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播報中的「攝氏度」與「度」有何不同?權威解釋來了

2021-01-20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省氣象局在回復網友諮詢時表示,播報天氣現象和氣溫,信息量較大,所以我們統一採用只在首都北京以「攝氏度」配音,其他城市中都簡稱為「度」,這樣不但可以節省時間,而且也可以避免同一個詞的高頻重複,更有助於觀眾高效地接收氣象信息。具體如下:

網友留言:為什麼天氣預報播報的時候,只有北京是播報「攝氏度」而其餘地方都只播報「度」?

回覆:非常感謝您對天氣預報節目的關注。我國使用「攝氏度」作為溫度單位,日常生活中簡稱為「度」。為了避免歧義,並保證準確性,天氣預報中每個城市的確都應該以「攝氏度」配音,但由於節目時長有限,每個城市一般只有3秒左右,在播報城市名稱的同時,還要播報天氣現象和氣溫,信息量較大,所以我們統一採用只在首都北京以「攝氏度」配音,其他城市中都簡稱為「度」,這樣不但可以節省時間,而且也可以避免同一個詞的高頻重複,更有助於觀眾高效地接收氣象信息。再次感謝您對天氣預報節目的關注,也希望您能夠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們的節目!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管氣溫多高,天氣預報永遠都不會報40度呢?漲知識了
    導語:為什麼不管氣溫多高,天氣預報永遠都不會報40度呢?漲知識了我們知道一般來說各個地區的溫度都是有很顯著的差異的,有些地方一年四季就像春天一樣溫暖,而有些地方則夏秋兩個季節非常短,四季都是比較火熱的狀態,而有些地方更是一年四季都覆蓋著冰雪,然而我們會發現平時在看天氣預報的時候,即使在播報一些特別炎熱的地區的氣溫往往也比較少說到40度這個溫度,那麼究竟是為什麼才導致這些向預報員不會說出真實的數字呢?
  • 北京奧運將播報「體感溫度」 讓天氣預報更親民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九日電 題:奧運會「體感溫度」讓天氣預報更親民  作者 陳靜思  二00八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一位運動員起床後,伴隨他豐盛早餐的或許將是這樣的廣播,「當日溫度有點高,三十八攝氏度」,接著預報員還會報出:「您身體感受到的溫度將是……」這是奧運氣象預報的新項目——體感溫度。
  • 溫度、溼度、緯度 對病毒傳播發出「天氣預報」有何作用?
    (抗擊新冠肺炎)溫度、溼度、緯度 對病毒傳播發出「天氣預報」有何作用?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 題:溫度、溼度、緯度 對病毒傳播發出「天氣預報」有何作用?中新社記者 張素溫度、溼度、緯度,一些科研團隊圍繞新冠病毒傳播的外部環境條件進行研究,並就疫情進展發出類似於「天氣預報」的「警報」。而這對當前防疫乃至未來「預防」有何作用?
  • 南北半球近100攝氏度溫差 地球何以冰火兩重天
    「炸彈氣旋」導致美國東部多地氣溫急劇下降並創出新低,局部地區氣溫跌至零下38攝氏度。然而,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卻飽受酷暑折磨,雪梨氣溫一度飆升至47.3攝氏度,為近80年來最高。南北半球驚現近100攝氏度的超級溫差。
  • 攝氏度與華氏度有什麼不同?怎麼換算?
    攝氏溫度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溫度表明方式,但是也有很多應用華氏溫度的場景,所以學會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之間換算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華氏溫度和攝氏溫度之間的換算公式是什麼
  • 溫度、溼度、緯度……對病毒傳播發出「天氣預報」有何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社】溫度、溼度、緯度,一些科研團隊圍繞新冠病毒傳播的外部環境條件進行研究,並就疫情進展發出類似於「天氣預報」的「警報」。而這對當前防疫乃至未來「預防」有何作用?來自美國馬裡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近日發表預印版論文稱,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沿著狹窄的東西向分布,即在北緯30度至50度的「走廊」,中國湖北、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北部等疫情嚴重的地區均在其間。受疫情影響的城市與溫溼度具有相關性,溫度在5攝氏度至11攝氏度,溼度在47%至79%。
  • 【集安市天氣路況播報】
    【集安市天氣路況播報】 2021-01-08 1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科 為什麼我們應該用華氏度而不是攝氏度?
    除了天氣預報之外,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到氣溫的時候並不多,就算是使用的時候——比如戶外遊泳池在溫度降至一定程度後就會關閉——那也是和人體對溫度的感知息息相關的。不論你覺得是好是壞,人類都是極其敏感的動物;溫度上的一點很小的變化,會讓人體從舒適立即到不舒適,比如一出門就渾身大汗或者冷得直哆嗦。現實生活中最常用的兩個溫度分別是冰點和沸點。
  • 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
    每年,全球範圍內都會出現各種極端天氣,每種類型的極端天氣都會造成不同的後果,一般都會對當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這些極端天氣最大的特徵無外乎就是高溫和低溫天氣的區別,人們不免也以此提出了一個暢想:在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
  • 播報風雲的從不是風雲人物
    關注天氣的人,運氣往往不會太差。但你有關注那些可能只有聲音出鏡、每天固定為你播報天氣的人嗎?最重要的則是信服度,「就是要讓觀眾看起來可信,他們會願意接受你傳遞的信息」。也因此,氣象主播一般都會穿得比較端莊、中性,「基本上以套裝為主,湖南的氣象節目還比較放得開,夏天可以穿連衣裙」。    播報風格上,氣象主播的風格會類似新聞主播,「比較端莊利索,態度平穩,但是語氣要抑揚頓挫」。不過,隨著氣象節目越來越多樣化,氣象播報也開始越來越活潑。
  • 2345天氣王中如何設置天氣播報?具體步驟講解
    2345天氣王這款軟體你們知道嗎?那麼在其中如何設置天氣播報呢?下面就是小編講解的2345天氣王中設置天氣播報的具體步驟講解。2345天氣王軟體版本:6.3.5Android軟體立即查看1、在手機上打開2345天氣王,點擊【菜單鍵】圖標:2、接著左側會彈出功能列表,選中【通知欄提醒天氣】將其開啟(ps:這個提醒僅在下雨天時提醒哦)3、點擊【修改通知欄提醒時間】可以設置提醒時間。
  • 極寒天氣的解釋需要時間驗證特約
    全球變暖指的是常年的平均氣溫變暖,在冬季出現一段時間的極寒天氣並不會改變大部分時間或平均氣溫升高的事實。英國氣象部門最近發布的報告稱,以1960年至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基準,2014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57攝氏度,2015年上升0.75攝氏度,而2016年預計將上升0.84攝氏度。至於中國,近百年來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比全球平均升溫略高。
  • 天氣預報怎樣來
    天氣預報怎樣來這件展品一共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可以模擬氣象播報員進行氣象播報,通過模擬可以了解氣象播報員是如何進行氣象播報的。第二部分是通過多媒體動畫的方式向遊客展示了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而成的。針對觀測而來的氣象,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處理,由氣象預報員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加工,然後綜合進行判斷,得出未來不同時段的天氣情況。接下來是天氣會商,它是天氣預報中最重要環節。由天氣預報員發表各自不同的觀點,而由主辦預報員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得出未來天氣預報的發展變化狀況。最後是通過不同的媒介將天氣預報發布出來。
  • 我國最新的量子衛星定位系統播報的天氣預報
    網友來信:我國最新的量子衛星定位系統播報的天氣預報  前段時間微信都在轉發我國最新的量子衛星定位系統播報天氣預報相關內容。大意是無論你在國內的任何地方,它會為你準確播報當時、當地的天氣以及當天逐小時和以後幾天的天氣預報,而且精確到什麼區,什麼街,什麼路,多少號。我想這是真的麼?  回覆:您好,量子衛星播報天氣預報目前還在研發過程中。中國氣象局目前已經開展基於位置的精細化天氣預報,實現對所在位置逐小時到和以後幾天的天氣預報。
  • 「雷神」客串天氣預報,準確播報澳洲天氣
    說到天氣報導是大部分香港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但如果在電視臺天氣報導,見到「雷神」Chris Hemsworth做了路人甲亂入兼且代替主播報導天氣,又會怎樣呢?日前澳洲節目《Today Weekend》就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條影片,原來正當一名女記者在澳洲當地一個報導天氣時,就巧遇了「雷神」Chris Hemsworth入鏡。初時這名女記者就說,想和馬兒一同播報天氣預報,但卻等不到一隻馬經過,怎料這時候「雷神」就從遠處經過了,還走到她的旁邊跟她說:「在不遠的草地就有馬了,妳在做什麼?」
  • 最準天氣預報下載
    天氣預報,支持196個國家70多萬個城市及地區的天氣預報查詢。實現分鐘級天氣預報、公裡級天氣預報、逐小時的天氣預報。愛尚天氣預報內,富有特色的語音播報天氣預報功能,解放用戶的眼睛,輕輕一點,即可語音聽天氣預報。
  • 極端天氣接連肆虐全球 北極圈氣溫達30攝氏度
    央視網消息:今年7月,全球多地高溫、乾旱、災難性降水等極端天氣頻發。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26日在其網站上發表文章說,極端天氣在全球接連發生,無疑是氣候變化的結果。高溫肆虐歐洲 北極圈氣溫達30度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洲正在經歷一波罕見的高溫天氣侵襲,除了忍受熱浪煎熬的西歐、南歐等地區,北歐地區也正遭遇持續高溫,北極圈內氣溫已達到30攝氏度,挪威和芬蘭也分別出現了33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由於天氣異常乾燥,瑞典在7月中旬已報告大約50起森林火災。
  • 權威機構媒體測評認證,芬蘭雅威空氣淨化消毒機有何不同?
    2020年11月5日,AAVI雅威在「進博會」上全球首發了中芬70周年紀念款「LEAF 70 Plus」空氣消毒淨化機,在成為業界關注焦點的同時,也吸引了芬蘭駐華大使Jarno Syrjälä肅海嵐、芬蘭駐滬總領館總領事Pasi Hellman何朗明、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貿易和創新領事Mika Klemettinen博士以及中工國際總經理王宇航等諸多重量級人物的到訪和點讚,更被多家國際媒體報導
  • 溫度是否有上限?聽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我們能感受到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也不過是40度左右,可是如此的溫度已經讓人類受不了,那在自然界中溫度最低和最高又是多少呢?溫度有沒有極限?下面我們就來聽聽科學家的解釋。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溫度?溫度就是用來衡量任何物體所具有的冷熱程度,是一種物理常量,從微觀的角度來說是指物體內部的分子熱劇烈程度的高低。
  • 中國用 celsius(攝氏度),美國用 Fahrenheit(華氏度),有何區別?
    來源:整理自牛津英漢雙解詞典、柯林斯詞典、侃英語等資源Celsius (攝氏) 和 Fahrenheit (華氏) 是目前全世界最常用的溫度測量單位,中國習慣用 Celsius,而美國習慣用 Fahrenheit,而且目前幾乎只有美國這一個國家還在用華氏度,歐洲國家早就改成攝氏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