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但近年來,視力低下問題已成為嚴重影響中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我國學生近視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青少年近視率。 國家為此制定了青少年視力健康「預防為主」的方針。特別是2010年以來,每年的「全國愛眼日」國家教育部、一些省市等都不斷提出要求,學校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視覺環境,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學生近視眼防控的實施意見,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設備防治學生近視。據記者最新獲悉,目前在國內新問世的感覺統合視覺生理康復新技術,日益受到家長和近視青少年的喜愛,被譽為是效果很好的帶領中國孩子告別近視的新技術,近兩年已經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正在幫助千千萬萬的青少年告別近視眼。
據國家權威部門最新公布的青少年視力健康報告顯示:各學段城鄉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小學生為31%,初中生為58%,高中生為76%,大學生為82%。防治和治療青少年的近視已經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來自國內眼科專家介紹,近視除與遺傳、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有關外,還與營養等有密切聯繫。近視兒童在能量攝入、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C、磷、鐵和膽固醇等均低於未近視兒童。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孩子的合理營養,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E、B1和鈣,鉻等微量元素食品;重要的是近視眼要早發現早防治早矯正,到正規醫院眼科進行散瞳檢查,以辨別真假近視,既可以戴眼鏡矯治,更可以通過目前先進的視覺康復訓練進行防治。其中,在北京、瀋陽、廣州、杭州等地備受家長喜愛的感覺統合視覺生理康復技術,就是一種讓學生告別近視的理想技術和設備。
在北京採訪,一些家長告訴記者,醫學專家介紹的感覺統合視覺生理康復新技術是北京中科康明眼科醫學研究院(http://www.zkkmyk.com/)自主研發的國家專利產品,是國內眼科領域知名的林教授帶領研發團隊攻關的國內近視眼康復訓練最新技術。投放市場幾年來,得到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今年69歲高齡的林教授是中國著名眼科專家,從事眼科工作40多年,為中國眼科界在眼視光學、斜視弱視專業以及神經眼科病和眼底病的診治做出卓著貢獻,發明了「弱視治療圖」用於臨床。著有《各型光束眼底成像形態及在屈光學中的應用》、《兒童增視增能訓練圖靶》等多篇專業論文。擁有「家用型光電脈衝引導燈專利」、「步進目標引導器專利」、「光電脈衝信號引導燈專利」等多項近視眼康復專利。在國內率先開展眼科脫落細胞病理學檢察和眼科印跡細胞學檢查。1982年起,在國內率先開展弱視研究治療、近視康復技術。近年來,林教授一邊關注眼病患者,重點關注貧窮的眼病患者。一邊更關注學生的近視眼康復技術研究。
林教授告訴記者,為了防治和幫助康復學生近視眼,各地政府都推出了「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專家指導」的市場化模式。他們團隊研發的「步進目標引導器專利」、「光電脈衝信號引導燈專利」 、「家用型光電脈衝引導燈專利」等近視眼康復專利,屬於國際領先的近視眼康復技術(http://www.zkkmyk.com/),其康複方案流程是,第一步採用機械療法,步進目標引導器大派用場,通過眼肌的運動進而讓晶狀體變薄變厚,改善人眼的調節力,進而達到提高視力的作用;第二部採用電子技術,光電脈衝引導器大派用場,刺激人的視錐細胞的分辨能力,讓近視學生的分辨力更強,讓看的遠點更遠 、 近點更近。回到家裡使用「家用型光電脈衝引導燈專利」來繼續康復。
林教授特別強調,康復訓練的1到3天家長要密切觀察視力提高情況,訓練結果每天進行通報並鼓勵孩子;8到15天要與孩子交朋友,不談論孩子的眼睛問題;16到30天理論上講可以摘眼鏡,摘眼鏡取決於孩子的配合程度,康復基礎要牢固並不斷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