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報導高糖抑制AMPK信號...

2021-01-13 北京大學新聞網

AMPK是調節生物能量代謝的核心分子之一,是治療代謝疾病的重要靶點。AMPK感知細胞代謝狀況,葡萄糖、ATP等缺乏引起AMPK激活1,促進細胞中能量的產生,並抑制各種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從而維持細胞的代謝穩態。但是人們對於抑制AMPK活性的負調節機制卻知之甚少,缺乏對於AMPK信號通路調控方式的全面認識。研究能量過剩如何抑制AMPK信號通路,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全面了解AMPK信號通路的調控,而且對於探尋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分子機制和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1月4日,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MPK Signaling by High Glucose via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的文章,報導了高糖抑制AMPK活性的調節機制,為能量過剩引起的代謝紊亂,特別是骨骼肌的代謝失調提供了新的理論。

該研究發現高糖對於AMPK的催化亞基AMPKa的蛋白水平和激酶活性具有雙重的抑制作用。首先,高糖刺激沒有造成ATP水平的升高,而是AMP/ATP以及ADP/ATP的比值有瞬時的升高,因此ATP不是高糖對AMPK信號產生抑制的原因。但是高糖促進了細胞中活性氧(ROS)的生成。升高的ROS激活AKT,使得AMPKa的第485/491位點的絲氨酸(在AMPKa1中是S485,在AMPKa2中是S491)被AKT磷酸化。而S485/491位點的磷酸化促進了AMPKa招募骨骼肌中高表達的E3泛素化連接酶MG53。肖瑞平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MG53在代謝症候群的病人和動物模型中表達水平增高,並幹擾胰島素信號通路2,3。在本項研究中,課題組進一步發現與AMPKa結合的MG53催化了AMPKa第470位點賴氨酸的泛素化,並導致AMPKa的泛素化依賴性降解,使得AMPKa蛋白水平降低。另外,ROS還引起AMPKa與其上遊激酶LKB1的解離,導致AMPKa第172位點蘇氨酸的磷酸化水平下降,造成AMPKa的活性降低。總之,這一工作揭示了高糖引起的ROS抑制AMPK的全新信號通路,以及該新通路對於維持骨骼肌細胞能量代謝穩態的重要作用。

高糖對於AMPK的負調控機制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薑鵬、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博士研究生任樂姣和支麗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肖瑞平教授及胡新立副研究員擔任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1. Lin, S. C. & Hardie, D. G. AMPK: Sensing Glucose as well as Cellular Energy Status. Cell metabolism 27, 299-313, doi:10.1016/j.cmet.2017.10.009 (2018).

2. Song, R. et al. Central role of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 i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Nature 494, 375-379, doi:10.1038/nature 11834 (2013).

3. Yi, J. S. et al. MG53-induced IRS-1 ubiquitination negatively regulates skeletal myogenesis and insulin signall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2354, doi:10.1038/ncomms3354 (2013).

相關焦點

  • ...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報導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
    2021年1月4日,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MPK Signaling by High Glucose via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的文章,報導了高糖抑制AMPK活性的調節機制,為能量過剩引起的代謝紊亂,特別是骨骼肌的代謝失調提供了新的理論
  •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報導高糖抑制...
    2021年1月4日,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MPK Signaling by High Glucose via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的文章,報導了高糖抑制AMPK活性的調節機制,為能量過剩引起的代謝紊亂,特別是骨骼肌的代謝失調提供了新的理論
  • Mol Cell|肖瑞平課題組報導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
    2021年1月4日,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MPK Signaling by High Glucose via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的文章,報導了高糖抑制AMPK活性的調節機制,為能量過剩引起的代謝紊亂,特別是骨骼肌的代謝失調提供了新的理論。
  • 北大肖瑞平團隊揭示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
    研究能量過剩如何抑制AMPK信號通路,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全面了解AMPK信號通路的調控,而且對於探尋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分子機制和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1月4日,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Cell子刊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MPK Signaling by High Glucose via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的研究論文。
  • Cell子刊:北大肖瑞平團隊揭示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
    研究能量過剩如何抑制AMPK信號通路,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全面了解AMPK信號通路的調控,而且對於探尋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分子機制和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1月4日,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Cell子刊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MPK Signaling by High Glucose via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 的研究論文。
  • AMPk信號通路激活
    AMPk信號通路激活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  ampk的信號通路的激活 我們放視頻 這個ampk的信號通路在抗衰老 延長壽命的領域裡面
  • ...北大肖瑞平團隊等發現異源二聚體(β2AR/5-HT2BR)介導的心臟保護
    報導了β2腎上腺素受體(β2AR)介導心臟保護的新機制。該研究發現,β2AR與5-HT2BR(五羥色胺受體2B亞型)形成異源二聚體,激活β2-AR的Gi-Akt信號通路,產生心臟保護作用。合作研發的小分子新藥MNF能夠顯著促進β2AR與5-HT2BR的異源二聚化,為心臟保護提供新的候選藥物。
  • Molecular Cell |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揭示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
    2020年10月13日,Molecular Cell 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David Tollervey
  • ...51)生命學院李積勝副教授在雙一流期刊Molecular Plant發表論文
    近日,生命學院李積勝副教授課題組在植物科學top期刊Molecular Plant(雙一流A刊,影響因子10.8)在線發表題為「Hydrogen Sulfide Positively Regulates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through Persulfidation of SnRK2.6 in Guard Cells」論文,
  •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清華新聞網3月29日電 3月2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果蠅機械力感受器中NompC的超微結構」(Ultra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NompC in the Mechanoreceptive Organelle
  • 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在《分子細胞》發文揭示細胞代謝影響細胞信號...
    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在《分子細胞》發文揭示細胞代謝影響細胞信號傳導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9月10日電 9月4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向燁研究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biochemistry of a
  • 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發文報導蛋白非經典分泌過程關鍵步驟
    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發文報導蛋白非經典分泌過程關鍵步驟清華新聞網4月9日電 4月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在《細胞》(Cell)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蛋白跨膜轉運調節非經典蛋白分泌」(A translocation pathway for vesicle-mediated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 生命科學學院湯富酬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發表綜述 系統總結人類...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湯富酬教授與文路副研究員受邀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上發表綜述,系統總結了國際上近年來在人類生殖系細胞單細胞組學測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機制清華新聞網12月29日電 12月2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 學科前沿|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發文報導腫瘤細胞感知和調控天冬醯胺代謝的機制和功能
    2020年4月9日,清華江鵬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了題為「p53通過調控天冬醯胺-天冬氨酸穩態影響LKB1活性和腫瘤細胞存活」(p53-mediated control of aspartate-asparagine homeostasis dictates LKB1 activity and modulates cell survival)的研究論文
  • 生科蔣爭凡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發文報導細胞凋亡維持「天然...
    2019年3月13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蔣爭凡研究組在天然免疫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Apoptotic Caspases Suppress Type I Interferon Production via the Cleavage of cGAS, MAVS and IRF3。
  • 化學學院金長文課題組與合作者揭示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多樣性的...
    2019年5月15日,Molecular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Conformational Complexity and Dynamics in a Muscarinic Receptor Revealed by NMR Spectroscopy」的研究論文,報導了應用液體核磁共振方法研究
  • 生命學院何塞課題組發文報導異位的微管會引起多倍體細胞的試圖分裂
    生命學院何塞課題組發文報導異位的微管會引起多倍體細胞的試圖分裂清華新聞網4月24日電 4月1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何塞(José Carlos Pastor-Pareja)課題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發表了題為「血影斑蛋白Shot在果蠅多倍體細胞中維持核周微管網絡」 (Spectraplakin Shot
  • Mol Cell|揭示SARS-CoV-2抑制宿主翻譯的機制
    (IFN)依賴的信號傳導,對細胞周期有顯著影響,闡釋了SARS-CoV-2抑制宿主翻譯的機制,進一步解釋了SARS-CoV-2的主要致病因素的影響,對未來新型抗新冠肺炎藥物的開發具有指導作用。該項研究由美國耶魯大學熊勇實驗團隊和陳斯迪實驗團隊合作完成,熊勇教授,陳斯迪教授,和熊勇團隊的Ivan B Lomakin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耶魯大學熊勇課題組
  • JBC:AMPK信號通路參與調控神經幹細胞增殖
    近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員、南發俊研究員和馮林音研究員課題組等協作進行的對小分子化合物調控神經幹細胞命運及其作用機制研究中,首次發現了小分子化合物AICAR對永生化神經幹細胞C17.2及來源於不同發展時期,及不同部位來源的神經幹細胞均有明顯誘導分化為神經膠質細胞的作用,該作用可能並不依賴於其傳統胞內靶點AMPK信號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