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該圖中呈現的PM10(可吸入顆粒物

2020-11-2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該圖中呈現的PM10(可吸入顆粒物)、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是當前大氣的三項主要汙染物。

  PM10指的是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又稱可吸入顆粒物,它涵蓋了現在公眾最為關注的PM2.5,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影響都很大。

  SO2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燒和化工、煉油等生產過程。

  NO2等氮氧化物則含毒性,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來自汽車廢氣以及煤和石油燃燒的廢氣。

  SO2、NO2二者濃度過高都會形成酸雨。

  (王亞楠 郝力耕 整理)

(來源:大眾日報)

相關焦點

  • PM2.5與可吸入顆粒物區別?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 北京可吸入顆粒物超國標20% 監測數據暫不公布
    昨天,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杜少中坦言,北京的可吸入顆粒物仍高於國家標準,超標天多是因此而發生。針對官方公布空氣品質數據與美國大使館數據有出入的問題,杜少中表示,北京有設備監測 PM2.5,願與美國大使館比對數據,只是何時公布暫不確定。
  • 解讀霧霾:一粒微塵可在空中飄蕩十年
    先認識煙塵霧霾煙塵霧霾都是懸浮於空氣中的顆粒物。煙:是指燃燒後小於1μm(微米)的固體顆粒與水汽的混合物。塵:是指大於1μm的固體粒子。霧:是指液體塵粒,它是水蒸氣冷凝和液體霧化過程中產生,它的粒徑大小不定,霧氣凝聚多了便成雨、雪或冰晶。霧升高離開地面即為雲,雲降低接近地面或雲移動到高山時稱之為霧。
  • ...關注的是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臭氧這三種主要空氣汙染物...
    報告關注的是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臭氧這三種主要空氣汙染物 文/夏洛特2020-10-23 06:41:01來源:FX168報告關注的是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臭氧這三種主要空氣汙染物及其帶來的社會成本,包括同醫療護理相關的直接成本和同預期壽命減少、罹患慢性支氣管炎相關的間接成本。報導稱,在汙染成本最高城市的排行榜上,倫敦位列榜首(114億歐元),然後是布加勒斯特和柏林。巴黎排在第7位。報導指出,城市空氣汙染因素很多,這份報告偏重於關注交通領域。報告認為城市中機動車數量每增加1%,汙染導致的社會成本就增加近0.5%。
  • 什麼是PM10、PM2.5、TSP、顆粒物、粉塵?
    TSP總懸浮顆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0μm的顆粒物。分析方法有重量法GB/T15432。2. PM10粒徑小於等於10μm顆粒物 particulate matter(PM10),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μm的顆粒物,也稱可吸入顆粒物。
  • 凌晨的空氣中PM10有點濃
    2012年06月13日 04:08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如果將影響空氣品質的三個主要因子的濃度,按照實時監測的數據繪成一條曲線圖,你會發現,合肥這幾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監測數據一直很正常
  • PM10同樣不能忽視 可引發許多疾病
    ,要深入防治大氣汙染,以霧霾頻發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治理為突破口,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深入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公眾對PM2.5關注很高,但PM10的危害也不容忽視,例如最近北京空氣品質監測中,PM10仍為主要汙染物之一。那麼PM10主要來源有哪些?對人體有何種危害,應如何治理?本期應知為您解讀。  小百科  什麼是PM10?  ■概念  通常把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 大家都應知道|PM2.5和PM10的真實身份!讀完有收穫!
    它是指漂浮在空氣中的固態和液態顆粒物的總稱, 其粒徑範圍約為0.1-100 微米。總懸浮顆粒物因粒徑大或顏色黑可以為肉眼所見,比如煙塵。有些則小到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觀察到。小編理解的是,空氣中飄著的,你看的見和看不見的東西基本統稱為總懸浮顆粒物!
  • 實驗顯示 氣溶膠防曬霜不會產生危險水平的可吸入顆粒物
    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發表在《氣溶膠科學與工程》上的研究表明,人們可以繼續使用基於礦物的氣溶膠防曬霜,而不必擔心暴露於危險水平的納米顆粒或其他可吸入顆粒物
  • 防PM2.5吸入可戴N95口罩
    防PM2.5吸入可戴N95口罩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1.15 星期二 選擇口罩有學問,專家一致認為,戴N95型口罩能有效防止霧霾顆粒被吸入肺裡。    昨天,記者探訪了市區的幾家醫療器械店,發現主要銷售的是2.5元一個的一次性口罩,以往受到青睞的棉紗口罩每個2元。陽信路一家醫療器械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島城的霧霾天比較嚴重,很多市民前來購買口罩。這裡銷售的主要是一次性口罩,價格相對便宜。
  • 不同粒徑顆粒物的區別
    ,反映了大氣顆粒物來源的本質,並可影響光散射性質和氣候效應。大氣顆粒物的許多性質如體積、質量和沉降速度都與顆粒物的大小有關。在實際工作中常使用空氣動力學等效直徑來表示大氣顆粒物的大小。空氣動力學等效直徑可以直接表達出大氣顆粒物在空氣中的停留時間、沉降速度、進入呼吸道的可能性以及在呼吸道的沉積部位等。
  • ...質利用技術;廢棄物焚燒技術;可吸入顆粒物處理技術;超空炮理論...
    所在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所在院系: 熱能工程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熱能工程 研究領域: 多相流動、流態化工程,生物質利用技術;廢棄物焚燒技術;可吸入顆粒物處理技術
  • 中國城市細顆粒物汙染嚴重 長期危害甚於核輻射
    按照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規定,每天監測和發布的主要有三項空氣汙染物指標: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這些指標的指數在0~50時為優,51~100時為良,100以上為汙染。標準規定監測的「可吸入顆粒物」是指直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但不包括「個頭更小」的、小於2 .5微米的顆粒物(簡稱「細顆粒物」,又稱PM2.5)。
  • 皖儀離子色譜檢測環境空氣顆粒物中水溶性陰陽離子
    空氣顆粒物是空氣中存在的各種固態和液態顆粒狀物質的總稱,按照粒徑大小可將顆粒物分為總懸浮顆粒物
  • 華中科大新型除塵方法可有效控制飛灰顆粒物—新聞—科學網
    近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運用我國發明的新型化學團聚強化除塵技術,可有效控制燃煤電廠飛灰細顆粒物排放。
  • 秦嶺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基地開展「顆粒物濃度測量儀」外場試驗工作
    可吸入顆粒物(PM10)在環境空氣中持續的時間很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影響都很大。一些顆粒物來自汙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與車輛。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組成依地點、氣候、一年中的季節不同而變化很大。可吸入顆粒物通常來自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駛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 復旦研究顯示:PM10、PM2.5短期暴露可增加居民死亡風險
    霧霾事件近年來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導了顆粒物空氣汙染的健康危害。然而,由於地區差異、方法學的不統一性以及潛在的報導偏倚等,導致研究間結果可比性較差。針對此,闞海東團隊組織了多國多城市研究平臺(MCC),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空氣汙染研究專家傾力合作,進行了一項全球範圍內652個城市的顆粒物空氣汙染與居民死亡關係的時間序列研究和Meta分析。
  • 2020年蘇考(A類)真題第21題: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
    空氣汙染物對大腦造成嚴重影響的罪魁禍首是細顆粒物,即直徑小於2.5微米的空氣汙染物。一旦被吸入體內,它們就能抵達肺部深處,進入血流,並隨之進入大腦。細顆粒物直徑極小,足夠穿越為阻隔大型毒物分子而存在的血腦屏障。若細顆粒物由鼻子吸入,還可以通過鼻腔中的嗅覺神經進入大腦。
  • 圖文:PM10是什麼?
    、「當空氣汙染指數過高,並且大氣主要汙染源是PM10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採取防護?」、「如何更好減少PM10的產生?」  帶著讀者的諸多疑問,記者採訪了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田一平,他告訴記者,PM10又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通常是粒直徑小於等於10微米的顆粒物。不過,專家提醒讀者,別看PM10的粒直徑只有10微米,但仍需要小心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