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職能治療師告訴我,儘早了解孩子的發育商很重要

2021-01-09 花醬的成長日記

前些天我們早教中心安排了一次1-6歲的嬰幼兒發育商/感統優能測試,所以我們幾個早教班的孩子都去測試了一次。對於感統優能我從做了媽媽以後就一直有所關注,其實我們大人不知道的是,有些孩子做事注意力老不集中,或者社交能力很弱,或者在上學後老師粗心做錯題認錯字,這些並不是孩子不夠認真對待的原因,其實這些多數都跟孩子的感統有關。

先來說說我家孩子這次的優能測試,孩子目前是2周多的月齡,父母一起陪同進了教室以後,孩子的測試就開始了,治療師會開始和孩子聊天玩遊戲,父母在這個時候就不能做任何引導了,比如「媽媽家裡教過你的,這是什麼顏色呀?」這些都是不可以提示孩子的,要的就是一次在陌生環境裡的最直接的真實反應。

我的孩子從坐下來開始就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她的雙腿是呈W的坐姿,老師給了她很大的一盒雪花片,希望她從滿滿一盒中挑出黃色,孩子就有些懵了,一直盯著雪花片,但其實她對於顏色早就已經很熟悉了但就是挑不出來。

這個時候,治療師將二十幾個雪花片從大盒子裡拿出來放在她眼前,她才從裡面挑出了紅黃藍綠等。治療師告訴我說,這就是孩子視覺搜索能力很弱,問我孩子在家是否常常會找不到東西,我回憶片刻發現確實如此,孩子的長期記憶很好,但是短期記憶,或者說從一堆東西裡找尋目標物的能力確實不太好。

隨即,治療師開始跟孩子一起玩球,發現我家小朋友沒有辦法彎曲手肘把球丟出去,她告訴我,也有很多小朋友就是接不住球,我家小孩的情況是上肢的力量不夠,而後者是大動作能力不夠好。

什麼是感統

感覺統合有三大主要系統,觸覺系統,前庭平衡感覺系統和本體感覺系統。

觸覺系統是指負責接收觸摸、重力、質地、冷熱、疼痛,以及皮膚上汗毛被拂動等感覺。

前庭平衡感覺系統是指負責感受地心吸力的牽引及身體在空間中加速和減速的變化。

本體感覺系統是指感受肌肉關節活動的感覺,就算不用視覺,還能在目的及自如地控制身體各關節的活動。

因此,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接觸的訊息,透過感覺系統;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等,送達腦部作統合與分析,進而有所領悟、學習、或再命令運動系統做出反應。

換句話說,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可能因為腦部神經傳導失常,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等的通路上產生障礙,無法順利的接收、解釋,以及做出反應。

說到這裡,可能讀者還是會比較模糊,不太明白孩子的哪些行為算是功能失調的狀況。

感統失調與學習障礙表現

1. 前庭功能失調:逃避或害怕運動,身體平衡性差。坐姿,寫字姿勢不正確,上課東倒西歪坐不住。不會走直線,在閱讀中容易出現跳行,漏行等情況。

暈車,暈船,大幅度運動中易頭昏,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難以辨別圖像的細微差異。

2. 觸覺防禦過度:過於敏感或者過於遲鈍,討厭被觸摸、洗澡、抓痒痒、剪指甲、換衣服等都不能忍受。對非惡意的觸覺刺激具有過激的反應。喜歡某種特殊感覺:偏食,吸手指,觸摸生殖器等。

3. 本體功能問題:不合群,孤僻,到陌生環境容易迷失方向等。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技能差,運動笨拙,不喜歡翻跟頭,不擅長玩積木,很難學會繫鞋帶,扣扣子等精細動作。在學習和其他活動中,順序性和時間意識差。

書寫問題:如速度慢,寫字不規則、書寫過分用力。

4. 視覺異常:眼球運動困難,手眼協調性差,經常將文字、數字、偏旁部首看錯。

5. 極端害怕:討厭搖晃,不敢爬高,無法順利下樓梯,不敢去遊樂園玩,怕旋轉木馬。

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

當我們發現了孩子有以上那些或多或少的情況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問治療師,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且我的孩子的有些情況我都似曾相識,好像在哪裡見過。

職能治療師告知我,引起失調的原因宏觀來看通常分為兩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

遺傳因素:

1. 媽媽在孕期工作緊張忙碌、壓力過大、焦慮、運動不夠、家務勞動過多或姿勢不佳,導致胎位不正等情況,近而影響到胎兒平衡的學習,動力感不足。

2. 母親在孕期被動吸菸或飲酒、喝濃茶、咖啡等引起胎盤血管萎縮,影響胎兒營養攝入,從而影響胎兒腦神經發育,導致出生後感覺發育不良。

3. 早產、剖腹產的嬰兒由於受到產道擠壓不足影響出生後關節、觸覺等方面的感覺學習不足。

4. 父母親自身就有這種情況。測評發現我的孩子空間感不是特別好,我也是這樣,學生時代在學習立體空間幾何時,永遠都聽不懂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儘管我已經拼盡全力。出門在外,一直都記不得路,同一條路我要自己開個兩周左右,才能勉強記得。

環境因素:

1. 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嬌寵溺愛,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

2. 過早使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3. 家長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

4. 孩子缺少運動或集體活動,每天在比較封閉的環境裡生活。

如何鍛鍊孩子的感統/發育商

1. 0-6個月 以吸吮、按摩、伸展、嗅聞、觀察、傾聽為主

在20-30公分距離內,面對著他做表情,他會注視對方的表情。

兩周起,為寶寶按摩;作肢體伸展。

於床前或床旁,懸掛旋轉且發聲玩具,引導追視及誘導轉頭。

對著他說話,他會傾聽並注視。

嗅聞手帕、毛巾,成為自我安撫的依戀物。

搖籃、讓其頭靠肩,扶其頸與背,左右輕晃。

在滾筒或球上練習俯趴、抬頭、轉頭。

在不同觸感的床單上,練習俯趴、翻身。

在父母懷中坐。

2. 7-12個月 搖鈴、敲擊、取物、手指動作、爬行、扶走為主

仰躺時,自己抓腳來吸。

拿不同質感、不同重量的玩具,再扔出去。

在仰躺姿勢下,握其手,將他拉起成坐姿。

搖搖鈴、敲擊桌面、扔擲玩具。

開關抽屜、將東西拉出來、撕紙、翻厚紙板書頁、手指鑽入洞孔中。

拿積木、葡萄乾。

模仿動作:用手指物、拍手、揮手再見等。

抱在懷中,前後左右搖晃,做寶寶體操。

由匍匐、跪爬(手膝爬,膝與手掌著地)到手足爬(腳掌與手掌著地)。

牽其手,練習站立和走路。

3. 1-2歲 以行走、攀爬、追跑、塗鴉、積木、仿說為主

身體的知覺敏感,能察覺尿不溼了、髒了。

自己脫鞋子、襪子、褲子、使用湯匙、水杯。

插棒、搭積木、簡易幾何積木嵌入盒、抓著筆塗鴉。

按電視遙控器、玩具電話鍵、玩具鋼琴。

擲小球、拋海洋球、滾接球。

爬上爬下;爬階梯、被牽著手上下接替、倒退著走。

搖木馬、騎馬(父母或育嬰師跪爬,寶寶騎坐在背上),加強平衡感。

在不同地面上走路,跑步;繞著家具跑;踢球、追球。

聽簡單的指令做事;仿說;簡單的表達;哼唱。

因為我的孩子空間感不足,治療師建議我買一些雪花片,在家裡陪孩子一起玩,慢慢建立孩子的空間感。並且治療師告訴我說,我家注意力不太集中,關注力不夠強,這是大部分孩子會有的問題,那麼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肌張力比較弱,精力耐力不足才導致她的關注力不夠強。

聽到這裡,我已經非常明白,要多帶孩子運動,要適當加大孩子的運動量,可以帶孩子多遊泳或者跑步等,做一些扔球踢球,設置障礙物等帶孩子做這些運動力的習練,增強孩子四肢力量,加強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練習,慢慢地,孩子在發育商方面出現的問題都會逐漸消失。

只有找到本因,我們才能對症下藥。作為父母,不要只看到問題的表面,發現孩子粗心馬虎,注意力不集中時,是時候深入思考下,可能並不是孩子不努力不認真導致的。

90後留學海歸,對外漢語老師&英語老師,喜歡讀書,寫作,繪畫,一個人獨立帶娃,我相信美好的生活,自然經得起各種折騰,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花醬的成長日記,一起探討育兒世界裡的小樂趣。

相關焦點

  • 感統訓練=職能治療=治癒自閉症?
    職能治療,是職能治療師為自閉症兒童搭建的一座橋梁。在臺灣,針對特殊需要人群的治療師有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及心理師等。職能治療,英文為Occupational Therapy,簡稱OT。活著的人從事的一切有意義的活動都叫職能,吃飯、睡覺、工作、上學、遊戲等等都是職能。
  • 課程通知:臺灣小兒職能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二期&B階段一期) | 7月8-12日,開始報名!
    本次認證課程,我們規劃了ABCD四階段模式,階段A規劃為2天,共16學時的入門課程。A階段課程先以大部分入門知識為主,搭配基本發展動作評估,從職能的角度來解釋評估的結果,並進一步促進介入方案的發想與設計,此外,也融入了職能治療師最常介入的手功能技巧領域,以利學員能對兒童職能治療有基礎的輪廓與概念。
  • 當下兒保評估最熱門的發育商測評究竟是什麼?媽媽們了解嗎?
    目前兒保評估中的發育商測評得到了廣泛關注,很多家長認為測評結果發育商情況代表了孩子的智商,因此焦慮不已。 其實,發育商≠智商。「發育商」也可以叫做「發展商」(DQ 即development quotient),實際上這個詞在國外很多年前就已經有了。
  • 【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與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術交流活動順利舉行
    為促進兩岸康復治療學作業治療領域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依託學校及醫院對外交流合作平臺,邀請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主任陳美香教授及呂文賢副教授及其研究生團隊於
  • 兒童專用輪椅,康揚輪椅治療師教你如何正確選擇
    對於兒童輪椅有需求的家長而言,如果沒有治療師可以諮詢相關知識,如何為尚處於成長期的兒童挑選輪椅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康揚國際治療師團隊便可以為這樣的父母提供幫助,協助他們挑選最合適兒童的輪椅。來自臺灣的物理治療師陳家緯專家,與康揚輪椅合作,輔助小朋友做復健,幫助他們恢復正常身體機能;李展瑋專家則是康揚輪椅的職能治療師,在幫助小朋友恢復生活機能上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關於挑選輪椅,結合他們各自的工作和接觸的案例,他們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 康復治療師的「真面目」原來是這樣的……
    剛上大學時 我以為的康復治療師是這樣的 朋友們還要說 「你是按摩師啊,來來來,幫我按幾下」 作為一名康復治療師,我也是進入大學後,開始了解相關專業知識,對康復治療師這一職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當朋友問起時還不是一下能解釋清楚「康復治療師」到底是什麼職業。
  • 家長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臺灣地區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秘書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從事兒童職能治療十多年來,服務過千餘位被家長認為「有問題」的孩子,在接受女性周刊專訪時,張旭鎧表示,正確的養成教育,是要把孩子當成「完整的人」來看待,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找出深層的病因。而有些時候,恰恰是家長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成為孩子缺乏專注力的元兇,而家長們還不自知。
  • 我們是濟南小飛象,快來了解我們吧~
    臺灣中正大學心理系畢業、茄子遊戲創始人、茄子遊戲PCI掌門人、國內首批美國丹佛中心ESDM研學專家組成員、廣西幼兒高等師範學院講師。專長幹預自閉症、發育遲緩、多動症。臺灣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士、臺灣高等考試合格職能治療師、臺灣彰化基督醫院雲林分院職能治療師、美國CLASI協會感覺統合人證治療師、國際SOS餵養課程認證治療師、shao感統工作室負責人。
  • 「偉叔OT」兒童職能治療—直接介入
    直接治療介入是兒童職能治療常用的介入策略,也是相對來說效率較高的操作方式。本文會介紹職能治療師如何與兒童進行互動、如何挑戰兒童的能力、如何協助兒童的發展,並且設計適當的介入方法來促進強化兒童的活動參與度。最佳化兒童的主動參與兒童主動投入活動中是必要的,因為相較於只有被動接受刺激,兒童在主動投入任務活動時,腦部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並且讓學習更有效率。
  • 人物專訪 | 長和大蘊物理治療師劉平:抱樸守真 不忘初心
    通過努力,讓有運動功能障礙的孩子恢復日常生活的能力,並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是我最大的快樂。  初心易得,堅守亦難。我會用我最初的熱情,幫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在懵懂的年紀,劉平並不了解康復的概念,但老師告訴她,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康復治療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到更多的人。  短短的一次交談,擊中了劉平內心的學醫初衷,她最終報考了康復專業,並在畢業後投身於兒童康復事業之中。劉平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康復的重要含義,也能讓更多的人從康復中獲益。
  • 呼吸治療師:「疫」線特種兵 讓患者自由呼吸
    此次疫情中,飛沫傳播是新冠病毒的重要傳播路徑,病人就診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呼吸系統遭到程度不一的破壞,大量危重症患者迫切需要呼吸支持。   而小到呼吸道的霧化治療、氣道排痰,大到呼吸機等設備的精準操控,都是呼吸治療師的責任田。
  • 自閉症孩子聲音敏感,易哭愛捂耳朵常崩潰,原因是他們的神經迴路——
    @小軍爸  別人說話聲有些大,我家孩子就捂耳朵,打耳朵,怎麼辦?@麗麗媽  我的孩子因為聲音敏感,拒絕去陌生地方,容易情緒崩潰怎麼辦?今天,我們特意邀請來大米和小米0T督導、臺灣職能治療師徐碧儀老師教大家一一化解——自閉症小朋友聲音敏感怎麼辦?
  • 心理動力治療師:高智商渣男專讓女律師懷孕,生完孩子就離婚
    大家好,我是臉叔。今天的作者杜平醫生來頭可不小,他是一名師承安娜.佛洛依德派系的心理動力學取向治療師,長期接受德國執業心理學家Dr. Brett的督導。十多年來,服務對象跨越20個國度,累積案例800起,諮詢時長超過7000小時。
  • 能量治療師治療病人的原理
    問:我跟隨我的興奮,但口頭上我無法解釋它。我告訴他們我是一個能量治療師,但對他們來說那是不夠的,他們並沒有一個類別或⋯.
  • 我是一名康復治療師 ,我需要被關愛。
    康復治療師供需現狀按照國際標準,每 10 萬人口需要配備20名言語治療師,15名以上的物理治療師,8~10 名作業治療師。而目前,我國康復醫療專業人員不足兩萬人。目前全國各類康復技術人員不到2萬人,作業治療從業人員只有3千多,言語治療的專業人員尚不足 1 萬人,很多是從神經內科、護理及中醫等其他學科進修後轉過來的。如果按照國際水平來衡量,我國康復治療師存在著幾十萬的缺口。我們壓力很小?相信很多人在畢業前都會反覆問自己「本科學歷是不是不太夠啊?我要不要考個研?」
  • 呼吸治療師的培養和經驗分享
    目前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均建立了較完備的呼吸治療教學體系,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專業呼吸治療師隊伍。 我國大陸呼吸治療專業起步較晚。1999年,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呼吸治療專業——康復治療學(呼吸治療方向),培養專業的呼吸治療人才。
  • 國家新職業「呼吸治療師」 在新冠肺炎救治一線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瞿文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今年一季度發布了16個新職業,其中,就包括奮戰在新冠肺炎救治一線的「呼吸治療師」。作為危重症救治團隊中的重要一員,呼吸治療師對危重病人整體治療和照護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 孤獨症幹預康復師成為「中國好老師」新面孔
    據了解,「中國好老師」之名師直播秀是《2020中國好老師教育盛典》暨優秀教育機構OMO線上聯展的重要一部分,是由騰訊教師聯動騰訊新聞、騰訊視頻、騰訊高考、鳳凰教育等推出的大型教育類盛典活動,邀請全國各地優秀老師進行在線主題講座,滿足廣大學員和家長對於優質課程的需求,助力中國教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