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壞蛋」、「傻蛋」、「王八蛋」……這些罵人的詞彙很不文雅,我們完全可以很文明,很瀟灑地拋棄它們。換一個角度。圓溜溜的「蛋」到底招誰惹誰了?憑什麼把壞的詞彙都和它們聯繫在一起?不就是長得圓溜溜嗎?再說,長得圓溜溜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事實是這樣的。橢圓形的蛋是有其科學原理的。
最起碼的兩點是:第一,橢圓形的蛋之間間隙比較小,減少了熱量散失,堆積起來既可以保暖又可以充分利用鳥巢空間。第二,圓溜溜不是指圓形,而是指橢圓形。橢圓形的鳥蛋不像圓形的東西,不容易到處滾動。尤其對於在懸崖上產卵的鳥來說更是如此。
當然,這裡面肯定還有有關鳥本身的更深層次的原因。眾所周知,鳥類產蛋必須藉助輸卵管環狀肌肉的蠕動穿過輸卵管送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鳥蛋在輸卵管中一段一段地往前移動,移動到每一段,都是鳥蛋前面的肌肉鬆弛,鳥蛋後面的肌肉收縮。這樣,鳥蛋就能慢慢產出來了。首先,如果鳥蛋有稜有角,試想,產蛋的鳥會多麼難受——圓形也是必然的。同時,鳥蛋前面永遠是鬆弛的肌肉,於是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半圓形。而後面的肌肉永遠是收縮的,於是由半圓形變成了更為尖長的錐形。隨著蛋殼的鈣化變硬,這種形狀就逐漸固定了下來。鳥蛋的這種形狀是鳥類產蛋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