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後,我有一種和別人不一樣的感受

2020-12-05 網投信息分享

學完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後,我有一種和別人不一樣的感受:是一種不解,還有一種無奈。

圓明園是在清朝建立的一座極其壯麗的園林,是「萬園之園」,之中收藏著最珍貴的文物。但它,卻最終被英法聯軍肆意搶光、搬光、燒光…… 圓明園的毀滅的確像課文中說的那樣,是「不可估量」的,但毀滅的原因呢? 首先,我要給所有人看一段資料,「圓明園的建造花費了三千萬至四千萬兩銀子,而這些僅僅是建築的花費,若再算上園中文物的價值,圓明園可以說是真正無價的。」 讓我們在來作一個假設。假如清政府在已感受到西洋虎視眈眈的年間,不是繼續大肆修建,而是把國庫的銀兩花在軍事上,面對英法聯軍的入侵,清軍還會不會敗,或者會不會一敗塗地?

三千餘萬兩銀兩,必有大部分是取之於民。當洋人入侵應該正是用之於民、保護人民的時候了!但清政府幹了什麼!都幹了什麼? 這麼一看,似乎圓明園的毀滅不免有因果報應的成分。為什麼課文中沒有提及我們國人的責任呢?這是我的不解。 許多人可能會質問我:為什麼不是憤怒?以及許多其它義正嚴辭的詞。 這裡我想問一下! 元朝,忽必烈進軍歐洲。他的騎兵攻下池城後就開始屠城,還傳播了鼠疫-黑死病,歐洲一半人口就因此死亡,文化停滯甚至倒退。 這很像南京大屠殺,只不過對歷史的重創不知嚴重多少倍。而我們用了什麼詞來評價英法聯軍的入侵和元朝的領土擴張? 前者是「殘暴」;後者是「宏圖霸業」!

這樣一看,若要說「憤怒」,歐洲人應對每個中國人都怒目相視。 何況,要「仇恨」的人早已入土,成就的霸業和擴展的疆土也已無用,他要的也就是那二、三尺地下的「疆土」罷了。 這麼一說,侵略是一件可笑的事,但仍有許多人在做,並冠冕堂皇地修飾它。 我難道不該無奈嗎? 孔子曾對齊王說:「有兩個國家,各在一個蝸牛的一角上。他們整天相互攻擊,想要爭奪對方那一寸疆土。」 齊王大笑:「太可笑了!」 孔子接著說道:「但從大千世界的視角看,齊國和其他國家爭奪的土地一定比蝸牛的觸角還小呢!」 留下齊王發愣了!

這也是我無奈的原因之一。 學了這篇課文,我也有痛惜,但更多的是不解和無奈。誰能解開我的心結呢?

很多小孩子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永遠不想長大。但是人永遠拒絕不了長大。當你不是一個孩子時,你就會失去了你的想像力,你的身軀就會變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單純的東西會漸漸被忘卻,只剩下世俗的紛擾。彼得·潘是一個不願意長大也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住在一個名叫永無鄉的小島上。那裡是一個奇異的地方,住著一個印第安部落、一幫海盜、各種野獸、人與和小仙子,還有一群被大人不小心丟失的孩子。在一個星星滿天的夜晚,彼得·潘飛進了林達先生家中的育兒室,帶著小女孩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一起飛到了永無鄉。從此,三個孩子過上了只有在童話和睡夢中才能見的奇妙的生活。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樂章,讓我們好好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吧。

今天我們在上神筆作文課的時候,在課前老師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名字叫做《妹妹扮演的角色》,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非常的大。文章主要講了:在一個話劇表演中,妹妹分到了不喜歡的角色,演一隻狗,可經過爸爸的勸說,妹妹每次都去認真排練,付出了很多,兩條腿都爬在地上磨爛了。表演的那天,妹妹表現得惟妙惟肖,吸引了所有觀眾的目光,成為舞臺上的焦點。這是因為爸爸告訴妹妹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態度去演一隻狗,狗也會成為主角」。 「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態度去演一隻狗,狗也會成為主角」。多有意義的一句話,我們只要認真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不管怎樣,只要你認真做,就有可能成功。

看到這,使我想起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們學校舉行一次書法比賽。於是我就自告奮勇的告訴班主任:「我要去參加」,我們的班主任十分不看好我,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太一般了,但是班上也選不出其他的人了,班主任只好讓我參加。我為了讓班主任對我刮目相看,每天晚上練字到深夜,不停的想:怎樣寫這一撇,那一豎,我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在比賽的時候,我拿了到了二等獎,從此班主任對我刮目相看了,每次辦黑板報都叫我。只要我們要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每一件事情中我們都可能成為主角。 有時自己不被別人看好,但是只要自己不放棄,因為只要你努力,下一刻就會成功,再不好的角色我們也要認真去表演,只有付出了主角的努力,我們才能成為主角。

最近,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故事敘述的是關於一個遭遇命運捉弄的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的故事,我十分佩服書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勇於挑戰困難,才能成功。聖地牙哥老人一生以打漁為。他在一天早上去海上打漁,一出遠海,小船便被一條咬到魚繩的馬林魚拖走。經過兩天兩夜的殊死搏鬥,老人終於把這條大魚給制服了,但由於船的面積太小了,所以老人便把魚的前半身掛在船外,誰知在回岸邊的途中遇到了成群的大鯊魚,它們把大魚身上的肉都給啃掉了。老人一氣之下,拼了命與鯊魚搏鬥,最後終於把它們打跑了。老人最終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的骨架,魚肉都被咬去了。在別人眼裡,老漁夫是失敗的,但我認為,實際上他是成功的。俗語道:不以成敗論英雄。老人這種不氣餒,勇敢面對現實的精神使他成為經歷磨難而戰無不勝的巨人,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高大的。 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困難是難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對,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以前,我做什麼事都沒有耐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常常事情做到一半就放棄了。有一次,老師讓我們寫日記,我回家後,找到一本本子就寫了起來,可是,沒過幾天我就沒有耐心了,只好放棄了寫日記的想法。媽媽對我說,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有耐心,如果事情做到一半就結束,那不是功虧一簣了嗎?比起我,老人更加堅持。他與鯊魚搏鬥,得付出多少艱辛和困苦呀!這充滿信心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嗎?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當我們碰到困難而灰心喪氣時,一定要堅持。古人云: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要滿懷信心的去迎接挑戰。因為我相信成功永遠屬於我們自己!今後,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 我要感謝這本書,感謝它讓我學到了那麼多知識,感謝它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道理,感謝它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使我成為一個可以迎難而上,向困難挑戰,堅持不懈的人。

相關焦點

  • 《圓明園的毀滅》
    2019年10月17日星期四 今天上《圓明園的毀滅》。 《少年中國說》的筆記掛出後,很多老師留言,感謝我。還有老師說等著看《圓明園的毀滅》。教過人教版教材的老師對此文不會陌生,為什麼還要等著看呢?我猜主要是教學目標有變化。
  • 語文課文朗讀指導|五年級上:《圓明園的毀滅》
    歷經一年精心打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喜馬拉雅和曹燦杯聯合推出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朗讀秘笈」已經在人教數字app和喜馬拉雅電臺正式上線,知名講師趣味講解,讓孩子從此不再為朗讀課文發愁。 雙十一期間,原價49元,現在只需25元,即可暢享一學期的語文課文朗讀指導。一經購買,即可永久收聽。
  •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圓明園毀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7組第21課,是一篇精讀課文,它講述的是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毀滅的經過,字裡行間都飽含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課正是語文教學中進行中國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憑藉;在本組以「勿忘國恥」為專題的學習中起到引領作用。
  •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積累語言。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學重難點:通過閱讀,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愛,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部編)五年級語文上冊《圓明園的毀滅》預習指導!
    一、圓明園介紹。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8年(1709年),「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懸掛在圓明殿的門上方。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後歷經多次修繕擴建,成為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
  • 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14課《圓明園的毀滅》知識點
    課文一開始用這句感嘆句,直接表達了作者無比憤怒和痛惜的感情。2.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簡潔的語言把圓明園的整體格局展示在我們面前,「眾星拱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園環繞在圓明園周圍的布局特點,突出了圓明園的主體地位。
  • 五年級語文上冊《圓明園的毀滅》課後習題答案!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反覆朗讀,讀出情感的變化。(1)、(點撥:雖然默讀課文時不能出聲,但是我們可以從字裡行間體會作者在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時的讚美之情,以及敘述圓明園被毀滅時,內心對侵略者的憎恨和對無數文物被毀的心痛。)
  • 五年級第14課《圓明園的毀滅》筆記,預習要有計劃才能掌握重點
    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有「萬園之園」之稱。圓明園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就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侵略者踐踏而毀滅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警示人們勿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五上語文同步學習,14《圓明園的毀滅》
    自由讀課文,小組交流初讀收穫並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內容?預設:圓明園的輝煌(2,3,4);圓明園的毀滅(1,5)成語積累不可估量 皇家園林 舉世聞名 眾星拱月金碧輝煌 玲瓏剔透 亭臺樓閣 詩情畫意 天南海北 中外名勝 歷史文物 奇珍異寶讀第一自然段
  • 圓明園應不應該重建?為什麼?
    殘破的圓明園價值遠遠大於重建的圓明園。中國建築的美,自東向西,從南到北,已經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了,一座曾經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有它只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並不遺憾。完整的圓明園或許能讓我們領略中國精湛園林技藝之美,但是美的存在很多,讓大眾認可的美也很多,雖然再也感受不到在清朝150年創建和經營下,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的完整圓明園的震撼,但廢墟之上的圓明園,更加能夠讓我們的民族凝聚在一起。
  • 人教版(部編)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圓明園的毀滅》練習題
    組詞:( )3、說別人的壞話。組詞:( )奉:1、恭敬地捧著。組詞:( )2、恭敬地送上。組詞:( )3、恭敬地接受。1、是……也是……——2、有……也有……——3、不僅……還——4、不但……還……——六、根據課文內容完成習題。
  • 二年級下冊《大象的耳朵》預習: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上個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與大象有關的文章,叫《曹衝稱象》,這是一個歷史故事。今天,再來學習有關大象的一個童話故事,這個故事和它耷拉著的大耳朵有關,一起走進這個童話世界吧!1.學習生字詞這篇課文有兩個重要的多音字:扇、似,只要似後面加「的」,都念shi第四聲這個音,對於它們的讀音,同學們要能夠區分組詞;慢右邊的曼中間不能寫成「四」,要寫得寬一點,託住上面的「日」;根
  • 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人至今的遺憾,一探究竟只為解開毀滅之謎!
    首先我們從圓明園名字的起源說起「圓明」兩個字在字義上意味著完美和至善,而雍正是是叫自己為「圓明居士」,所以,康熙選擇這個富有佛學意義的名詞作為園林的名字,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並且圓明園都是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古典園林,從表面看,圓明園好像是運用了西方理念,外型酷似西方建築,但是,圓明園的藝術特色依然留存在我們的心中
  • 原來這篇小學課文是林清玄寫的,天津的90後都知道
    他的許多文章給人們很多啟示,有不少已經入選中小學論文。有一篇課文90後應該都很熟悉,那就是《桃花心木》,小編曾經在2004年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過。那時候,不太理解他的深層含義,儘管老師一再說他內涵深刻、深刻,但還我和小夥伴們還是被全文背誦的恐懼支配著。近日聞聽林清玄先生去世,翻出這篇文章,細細品讀,別有一番滋味。
  • 《蜘蛛開店》這篇課文你真的學會了嗎,還附有練習題,快人一步!
    有賣口罩改道賣圍巾再改到賣襪子,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來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那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這篇課文。1.學習生字詞(1)「決、終、換」左窄右寬,其中「決、終」右半邊稍高。「換」最後一筆是捺,不是點。「定、完」上部分寫緊湊,下部分要寫舒展。
  • 圓明園的毀滅之路
    連圓明園守門的大銅獅和很多石獅子也被一些地主挪到自己的莊園中去了。偌大的圓明三園除了孤零零的綺春園宮門、福園門門樓及正覺寺等個別建築物之外,統統被拆搶一空,皆成赤土。     1911年辛亥革命後,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圓明園仍屬皇室私產,園內並住有太監看管,同時由步軍統領衙門及中營官兵負責保護。
  • 圓明園啟動「修復1860」項目,為什麼不被看好
    據報導,圓明園考古又有新進展,隨著發掘工作不斷推進,大量深埋地下百年的珍貴文物出土,包括瓷器、琉璃、石刻等,其中僅瓷器碎片就高達10萬片。近期,圓明園啟動「修復1860」項目,將持續對大規模發掘出土的海量文物碎片進行拼接修復。
  • 五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課文重點
    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名利,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接著故鄉的小路,也連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句話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讚揚了當時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課文筆記匯總,孩子預習和複習的好幫手
    第六單元的三篇課文《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課文主要圍繞「舐犢之情,流淌在血液裡的愛和溫暖」這一主題來編排的。通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父母對自己愛的不同表達方式,來感受來自父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