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後,我有一種和別人不一樣的感受:是一種不解,還有一種無奈。
圓明園是在清朝建立的一座極其壯麗的園林,是「萬園之園」,之中收藏著最珍貴的文物。但它,卻最終被英法聯軍肆意搶光、搬光、燒光…… 圓明園的毀滅的確像課文中說的那樣,是「不可估量」的,但毀滅的原因呢? 首先,我要給所有人看一段資料,「圓明園的建造花費了三千萬至四千萬兩銀子,而這些僅僅是建築的花費,若再算上園中文物的價值,圓明園可以說是真正無價的。」 讓我們在來作一個假設。假如清政府在已感受到西洋虎視眈眈的年間,不是繼續大肆修建,而是把國庫的銀兩花在軍事上,面對英法聯軍的入侵,清軍還會不會敗,或者會不會一敗塗地?
三千餘萬兩銀兩,必有大部分是取之於民。當洋人入侵應該正是用之於民、保護人民的時候了!但清政府幹了什麼!都幹了什麼? 這麼一看,似乎圓明園的毀滅不免有因果報應的成分。為什麼課文中沒有提及我們國人的責任呢?這是我的不解。 許多人可能會質問我:為什麼不是憤怒?以及許多其它義正嚴辭的詞。 這裡我想問一下! 元朝,忽必烈進軍歐洲。他的騎兵攻下池城後就開始屠城,還傳播了鼠疫-黑死病,歐洲一半人口就因此死亡,文化停滯甚至倒退。 這很像南京大屠殺,只不過對歷史的重創不知嚴重多少倍。而我們用了什麼詞來評價英法聯軍的入侵和元朝的領土擴張? 前者是「殘暴」;後者是「宏圖霸業」!
這樣一看,若要說「憤怒」,歐洲人應對每個中國人都怒目相視。 何況,要「仇恨」的人早已入土,成就的霸業和擴展的疆土也已無用,他要的也就是那二、三尺地下的「疆土」罷了。 這麼一說,侵略是一件可笑的事,但仍有許多人在做,並冠冕堂皇地修飾它。 我難道不該無奈嗎? 孔子曾對齊王說:「有兩個國家,各在一個蝸牛的一角上。他們整天相互攻擊,想要爭奪對方那一寸疆土。」 齊王大笑:「太可笑了!」 孔子接著說道:「但從大千世界的視角看,齊國和其他國家爭奪的土地一定比蝸牛的觸角還小呢!」 留下齊王發愣了!
這也是我無奈的原因之一。 學了這篇課文,我也有痛惜,但更多的是不解和無奈。誰能解開我的心結呢?
很多小孩子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永遠不想長大。但是人永遠拒絕不了長大。當你不是一個孩子時,你就會失去了你的想像力,你的身軀就會變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單純的東西會漸漸被忘卻,只剩下世俗的紛擾。彼得·潘是一個不願意長大也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住在一個名叫永無鄉的小島上。那裡是一個奇異的地方,住著一個印第安部落、一幫海盜、各種野獸、人與和小仙子,還有一群被大人不小心丟失的孩子。在一個星星滿天的夜晚,彼得·潘飛進了林達先生家中的育兒室,帶著小女孩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一起飛到了永無鄉。從此,三個孩子過上了只有在童話和睡夢中才能見的奇妙的生活。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樂章,讓我們好好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吧。
今天我們在上神筆作文課的時候,在課前老師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名字叫做《妹妹扮演的角色》,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非常的大。文章主要講了:在一個話劇表演中,妹妹分到了不喜歡的角色,演一隻狗,可經過爸爸的勸說,妹妹每次都去認真排練,付出了很多,兩條腿都爬在地上磨爛了。表演的那天,妹妹表現得惟妙惟肖,吸引了所有觀眾的目光,成為舞臺上的焦點。這是因為爸爸告訴妹妹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態度去演一隻狗,狗也會成為主角」。 「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態度去演一隻狗,狗也會成為主角」。多有意義的一句話,我們只要認真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不管怎樣,只要你認真做,就有可能成功。
看到這,使我想起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們學校舉行一次書法比賽。於是我就自告奮勇的告訴班主任:「我要去參加」,我們的班主任十分不看好我,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太一般了,但是班上也選不出其他的人了,班主任只好讓我參加。我為了讓班主任對我刮目相看,每天晚上練字到深夜,不停的想:怎樣寫這一撇,那一豎,我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在比賽的時候,我拿了到了二等獎,從此班主任對我刮目相看了,每次辦黑板報都叫我。只要我們要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每一件事情中我們都可能成為主角。 有時自己不被別人看好,但是只要自己不放棄,因為只要你努力,下一刻就會成功,再不好的角色我們也要認真去表演,只有付出了主角的努力,我們才能成為主角。
最近,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故事敘述的是關於一個遭遇命運捉弄的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的故事,我十分佩服書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勇於挑戰困難,才能成功。聖地牙哥老人一生以打漁為。他在一天早上去海上打漁,一出遠海,小船便被一條咬到魚繩的馬林魚拖走。經過兩天兩夜的殊死搏鬥,老人終於把這條大魚給制服了,但由於船的面積太小了,所以老人便把魚的前半身掛在船外,誰知在回岸邊的途中遇到了成群的大鯊魚,它們把大魚身上的肉都給啃掉了。老人一氣之下,拼了命與鯊魚搏鬥,最後終於把它們打跑了。老人最終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的骨架,魚肉都被咬去了。在別人眼裡,老漁夫是失敗的,但我認為,實際上他是成功的。俗語道:不以成敗論英雄。老人這種不氣餒,勇敢面對現實的精神使他成為經歷磨難而戰無不勝的巨人,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高大的。 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困難是難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對,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以前,我做什麼事都沒有耐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常常事情做到一半就放棄了。有一次,老師讓我們寫日記,我回家後,找到一本本子就寫了起來,可是,沒過幾天我就沒有耐心了,只好放棄了寫日記的想法。媽媽對我說,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有耐心,如果事情做到一半就結束,那不是功虧一簣了嗎?比起我,老人更加堅持。他與鯊魚搏鬥,得付出多少艱辛和困苦呀!這充滿信心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嗎?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當我們碰到困難而灰心喪氣時,一定要堅持。古人云: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要滿懷信心的去迎接挑戰。因為我相信成功永遠屬於我們自己!今後,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 我要感謝這本書,感謝它讓我學到了那麼多知識,感謝它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道理,感謝它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使我成為一個可以迎難而上,向困難挑戰,堅持不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