法,掌握了多少種不同的思維模型
    殊不知,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你本身,或表演的無趣,或內容的空洞,這一切幾乎都源於一個因素:缺乏金字塔思維模型。一、什麼是金字塔思維模型呢?金字塔思維模型金字塔思維模型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這個中心論點往下是論據
  • 打坐姿勢的玄機,就在埃及金字塔的秘密中
    序埃及的金字塔,世界的奇蹟。金字塔最神奇的地方,要算是金字塔能了。可能很多的小夥伴沒有聽說過金字塔能這個名詞,筆者粗略的解釋一下什麼叫做金字塔能。金字塔塔高三分之一處,是金字塔的能量中心,在這個中心處產生出來的能量,就叫做金字塔能。
  • 壓力過大會影響大腦,給你的「心累」找一個科學依據
    如果你也正在面臨這樣的困擾,那麼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心累」的原因,和大腦有關 為什麼我們每天只是坐在辦公桌前,卻依然會感到疲憊不堪呢?大腦究竟經歷了什麼?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當你感到「心累」的時候,最常見的表現是什麼?
  • 探秘金字塔能量之謎
    不僅是金字塔,就是它的模型也是如此。科學實驗證明:在模型裡存放的鮮花長時不會枯萎,食品不易腐爛,人進去也能保持活力,傷口迅速癒合……這種不可思議的能量,人們稱之為「金字塔能」。科學實驗:金字塔的奇蹟         為什麼金字塔有如此神奇的效應?荷蘭尤德西大學蒂哈福教授認為:金字塔能聚集宇宙能量。
  • 金字塔潮溼屍體卻未腐爛 誰賦予它神奇能量(圖)
    中新社發 徐瑞康 攝    假如把一枚鏽跡斑斑的金屬幣放進金字塔,不久,就會變得金光燦燦;假如把一杯鮮奶放進金字塔,24小時後取出,仍然鮮美清新;如果你頭痛、牙痛,到金字塔去吧,1小時後,就會消腫止痛,如釋重負;如果你神經衰弱,疲憊不堪,到金宇塔裡去吧,幾分鐘或幾小時後,你就會精神煥發,氣力倍增……    環繞著大金字塔的神秘和謎是數之不盡的,但近年來,較熱門的金字塔的神秘性話題
  • 塔內潮溼屍體卻不腐爛 誰賦予了金字塔神奇能量?
    假如把一枚鏽跡斑斑的金屬幣放進金字塔,不久,就會變得金光燦燦;假如把一杯鮮奶放進金字塔,24小時後取出,仍然鮮美清新;如果你頭痛、牙痛,到金字塔去吧,1小時後,就會消腫止痛,如釋重負;如果你神經衰弱,疲憊不堪,到金宇塔裡去吧,幾分鐘或幾小時後,你就會精神煥發,氣力倍增……   環繞著大金字塔的神秘和謎是數之不盡的,但近年來,較熱門的金字塔的神秘性話題
  • 為什麼進入金字塔的人,會無緣無故的死去?答案就在這裡
    從1940年以來至今爬上這座大金字塔的整整200人們結果都以跌死告終爬上金字塔頂,但是至今沒有一個人活著回來,金字塔中有大量的20噸重的門,但你可以用一隻手推動,金字塔的外壁石塊都非常精確的貼著,像是利用什麼鋒利的東西切割的一樣,甚至連一張紙片也插不進去,最使人毛骨驚然的是埃及考古學家馬蘇博士宣稱
  • 金字塔能量到底存不存在?
    所謂的「金字塔能」究竟有沒有?它是怎樣產生的?又是如何引出種種神奇的效果?為什麼它正好聚集於胡夫殯室的位置上,即塔高1/3的地方?這是巧合,還是古人已掌握了這種能源?各國的金字塔信徒們正千方百計地尋求它的謎底。
  • 為什麼現在總是有傳聞:地球是外星人囚禁人類的監獄?
    因為有一個高等生命總是在背地裡操控著我們,我們永遠都是它們的奴僕。這樣的傳聞所帶來的影響,看起來十分消極,悲觀,不可取,當然它也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撐,更沒有觀測和實驗的證實。你看,科學發展從古希臘時期亞里斯多德開始有意識的認識地球的形狀、建立太陽系模型開始,不過短短的的幾千年。在這個短暫的時間裡,神學、上帝、宗教一直和科學相伴,科學是在宗教神學的指導下進行的,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逾越於上帝之上。
  • 《掌控自我》,找到內心的原始人,解決心理衝突,重新掌控自我
    當你真正掌控自我,完成身心合一,你將飛躍式成長,無堅不摧。本書作者朱建軍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從事過30多年的心理諮詢工作。 在30多年的心理諮詢過程中,他不斷反思,總結出了一套適用於解決問題的萬物方法論 — — 找到自己內心的原始人,解決心理衝突,來掌控自我。
  • 家庭理財-金字塔模型
    家庭理財-金字塔模型。我們知道金字塔呢源於古埃及,因其結構最穩固,所以一直留存到現在,在理財中呢,也有相應的理財金字塔,理財金字塔模型呢將理財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基礎層、保值層和增值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