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無線電波數據製作的圖像揭示了銀河系的隱藏之美

2021-01-20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最新的銀河系圖像揭示,如果我們的眼睛能夠觀測到低頻無線電波,銀河系中心將如何呈現的在人類面前。該圖像顯示了穿過銀河系的磁場信號,其中包括強烈的恆星形成區域和劇烈的超新星爆炸殘留。

我們的銀河系本質上是一個巨大的宇宙「風車」,由恆星,行星,黑洞以及巨大的塵埃和氣體雲組成。「風車」的鼓起中心非常密集,並且是一個名為人馬座A*的巨大超大質量黑洞的宿主。從這個焦點出發,雄偉的旋臂向外伸向銀河系空間的相對空虛。

太陽位於一個稱為獵戶臂 ( Orion Spur )的小旋臂上,這是夾在較大的人馬臂和英仙臂之間的相對較小的部分。而宇宙中充滿了發出輻射的天體,我們將其視為電磁光譜可見部分中的光。可悲的是,在宇宙周圍發射的大多數電磁輻射(光)都以人眼不可見的波長存在。當我們看著夜空時,所看到的類似於一幅剝去某些色彩陰影的畫-美麗但不完整。

現在,一張新發布的圖像使我們有機會欣賞銀河系中一些隱藏之美。通常,無線電波佔據電磁波譜的低頻部分,而肉眼看不見。但是,可以通過專用望遠鏡觀察。新圖像是由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ICRAR)的天體物理學家Natasha Hurley-Walker博士創建的。

用於創建圖像的數據是由位於澳大利亞西部內陸的默奇森寬場陣列射電望遠鏡(MWA)收集的。作為銀河系和銀河系外星空MWA調查(GLEAM)的一部分,MWA一直在觀察天空,該調查在72-231 MHz的寬夜空範圍內對無線電發射進行了調查。該觀測的解析度約為2弧分。在澳大利亞珀斯的Pawsey超級計算中心的幫助下,Hurley-Walker博士使用GLEAM數據製作了圖像。

Hurley-Walker博士說:「正是由於這一寬泛的頻率範圍,我們才有可能在觀察銀河系中心的複雜性時解開不同的重疊天體。」 「基本上,不同的天體具有不同的『無線電顏色』,因此我們可以使用它們確定正在發揮何種物理作用。」

圖像中的紅色區域表示發射最低頻率的無線電波的區域,而中頻則顯示為綠色,而高頻則顯示為藍色。遠景將超新星的位置顯示為明亮的小球體,而充滿活力的年輕恆星誕生的區域則顯示為藍色。金色細絲突出了大而強大的磁場的位置。

天文學家在GLEAM數據中發現了27個超新星殘留物,其中包括大約9000年前澳大利亞土著人可能看到的殘留物。

在確定爆炸的日期以及恆星的不尋常位置之後,Hurley-Walker博士及其同事希望與土著長老交談,以發現古代人們是否對該事件進行了任何形式的記錄。

相關焦點

  • 如果我們的眼睛能夠看到無線電波,那銀河系會是這個樣子
    ,如果我們的眼睛能夠觀測到低頻無線電波,銀河系中心將如何呈現的在人類面前。現在,一張新發布的圖像使我們有機會欣賞銀河系中一些隱藏之美。通常,無線電波佔據電磁波譜的低頻部分,而肉眼看不見。但是,可以通過專用望遠鏡觀察。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無線電波地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日本一架望遠鏡已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關於銀河系的無線電波圖像。在3年的時間裡Nobeyama 45米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1100個小時來繪製地圖。這張照片是一個名為FUGIN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由Nobeyama 45-m望遠鏡拍攝的森林無偏星系平面成像研究)。FUGIN後面的多機構研究小組在日本天文學會和arXiv的出版物上解釋了這個項目。
  • 科學家捕獲到15億光年外的無線電波,超出銀河系,外星人操控的?
    科學家捕獲到15億光年外的無線電波,超出銀河系,外星人操控的?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太空,從月球到火星到其他行星,科學家們渴望獲得更多的信息。最近,加拿大科學家利用最新的設備在7年後再次收到了重複的無線電信號,這些神秘的信息來自15億光年處,信號的連續傳遞似乎是對地球的呼喚,科學家正在討論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外星人發出的無線電波嗎?2007年,科學家捕獲了第一個FRB,隱藏在2001年收集的太空無線電數據中。當時,一些天文學家甚至認為這是望遠鏡部件的發出奇怪頻率。
  •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心發現兩個能發射無線電波的巨大「氣泡」
    據外媒Cnet報導,銀河系的中心通常被認為是非常奇怪的,由於科學家在銀河系中觀測到的兩個迄今為止最大的結構,它變得更加怪異。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發現了兩個「能發射出無線電波的氣泡」,這些氣泡綿延數百光年,形成了巨大的一種宇宙「沙漏」,使銀河系中心的其他物質相形見絀。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無線電波地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如有疑問及相關問題請評論區留言,「博科園」會挑選問題給予回復解答)】日本一架望遠鏡已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關於銀河系的無線電波圖像。在3年的時間裡Nobeyama45米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1100個小時來繪製地圖。這張照片是一個名為FUGIN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由Nobeyama45-m望遠鏡拍攝的森林無偏星系平面成像研究)。
  • 科學家成功用無線電波生成全息圖像
    物理學家首次用來自WiFi發射機的無線電波在一個全息圖中編碼了一個真實物體的三維圖像,類似於電影《星球大戰》中由機器人R2D2投射的萊婭公主的圖像。在原理上,這種技術可以讓外部人士通過房間內散射出的Wi-Fi信號「看見」一個房間內部,不過一些科學家表示,這樣的間諜活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量子感應專家FriedemannReinhard說,這一想法誕生於幾年前。
  • 美國宇航局繪製銀河系內部地圖,發現宇宙「拐杖糖」
    在這張銀河系中心地帶的彩色合成圖像的中心出現了一個類似甘蔗的圖案,但這不是宇宙糖果。它跨越190光年,是一組發射無線電波的細長電離氣體絲之一。這張圖片包含了最新發表的觀測結果,使用的是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設計和製造的儀器。該儀器被稱為Goddard-IRAM超導2毫米觀測者(GISMO),與位於西班牙皮科韋萊塔的30米射電望遠鏡配合使用,該射電望遠鏡由位於法國格勒諾布爾的射電天文研究所操作。
  • 如果人眼可以看到無線電波,銀河系會是什麼樣子?
    (MWA)望遠鏡拍攝的圖像顯示了如果人眼可以看到無線電波,我們的銀河系會是什麼樣子。來自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ICRAR)Curtin University節點的天體物理學家Natasha Hurley-Walker博士,使用珀斯的Pawsey超級計算中心創建了這些圖像。
  • 科學家成功用無線電波生成全息圖像
    物理學家首次用來自WiFi發射機的無線電波在一個全息圖中編碼了一個真實物體的三維圖像,類似於電影《星球大戰》中由機器人R2D2投射的萊婭公主的圖像。他說,「很顯然,如果你要從WiFi的眼睛裡看世界,那麼你就要製作全息圖。」照相機通過收集物體反射的光並將其聚焦到一個屏幕上產生強度更高或更低的二維模式,從而生成圖像。與此相對,全息圖更多地會利用光波的自然特性。通常會利用雷射。
  • 德國X射線望遠鏡傳回首批圖像
    新華社柏林10月22日電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22日發布德國X射線空間望遠鏡「eROSITA」傳回的首批圖像,揭示了隱藏的宇宙之美。該望遠鏡觀測項目有望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此次發布的X射線圖像展示了鄰近銀河系的大麥哲倫星雲以及距地球約8億光年的兩個星系團。圖像中,大麥哲倫星雲呈圓形紅色結構,裡面的超新星遺蹟清晰可見;代號為A3391和A3395的兩個星系團呈藍綠色,正在發生相互作用。「我們的望遠鏡傳回的首批圖像揭示了隱藏的宇宙之美。」項目負責人彼得·普雷德爾說。
  • 來自星星的你——紅外望遠鏡揭示宇宙神秘奇景
    WISE探測器於2009年12月14日發射升空,並在2010年以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實現了對整個天空的紅外波段觀測。而現在,當天文學家們有了覆蓋整個天空的數據,預計未來還將有更多的發現。隨著覆蓋整個天空的圖像和數據發布,WISE已經躋身偉大巡天項目的行列,這些巡天項目不斷帶給我們最震撼的有關宇宙的新發現。現在人們有了所有的完整數據,當看到科學和教育界的人們如何創造性的使用這些由紅外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真的讓人感到非常興奮和一種成就感。」
  • 不同電磁波下的銀河系:如此震撼!
    現在,一項新的天文測量揭示了天空在無線電波頻譜下的樣子。銀河系與河外星系全天默奇森寬場陣列(GLEAM)捕捉了30萬個星系在無線電波下的圖像。人類只能看到可見光下的一切,但可見光只佔了所有電磁頻譜的一小部分,事實上,電磁頻譜主要包括了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能量依次增加。
  • 德國X射線望遠鏡傳回首批圖像,展示大麥哲倫星雲超新星遺蹟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22日發布德國X射線空間望遠鏡「eROSITA」傳回的首批圖像,揭示了隱藏的宇宙之美。該望遠鏡觀測項目有望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此次發布的X射線圖像展示了鄰近銀河系的大麥哲倫星雲以及距地球約8億光年的兩個星系團。圖像中,大麥哲倫星雲呈圓形紅色結構,裡面的超新星遺蹟清晰可見;代號為A3391和A3395的兩個星系團呈藍綠色,正在發生相互作用。「我們的望遠鏡傳回的首批圖像揭示了隱藏的宇宙之美。」項目負責人彼得·普雷德爾說。
  • 細數那些已經合併的星系,這是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也會經歷的事
    但是研究小組使用世界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ALMA的觀測結果表明,該物體實際上是130億年前的兩個合併星系。ALMA的貢獻:三種無線電波由於哈勃看物體僅限於紫外線光譜,在這種限制下,天體似乎是兩個星團,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南。 但是,當橋下徹和他的團隊使用ALMA觀測該物體時,他們看到了其他東西——化學元素的「指紋」。ALMA能夠檢測到物體發射出的碳,氧和灰塵的無線電波, 這三個信號是解鎖物體本質的關鍵。
  • [多圖]不同電磁波波段觀測下的銀河系
    現在,一項新的天文測量揭示了天空在無線電波頻譜下的樣子。銀河系與河外星系全天默奇森寬場陣列(GLEAM)捕捉了30萬個星系在無線電波下的圖像。人類只能看到可見光下的一切,但可見光只佔了所有電磁頻譜的一小部分,事實上,電磁頻譜主要包括了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能量依次增加。
  • 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一根甘蔗,長達190光年,夠吃好幾輩子咯!
    在這張銀河系中心區的彩色合成圖像中心,出現了一個類似於「甘蔗」的特徵,但這不是宇宙的甜品,不然夠吃好幾輩子咯!這根甘蔗跨度190光年,是一組稱為「細絲」的又長又細電離氣體中的一條,這些電離氣體會發射無線電波。這張圖片包含了新發表使用美國宇航局,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設計和製造儀器進行的觀測。
  • 天文數據可聽化:聆聽來自銀河系的「心聲」
    銀河系中心銀河系的中心太過遙遠,我們雖然無法親自造訪,但仍可以藉助望遠鏡看到銀河系中心在不同波段上的樣子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9月22日消息稱,人類還可以傾聽這些數據:一個最新研究項目首次利用一種數據聲音化手段將銀河系中心以聽覺形式呈現給大眾。音像轉譯從圖像的左側開始向右移動,聲音的不同特徵代表了輻射源的位置和亮度。位於圖像上方的天體所發出的光被視為「高音」,而光的強度則控制了音量。恆星和緊湊的輻射源被轉換成單個音符,而擴展的氣體雲和塵埃則產生出持續變化的「嗡嗡」聲。
  • 《蓋亞在銀河系的郊外發現了巨大的鬼星系》
    ,由於其極低的密度和隱藏在銀河系盤的護罩後面,迄今為止已經避免了探測。蓋亞衛星發現了潛伏在銀河系郊外的巨大「幽靈」星系。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在搜索歐洲航天局(ESA)蓋亞衛星的數據時發現了這個巨大的物體。這個名為Antlia 2(或Ant 2)的物體,由於其極低的密度,以及在銀河系盤的護罩後面,它完美地隱藏了它的位置,從而避免了檢測。
  • ESA揭示了銀河系最詳細的「3D地圖」
    歐洲航天局剛剛製作出了一幅令人驚嘆的銀河系的地圖,銀河系大約有17億顆恆星。歐空局已經製作了完整的恆星目錄,高精度的測量了近17億顆恆星,其中包含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從未見過的銀河系的細節。大麥哲倫星雲(LMC)是我們銀河系最近的星系之一,由歐洲航天局的Gaia衛星觀測到,它使用了該任務的第二次數據釋放的信息。據報導,大約450名科學家和軟體工程師參與了創建銀河系完整星圖的任務。其中包括13億個光源。該數據是由太空總署的蓋亞探測器收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