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日小南推文
探索·收穫!有序原子雜化Re2MnS6納米片實現雙金屬位點驅動選擇性氮還原
2020年6月16日,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甘振繼教授實驗室在國際著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線發表了題為「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MLL4 controls myofiber identity and muscle performance through MEF2 interaction」的研究成果。此項工作揭示了骨骼肌纖維特性和運動耐力決定新機制。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劉林和丁宸云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甘振繼教授為通訊作者,共同作者裡還有美國NIH的戈凱教授和南京鼓樓醫院的邱勇教授等。
骨骼肌首先是人體最大的運動器官,約佔全身體重的40%。在生理狀態下,骨骼肌纖維收縮產生運動,是人類一切精彩生命活動的基礎。此外,骨骼肌還是人體最大的能量代謝器官。在基礎狀態下,30%的能量由肌肉提供,峰值時可達90%,並且80%的胰島素誘導的葡萄糖吸收發生在骨骼肌中。骨骼肌依賴於其收縮和代謝基因表達程序的精確編排,來指導纖維類型的排列,並確保肌肉的性能,骨骼肌結構和代謝功能紊亂與500多種人類疾病相關。然而,這種骨骼肌纖維類型特異性的基因表達模式究竟是如何建立和維持的尚不清楚。
表觀基因組調控作為基因-環境相互作用的主要位點,日益被認為是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一環。甘振繼教授課題組研究組蛋白甲基轉移酶MLL4(一種慢型肌纖維中富含的增強子調節因子)在控制肌纖維特性和肌肉性能方面的作用。利用3個獨立的基因敲除小鼠品系及原代肌肉細胞培養系統,發現骨骼肌MLL4控制肌纖維特性和運動耐力。小鼠骨骼肌特異性的MLL4敲除導致慢氧化肌纖維基因下調,I型肌纖維數量減少,線粒體呼吸減少,從而導致運動過程中肌肉脂肪利用率和運動耐力下降。全基因組ChIP-seq和mRNA-seq分析揭示了MLL4驅動慢氧化型肌纖維基因程序的分子基礎,即MLL4直接與增強子結合,作為激活肌細胞增強子因子2(MEF2)的共激活因子,以激活慢氧化肌纖維基因的轉錄。重要的是,該研究組還發現MLL4調節通路與人運動鍛鍊及人肌纖維類型重塑密切相關。這一發現揭示了MLL4在決定骨骼肌纖維特性和運動耐力中的關鍵作用,為增強肌肉健康以對抗各種代謝和肌肉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機會。
MLL4通路調控骨骼肌纖維特性和運動耐力(圖1)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江蘇省科技廳以及中央高校等基金的支持,並在相關研究方面得到國內外合作實驗室的大力協助與支持。
原文連結:https://www.jci.org/articles/view/136155
掃碼訪問南京大學新聞網,開啟更多精彩~
來源:科技處、南京大學新聞網
原標題:《探索·收穫!模式動物研究所甘振繼教授課題組揭示骨骼肌纖維特性和運動耐力決定最新進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