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剛升入高中的第一堂班會,老班就給大家打了一個預防針:「從今天開始大家的休息時間可能會大大縮短,上課睡覺會成為你們一個普遍的現象,而瞌睡的時間大多為上午前幾節課,所以大家早點做好準備並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法」。那時候聽著老班的話還是半信半疑,認為自己從未在上午前幾節課打過瞌睡,也就沒拿老班的話太在過意。後來,當真正步入上課的正軌以後才發現老班的話的確不假,不單單自己是在上午的前幾節課哈欠連連甚至與周公來場「小約會」,當然同學們也都紛紛淪陷,尤其一到下課,常常是趴倒一片,場面甚是壯觀。
那麼高中生到底會因為什麼上課會經常性的犯困呢?
總的來說,上課犯困無非是這幾個原因:
1、睡眠不足。高中生每天的上課時間很長,一般來說晚上上自習都會到晚上十點左右,而第二天早上又會在五點多就起床,這就意味著晚上的休息時間其實是很少的。尤其是高中課業繁多的情況下,有很多學生在回到宿舍後還會抓緊時間打著手電筒學習到深夜,更加重了這一現象。
2、教室相對來說比較封閉,空氣流通自然會差,大腦中缺氧自然會引起同學們的瞌睡現象。
3、有些時候,個別老師的講課語速較慢,或者課堂並不活躍,這也會讓同學們的注意力較分散,引起瞌睡。
其實,對於瞌睡現象,雖然老師們都有所理解,但是作為學生的我們還是要努力改正,因為課堂是我們接收知識的第一步,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至關重要,也許你的一個不留神就已經和很多個知識點說了再見。所以,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告別瞌睡。
1、伸懶腰。這個方法也是高中時候自己的老師多次推崇的,當然他教給我們伸懶腰要儘可能的向上舒展不能懶洋洋有氣無力,雙手交叉向頭頂上方使勁伸展開來,想像自己將所有的疲憊都「拔」出體外,這類似一種心理暗示,不過伸懶腰確實能夠促進血液流動,確實具有一定效果。
2、站起來聽講。這也是我們當時上課時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不要害羞,如果害怕擋到後邊的同學可以拿著課本到後邊聽講。
3、勤做筆記。高中階段老師需要講解的知識太多,這可能導致說話較多、語速較快,這時候,在下面聽講的我們一定要跟著老師的思路多思考,勤做筆記,不要一味地往筆記本上照搬,以最快時間抓住重點謄寫到本子上,活躍思路並且為以後的複習做準備。
4、喝咖啡。當然喝咖啡喝茶也是可以選擇的辦法,不過也有的同學也會出現喝咖啡越喝越困的情況,哈哈。當然這個方法要是對嘗試起來對自己有效的話也可以使用,不過一定要注意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