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覺統合治療師需求大 行業亂象亟須解決

2020-11-28 新浪財經

原標題:兒童感覺統合治療師需求大,行業亂象亟須解決

來源:中國青年報

「研究表明,超過80%的孤獨症兒童患者都存在感覺處理方面的問題,僅在孤獨症兒童群體中。感統失調患者便是個不小的數字。因此,需要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的兒童數量非常多。」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感覺統合學組副主任委員、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業治療科副主任劉曉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感覺統合技術作為作業治療的一個亞類,為發展障礙兒童教育康復提供了更多的治療維度和手段。而且,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也發現感覺統合治療對於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等問題都有顯著的治療價值,可以明顯改善兒童由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等感覺統合失調引起的各種問題行為,包括注意力分散、閱讀障礙、書寫問題、社交困難、遊戲能力發展不全等。

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吉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感覺統合理論及相關技術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艾爾斯創立。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王玉鳳教授首先將其引入中國大陸,獲得了專業人員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認可。近年來,王玉鳳教授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辦了感覺統合治療師技能提升線下實操培訓班,希望通過推廣嚴謹、科學、有效的感覺統合治療,提高感覺統合治療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幫助更多有發展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

「感覺統合理論有效地補充了對兒童神經發育相關問題的理解和認識,讓人們對孩子的各種症狀表現有了更深理解,避免了對孩子異常行為的不解和誤會,以及因此導致的親子關係不和諧問題。」吉寧介紹說,以北大醫療腦健康的康復實踐基地為例,基地會接收很多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學習障礙兒童,他們都需要感統治療。「為了讓他們獲得專業、有效的幹預,基地聘請了王玉鳳教授為資深顧問,並基於王玉鳳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在其團隊指導打造了全套的感統幹預課程,就是希望能讓專業的技術治好更多的孩子。」吉寧說。

目前,我國國內康復機構也越來越重視兒童感統失調問題。今年10月,劉曉佩對國內163家兒童康復機構做了感覺統合幹預情況調查,發現在這些康復機構中,92%已經開展了感覺統合治療,64%開展了小組式感覺統合幹預模式。但不可忽視的是,「只有43%的(被調查)康復機構的感覺統合治療師能夠滿足兒童的康復需要。49%的(被調查)康復機構雖然開展了感覺統合治療,但是由於治療師匱乏,兒童治療時間難以得到保障。部分機構選擇小組式感覺統合幹預模式,也是為了彌補治療師數量不足的問題。」

吉寧告訴記者,感覺統合治療因為其良好的幹預效果,以及看似門檻很低,導致了從上世紀開始,在國內遍地開花。「然而,真正能夠將經典的艾爾斯感覺統合理論應用到實踐操作中的治療師卻少之又少;能夠在感覺統合幹預過程中尊重孩子的反應,按照個體特徵,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遊戲活動、考慮其適應性反應等方面因素的治療師少之又少;能夠持續進步,積極研究感覺統合治療方法的研究者更是罕見。」吉寧說。

吉寧認為,提高相關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康復質量,首先必須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養,推廣有循證的艾爾斯感覺統合理論的治療體系,從理論、評估、到治療實操,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和能力。其次,相關部門應出臺能夠規範感覺統合治療的標準化管理,在從業人員的入門資質、上崗培訓內容、上崗資格考核、在崗繼續教育等方面出臺嚴格有效的管理標準和模式,「才有可能改變目前國內這一領域的治療亂象」。

相關焦點

  • 唯有身腦合一,感覺方能統合 | 感統精進計劃
    對訓練師進行訓練,持續提升,不斷精進,讓訓練師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專家,方能讓兒童從感覺統合失調的困境中脫身而出。了解本機構的人都應該知道,近兩年來,我們在技術升級上不惜成本做足了功夫,所有聘請前來講課的老師都是該領域內頂尖的高手,絕對的大咖,只有跟著一流的老師,才能學到一流的知識。本次亦如此。
  • 「《感覺統合評估與評估報告書寫》培訓班」的通知
    為提升兒童康復機構從業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規範兒童感覺統合康復訓練的標準,提高康復訓練的效果,由普寧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廣東省殘疾人康復協會、普寧市人民醫院協辦,普寧市啟賦兒童康復中心承辦,「感覺統合評估與評估報告書寫」將於2021年1月和3月以理論和實操分別舉行(中間停一個月是為了給學員更好實踐),現將有關情況通知如下:一、培訓主題:
  • 感覺統合之神經生物學基礎
    在感覺統合的治療中,職能治療師經由提供感覺刺激以增進兒童的神經可塑性,當兒童可主動地參與環境互動時,可提升最大之神經可塑性。 Wilbarger提出了感覺餐(sensory diet)的概念,設計用來給予感覺統合失能兒童的個別化感覺經驗,此治療性的感覺餐對於特定的兒童提供了以感覺為基礎並且具備適當強度的最佳活動。 為了帶給發展、學習與行為最理想的效果,兒童必須主動整合併使用所輸入的感覺,以影響與回應環境。
  • 感覺統合和大腦各功能區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感覺統合就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
  • 感覺統合視覺生理康復 帶領中國孩子告別近視
    據記者最新獲悉,目前在國內新問世的感覺統合視覺生理康復新技術,日益受到家長和近視青少年的喜愛,被譽為是效果很好的帶領中國孩子告別近視的新技術,近兩年已經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正在幫助千千萬萬的青少年告別近視眼。  據國家權威部門最新公布的青少年視力健康報告顯示:各學段城鄉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小學生為31%,初中生為58%,高中生為76%,大學生為82%。
  • 「偉叔OT」兒童職能治療—直接介入
    兒童時期是充滿希望的,令人高興的且一切都是新的開始。直接治療介入是兒童職能治療常用的介入策略,也是相對來說效率較高的操作方式。本文會介紹職能治療師如何與兒童進行互動、如何挑戰兒童的能力、如何協助兒童的發展,並且設計適當的介入方法來促進強化兒童的活動參與度。
  • 感統訓練=職能治療=治癒自閉症?
    職能治療,是職能治療師為自閉症兒童搭建的一座橋梁。在臺灣,針對特殊需要人群的治療師有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及心理師等。職能治療,英文為Occupational Therapy,簡稱OT。活著的人從事的一切有意義的活動都叫職能,吃飯、睡覺、工作、上學、遊戲等等都是職能。
  • 課程通知:臺灣小兒職能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二期&B階段一期) | 7月8-12日,開始報名!
    ,讓兒童與家庭發揮共同職能,促進兒童職能發展。本次認證課程,我們規劃了ABCD四階段模式,階段A規劃為2天,共16學時的入門課程。A階段課程先以大部分入門知識為主,搭配基本發展動作評估,從職能的角度來解釋評估的結果,並進一步促進介入方案的發想與設計,此外,也融入了職能治療師最常介入的手功能技巧領域,以利學員能對兒童職能治療有基礎的輪廓與概念。
  • 兒童專用輪椅,康揚輪椅治療師教你如何正確選擇
    對於兒童輪椅有需求的家長而言,如果沒有治療師可以諮詢相關知識,如何為尚處於成長期的兒童挑選輪椅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康揚國際治療師團隊便可以為這樣的父母提供幫助,協助他們挑選最合適兒童的輪椅。來自臺灣的物理治療師陳家緯專家,與康揚輪椅合作,輔助小朋友做復健,幫助他們恢復正常身體機能;李展瑋專家則是康揚輪椅的職能治療師,在幫助小朋友恢復生活機能上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關於挑選輪椅,結合他們各自的工作和接觸的案例,他們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 德國知名教育專家來鹽 免費傳授自閉症兒童治療康復知識
    中國江蘇網5月14日鹽城訊 由鹽城市外國專家局、鹽城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邀請的德國專家(自閉症與發育障礙領域)Christiane Luise Vicentini女士已於5月12日抵達鹽城,經過鹽城市協和醫院與外國專家局及殘疾人聯合會多次聯繫,成功邀請該專家來醫院自閉症康復中心指導、教學,傳授自閉症兒童治療康復等專業知識
  • 藝術心理類治療:行業尚在墾荒期,魚龍混雜誤區多
    音樂治療、藝術治療、舞動治療、戲劇治療……以創造性藝術為治療手段的舶來品——藝術心理類治療,近年因為學成而來的「海歸治療師」在市場上點起星星之火,今年因為疫情的推動而走入公眾視野,正形成一個新興的行業。然而,國內的培訓、認證體系尚未完善,需求增加令其在未站穩根基前便不得不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形勢。
  • 最後一輪課程通知:2020年感覺統合標準化測評工具培訓班,2020年9月26-27日(周六~日),名額有限,抓緊報名!
    專長:小兒職能治療;測驗與評量;感覺統合、知覺動作;動態系統動作理論;早期療育、專業團隊資源整合;特殊教育。著作:一、國科會(科技部)研究計劃●  發展聽覺-動作整合計算機化評量工具編制之研究,科技部計劃主持人。
  • 歷時180天,萬千康復師期待的「兒童言語語言治療師」課程上線!
    隨著康復需求不斷增多,專業治療師嚴重不足(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協會(ASHA)建議言語語言治療師配備標準為:每10萬人配有20名註冊的言語語言治療師)從原理、評估直至訓練,旨在培養更為專業、成熟的言語語言治療師。課程設置更針對兒童專業,主要面向從事兒童相關的言語語言工作的治療人員。全方面提升學員的理論與實踐能力。  課程設計由淺入深,針對兒童常見的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吞咽障礙、口吃等,進行了理論、生理基礎、評估及治療方法的全面講解。
  • 臺灣職能治療師告訴我,儘早了解孩子的發育商很重要
    這個時候,治療師將二十幾個雪花片從大盒子裡拿出來放在她眼前,她才從裡面挑出了紅黃藍綠等。治療師告訴我說,這就是孩子視覺搜索能力很弱,問我孩子在家是否常常會找不到東西,我回憶片刻發現確實如此,孩子的長期記憶很好,但是短期記憶,或者說從一堆東西裡找尋目標物的能力確實不太好。
  •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大階段:分享四個小遊戲,在家做感統訓練
    對此,我深表無奈,這種消極表現,籠統來理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薄弱。 簡單一點來理解,感覺統合能力就是指在多種感覺通路的幫助下,成功從外界獲取重要信息,隨後大腦將這些傳遞的信息進行精細分析處理的能力。多種感覺通路包括嗅覺、聽覺、前庭覺、觸覺等等。
  •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隱私「裸奔」 行業混沌誰來監管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  近年來,基因檢測揭開神秘面紗,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基因檢測是指採集被檢測者的血液、口腔黏膜細胞,經提取和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基因晶片等技術,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並從中分析出包括疾病風險、用藥安全、營養代謝等方面的信息。
  • 兒童發育遲緩 需要做哪些專項檢查?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兒童發育遲緩是發育性殘疾的一種,特指6歲以下兒童在粗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言語、認知、社會/個人、日常活動能力等發育領域中存在2個或2個以上的明顯落後。
  • 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眼鏡店「瞎處方」危害大——兒童近視治療...
    新華社長沙7月2日電題: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眼鏡店「瞎處方」危害大——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調查新華社記者帥才、董小紅、梁軍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眼鏡店開「瞎處方」違規兜售保健品……記者調查發現,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叢生,近視
  • 香港理大職業治療師:讓「孤島」融入社會
    新華社香港1月3日電 題:香港理大職業治療師:讓「孤島」融入社會新華社記者朱宇軒2014年12月,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6.5級地震發生4個月後,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職業治療臨床導師鄧健聰第一次來到震後災區。震中龍頭山下列著排排救災帳篷,不少受傷的災民還在恢復期,有的雙手無法靈活伸開,有的還不能正常行走。
  • 體檢行業亂象多,也該查體了
    2015年中國體檢行業以超過25%的增速增長至940億元。記者調查發現,隨著體檢市場的日益開放和發展,體檢行業也是亂象叢生。魏先生說,貴的套餐檢不起,便宜的套餐感覺不全面,真不知道該怎麼選才好。  「在體檢經歷中,你都遇到過以下哪些問題?」本報近日發起了一期關於體檢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吐槽」最多的是「檢測過程不嚴謹,有病檢測不出來」,其次是「體檢套餐繁多,收費混亂」。不少市民認為,有些體檢機構,走馬燈似的體檢方式很難得到準確結果,查也就圖個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