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是充滿希望的,令人高興的且一切都是新的開始。直接治療介入是兒童職能治療常用的介入策略,也是相對來說效率較高的操作方式。本文會介紹職能治療師如何與兒童進行互動、如何挑戰兒童的能力、如何協助兒童的發展,並且設計適當的介入方法來促進強化兒童的活動參與度。
最佳化兒童的主動參與
兒童主動投入活動中是必要的,因為相較於只有被動接受刺激,兒童在主動投入任務活動時,腦部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並且讓學習更有效率。艾爾斯博士的理論,兒童在主動參與活動時,會經歷到最大程度的感覺統合過程。
兒童主動參與的的過程可以將精力匯集到活動中,協助他們持續將注意力全然放到活動上,也使得他們更有動力參與。如果兒童有ASD問題時,治療師介入時可以從他正在關注的事情下手,進一步創造出更多好玩兒且具有社會互動的遊戲。
完整的活動若有充滿意義的目標(相較於重複性高的單一活動),可以誘發兒童全心全力地投入和參與。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的相關研究指出,當個案進行有意義且完整的任務時,其腦部會比執行單一任務的腦部有更多區域被活化。
提供最適挑戰
當兒童參加複雜程度適中的治療活動時,通常可使其儘可能地投入。
兒童最適挑戰的活動需有以下元素:
(1)符合兒童的發展技巧及興趣
(2)提供符合兒童目前表現程度的合理挑戰
(3)能引發兒童投入的動機
(4)兒童專注地練習後可以越來越熟練
治療課程一般都從兒童在參與時可以感到舒適及可以勝任的活動開始,之後再逐漸增加挑戰性。
治療師與兒童之間的互動像是跳舞一樣,治療師提出問題或者給兒童一些挑戰,兒童會因為這些挑戰而有參與的動機,並有所回應,治療師能在活動的過程中,精準地評估兒童反應的適當性找出最符合其能力的最適挑戰。
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
職能治療師透過鼓勵及誘導的方式與兒童建立關係。治療師首先要建立的就是信任的關係。治療師需致力於兒童的成就上,並強調兒童努力的重要性。
促進治療關係的方法包括,重視兒童的情緒、傳達給兒童正面且樂觀的關心、試著與兒童產生連結、並且營造出具有信任及情緒安全的氛圍。
為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治療師會選擇一個可讓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來激發其動機,並給予兒童選擇活動的權力。
治療師讓兒童選擇活動,會使其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此外治療師將活動分級,以符合兒童能力要求。一般來說,自身擁有控制權的內在感覺比外在獎賞更有強化的作用。
提供適當的訓練密集度及強化物
研究證據指出,在表現的進步上,越密集的介入就會有越多正面的成效。
根據行為模型,大部分的職能治療會對兒童的努力給予強化物,此強化物包括擁抱、稱讚,甚至是獎品或糖果等實質物品。在兒童表現之後就立即給予特定的回饋,才會顯現出回饋所帶來的成效。
總而言之,研究證據指出對於兒童新出現的技巧進行密集練習,以及當其有更高程度表現時的獎勵系統,這兩種策略都可以讓兒童的表現獲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