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發表在《氣溶膠科學與工程》上的研究表明,人們可以繼續使用基於礦物的氣溶膠防曬霜,而不必擔心暴露於危險水平的納米顆粒或其他可吸入顆粒物。
由工業健康與安全副教授傑裡米·傑南德(Jeremy Gernand)領導的團隊報告了研究結果,實驗材料來自一般商店貨架上常見的三種氣溶膠防曬霜。
傑南德團隊使用推薦量的防曬霜為某人模擬了施用過程,並分析了釋放的氣溶膠。他們選擇了以二氧化矽,氧化鋅或二氧化鈦為活性成分的礦物基防曬霜,而不是化學基防曬霜,因為前者更常被推薦用於兒童,並且這些成分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為是安全的。
格南德說:「我們模擬了最壞情況,即有人在塗防曬霜的同時暴露於霧化的納米顆粒,類似於我們往手臂上塗抹,因為那時噴霧非常靠近臉。然後我們取了空氣樣本。」
研究目的是確定使用者實際呼吸區位置處氣溶膠顆粒的大小和濃度,並確定這些因素是否構成潛在的健康風險。
他們確實發現了活性成分的痕量納米顆粒,但含量只有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建議的暴露極限的數百分之一。傑南德說,先前的研究依賴於內容物的分析而不是現場測試。
儘管只分析了三種產品,但格南德說,其他產品不太可能生產出數量迥異的納米顆粒。研究人員發現,所有三種產品的霧化顆粒均相似。
傑南德說:「要大大增加顆粒的暴露量,必須有極為不同的容器設計,而且很有可能內部的活性成分的數量和大小也應相應變化。」
https://phys.org/news/2020-12-nanoparticle-field-sunscree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