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圖]不同電磁波波段觀測下的銀河系
倫琴X射線天文衛星、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和普朗克望遠鏡等天文望遠鏡使我們能夠在許多不同的波段下觀測宇宙。現在,一項新的天文測量揭示了天空在無線電波頻譜下的樣子。銀河系與河外星系全天默奇森寬場陣列(GLEAM)捕捉了30萬個星系在無線電波下的圖像。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因此,《波的科普》這系列文章嘗試科普跟波相關的一些知識,讓讀者了解波的物理之後,在與之有關的事情上能有自己的判斷。波,通常指有規律傳播著的擾動。機械擾動的傳播形成機械波,電磁擾動的傳播形成電磁波。本文將簡單介紹機械波和電磁波的產生方式和傳播規律。我們先從機械波講起。形成機械波,需要兩個條件:擾動和提供傳播的介質。
-
(原創)「太陽初級射線」與「電磁波」是不同的概念!
「太陽初級射線」與「電磁波」是不同的概念!經典力學是從時間與位移兩個方面描述運動的物體;對於電磁波的描述,時間與位移已經束手無策,而對「太陽初級射線」這類高能粒子,物理學家們尚未予以重視量子力學應該研究「太陽初級射線」或「高速流動的物質」在磁場裡產生的金屬氫聚合形成新元素時伴生的電磁波。
-
驚人的發現-光與電磁波
麥克斯韋認為電和磁是同一種物質的不同表現形式,它們之間的性質和相互作用力被麥克斯韋用一組簡潔優美的方程組所描述,這個方程組叫做麥克斯韋方程組。你只要隨便翻看一本講物理學或者科學史的書,基本上都會提到麥克斯韋方程組是數學美的典範,無數大科學家都被它的美所震撼,單從它的表現形式之美來說,它就不可能是錯誤的(事實上直到今天,所有經典物理學中的公式除了麥氏方程組以外,都被相對論所修正。唯獨麥氏方程組仍然保留著他那簡潔優美的形式,似乎添加任何一筆都是多餘的)。
-
【MR技術】不同場強射頻電磁波波長如何計算?
其實這個之前討論過,當電磁波穿過電介質時,波的速度被減小,有更短的波長。那么正由於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與在人體中(或水中)傳播的情況是不同的,即它的速度與波長發生了變化,但頻率不發生改變。當時只是知曉其原理,但沒有進一步去計算。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人們總是在問:為什麼在整個電磁波頻譜系列範圍裡,同樣是電磁波,一個能成為可見光而其它則不能,原因何在呢?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一下理論探索。因而,相對於電磁波而言,它只能被物體反射而不能穿透物體。 可見光的特點是:光電子的可反射性。我們應該知道,只有能被物體反射的光子,才能把物體的外貌反射進我們的眼睛、視網膜和枕葉視覺皮層,並從中獲得對該物體的表面存在感覺。而電磁波恰恰相反。電磁波因為能夠深入或穿透物體,所以電磁波介質的電子往往一去不回。
-
走出電磁波認知的誤區
時下,圍繞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與訓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全軍轟轟烈烈開展。針對一些報章中出現的:諸如「電磁波需要媒質才能傳播」、「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等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視聽。
-
電磁波過敏症:對WiFi過敏
來源:蝌蚪五線譜英國男子彼得·勞埃德(Peter Lloyd)因罹患一種名為「電磁波過敏症」的罕見疾病,
-
時間只能回味:電磁互易性|粒子|麥克斯韋|時域|電磁波_網易訂閱
無論是電光或磁光效應,其微觀量子機制都可歸結為入射電磁波與晶體中的電荷/自旋發生相互作用,反過來作用於電磁波,使得輸出電磁波的狀態發生變化。不過,電磁波傳播的非互易性強弱與其頻率/波長密切相關。 既然如此,電磁場的互易性到底有哪些芝麻可以開門的前景呢? 3.1.時間反演對稱性 對一含時的電磁物理過程,如電磁波傳播,電磁互易性問題實際上反映的是時間反演對稱性問題,或者說是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時間反演對稱性問題。如果討論一個理想無損耗系統,電磁互易與時間反演對稱就是等價的。
-
是誰第一個確定光就是電磁波?
作者張祥前交流微信zhxq1105974776現在的教科書都說麥克斯韋第一個在理論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赫茲第一個在實驗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
電磁波輻射問題的評價與探討
引言 電磁波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日益成為人們所關心的話題,並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怎樣評價電磁波是否危害人體健康,如何避免和防護超標準有害的電磁輻射,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新課題。 1.電磁輻射的評價標準 如何衡量電磁輻射對人體作用的大小呢?電磁輻射能量要大到什麼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呢?
-
電動力學總結(3)——電磁波的傳播
3、時諧電磁波電磁波不是單色波,故只研究以一定頻率做簡諧振蕩的電磁波,也可以用頻譜分析,即Fourier分析的方法將電磁波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振幅的簡諧波的線性組合>設電磁波沿 (2) 一般坐標系下的平面波電磁波的表達式為:
-
電磁波如何產生
電磁波 電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衍生發射的震蕩粒子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構成了一個不可分離的統一的場,這就是電磁場,而變化的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形成了電磁波,電磁的變動就如同微風輕拂水面產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稱為電磁波,也常稱為電波。 電磁波首先由詹姆斯·麥克斯韋於1865年預測出來,而後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於1887年至1888年間在實驗中證實存在。
-
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
那麼還有比伽瑪射線頻率更高的電磁波嗎?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為了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磁波的相關知識。什麼是電磁波?現如今,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磁波了。通常任何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之上的物質或粒子都能夠向外界輻射出電磁波,只是人眼只能感知到頻率很窄的電磁波,被稱之為可見光。
-
從電磁波中汲取能量
磁能型晶片是利用電磁波發電。電磁波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有著多種應用,包括無線數據網,各種移動通信以及無線電廣播等。由於電磁波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從其中收集能量,對於低能耗電子器件來說應用十分廣泛。 以往,從電磁波中收集能量所用的是偶極貼片天線,因其收集電能的效率太低,基本上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為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嘗試採用多頻段天線汲取能量,將具備一定強度的電磁波和無線電信號轉化為直流電,甚至能從設備本身發射出的無線電信號中收集能量。 多頻段天線能夠探測、利用和反射電磁波,既能避免電量過多浪費在信號發射上,也能大幅增加智能設備的電池續航力。
-
(原創)「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
物理理論處於「瓶頸期」已經100多年了,相對論把「物質」與「電磁波」混淆在一起;事實上物質是能量的載體,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氫「磁力矩」的共振!「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隕落地質學理論認為:物質是金屬氫聚合形成的;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氫,金屬氫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時伴生電磁波
-
手機防輻射貼片 降低96%電磁波?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防輻射服、防輻射膜、防輻射袋等各類防輻射產品層出不窮,近期,一種新型的手機防輻射貼片,聲稱能降低96%以上的電磁波,在網絡上走紅,售價從3元到100多元不等,深受不少淘友歡迎。
-
防雷專家稱手機電磁波不會引來雷擊
上周四下午5點多,市民沈小姐在下班途中便突遭電閃雷鳴、傾盆大雨,於是趕緊躲進路邊店鋪的屋簷下。在躲雨過程中,沈小姐的手機鈴聲響了數次,但她愣是沒接,「都說雷雨天打手機會引雷上身,我還是安全第一吧。」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沈小姐如此篤信「手機引雷」呢? 「手機引雷說」最早出現於2003年。那年7月,張家港市發生雷電擊人事件,兩人騎著摩託車突遭電閃雷鳴,導致一死一傷。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地球上存在的七種電磁波
電磁波在這個世界上無處不在,它們以不同的形式,讓你看到,感覺到或看不到也感覺不到;所有的電磁波都是由光子組成,它們在空間中傳播直到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一些波被吸收,另一些波被反射。通常電磁波分為7種基本類型:無線電波:即時通訊無線電波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類電磁波;不光是手機,電視發射塔等會產生無線電波,許多天然的和人造的物體都會發出無線電波。恆星,行星和其他宇宙物體也會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可將相關信號傳輸到接收器,這些接收器隨後將這些信號轉換為可用信息。無線電波是頻譜中最低的頻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