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聲音敏感,易哭愛捂耳朵常崩潰,原因是他們的神經迴路——

2021-01-21 大米和小米



@明明媽  孩子因為聲音敏感,聽到其他小朋友哭,就跟著哭,怎麼辦?@小軍爸  別人說話聲有些大,我家孩子就捂耳朵,打耳朵,怎麼辦?@麗麗媽  我的孩子因為聲音敏感,拒絕去陌生地方,容易情緒崩潰怎麼辦?今天,我們特意邀請來大米和小米0T督導、臺灣職能治療師徐碧儀老師教大家一一化解——




自閉症小朋友聲音敏感怎麼辦?



文|徐碧儀

大米和小米OT督導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士

臺灣註冊職能治療師




這件事真的與聲音敏感有關嗎?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第一位家長的狀況:


不少小朋友在幼兒園或機構,聽到別人哭,就跟著一起哭。


不少家長認為這種情況是由於小朋友對聲音過於敏感造成的,需要幹預。


其實未必,有可能是小朋友同理心開始發育,這只是他對他人情感的一種反應方式。


因為自身能力有限,有些小朋友不知如何處理他人哭泣的情緒,就只能模仿他人行為一同哭泣。


這種情況下,首先,我們可以安撫一下小朋友;然後我們教小朋友如何安撫其他人,例如,拿出自己的玩具或糖果和他人分享;或者拍一拍其他小朋友的肩膀,或者抱一下其他的小朋友,給小朋友拿紙巾擦淚水等方式來表示安慰。


如果小朋友有語言能力,我們還可以教他們一些安慰的話語或者找大人尋求幫助。



當然,還有確實就是小朋友對聲音比較敏感,因為沒辦法接受他人的哭聲而哭,這種情況下,我會建議先將孩子帶到稍微安靜一些的角落,讓孩子慢慢平復下來。


然後,在日後的生活中慢慢幹預調整,將聲音敏感對生活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聲音敏感是什麼?


很多小朋友經常會有捂耳朵甚至打耳朵,用肩膀夾耳朵等行為,這些看來怪異的舉動,很可能與聲音敏感相關。


聲音敏感到底是什麼?


聲音敏感主要指的是,小朋友對正常環境中的聲音異常耐受,或是對普通人沒有感覺不適的聲音,持續做出誇大或不恰當的反應。


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對高音量的聲音或噪音比較敏感;

對某類特殊的聲音或噪音敏感,與音量無關。


有研究表明,自閉症患者出現聽力問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



小朋友為什麼會出現聲音敏感的問題?


小朋友出現聲音敏感的問題多半是出現了器質性的病變。例如:


聽覺器官受損,如耳膜骨骼受損,聲音無法正常傳入耳中,對聲音無正當反應。


聽覺神經迴路受損,大腦無法過濾掉無關緊要的信息,這也是自閉症患者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相對來講,他們的世界比一般人更吵,因此他們會對聲音也會更敏感。


因此,很多聲音敏感的小朋友可能會因為環境嘈雜,出現捂耳朵、打耳朵的行為,甚至爆發情緒。




孩子因聲音敏感崩潰該如何處理?



就好像恐高的人在高空出現不適,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回到平地。


如果小朋友已經因為聲音敏感出現問題行為,如哭鬧或打耳朵,我們最先要做的就是將小朋友帶到較為安靜的場合,幫助他們鎮定下來。當下可以適時地擁抱一下小朋友、轉移他的注意力。


注意!當小朋友情緒崩潰時,安撫情緒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



為了讓小朋友能夠提升對環境聲音的容忍度,家長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為孩子做一些訓練。


首先,在進入一個比較嘈雜的環境前,或在接觸一個小朋友厭惡的聲音前,我們可以先給小朋友一些提示,視覺提示或口語提示都可以(重點是小朋友可以理解),讓小朋友心中有個預期,他們會更容易接受。


隨後,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主動添加一些小朋友不喜歡的聲音,慢慢提升他們對聲音的接受度,直到完全脫敏,如小朋友不喜歡一首兒歌,我們可以先給他們放3秒或5秒,等小朋友適應後,再適當延長至10秒,30秒,一分鐘,直到小朋友可以完全接受。


在小朋友接觸他們不喜歡的聲音環境時,為了讓他們感覺更舒適,我們可以讓小朋友做一些需要出力氣的本體覺活動,如跑步搬運、推拉重物,攀爬遊戲,手撐地向前爬等;


或者和小朋友做一些讓他們感覺到被適度擠壓的深壓覺活動,如緊緊擁抱小朋友、稍微用一些力度去握住小朋友的手、幫小朋友做一些按摩等等。


這兩類活動都有助於釋放安定的信號,舒解小朋友過度緊繃的大腦。


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可以帶著一個他們感興趣的玩具來分散注意力。



除了幫小朋友做聲音脫敏訓練,我們也要教小朋友如何恰當面對無法容忍的噪音。


如果小朋友沒有語言能力,我們可以教他們用捂起耳朵、指一指耳朵,來代表「聲音太吵了,我難以忍受」;


如果小朋友有語言能力,我們就可以嘗試教小朋友說「吵」、「太吵了,我想離開」、「你聲音太大了,說話請小聲些」等語句。


如果小朋友的聲音敏感問題非常嚴重,對正常生活學習影響很大,那我們可以在平時教小朋友使用抗噪耳機或耳塞。這就好像有些人害怕鞭炮聲,但鞭炮聲一直很大,我們就只能帶上耳機阻礙聲音傳入耳朵。


一些自閉症小朋友,可能無法接受耳機或耳塞堵住耳朵,那我們可以和他們玩一個堵住身體各個部位的遊戲。


我們可以拿出耳機,先將耳機放在小朋友手上——「堵住」手;

然後將耳機放在眼睛前面——「堵住」眼睛;

最後將耳機放在耳朵裡——「堵住」耳朵。


通過遊戲的方式,慢慢讓小朋友適應耳機。


另外我們也可以用耳機為小朋友播放一些舒緩的、小朋友喜歡的音樂,來幫助小朋友儘快接受戴耳機的感受。



在幫小朋友做聲音敏感訓練時,家長一定要注意:


①不要一下子讓小朋友長時間暴露於厭惡的聲音中去,這就好像把一個討厭蟑螂的人塞到了一個爬滿蟑螂的房間,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②小朋友如果有聽覺問題,語言發育有可能也會受影響,例如出現構音障礙,家長可以向專業的言語治療師尋求建議,儘早幹預,以免耽誤小朋友言語發育。

相關焦點

  • 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
    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時間:2015-09-22 07:5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
  • 爆竹聲會影響孩子的聽力嗎?
    小鈴鐺還想強調一個重點:鞭炮聲對於某些自閉症的孩子造成的影響是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很多自閉症孩子都會伴隨著聽覺敏感,可能我們覺得很小聲,很平常的一些聲音,可是他們就會覺得很刺耳,難以忍受。我舉一個例子。之前帶過的一個學生,他是自閉症,3歲多,我們上感統課的時候會放一個小音響做早操。
  • 春節煙花爆竹聲音大,對聲音敏感和害怕的自閉症兒童怎麼辦?
    在語言矯正的工作中,輕常遇到這樣的自閉症孩子,聽覺過敏是自閉症兒童特有的現象,是我們正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很多自閉症孩子在聽到某些特定的聲音時,會表現出無法忍受,並常感到疼痛或流露出消極的情緒。大部分孩子可能對某些聲音聽力不足,或者認知不夠,或者對某些聲音又特別敏感,他們會異常清晰的聽到各種自然界聲音,像樹葉的沙沙響聲,流水的聲音,咳嗽的聲音等等在普通人看來非常普遍尋常的聲音,這些在自閉症孩子聽來或被無限放大,當對聲音的容忍度降到臨界點,會引起煩躁、恐懼、甚至我們想像不到的疼痛,就是聽覺過敏。
  • 自閉症孩子為什麼每天晚上都不睡覺
    自閉症孩子為什麼每天晚上都不睡覺?小兒睡眠問題是不少年輕媽媽最為頭疼的問題,尤其對於患有孤獨症的孩子來講,由於經常不聽指令,只顧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睡眠問題尤為嚴重。自閉症孩子常有睡眠問題,一項針對自閉症兒童家長的調查發現,近七成自閉症兒童的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有睡眠問題。
  • 揭秘中國雨人群體:數字天賦+自閉症
    與正常孩子相比,天昊學會走路更晚,學習語言也有障礙。父母一直認為,這可能和孩子早產有關。天昊奇怪舉動的真正原因被忽略了。「雨人」們具有數字天賦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天昊8個月大就開始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對數字非常敏感,3歲起就漸漸顯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爺爺僅僅教天昊從數字1寫到9,可他看著家裡的掛曆,就可以從1寫到39。
  • 孩子不說話就有自閉症?自閉症的8個真實特徵你知道嗎?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自閉症孩子就是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那些愛蹦愛跳、活潑外向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自閉症。他們常堅持用同一種方式做事,僵化地遵守特定的慣例或儀式,拒絕日常生活規律或環境的變化。如果日常生活規律或環境發生改變,他們會煩躁不安。 高度局限性的興趣。例如會迷戀於看電視廣告、天氣預報、旋轉物品、排列物品或聽某段音樂、某種單調重複的聲音等。
  •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並非天才,他們身後才是真實的人間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有一個詩意的名字,被稱作是:落入凡間「星星的孩子」,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孤僻、安靜、不跟人接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男孩多多,今年26歲,就是這樣一個重度孤獨症患者。從4歲確診至今,他的母親周靜便一直陪伴著他與病魔抗爭。
  • 自閉症孩子上小學,最急需調整的卻不是他們,來看看怎麼回事
    兒子上一年級這幾天,我有一次差點崩潰,因為他膽子小,又有觸覺敏感,於是申請去學校陪讀,想幫兒子度過這初來乍到的驚恐。儘管之前保持著良好的心態,一直勸慰自己不要著急,不要因頭幾天的差錯而壓不住內心的焦慮,進而遷怒於孩子。這幾年,我為了兒子也算修煉了一身的「本事」,心態也算端正,很少沉浸於無濟於事的自艾自憐當中。
  • 兒童自閉症的17個早期表現,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
    兒童自卑症的17個早期表現1、孩子對聲音不敏感,或者說沒有任何反應;2、孩子很難和同齡人接觸、玩耍;3、拒絕一切變化,過於墨守成規;4、對身邊的人和事非常冷漠,沒有興趣;5、反覆的做一件事,或者反覆學別人說話;6、特別喜歡能夠旋轉的東西;7、總是莫名其妙地笑起來,而且是獨自笑;
  • 自閉症的孩子情緒經常崩潰,愛發脾氣,有效處理辦法
    剛剛接觸自閉症孩子的時候,我真的是單純的以為他們僅僅不會跟人正常交流罷了, 但是時間久了才發現,他們不僅僅是語言障礙,還伴隨著刻板行為,興趣狹隘,甚至一些情緒不穩定的行為。但是當他們發起脾氣來情緒崩潰的時候,家長們解決的時候會經常感到無奈和無力。
  • 自閉症是因為大腦超負荷運作?專家:自閉症者大多都很有天賦
    劍橋大學自閉症研究中心主任西蒙·巴隆-柯恩(Simon Baron- Cohen)指出「有大量證據支持感覺過於敏感」。他表示ASD患者的視覺,聽覺,觸覺都有可能過於敏感。她觀察到孩子劇烈的恐懼和焦慮,以及同過度敏感所作的掙扎。
  • 愛尖叫的自閉症孩子讓家長要崩潰了,該怎麼辦?
    自閉症康復機構裡一位小朋友每天都會尖叫,他媽媽說在家也是這樣,有時候也會影響到周圍鄰居,很是崩潰,開始以為幾天過去就會沒事了,誰知道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可想而知家長的壓力之大,帶著孩子走在路上,去超市,去公園,動不動就尖叫,叫起來持續時間還挺長,無論用什麼辦法也沒能制止,惹得周圍各種眼光都有,孩子的媽媽那陣子近乎絕望,幾度抑鬱。究竟自閉症孩子的這種行為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尖叫的原因是什麼呢?到底能不能緩解?
  • 自閉症是什麼原因,五大因素導致自閉症
    在生活當中,人們總是能看到比較內向、不願意與外界交流的孩子,對他們來說到了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人是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孩子患上了自閉症,對於這種病大家應該都是有所了解的,這類孩子內心是封閉的,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患上自閉症呢?
  • 為何這麼多人過度敏感?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會對燈光或聲音過度敏感,還有一些人會覺得愛撫像砂紙撕裂他們的皮膚,還有一些嬰兒會尖叫著不睡覺,除非他們被筆直地緊緊固定住。這意味著我們所認為的「正常」的生活對於這些患者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當傑克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時,就發現任何聲響大的地方都讓他難以忍受。
  • 觀察神經傳導物質活性,有望及早檢出自閉症
    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首次確認了神經傳導物質 γ- 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簡稱 GABA)和自閉症症狀的關聯性。「這是第一次發現人類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和自閉症的行為之間有關聯。增加 GABA 可能可以改善自閉症的症狀。」一名 MIT 的學者 Caroline Robertson 說。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s)究竟是什麼      神經元之間訊息的傳遞,是利用神經傳導物質通過名為突觸的小空隙而完成的。
  • 關注自閉症: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導讀】自閉症兒童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 如果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你會怎麼辦?
    最近在看蔡春豬的《爸爸愛喜禾》這本書,有一些感觸。蔡春豬的兒子在兩歲多的時候被確診為患有自閉症,他的妻子選擇了辭職,當一名全職媽媽。而這個消息也使得蔡先生一家的生活都改變了。試想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你會怎麼辦?你會拋棄他嗎?你會把他送到殘疾兒童的福利所嗎?
  • 掌摑自閉症孫子,踹其屁股罵「無底洞」,老人帶孩子,費力不討好
    某康復中心,下午第一節課開始不久,突然從洗手池處傳來打孩子的聲音,大巴掌一下接一下地拍在孩子身上,聲音格外響亮,同時還伴隨著奶奶的大聲批評辱罵。我探出頭去看是怎麼回事,看到另一個老師衝了過去,「哎呀,別打孩子呀,打也沒用。」「不打他不知道啊。」
  • 懷疑孩子得了自閉症?有這幾點孩子不是自閉症 ——小米熊為您解惑
    如何判簡單斷孩子是不是自閉症1、自閉症患兒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經常莫名其妙的笑;平常還喜歡模仿別人說話,對別人的問話卻充耳不聞;有時候對爸爸媽媽也不搭理,答非所問;不願意理睬、沒有反應、態度冷漠、不喜歡受到別人的關注,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裡自己玩,這都是一些自閉症明顯的特徵,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跟別的小朋友多玩耍、溝通、交流,促進孩子的內心敞開。
  • 泛自閉症(亞斯伯格)的語言溝通障礙
    泛自閉症又名亞斯伯格症候群或亞氏保加症,是屬一種發展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的困難,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許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賦,只有極少數的人屬於高智商,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